電阻定律課件

電阻定律課件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電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知道電阻定律。

  2.瞭解材料的電阻率的概念、物理意義、單位及其與溫度的關係。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決定導體電阻因素的實驗探究過程,體驗運用控制變數法研究物理問題的思維方法。

  2.透過對決定導體電阻因素的理論分析,體會實驗探究和邏輯推理兩種研究方法有機結合。

  3.透過對實驗資料的分析,提高科學分析、提煉實驗結果的能力。

  4.透過對不同材料電阻率的介紹,加強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的意識和安全用電的常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實驗探究等學習活動,發展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激情。

  2.經歷實驗探究與理論推導兩個過程,領略科學研究的雙重性。

  3.透過介紹電阻率跟溫度變化有關,體驗物理學與現代科學技術的聯絡。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電阻定律的內容及其應用。

  2.教學難點:電阻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義。

  三、教學用具

  電阻定律示教板及相關器材,日光燈燈絲、酒精燈和電池組、電鍵、導線。

  四、教學流程

  說明:

  情景1:觀察桌面上兩隻不同規格的白熾燈、滑動變阻器。

  活動1:探究R與l、S之間的定量關係時,選用的實驗方案。

  活動2:學生分組完成探究R與l、S之間的定量關係。

  活動3:理論探究R與l、S之間的定量關係,對照上述實驗結果。

  階段小結:確定R與l、S之間的定量關係,寫出表示式。

  活動4:具體計算幾種材料的電阻率。

  情景2:課本中《思考與討論》中對電路元件的微型化分析。

  活動5:演示實驗—燈絲電阻率與溫度的關係。

  活動6:講解不同情況下電阻率與溫度的變化關係

  活動7:鞏固練習(用電阻定律解釋實際生活中的現象)

  總結歸納:小結本節課(透過這節內容的研究得到的啟發)

  五、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前面我們瞭解到電流透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其電阻有關,要知道其產生的熱量就要知道其阻值。

  問題1:給你電流表和電壓表如何測其電阻?(歐姆定律)

  問題2:導體的電阻跟U、I有關嗎?與什麼因素有關?(觀察桌面上兩隻不同規格的白熾燈、滑動變阻器)(如圖1所示)

  過渡:導體的電阻由自身的因素決定的,與長短、粗細、材料等有關。這是同學們的結論,具體是一種什麼樣的定量關係呢?這就是今天同學們要求解決的問題。

  (二)探究決定導體電阻的因素

  問題3:決定導體的電阻有多個因素,在實驗探究中怎樣解決多個因素的問題?

  (回顧研究牛頓第二定律:a與F、m之間的關係。)

  講解1:研究方法──控制變數法

  這樣一來,這個問題就等於分別研究電阻與長度、電阻與橫截面積、電阻與材料之間的關係了。具體為:

  (1)研究電阻和長度的關係時,就選用橫截面積和材料相同的導體。

  (2)研究電阻和橫截面積的關係,就選用材料和長度相同的導體。

  (3)研究電阻與材料的關係是,就選用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的導體。

  講解2:介紹實驗器材(出示示教板),說明先探究R與l、S之間的定量關係。

  問題4:電阻要用伏安法測量,要求學生設計測量電阻的電路。(投影電路圖2所示)

  問題5:選用橫截面積和材料相同的導體,研究電阻和長度的關係(即R與l)時,如何設計實驗方案?(進一步最佳化方案)

  講解3: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最佳化實驗方案,將兩個長度不同的導體串聯起來,在I相同時,R∝U,即轉化為U與l的關係。同理,選用材料和長度相同的導體,研究電阻和橫截面積的關係時,將兩個橫截面積不同的導體串聯起來,在I相同時,R∝U,即轉化為U與S的關係。

  說明實驗要求:電源電壓為直流4V,電壓表量程3V,電流表量程0.6A,導體電阻測量兩組資料,完成實驗記錄表。把學生分成兩大組,分別完成R與l、R與S的關係(如果時間有空餘再做另一情況)。

  探究一:保持導體的材料和麵積不變,長度不同

  探究二:保持導體的材料和長度不變,面積不同

  投影結論:(1)同種材料,橫截面積S一定,電阻R隨長度l成正比,即R∝l;(2)同種材料,長度l一定,電阻R隨橫截面積S成反比,即R∝1/S。  問題6:根據你探究,說明兩種條件下R與l、R與S的關係

  討論:請學生思考能否從理論的角度推導上述結論的正確性。(分串聯和並聯去考慮)

  過渡:同種材料,當S、l都改變時,又怎樣決定R呢?引導學生思考,式中ρ為常數,請學生計算上述幾種電阻中的ρ值,有何發現?(橫截面積S事先由教師測得,直接給出)(得出上述材料電阻中的ρ值相同,與它的S、l無關,請學生猜想是否與材料有關),請學生再測另兩種材料(鐵與銅)電阻的ρ值。(按照前面的方案測量)

  問題7:請學生回答所測量的ρ值。

  講解4:對於同種材料,ρ相同;對於不同材料,ρ不同,R∝ρ,它反映材料導電效能好壞,請學生檢視書中的表格,在物理學中把ρ叫電阻率,ρ由材料決定(說明日常生活中各種情況下選擇材料的依據)。

  提出:同種材料的導體其電阻與它的長度成正比,跟它的橫截面積成反比;導體的電阻與構成它的材料有關。

  即寫成表示式為:式中l:長度,S:橫截面積,ρ:電阻率,電阻率ρ的單位:Ω·m。

  說明應用(過渡):對電路元件的微型化(出示圖片或檢視書本),介紹其原理。進一步思考:微型化後帶來的散熱問題(若膝上型電腦重點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散熱),因為電阻通電後,溫度要升高,溫度升高後其材料的ρ值要變化,從而影響其阻值。

  (思考與討論:如圖3所示,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為正方形的導體,但R2的尺寸比R1小得多。透過兩導體的'電流方向如圖所示,這兩個導體的電阻有什麼關係?)(R1=R2)

  演示實驗:如圖4所示,利用日光燈燈絲演示電阻隨溫度變化的實驗,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該現象說明了什麼?(迴路中電阻的變化引起了電流的變化,從而改變了燈泡的亮度。而燈絲電阻的變化是由其電阻率變化引起的)

  講解5:(1)金屬材料的電阻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2)材料的電阻率有的隨溫度改變而變化大,可以利用製成溫度計(電阻溫度計)(如圖5所示),但也有些材料的電阻率幾乎不隨溫度改變而變化,用來製成標準電阻。

  (3)溫度降低,電阻率就會變小,那麼當溫度不斷降低,電阻會變為零?向學生提出超導體,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借閱課外相關資料。(介紹有些情況我們需要電阻率大的材料,有些情況需要電阻小的材料)

  (三)電阻定律

  內容:在溫度不變時,同種材料導體的電阻與它的長度成正比,跟它的橫截面積成反比。

  (四)鞏固練習

  一隻鳥站在一條透過500A電流的鋁質裸導線上,如圖6所示,鳥兩爪間的距離是5cm,輸電線的橫截面積是185mm2。求鳥兩爪間的電壓。(取一位有效數字,鋁的電阻率取ρ=2.9×10-8Ω·m)

  (答案:4×10-3V)

  點評:由於鳥兩爪間的電壓較低,故不受傷害。

  五、教學過程

  前面我們瞭解到電流透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其電阻有關,要知道其產生的熱量就要知道其阻值。

  問題1:給你電流表和電壓表如何測其電阻?(歐姆定律)

  問題2:導體的電阻跟U、I有關嗎?與什麼因素有關?(觀察桌面上兩隻不同規格的白熾燈、滑動變阻器)(如圖1所示)

  過渡:導體的電阻由自身的因素決定的,與長短、粗細、材料等有關。這是同學們的結論,具體是一種什麼樣的定量關係呢?這就是今天同學們要求解決的問題。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用實驗探究和理論探究的方法得出了電阻與長度、橫截面積、材料之間的定量關係,並瞭解到金屬電阻率與溫度間的某些關係,我們將上述的結論用以實際的生活中解決一些特定問題,體會到物理學與現代生活的緊密聯絡。

  課外思考:水的電阻率是多少?如何測量?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透過實驗探索、資料分析,得到了電阻定律,知道電阻率是反映材料導電效能優劣的物理量,並由實驗感知電阻率與溫度有關。本節內容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結合實驗探究和問題驅動的方式,展開對決定導體電阻的因素進行探討。注重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注重對物理科學思維方法的滲透,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深入的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