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大明湖的導遊詞

描寫大明湖的導遊詞

  導遊詞是導遊人員引導遊客觀光遊覽時的講解詞,是導遊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描寫大明湖的導遊詞,歡迎閱讀!

  描寫大明湖的導遊詞1

  嗨!大家好,這就是聞名濟南的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講述的正是這天的主角——大明湖。

  這一顆泉城明珠---大明湖位於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公園面積為八十四公頃,其中的湖面面積為四十六公頃。他是一九八五年正式建好的,因為自古以來濟南就是齊魯文體交匯之地,所以文人薈萃,文教昌盛,又因大明湖風景絕佳,更受到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文士名流的鐘愛,吟詩作賦在那裡,留有超多的遺蹟,歷史文人也都有詩文在大明湖。

  進了大門,門前的兩棵巨大的雪松挺立在中間,十分顯眼,引人注意。據瞭解這是棵百年的古樹呢,大家在側頭一看,這就是寬闊的大明湖。

  在遠處看,幾隻遊船在湖面上慢慢悠悠的滑過,浪頭輕輕的翻滾,既沒有小溪那樣的平靜,有無大海一樣的`三米巨浪,讓人感覺又有激情,又舒心平靜。遊客們能夠盡情享受湖的魅力,但必須要注意不要翻越護欄,可不要隨便亂扔垃圾,汙染了這清澈見底的水。好啦,我也不多說了,大家去欣賞著美麗的湖風景吧!(此刻解散!)

  (此刻集合!)看了這麼長的時間,大家是不是很想明白它的水源呢那下面可要認真聽了!他的水源來自濟南的七十二泉的泉水,水質清冽而且水量十分充足,固有“久旱不幹”的特點。

  再走不遠們,就來到了鐵公祠,迎門處有幾棵高大的青竹,嫩綠的葉子隨風舞動,頗像身披綠衣的英俊紳士。門內有青松和凌霄花,各個遊客們是否感到了心曠神怡和舒心呢再仔細看看,鐵公祠是一個民族形式的庭院,多麼具有古特色呀!大家是否感覺到了古香古色呢

  大家此刻的位置是大明湖新區,新區的景色也是很不錯。大家低頭看,五彩的花兒扭弄著嬌嫩的身體,綠色的草兒也歪著頭享受著溫和的陽光與涼爽的清風。大家再抬起頭來,在我們眼前的正是超然樓。那裡但是個欣賞木雕的好地方,迎門處有一副老濟南的縮畫,看呀,以往的老濟南是多麼熱鬧,泉水不停地湧出;芙蓉街上也是幹什麼的都有,熱鬧非凡,別處的木雕也很有代表性。比如說那五十六匹駿馬代表五十六個強大的民族,他們緊緊地靠在一齊,組成了一個規模宏大,並且永遠向前奔向一個光明點這是我想起了一個經典的神話故事“夸父追日”,有些遊客是不是跟我有同感呢我們大家再看看下面的標題,這真是個氣魄雄偉的名字,他的名字叫做“萬馬奔騰”大家解散,去欣賞木雕吧!

  集合!這天的遊覽就到此結束了。大明湖很美麗,壯觀,氣魄和雄偉有一些遊客是不是沒遊覽夠呀,沒關係,下次我還帶你玩轉大明湖!

  描寫大明湖的導遊詞2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泉城明珠大明湖,我是你們的導遊紀舜康。

  大明湖位於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公園面積八十六公頃(1290畝),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頃,約佔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三。湖水來源於城內的珍珠泉、濯纓泉、王府池等諸泉,水源充足,有“眾泉匯流”之說,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

  大明湖歷史悠久,見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間,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注》》記載:“濼水北流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其位置在今五龍潭一帶,另有史料記載,那時的大明湖稱歷下波或歷水波,南至濯纓湖,北至鵲山和華不注山,也就是說此刻的大明湖、宋時著名文學家曾鞏曾有詩道:“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可知當時此處已是消暑遊憩之地。至金代,詩人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始稱大明湖。明代重修城牆,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

  蛇不見,蛙不鳴;淫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大明湖兩大獨特之處。

  大明湖自然景色秀美,名勝古蹟爭輝,沿湖垂柳環繞,曲徑虹橋,花木拂疏,成片的草坪碧綠如茵,蓮花怒放,時有魚兒跳波,偶見鳶鳥掠水。綠蔭之間,曲廊秀亭、橋臺樓閣時隱時現,似仙境一般。

  好,遊客朋友們,大明湖就為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