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林的導遊詞

獅子林的導遊詞

  導語:導遊詞是導遊人員引導遊客觀光遊覽時的講解詞,是導遊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關於獅子林的導遊詞。歡迎閱讀!

  【篇一:獅子林導遊詞】

  大家好,我是小導遊XXX,今天我帶大家遊覽的是蘇州四大園林之一——獅子林。希望大家在遊覽過程中能保持景區衛生,謝謝。

  獅子林始建於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五十年的歷史了。獅子林是由元代名僧天如禪師的弟子出資建造的。天如禪師得法於浙江天目山獅子巖,為紀念自己的師傅,取名“師子林”;又因為園中有許多怪石,形狀像獅子,所以又名“獅子林”。獅子林以湖石奇峰、洞險而聞名於世,素有“假山王國”的美譽。

  遊客們請注意,現在的位置是獅子林假山。整個假山是由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它氣勢磅礴,玲瓏俊秀,像一座曲折迷離的大迷宮。

  假山分上、中、下三層,共有9條山路,21個洞。沿著曲折通道,時而穿洞,時而過橋,高高下下,左繞右拐,來回往復,奧妙無窮。兩人同時進山分左右走,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有時明明相向而來,卻又相背而去;有時隔洞相遇,但是可望而不可及;有時眼看“山重水複疑無路”,一轉身“卻柳暗花明又一村”。一邊轉,一邊還可欣賞千姿百態的湖石,它們大多像獅子,大大小小有500多頭:有怒吼的,有酣睡的,有嬉戲打鬧的……也有像烏龜的,像魚的,像鳥的……還可以找到十二生肖圖,真叫人眼花繚亂。

  獅子林吸引了許多文化名人,甚至還吸引了皇帝。清朝的乾隆皇帝就曾五次遊覽獅子林,並留下了大量題字。至今園內還有乾隆親筆寫的“真趣”的匾額呢。

  各位遊客,我的介紹就到這中。下面請大家親身體驗一下獅子林的奇妙樂趣吧!祝大家玩的開心,遊的盡興。

  【篇二:獅子林導遊詞】

  各遊客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遊覽獅子林的導遊。我姓陳,大家可以叫我小陳。我們已經來到了獅子林,獅子林始建於明末清初,是中國古典園林堆山最曲折、最複雜的例項之一。

  我們已經進入了獅子林的大門,你們看前面的那塊石頭像不像二頭高高站著的雄獅呢?再看,地上像不像有石獅子躺著呢?接下來,我要給你們看一個更神奇的—獅子馬,這頭石獅子威風凜凜地站著,多麼像一匹馬啊,大家可以讓人坐在上邊留影。

  大家再隨我往前走,我們來到了獅子林最具特色的地方—謎獅陣,這中獅子很多,像個謎宮,這中有許許多多的石獅子,連綿不斷。說到這個謎獅陣,我就不得不諳一個故事了:當初,乾隆皇帝見到這個謎宮,很好奇,就走了進來,可不料,被困住了,直到有人發現皇上不見了,叫許多人來找時,才找到了,最先找到的人問:“皇上,您在幹什麼?乾隆皇帝說:”這中有多少石獅子,我在數石獅子。“那個最早來的人說:”有300多頭呢!皇上“還有整個獅子林的石獅子都是主人從外地運來的,再加上細緻、精美的雕刻而成的,非常漂亮,大家可以多多拍照,接下來大家可以走一走謎宮,但記住,一定要一址向左或向右轉,給大家二十分鐘,我在謎宮盡頭等你們。

  今天,我們的旅行結束了,大家把遊覽獅子林的喜悅、照片帶回家,帶給家中的每一個人。以後旅行記得找我哦!我的旅行社是縷縷陽光十星級旅行集團。

  【篇三:獅子林導遊詞作文】

  獅子林系蘇州市四大名園之一,位於城東北的園林路上,始建於元代至正元年間,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這座園林是元代僧人天如禪師為紀念他的老師中峰禪師所建。第一道門門額上“師子林“的師,就是老師的師後因園內假山眾多,狀如獅子,在寫法上又改為獅子林,一直沿用至今檢票處門額上的“獅子林”三個字系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筆。

  跨入園內,可以見到一座大廳,這就是貝家祠堂。正中的一塊匾上有顧廷龍手書“雲林逸韻”四個字,是讚揚獅子林的設計者之一倪雲林的設計有虛靜清逸的韻味。

  兩邊走廊的木欄杆上雕有牡丹、鳳凰及壽字圖案,上有帶花瓶與貝葉圖案的掛屏貝葉為書寫佛經所用,既反映了獅子林是禪宗修學佛道的地方,又有紀念意義,因獅子林最後一位園主姓貝。

  祠堂是供奉、祭祀祖宗,族人聚會的地方,在屋頂上塑有福、祿、壽三位神仙與一個小孩的塑像,表明了園主希望他的子孫後代能夠出類拔萃、光宗耀祖。再看走廊入口處有磚砌“春華”二字,意思是園內春光爛漫。

  傳說獅子林中的石獅子是從漸江的天目山飛來的,八仙人鐵柺李與李純陽赴王母娘娘的宴席,騎著一頭青獅子路過天目山。山頂傳來一溪清泉,鐵柺李正感到口渴,見了大喜,忙降落雲頭,取下自已的寶葫蘆,到泉邊飲水。那頭青獅子也跳進水中嬉耍,過了一刻,獅子爬上岸採抖動身體,身上的水散落在四周的岩石上,頓時變成了一群活活潑可愛的小獅子。青獅與小獅們親密戲耍,鐵柺李見了笑著對呂欲陽說:“瞧,這青獅動了凡心,如今有了這麼多子孫,就暫且罰它在此做個獅子王罷。”說罷用鐵柺一指,這群獅子翠變回了石頭的樣子,青獅因不忍離去,也化作於座山峰。

  到了宋仁宗時候,浙江國師寺的中峰與尚佛法高憎,一天雲遊至天目山,在此結廬誦經,天天清晨面對青獅所化山峰高誦經文,原來他是有道高憎,早已知道山上於奇百怪的獅子巖與獅子峰的來歷。獅子在佛門叫狻猊,是佛國之獸,他有心要點化青獅,使它再恢復本相。天長日久,因為經常聆聽高僧的說法,居然通靈成精,又變回了一頭青獅。

  青獅於是成了中峰與尚的坐騎,中峰與尚騎著青獅來到蘇州菩提寺看望徒弟天如禪師,菩提寺中本來怪石很多,形狀也活脫脫象許多獅子。青獅見了大喜,以為又回到了佛國獅子群中,於是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座獅子蜂,青獅身上散落的獅毛也變成了各式各樣形態的小獅子。有的象是在玩繡球,有的象雙獅搏鬥,有的張牙舞爪威風十足。天如撣師見了雙手合什,連說“阿彌陀佛”,讚歎師父法力無邊,功德圓滿,菩提寺成了佛國獅國。中峰與尚說:“那不妨就稱為獅子林吧。”於是“獅子林”的石獅子就叫出名了。

  青獅呆在獅子林中蠻開心,可急壞了鐵柺李。他一時發火,罰青獅呆在天目山頂,回去後想想有點捨不得,再回去找,怎麼也不見蹤跡,鐵柺李於是遍訪名山大川,均無下落。

  一天路過蘇州,老遠望見獅子林中獅子峰,不就是青獅嗎?趕忙找呂純陽商量,兩位神仙決定下凡塵去見識一番。進了獅子林假山群,一拐一拐的鐵柺李走得慢,與呂純陽走失了。遠遠望見呂純陽就在前面,可怎麼也繞不出假山與他碰頭。鐵柺李心急慌忙,坐在山洞中發急。呂純陽乎日下棋一直輸給鐵柺李,心想這次機會來了,就約鐵柺李在假山洞下一盤棋,要是呂純陽贏了,就馱他出來。鐵柺李一口答應,因為往日下棋自己輸少贏多,不料這天因為身困假山,心神慌亂,被呂純陽殺了個片甲不安留。

  鐵柺李只好老者麵皮,向呂純陽討饒。呂純陽說:“我看這青獅呆在獅子林中也很快活,就留在這中陪獅子獅孫好了”。鐵柺李急於出去,一口答應。呂純陽這才馱了鐵柺李定出假山。

  現在你到獅子林中的假山去玩,也要當心留意才好,別象鐵柺李一樣出不去,而當年他輸了的一盤棋,至今還留在假山洞中。

  【篇四:獅子林導遊詞】

  親愛的遊客們:

  你們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世界文化遺產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的獅子林。對了,我姓肖,大家可以叫我肖導。

  獅子林至今有650多年的`歷史,佔地1。1公頃,差不多有一個學校那麼大。那為什麼叫它“獅子林”呢?是因為園中有許多各種各樣的假山。但“獅子林”的假山有個特別之處,那就是每一座假山都像一頭生龍活虎的獅子,且獅子姿態不一。獅子林就因此而得名。

  現在大家來到了屹立在水上的荷花廳。請大家往右看,荷花廳傍水而築,廳頂的角高高昂起,上面佈滿了瓦片。每到夏天,荷塘中就開出大大小小几十朵荷花,為荷花廳送來陣陣暗香。

  不遠處的亭子是“真趣亭”,“真趣亭”頂上布的是深藍色瓦片,比荷花廳高一層。屋簷下還有一層鍍金花紋,相傳這“真趣亭”還有個來歷呢!公元1762年乾隆皇帝來到江南遊玩,在獅子林遊玩時雅性大發,寫下真有趣三字,給皇帝當嚮導的秀才一看,覺得不免有些俗氣。便說:“萬歲御筆千金,微臣一貧如洗,叩請皇上把中間的有字賞給奴才吧!"乾隆立刻明白了他的用意,便把有字賞給了他。後人在此建亭時,“真趣亭”這個名字就叫開了。

  走過“真趣亭”的一座小橋,我們就到了“獅子林”的核心---石林了。石林是一個迷宮,走著走著就會迷失在其中。告訴大家一個走石林的竅門:一開始入林時有左右兩道。假如你走了左道,在石林中遇到岔路口就要走左道。同樣的道理,右道也是如此,只有這樣才能走出石林。據說當年乾隆皇帝還是跟秀才走出來的呢。石林內的假山是用太湖石堆積而成的,林內千年的古樹與蒼翠的綠竹隨處可見。石林內還有許多洞窟。走進洞窟你就會有一種清涼感,點點星星的陽光從縫隙中透進來,當了燈的作用。這中的每一座假山都是一頭獅子:有的威風凜凜,金色的毛髮隨風飄揚;有的獅子張開血盆大口,準備來一聲打雷似的獅子吼;有的獅子是一家子,公獅威嚴的站著,母獅慈愛的看著小獅子,小獅子則在一旁打鬧。

  美好的一天結束了,我們的行程也結束了,希望這一天能在大家記憶中成為永恆。

  【篇五:獅子林導遊詞】

  各位朋友,一路上過來大家辛苦了。歡迎來著名的江南園林獅子林遊覽,我是這中的景點導遊,本人姓張xx,大家可以叫我小張。在獅子林遊覽您可要注意安全了,因為啊這中獅子是很多的,所以大家要跟緊我啊!話不多說,我們進去吧!

  獅子林系蘇州市四大名園之一,始建於元代至正元年間,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這座園林是元代僧人天如禪師為紀念他的老師中峰禪師所建。大家抬頭看這第一道門門額上“師子林”的師,就是老師的師。後來因為園內假山眾多,形狀像獅子,在寫法上又改為獅子林,一直沿用至今。這中是檢票處了,看門額上的“獅子林”三個字,這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筆哦。

  首先,我們來到的是貝家祠堂,因為獅子林的最後一位園主姓貝。看正中的那塊匾上的“雲林逸韻”四個字那是顧廷龍的手書,是為了讚揚獅子林的設計者倪雲林的設計有虛靜清逸的韻味。兩邊走廊的木欄杆上雕有牡丹、鳳凰及壽字圖案,上有帶花瓶與貝葉圖案的掛屏。貝葉是幹嘛用的、有什麼意義呢?它是為書寫佛經所用,這既反映了獅子林是禪宗修學佛道的地方,又有紀念意義。大家都知道祠堂是供奉、祭祀祖宗的地方,但在貝家祠堂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各位沒發現吧,因為……他特殊在屋頂上,看!上面有福、祿、壽三位神仙與一個小孩的塑像,這表明了園主希望他的子孫後代能夠出類拔萃、光宗耀祖。再看走廊入口處磚砌“春華”二字,這意思:是園內春光爛漫。我們往前走。

  現在我們已到了燕譽堂,燕譽是安祥、快樂的意思……大家看看腳下是個什麼字,對!“壽”字,邊上有五隻蝙蝠,取五福祝壽之意,五福“壽”為先,所以壽為中心。說明了園主希望他與他的家人健康長壽,、安祥、快樂。這個廳堂是蘇州園林中著名的鴛鴦廳。前面稱為廳,後面稱為堂。前廳接待貴賓或男賓,後堂則用於女眷聚會之處。我們可以真實的感受到其在建築風格上的絕然不同,這也深刻的體現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

  我們現在來到了小方廳,因為其廳方正,所以得名。大家看兩邊的大型空窗,是不是像兩幅圖畫呢?東窗外是素芯臘梅,西窗外是城市山林,這是蘇州園林的一種造園藝術手法,叫框景。它可以隨季節的變化,腳步的移動而變化畫面,我們不妨試一試。

  前面就是由湖石假山堆砌成的九獅峰,細心尋找,您會發現不同形態的九隻獅子,它們憨態可掬,天真可愛。獅子林共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獅子五百頭,我們待會兒還能見到不少獅子。

  穿過有磚砌”涉趣”(取自陶淵明”園日涉以成趣”句)二字的圓洞門,我們到了指柏軒。這中是僧人講經說法的地方。據說唐代禪師從諗(號稱趙州法道)在傳授禪教宗義時,無論弟子問他什麼,他總是回答:“庭前柏樹子”。意思是要參禪者從玄妙的暗示中自行體會,所以取名為指柏軒。這中也是貝家親屬們聚會的地方。廳堂上方懸掛的是王同愈所寫的”揖峰指柏”匾,”揖峰”是指宋代米芾見石峰作揖的典故,”指柏”則是指禪宗公案一事,。這幅《壽柏圖》是由多位著名的書畫家合作完成的,張辛稼畫紅梅、吳牧木寫古柏,徐紹青繪湖石,費新題詞。廳堂前假山林立,柏樹龍盤虯繞。臥雲寶座落在假山叢中,這座假山峰是目前古典園林中最著名的湖石假山,其中有4條山道,互相纏繞,錯綜複雜,當年乾隆皇帝在其中轉了兩個時辰也沒轉出去。中面還有一個棋盤洞,傳說是呂洞賓與鐵柺李下棋的地方。假山峰上有含暉、吐月等名石。石縫間長著奇松怪柏,恰似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傳說乾隆皇帝曾在此繪像留影,各位抓緊時間也在此攝影留念吧。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到花籃廳。因為廳內柱端飾有花籃圖案而得名。1945年在此廳發生了一件很出名的事情,咦,這位遊客說對啦!在這中舉行了日本人投降儀式,屏門的巨幅是《松壽圖》,隸書橫匾”水中風來”,點出了在夏天這中是賞荷花的好地方。

  看,這就是真趣亭。”真趣”二字由乾隆皇帝親筆御題。這其中有這樣的一個故事:乾隆遊園,由狀元黃熙接駕,他見乾隆題”真有趣”三字,覺得其中的”有”字太俗,於是便請皇上恩賜去”有”字,於是留下了現在我們看到的”真趣”二字。再看亭上有”秀才帽”的裝飾,這寓意深遠,有道是”秀才本是宰相根苗”,要想成為狀元首先要從秀才做起,園主意在教育子孫後代發奮學習,期望有朝一日金榜題名,得中功名。高樓萬丈平地起,這個道理在今天同樣適用。現在,我們一邊欣賞湖心亭、九曲橋、石舫、飛瀑、池湖等景色,一邊攝影留念。十分鐘後我們在石拱橋東面的空曠地集合,鑽洞爬山,真正領略一下聞名中外的”假山王國”的韻味。

  (鑽假山後)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叫立雪堂。這中有一個典故,說的是北宋時期,楊時與遊酢二人冒雪在門外候見堂內的程頤老師,以表明虛心好學,所以又叫程門立雪。這充分體現了園主旨在宣揚尊師重教的思想。請各位再看看庭院中的三塊湖石分別像什麼?對!像牛、螃蟹與獅子。牛想吃螃蟹,卻不知從何處下口,螃蟹是張牙舞爪,毫不示弱,而獅子則在邊上好奇地靜觀,這一組湖石十分有趣,名稱叫做”獅子靜觀牛吃蟹”。還有獅子滾繡球、劉海戲金蟾兩組湖石。我們細心一點,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瞧,獅子的尾巴往上翹,金蟾只有三隻腳,這並不是疏漏,而是園主為了暗示一種禪宗教義:為人處世不要太認真,糊塗一點為好,而”牛吃蟹”也是反映了一種馬馬虎虎的意思。這隻金蟾,本來在劉海身邊,是乘劉海不注意的時候逃出來的,劉海後來知道它躲在了貝家園林的一口井中,便用金錢串成釣杆把它釣了上來。從此,金蟾的真身回到了劉海的身邊,而肉身卻留在了貝家,貝家以此為榮,認為它象徵了榮華富貴,從此三腳金蟾成了貝家的族標。

  瞧!又是燕譽堂,我們回到了進園的地方,經右拐我們就可以出園門了。

  今天的遊程到此就結束了。在此感謝各位來獅子林遊覽,希望今天我的講解能讓各位滿意,也希望大家以後常來獅子林看看,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

  【篇六:蘇州獅子林導遊詞】

  各位朋友,歡迎來著名的江南園林獅子林遊覽。

  獅子林系蘇州市四大名園之一,位於城東北的園林路上,始建於元代至正元年間,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這座園林是元代僧人天如禪師為紀念他的老師中峰禪師所建。第一道門門額上"師子林"的師,就是老師的師。後因園內假山眾多,狀如獅子,在寫法上又改為獅子林,一直沿用至今。檢票處門額上的"獅子林"三個字系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筆。

  跨入園內,可以見到一座大廳,這就是貝家祠堂。正中的一塊匾上有顧廷龍手書“雲林逸韻”四個字,是讚揚獅子林的設計者之一倪雲林的設計有虛靜清逸的韻味。兩邊走廊的木欄杆上雕有牡丹、鳳凰及壽字圖案,上有帶花瓶與貝葉圖案的掛屏。貝葉為書寫佛經所用,既反映了獅子林是禪宗修學佛道的地方,又有紀念意義,因獅子林最後一位園主姓貝。祠堂是供奉、祭祀祖宗,族人聚會的地方,在屋頂上塑有福、祿、壽三位神仙與一個小孩的塑像,表明了園主希望他的子孫後代能夠出類拔萃、光宗耀祖。再看走廊入口處有磚砌"春華"二字,意思是園內春光爛漫。請往前走。

  現在我們已到了燕譽堂,燕譽是安祥、快樂的意思。出自於《詩經》"式燕且譽,好爾無射"。再請大家看看腳下是個什麼字,對!是個"壽"字,邊上是五隻蝙蝠,取五福祝壽之意,五福"壽"為先,所以壽為中心。說明園主希望他與他的家族健康長壽,多子多孫、安祥、快樂。該廳堂的建築是蘇州園林中著名的鴛鴦廳。前面稱為廳,後面稱為堂。前廳接待貴賓或男賓,後堂則用於女眷聚會之處。在建築風格上絕然不同,體現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

  我們現在來到了小方廳,因為其廳方正,所以得名。請看兩邊的大型空窗,讓我們感覺是兩幅圖畫,東窗外是素芯臘梅,西窗外是城市山林,這是蘇州園林的一種造園藝術手法,叫框景。它可以隨季節的變化,腳步的移動而變化畫面,我們不妨試一試。

  前面就是由湖石假山堆砌成的九獅峰,細心尋找,會發現不同形態的九隻獅子,憨態可掬,天真可愛。獅子林共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獅子五百頭,我們以後還能見到不少獅子。

  穿過有磚砌"涉趣"(取自陶淵明"園日涉以成趣"句)二字的圓洞門,我們便到了指柏軒。這中是僧人講經說法的地方。唐代禪師從諗(號稱趙州法道)在傳授禪教宗義時,不論弟子問他什麼,他總是一句話:"庭前柏樹子",意思是要參禪者從玄妙的暗示中自行體會。故取名為指柏軒。這中也是貝家親屬們聚會的地方。廳堂上方懸掛了由王同愈所寫的"揖峰指柏"匾,"指柏"是指禪宗公案一事,"揖峰"則取宋代米芾見石峰作揖典故。以下是1988年由著名書畫家合作的《壽柏圖》,張辛稼畫紅梅、吳牧木寫古柏,徐紹青繪湖石,費新我題詞。廳堂前假山林立,柏樹龍盤虯繞。臥雲寶座落在假山叢中,這座假山峰是目前古典園林中最著名的湖石假山,其中有4條山道,互相纏繞,錯綜複雜,當年乾隆皇帝在其中轉了兩個時辰也沒轉出去。中面還有一個棋盤洞,傳說是呂洞賓與鐵柺李下棋的地方。假山峰上有含暉、吐月等名石。石縫間長著奇松怪柏,恰似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傳說乾隆皇帝曾在此繪像留影,請各位抓緊時間在此攝影留念。

  經走廊往西,我們便到了花籃廳。花籃廳因廳內柱端雕有花籃狀,飾有花籃圖案而得名。1945年在此廳曾舉行日本人投降儀式,屏門上刻有巨幅《松壽圖》,隸書橫匾"水中風來",點出了在夏天這中是賞荷花的好地方。

  出花籃廳往西便到了真趣亭。"真趣"二字由乾隆皇帝親筆御題。這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清代乾隆遊園,狀元黃熙接駕,見乾隆題"真有趣"三個字,覺得其中的"有"字太俗,便請皇上恩賜"有"字,而留下了"真趣"二字。亭上有"秀才帽"的裝飾,寓意深遠,有道是"秀才本是宰相根苗",要成為狀元首先要從秀才做起。園主意在教育子孫後代發奮學習,期望有朝一日金榜題名,得中功名。高樓萬丈平地起,這個道理在今天同樣適用。現在,我們可以一邊欣賞湖心亭、九曲橋、石舫、飛瀑、池湖等景色,一邊攝影留念。過後我們在石拱橋東面空曠地集合,鑽洞爬山,真正領略一下聞名中外的"假山王國"的韻味。

  (鑽假山後〕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叫立雪堂。這中有一個典故,說的是北宋時期,楊時與遊酢二人冒雪在門外候見堂內的程頤老師,以表明虛心好學,所以又叫程門立雪。這充分體現了園主旨在宣揚尊師重教的思想。請各位再看看庭院中的三塊湖石分別像什麼?對!像牛、螃蟹與獅子。牛想吃螃蟹,不知從何處下口,螃蟹是張牙舞爪,毫不示弱,而獅子則在邊上好奇地靜觀,這一組湖石十分有趣,名稱叫做"獅子靜觀牛吃蟹"。還有獅子滾繡球、劉海戲金蟾兩組湖石。我們細心一點,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瞧,獅子的尾巴往上翹,金蟾只有三隻腳,這並不是疏漏,而是園主為了暗示一種禪宗教義,為人處世不要太認真,糊塗一點為好,而"牛吃蟹"也是反映了一種馬馬虎虎的意思。這隻金蟾,本來在劉海身邊,是乘劉不注意的時候逃出來的,劉海後來知道它躲在了貝家園林的一口井中,便用金錢串成釣杆把它釣了上來。從此,金蟾的真身回到了劉海的身邊,而肉身卻留在了貝家,貝家以此為榮,認為它象徵了榮華富貴,從此三腳金蟾成了貝家的族標。

  再過去就是燕譽堂,又回到了我們進園的地方了,經右拐可以出園門,整個遊程到此結束。在此視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