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在每一個美文

生命重在每一個美文

  猶太裔漢學家舒衡哲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博物館的光照之外》文章認為,我們今天常說納粹殺了600萬猶太人,日本兵在南京殺了30萬人,實際上以數字和術語的方式把大屠殺給抽象化了。他說:“我們必須提醒自己牢記在心的是:大屠殺意味著的不是600萬這個數字,而是一個人,加一個人,再加一個人……只有這樣,大屠殺的意義才是可以理解的。”讀到這,我的心怦怦踉蹌了起來。

  我們對悲劇的感知方式有問題?

  平時看電視、讀報紙,地震、海嘯、洪水、礦難、火災……當聞知幾十乃至更多的生命突然消逝,我們常會產生一種本能的震驚,可冷靜細想,便發覺這“震驚”不免有些可疑:很大程度上它只是一種對錶面數字的愕然!人的反應更多地瞄準了那個統計數字——為死亡體積的'碩大所羈絆、所撼動。

  美國華盛頓的“猶太人遇難者紀念館,在設計上就注重了‘個’的清晰,它拒絕用抽象數字來控訴什麼,而是費盡心機搜錄了大量個體遇難者的資訊:日記、照片、證件、通訊、日用品、紀念物、甚至還有聲音資料……當你對某一個名字感興趣時,便可啟動某個按鈕,進入到對方的生涯故事中去,這樣一來,你便完成了一次對他人的生命訪問,一次珍貴的靈魂相遇。”

  在世界眼裡,我們也是一個“個”,忽視了這個“個”,也就喪失了對人和生命最深沉的感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