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只求八分好美文

凡事只求八分好美文

  小時候,常聽老輩人講:“吃飯只要八分飽,凡事只求八分好。”那時候,並不太懂這句話的含義。現在即將退休了,注意養生保健,才領悟這句話的真正內含。

  “吃飯只要八分飽,凡事只求八分好。”這句話,不僅僅是一種適度的人生追求和生活理念,而且從生理、心理、哲理的角度看,更是一種科學的養生觀念,很值得提倡。

  從生理養生角度看,“凡事只求八分好”符合人體健康的需求。人體是一架科學而精密的`機器,需要一些舒緩的空間和休整的時間,器官得到適當的休息和調整,才能保證正常運轉。如吃飯八分飽,胃才能更好地吸收消化,才能保持身體健康;人的心臟每0。8秒跳動一下,每分鐘75下左右,才是人體迴圈的最佳狀態;鍛鍊使出八分勁,免得精疲力竭,才能起到健身的作用;老年人只求八分健康就應慶幸,因身體機能退化,有點小病小災就屬自然;每天勞作使出八分精力,留兩分餘地,人體才能繼續積蓄力量,更好地釋放生命能量。

  從心理養生角度看,“凡事只求八分好”體現知足常樂的思想。俗話說,“人心足,處處福”。如果事事追求最好,企求圓滿,永不滿足,往往會適得其反。為什麼有人會有“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苦惱,就是缺乏知足常樂的心態。

  我們常常發現這種現象:有時候,希望越高,投入越多,壓力越重,反而失望越大。最後接受不了失敗的殘酷現實,只好走向絕路。

  所以,凡事不求盡善盡美,但求八分就行。做事使出十分力氣,只抱八分成功期望就好。人生太多不如意,凡事只求八分好。這樣心情就會坦然,心裡就會滿足,情緒就能放鬆,身心就會舒暢。這樣,就可以平常的心態去對待周圍的一切,以寬鬆的生活態度對人處世,才能領悟“八分好”的生活韻味,才會享受到和諧人生的樂趣。

  從哲理養生角度看,“凡事只求八分好”蘊涵中庸之道的精髓。養生之道萬萬千,很重要的一點,則體現一個“度”字。因“過猶不及”啊。凡事不求過激過度,但求舒緩適度。凡事不過滿、不極端、不偏執,才能以適度的方式應對世事。凡事在不盡處——勢不用盡,話不說盡,福不享盡,事不做盡,則意味最長。

  凡事留有一點餘地、留有一寸心路,才會有耐力把路走得更好更遠,才能有能力把事業做大做強。寫到這裡,想到陝西三原城隍廟的一副對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闊處行。”這副對聯可以說濃縮了我國古賢“極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哲學,閃爍著哲理養生的智慧光芒。

  被譽為“紅色資本家”的榮毅仁,高壽到89歲,他最喜歡的名言就是這副對聯,而且還當做“榮氏家規”,使榮氏集團一百多年裡顯示出高超的生存發展智慧,給人們留下了研究、借鑑的寶貴財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