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險者的美文
探險者的美文
在國外,許多人都有著當老闆、發大財以外的追求。不管這種追求在我們看來是多麼的微小、多麼不足掛齒,人家還是追求得兢兢業業、一絲不苟。這恰恰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人各有志。年輕的探險者便是其中的一類。
歷史上的探險者在他們的經歷中留下了無數的驚險情節,足以讓人唏噓驚歎不已。不過那些都是過去的傳奇了,總不如身邊即時發生的事情更能打動你。下面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一位生活在今天的美國小夥子。
1999年上半年,三十多歲的美國小夥子和比他大十多歲的女友一起騎腳踏車在澳洲四處遊歷。後來,他打算從西北部地區向中部的荒漠地域進發,女友不同意,而他也嫌她行進的速度太慢,二人發生了爭執。於是,他們決定分頭行動,他獨自一人深入荒漠,女友則回到城裡等他。
一個多月之後,約定的時間早就過去了,但他還沒有回來。他的女友向澳洲官方報告,政府派救援隊開始了搜尋營救工作。
時間在一天天地走過,搜尋仍然毫無結果。不知是怕欠澳洲人太多的人情,還是嫌澳洲的搜尋技術不過硬,他的女友回到美國和他的父母一起花了幾萬美金又僱用了一支美國救援隊,前來協同搜尋。
他的女友還囑咐救援隊在許多地方擺放了他愛吃的食品,希望他能看到,能知道人們在找他。也希望他能夠吃掉,告訴大家他還健在。
但是,依然是一無所獲。
正當人們的希望日漸渺茫的時候,救援隊發現了他的足跡,醫生判斷說他儘管疲憊虛弱,但健康狀況良好,而且現在依舊在向前走著。這個發現讓美國人驚喜萬分,卻讓澳洲官方有幾分懊惱。人們分析,既然搜尋的地域是正確的,那麼,每天都有數架直升機在天空盤旋穿梭,他一定不會看不見。他還能走,那謝明他很可能是在有意躲避。澳洲官方認為,找到他了,就應該對他處以重金罰款,懲罰他這種擅自探險、且躲避搜尋的不負責任的行為。
隨後,救援隊又發現了他丟棄的東西。有腳踏車、睡袋、水壺,還有一本《聖經》,這表明他放棄了希望,還是說明他想通了什麼?對此人們猜測紛紛。據分析,他就應該在附近方圓六公里的範圍內。
突然有一天。九頻道電視臺在他們的新聞裡自豪地宣稱,是他們的採訪組發現了這個獨自在荒漠裡蹣跚著的美國人。當時,九頻道的採訪直升機正在飛向救援營地,機上的記者發現地面上有一人在踽踽獨行。大家說,那一定是他。飛機降落,人們扛著攝像機、舉著話筒向他走來。
看到直升機,他沒有招手;看到有人向他走來,他也沒有流露出那種歷經九死一生、終於盼來了救星的神情。他只是揮了一下手,淡淡地笑了笑——那樣子就像是在街上碰到了熟人,似乎他並不清楚這直升機是因為救他才來到這裡的。記者問他現在感覺如何,他說很累、很飢渴。然後他就近在一塊石頭上坐下,撩起T恤衫,露出肚皮上一道道皺褶,他說估計自己掉了三分之一的體重。記者終於忍不住問他,是否快絕望了,是否一直在盼著有人來救他。他略一沉吟,然後很真誠地說:“沒有。”他說他的確很疲憊,但是還沒有恐懼過,他覺得自己還行,還能堅持下去。問他動機是什麼?他說他就是想來到一個絕對無人打擾的地方,想找一種和上帝寧靜相處的感覺。他說他早就看到了天上的直升機,但是他想這一帶也算是旅遊區,有直升機很正常,所以也就沒有理會。最後,記者委婉地問他,為了找他,大家都耗費了很多錢財,他是否覺得自己的行為很不負責。開始,他似乎沒有完全聽懂這問題的意思,說了幾句不太相干的話。後來他好像聽懂了,說他對澳洲人的努力表示感謝。之後,他吃了個香蕉。上了直升機,被送往醫院接受檢查治療。
數天之後,在女友的'陪同下.他坐著輪椅,飛回美國。他的父母到機場迎接他。他將承擔此次整個搜尋工作的全部費用。從始到終,他臉上的表情既沒有很燦爛,也沒有羞愧,總是一派安然、純真。看那樣子,好像他真的找到了那份寧靜。當然,據說也有澳洲人寫信咒罵他。可一些跟他有過接觸的澳洲人則說此人很可愛,不該遭到如此謾罵。
其實,我想多數人都會在看到這則新聞的那一瞬間喜歡上這個美國青年。他就像是那種在班級裡搞出了精彩的惡作劇的淘氣生一樣,成了雖敗猶榮的英雄。他的行為,讓我們這些時刻都在循規蹈矩的普通人看了,不僅大快人心,而且也暗生出幾分欽佩與羨慕。坐擁四野,獨對天地,那樣的意境,詩人們只會舞弄筆桿,在紙上陶醉一番;普通人更只能偶發遐想,在腦子裡過過癮;只有他,才敢像個孩子似的不計後果、不知深淺地當真去尋覓。
不知別人是怎麼想的,我是覺得不管你在哪個國家、在哪個圈子裡,生活中的框框、繩索總是很多。只要你長大懂事了,那就像是上了磨的驢,再也卸不下來,再也不能任意撒歡兒,無從遁逃,無法迴避,直到曲終人散為止。所以,我很渴望有朝一日也能像他那樣,拋開一切,去做點兒什麼荒唐事,就為找到自己獨有的那種感覺。
當然,我知道我不能。
如此看來,這個青年的行為應有一種藝術品的性質——不僅痛快了自己,而且還滿足了像我這樣的他人。或者說,那叫圓了大家的一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