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教子箴言美文摘抄

猶太人教子箴言美文摘抄

  2014年5月,以色列古裡安大學商科和管理系訪問學者、著名猶太教育學家斯維·萬寧來到北京時接受專訪,講述了猶太人的8條教子箴言:

  智慧比什麼都重要。幾乎所有的猶太家庭的孩子,在小時候都要回答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燬了,你將帶著什麼東西逃命?”如果孩子的回答是“金錢和珠寶”,母親就會告訴孩子:“記住,你應該帶走的既不是金錢也不是珠寶,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無法搶走的,只要活著,智慧就會永遠伴隨我們。”

  和什麼人在一起,你就會成為什麼人。和很多中國家庭一樣,猶太父母也熱衷於給孩子擇校。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他們就不惜花很多錢為孩子物色一個環境和教學質量都很好的學校。這是因為同學會變成孩子終生的朋友、事業夥伴甚至是配偶。

  你是獨一無二的。每個猶太民族的孩子都知道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這和出身、經濟條件沒有任何關係。而且,每個猶太孩子從3歲開始就知道自己將來長大後要從事什麼工作。斯維·萬寧的一個朋友有3個孩子,萬寧第一次見到他們的時候,最大的孩子剛3歲。7年之後他再看到他們時,孩子的媽媽告訴萬寧:“律師”10歲了,最小的“醫生”也快8歲了。

  學習就是重複。猶太人把學習稱做“重複”,讀、說、聽並且多遍地練習,最終將全部文章內容都牢記在心。在學習上不斷重複的韌性是每個猶太孩子必備的技能,而這種韌性不可能是天生的,它需要在生活中慢慢養成。

  一定要找出失敗的原因。萬寧的女兒考試得了98分,他問她:“剩下兩分去哪兒了?”這和中國的教育是一樣的。萬寧說:“美國的教育可不是這樣,得到98分已經非常好了。但是住在美國的猶太孩子,得98分雖然不會被批評,但找出丟分的原因卻是必修課。”

  發問是最好的習慣。在猶太人的家庭教育當中,最重要的是價值觀,就是讓孩子擅長髮問,透過問去學習和改進。因為,習慣凡事都提出疑問的孩子,會一輩子帶著這個好習慣。比如當他們長大後成為商人,他們也會繼續問問題:“難道這個已經是最好的產品了嗎?我們是不是還有一些可以改進的空間?”沒有最好,永遠還有改進和上升的.空間,這樣你才會有鬥志,不會懈怠也不容易被打敗。

  時刻準備適應新環境。猶太人比較重視孩子適應新環境的培養,所以,孩子去了一個新的環境和國度,他的積極性、學習性很高。比如說,如果要來中國,猶太人的孩子肯定要學至少半年的中文。即使父母沒有足夠的錢或文化水平不高,也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方式去系統地學中文。即使只是來中國旅遊,猶太人也知道:“那幾天要快樂又自在地在中國生存。”

  付出就會有回報。猶太人是世界上最精明的商人,掙錢在猶太人看來是每個人必須學習的本領。也正因如此,每個孩子從小就被灌輸“付出就有回報”。比如,孩子替父母分擔了家務,父母會給予相應的報酬。同樣,考試成績比上一次優異也會得到獎勵:小到“乖寶寶”貼紙,大到豐盛的晚餐或夢想的禮物。萬寧小的時候學習成績很差,他真正用心學習的課程只有科學和歷史。小學五年級時,父親利用一種比學習更讓他感興趣的東西來鼓勵他——收集古錢幣。父親向萬寧承諾,如果他學習成績進步,變成優秀的學生,就會買一套他很想收藏的古幣送給他,但這個目標必須包括獲得優異的數學和英文成績。萬寧一向痛恨這兩科,也從不在乎自己的成績有多差,但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必須好好地學習這些科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