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留一點不知情權美文

給自己留一點不知情權美文

  因為在雜誌社工作,各種贈閱的報刊少說也有三四十種。起初還頗為自己的“博學”得意過幾回,以為全國各地主要報刊每天在手,多種內參應接不暇,更添網路資訊鋪天蓋地,天下大事真可謂無所不知了。

  然而時間長了,我發現眾多的資訊並沒有使我感到充實,相反。還常常在經歷了頭暈眼花的辛苦閱讀之後。心裡空落落的。海量資訊過分滿足了我的“知情權”,同時也毫不留情地剝奪了我的“不知情權”。我真切地感到了“選擇”的必要性。因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當今世界,如果失去了選擇的能力和自制的毅力,我們的頭腦就會成為叔本華所說的.“別人思想的跑馬場”,“開卷”不僅無益,而且多半“有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固然不可取,但有時我也想。人們真的需要那麼多“知情權”嗎?如果不是出於對涉及自身利益的公共政策的關注,在其他方面真的有必要知道那麼多嗎?給頭腦留下一點屬於自己的空白。以便填充更必要、更有價值的東西。豈不是更好的選擇?索爾仁尼琴說過:“除了知情權以外,人也應該擁有不知情權。後者的價值要大得多。它意味著高尚的靈魂不必被那些廢話和空談充斥。過度的資訊對一個過著充實生活的人來說,是一種不必要的負擔。”

  如今的資訊爆炸,在我看來。90%可以視為“廢話”和“空談”。因為它們不提供任何新知識,也缺乏足夠的智慧鍛鍊和豐富人們的思維。在“後出版時代”,特別是網路部落格時代,隨便什麼人都可以成為“作者”,“日子”固然可以成書,“月子”當然也未嘗不可。而一個不假思索的讀者如果放棄選擇,就會把自己寶貴的時間和生命放任在別人的“日月”之中。將自己並不寬敞的頭腦任由混亂的思想跑馬。問題在於,他有“跑馬”的自由,難道我們沒有不讓他亂跑的自由嗎?

  一個人想搞清楚自己要什麼並不難,難的是弄明白不要什麼。因為人的本性原本貪婪,凡是好事當然多多益善,何況讀書又有“增廣見聞”、“開卷有益”的美譽,撒開了讀唄。豈不知,“撒開”就是“束縛”,就是“枷鎖”。從此讓你失去自我。成為任人擺佈的傻瓜。

  不“撒開”怎麼辦?當然就要選擇,就要有所讀,有所不讀。誰來選擇?只能靠自己,靠博覽基礎上的“慧眼”和“專精”。

  我比較認同的讀書經,一是要讀一點看家的書。不管你幹什麼,那個行當總有一些為本行打基礎、定規矩的書,後來的書基本都是這些書的翻版和解讀。讀書就得讀這樣的書,它是你的家底兒。這個環節不能省略。有沒有根底這是一個重要標誌。只讀二手貨肯定是不行的。二是要讀一點經典著作。除了讀好自己看家的書,誰都想擴大一點知識面,那就要適當讀一點別人看家的書,其實就是各門學問的經典著作。三是要讀一點磨腦子的書。它可以既不是看家的書,也不是經典著作,但它有思想和知識含量,不下工夫、不動腦子,還真讀不懂。這種書可以鍛鍊思維能力、提高知識水平,所以也值得一讀。

  古人說“給人生留白”,大概也是這個意思吧。請給自己留一點不知情權,這樣你的人生才能更有希望和快樂存在,會感覺到每一天都是新的,你才會更有動力和熱情面對生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