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一句話,讓我抬起頭來做人美文

媽媽的一句話,讓我抬起頭來做人美文

  那一年,那個小男孩,不過八九歲。

  一天,他拿著一張籌款卡回家,很認真地對媽媽說:“學校要籌款,每個學生都要叫人捐錢。” 對小孩子來說,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長。小男孩的媽媽取出5塊錢,交給他,然後在籌款卡上簽名。小男孩靜靜地看著媽媽簽名,想說什麼,卻沒開口。媽媽注意到了,問他:“怎麼啦?”

  小男孩低著頭說:“昨天,同學們把籌款卡交給老師時,捐的都是100塊、50塊。”

  小男孩就讀的是當地著名的“貴族學校”,校門外,每天都有小轎車等候放學的學生。小男孩的班級是排在全年級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學,不是家裡捐獻較多,就是成績較好。當然,小男孩不屬於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說,不是想和同學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認真對待老師交代的功課,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課”做好。況且,學校還舉行班級籌款比賽,他的班已領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媽媽把小男孩的頭托起來說:“不要低頭,要知道,你同學的家庭背景,非富則貴。我們必須量力而為,我們所捐的5塊錢,其實比他們的'500塊錢還要多。你是學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學,盡力為校爭光,就是對學校最好的貢獻了。”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頭,從座位走出去,把籌款卡交給老師。當老師在班上宣讀每位同學的籌款成績時,小男孩還是抬起頭來。

  自此以後,小男孩在達官貴人、富賈豪紳的面前,一直抬起頭來做人。

  媽媽說的那一番話,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裡。

  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臨由金錢來估量人的“成績”的無言教育。

  非常幸運,就在這第一次,他學習到“捐”的意義,以及別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