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鴿不只有成敗美文故事
信鴿不只有成敗美文故事
養信鴿,好像天天都在考慮“成敗”這兩個字。圈裡的朋友見了面,不是互相問候生活怎麼樣,身體好不好,而是:“哎呀,最近的比賽不錯呀,我又得了個冠軍。”要不就是問:“什麼時候拿個冠軍呀?”再有就是不管是網路還是紙質的宣傳資料,都是打著冠軍的旗號做宣傳,然後出售自己家的冠軍的子子孫孫。
我養鴿子二十多年了,參加比賽只有幾年。最好的成績是公棚五名。當然一百、幾百多名的時候也有。地方散賽幾乎每次也能進。但是我感覺以前不參加比賽的時候,養鴿子也很快樂。也許養菜鳥的時間長了,讓我我對成敗勝負,心裡沒有多大壓力。
我除了上班沒有別的愛好,就是養養鴿子。吃喝嫖賭抽都沒興趣,唯有鴿子,二十多年一直沒間斷過。中間有被偷的經歷,但是時隔半年甚至一年還有被賊人偷去的鴿子自己飛回來的,這更加讓我喜歡這群小精靈了。我養鴿子不多,20只左右,多者30-40只。所以一年的開銷就當我吸菸喝酒了。其實這點開銷沒有抽菸喝酒的開銷大,卻落得身心健康,其實挺划算。由於以上個人的原因,我在養鴿子方面比較“隨喜”。佛家的“隨喜”是一種智慧。我一直認為,只要你盡力了,做了最好的嘗試了,該是什麼就是什麼。因為影響成敗的因素很多,有如何看待的問題,還有如何駕馭的問題。
在中國的悠久的歷史文化中,我們已經習慣一種追求:必須獲勝,必須拿冠軍,必須戰無不勝。尤其是現在的賽鴿,獎金之大,前無古人,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在金錢面前,在賽鴿的行當,拿第一,爭冠軍更是必須必須的。所以有些孤獨一擲的鴿友壓力特別大,有的甚至妻離子散。要是再繼續深入,鴿市堪比股市了。
其實就現在而言,我們國家每年新出的賽鴿上百萬,每個公棚,每場賽事冠軍只有一個。但是作為我國大多數的鴿友來說,生活不只是鴿子,賽鴿是我們喜歡的一項活動,那怕是當做自己的事業,我們也應該從中得到樂趣,不應該只感到精神負擔和壓力。除了鴿子,畢竟還有家人,還有生活。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他能扛50斤,你只能扛30斤,30斤對於你是極限,你扛足了30斤,你就是成功者。
說白了,現在養鴿的目的不在樂趣,而在金錢。這是跟以前養鴿理念完全不同的鴿文化。如果一切都以錢為中心,那生活會失去很多樂趣。僅僅建立在金錢上的賽鴿路前途未卜。等這個行業因為賭彩太大的時候,會引起一些未知力量的參與,在這種情況下,賽鴿的前途未知。而那些指望著賽鴿發家生財的主,就會把在信鴿上的投入轉向其他行業。賽格行業的炙手可熱的現象會趨於平淡、理性。
從另一個方面看,我國的賽鴿業在全球來說,不論獎金還是賽鴿的數量,都是第一。但是我國的養鴿名家們的種鴿基本都是去歐洲的賽鴿強國大手筆購買。從我國的信鴿發展、壯大開始,到現在也有將近20年的時間了。除了在最早的時候,我們鴿界前輩們培養出了李鳥、吳淞等所謂的國血老品系品系,到現在一直沒有新的、大家認可的品系的產生。按說現在,有錢的人太多了,每年的賽事更多了,有散賽,公棚賽,職業的團隊賽,特比環賽等等,怎麼就沒有賽出我們自己的品系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看見的.只有錢,沒人塌下心來,用心的甘願平庸幾年,培育出屬於自己的,別人認可的品系。
我國的鴿界,現在是玩鴿子的多,賽事多,賽鴿多,理論不少,有錢的人也不少,好鴿子、冠軍鴿更不少,就是缺少用心養鴿子的人。有些東西並不是錢到了,什麼就都有了。除了有錢,還要用心,投入一定的感情,才有可能有回報。
在每次都有幾千只甚至上萬的鴿子參加的比賽中,冠軍也許只有一個。如果只把得冠軍才能稱作成功,才算是養鴿子,那我國的泱泱大地上的成功養鴿人就沒多少了。其實養鴿是心靈的另一個出口,是生活的的另一種寄託。在本不平順的人生路上,本想利用養鴿來為生活減減壓,如果為一個業餘愛好把自己在弄得疲憊不堪就得不償失了。養鴿養的是心情,養的是樂趣。我不會虐待鴿,鴿也別奴役我。放下成敗來養鴿子,成亦淡薄,敗亦不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