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南山觀光導遊詞

煙臺南山觀光導遊詞

  煙臺南山位於膠東半島的山東龍口市黃城南偏西七公里處。景區內的景點均系晉、唐、宋、元、明、清代遺蹟。相關導遊詞內容,一起來看看!

  篇一:煙臺龍口南山風景區導遊詞

  遊客朋友們都知道“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句祝福的話吧,說的就是我們煙臺的東海與南山啊

  您到此一遊,就是進了福壽之地、財富之鄉,祝您好運!

  南山古稱盧山,此山雖然不能與江西的廬山相提並論,但也自古有名,史書上說盧山“山色蒼秀,水光清沁,青松綴翠,秋柿縈紅”。唐朝的開國功臣尉遲敬德曾經在此修建過道觀,宋朝皇帝宋神宗曾經親筆題寫山門匾額,明朝的最後一位宰相範復粹在這裡一住就是12年。

  當然,古時候的盧山和今天的南山相比,那是小巫見大巫。現在提起南山,人們就把它和福聯絡在一起,和壽結合在一塊,南山成了福壽的象徵。南山風景區建成之後,黨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等黨和領導人和各級領導多次到這裡視察,國際友人也紛至沓來。

  好了,欲識南山真面目,隨我慢慢來參觀。

  宗教文化園

  各位遊客,我們南山旅遊景區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宗教文化園,包括佛教的香水庵、南山禪寺和開光不久的世界第一錫青銅鑄大座佛——南山大佛,道教的南山道院和靈源觀等。第二部分是歷史文化園,這是一處以朝代為序,以不同風格的建築群和大量的文化內涵建造的大型主題公園。大家現在參觀的是第一部分——宗教文化園現在我們就去參觀南山景區最大的亮點南山大佛。這尊舉世罕見的錫青銅大坐佛,高38.66米,重約380噸,連底座高47.46米,蓮花座下,有三層建築,總計高度為18.8米,面積為8900平方米,包括功德堂、萬佛堂和佛教文化藝術博物館。底座前面這個臺階共有360級,高58.66米。從底面到大佛頭頂,高達102米。大佛由232件佛體,108塊蓮花瓣、302個髮髻,總共642塊錫青銅鑄件組合而成,內裡骨架鋼材達120多噸。38.66米有多高,47.46米有多高,102米有多高,打個比方,它分別相當於一幢十層、十七層和三十五層樓房的高度。

  在中國,高度22米以上的青銅大坐佛共有四尊:一尊是宋朝開寶元年鑄造的22米高的河北正定隆興寺大佛;另一尊是1918年西藏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鑄造的26.2米高的“強巴大佛”;第三尊是1990年香港大嶼山木魚峰上聳立的高26.4米的“天壇大佛”。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尊“南山大佛”超過了“正定大菩薩”、“強巴大佛”、“天壇大佛”,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的青銅大坐佛!

  這位大佛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釋迦牟尼是北印度人,他是迦毗羅國王的太子,姓喬達摩,名字叫悉達多,關於他的成佛,佛教界流傳著一個十分動人的傳說故事。他從小生活在宮廷裡,過著十分優裕的生活,父親見他天資聰慧,相貌奇偉,能文善武,對他希望很大,期望他繼承王位以後建功立業,成為一個“轉輪王”。可是悉達多看到當時古印度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銳,看到人世間眾人所經歷的生老病死等種種苦難,決心尋求擺脫世界上這些苦難的辦法,終於在29歲那年(一說是19)捨棄王族的豪華生活,換去太子的衣服,剃去頭髮,成為一個修道者。春去冬來,在六年的苦行生活中,他做了種種殘酷的自我折磨,但換來的卻是消瘦的面容和虛弱的體質,事實使他懂得苦行是徒勞無益的。因而他毅然放棄苦行,步入尼連河,洗淨身上的汙垢,隨後又接受了一位牧女供養的糜乳。在恢復了氣力以後,他獨自來到伽耶城外的畢缽羅樹下,盤腿而坐,排除各種誘惑和干擾,靜靜思考,終於在第七天深夜獲得大徹大悟,成為佛陀。因為他是釋迦族人,所以人們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又因為他最終成了覺悟者,也就是佛,所以尊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他成道的那個地方稱為菩提場,畢缽羅樹則被稱為菩提樹(菩提的意思是對佛教的、真理的覺悟)。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教徒認為農曆十二月初八日是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於是就把這一天定為“成道節”。

  南山大佛雙目垂視睿智慈祥。不論你靠近或遠離,他的眼神都在向你張望。隨著人的靠近或遠離,眼睛彷彿在微微開合,靠得越近就愈覺得佛祖在關切您一樣:他的嘴角似笑非笑,欲言而未語,使人倍感親切,引發種種遐思和聯想。

  現在我給大家講大佛的手勢。右手的招手之勢,叫做“施無畏印”,表示拔除痛苦。左手放在膝上,掌心向上,叫做“施與願印”,表示給予快樂,願普天之下眾生都無憂無慮,盡享歡樂。

  請大家繼續往下看。“南山大佛”的坐姿叫做“結跏(jia)蚨(fu)坐”(盤腿而坐,腳背放在股上,是佛教徒的一種坐法),那麼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坐在蓮花座上呢?佛經中說,人間的蓮花不出數十瓣,天上的蓮花不出上百瓣,淨土的蓮花千瓣以上。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表示由煩惱而至清淨。蓮花開放於炎熱的夏季之中,炎熱表示煩惱,水錶示清涼,蓮花為煩惱的人間帶來清涼的境界。所有從煩惱中得到解脫而生於淨土的人,都是蓮花化生的。所以他們或坐或站,都在蓮臺之上。

  最後,讓我們用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的詩句,來讚頌這尊世界上最高最大也是最重的錫青銅大坐佛: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現在是大家自由觀看的時間了,趕緊行動吧,十分鐘後我們集合.

  篇二:煙臺龍口南山風景區導遊詞

  走出香水庵我們又來到南山禪寺。

  南山禪寺前身是龍口市境內最古老、最著名的石泉寺。據史料記載:佛教在唐時傳入龍口,自唐至清,佛教興盛,全縣800餘村,都建有廟宇,境內寺觀有三觀八寺之稱,石泉寺是八寺之首。

  石泉寺,原稱昭慶寺,唐朝貞觀元年(627年)初建,宋建隆(960—961年)、明萬曆(1573—1619年)、清雍正(1723—1735年)、光緒(1875—1908年)年間屢經重修,盛年廟容嶄新,金碧輝煌,為邑內西南一大勝景。

  石泉寺北依山岩,東臨溪澗,西北聖水山上有石泉一眼,岩石上刻有“聖水濟患泉”5個大字,當年古寺曾建在泉邊,後因山高路險,唐代後期方才遷到盧山西麓。

  石泉寺旁“有大石,望如懸鼓,其下百石平鋪崖底,叩之有聲,遠聞數里”,“澗中沙土,成塊如拳,搖擊之有聲……”,俗稱石鼓,古有“石鼓澗泉”之勝。石泉寺名的由來,一說源於聖水濟患泉,一說源於石鼓澗泉。

  古時石泉寺佔地30餘畝,有出家僧人30多眾。“每逢農曆三月二十六日、十月初六廟會,設戲酬神,善信之士,競相隨喜,波及都社州縣”。直至民國初年,廟會之日進山朝拜者依然絡繹不絕,香火十分旺盛。由於解放前連年戰亂,至上世紀中葉,古寺毀壞殆盡。

  1999年對石泉寺進行重修,改名為“南山禪寺”,2000年7月對外開放。重修的南山禪寺,佔地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800平方米。

  影壁 首先你看到影壁。中間雕刻的是"南無阿彌陀佛",兩側分別是“****常轉”、“佛日增輝”的字樣,這裡的人工河,叫金水河,與之相連的是放生池。過了金水河,我們就要到南山寺的大門了。寺院的大門叫山門,亦稱三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象徵要追隨佛祖,“三解脫”,故名“三門”。

  山門內兩側站著兩個威武雄壯的武將,這兩尊武將是守護佛法的天神,一為密跡金剛,一為散脂大將。

  據佛經記載,轉輪聖王有一千個兒子,俱修成佛道,是為賢劫千佛,其中包括釋迦牟尼。最小的兩個兒子青葉髻和樓聖德為了保全史長們成佛和護持佛法,便做了佛護法。法意手執寶杆,作為金剛力士,即密跡金剛;法念為梵王,侍於佛側。漢化密跡金剛的造型為白麵善相,常與散脂大將構成一組。

  散脂大將,又稱叉將,北方多聞天王屬下八大將之一,統領二十八部。

  進寺院之後可分為三條路線進行遊覽。中路有天王殿、大雄定殿、觀音殿、藏經閣;東路有鐘樓、地藏殿、伽藍殿、東方三聖殿、準提殿、文殊殿;西路有鼓樓、祖師殿、西方三聖殿,普賢殿。

  另外,還有展室,值房、僧房、法物流通處、齋堂齋舍等附屬和配套建築設施。

  鐘鼓樓 進了山門,在天王殿前左右兩側就是鐘樓和鼓樓,鐘樓在東,鼓樓在西。因為南山禪寺是坐南朝北,所以在殿堂法器的佈置上,採取了調轉乾坤的做法,鐘樓就在東邊了,正好符合佛教的晨鐘暮鼓的要求。

  地藏殿 鐘樓下面是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菩薩。“地藏”是梵文的意譯。他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禎密,猶如地藏,故名地藏。說他如同大地,含藏著無數善根種子。地藏菩薩,受佛祖釋迦牟尼的託付,在現世佛釋迦寂滅後,而未來佛彌勒下世前這一段“無佛世界”裡,擔當起教化六道眾生的重任。釋迦牟尼命他作幽冥教主,即管理陰間,地藏菩薩膺此重任,遂後在佛前立下大誓願:“為使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全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佛教傳入中國後,地藏菩薩與中國冥神東嶽神逐漸融混,成為專管幽冥的神靈,稱為“地藏王”。地藏菩薩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朵(或一手持幡幢,一手持寶珠),頭戴毗盧冠(或光頭)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身邊有一怪獸坐騎,叫“諦聽”,又叫“善聽”,它似虎似豹,雙目神光閃爍,耳朵極為靈敏,說他能聽到四大部洲山川河流,洞天福地之間的動物,各種生物及神仙的動靜,地藏王靠它蒐集情報,照鑑善惡,察聽賢愚。

  篇三:煙臺龍口南山風景區導遊詞

  煙臺南山集團坐落在山東半島的港口城市—龍口市,這裡地處環渤海經濟帶,東臨煙臺、南靠青島、西依龍口港、北與大連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優越,水、陸、空交通十分便利南山集團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創業,現已發展成為以民營股份制經濟為主體,進入中國企業500強行列的.國家級大型企業集團。

  目前,南山集團轄屬三個園區(南山工業園、東海工業園、南山旅遊區),十個居民生活區,40 餘處企業,擁有能源、鋁業、紡織、建材、旅遊、教育、房地產、商貿等八大主導產業。主要產品:煤、電、氧化鋁、電解鋁、鋁型材、高精度鋁板帶箔製品、精紡呢絨、服裝、塑鋼型材、塑膠管材、散熱器、葡萄酒、裝飾板材、傢俱、計算機軟硬體開發、電力自動化控制系統等。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老年公寓”為體現集團對職工“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精神,集團興建了豪華的“老年公寓”實行“吃穿住娛”的賓館話管理。

  大家請看,現在印入大家眼簾的是南山康樂宮,南山康樂宮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室內綜合遊藝場所,總建築面積36000平方米,設有風味餐廳、中西餐廳、酒吧、遊藝廳、保齡球館、健身房、桑拿洗浴、兒童樂園、商場等,集遊樂、休閒、健身、餐飲、購物於一體。四季如春的嬉水樂園,彷彿熱帶風光的陽光海岸就呈現在你的面前,岸邊花團錦簇、爭奇鬥豔、五彩繽紛。池內碧波盪漾,時而驚濤拍岸,濺起朵朵浪花,時而平和如鏡。池中嬉水,讓你自由揮灑心中的樂趣。16球道的保齡球館,設施豪華,寬敞明亮,是健身與自我挑戰的極佳場所。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來到的,便是南山景區的大門了,南山旅遊景區是國家首批授予的 187處AAAA級景區之一,她位於龍口市境內景色秀麗的盧山之中,是一處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優秀旅遊勝地。旅遊風景區內還建有景色怡人,極具挑戰的綠草如茵的27道南山國際高爾夫俱樂部球場,與整個風景區配套建設的南山康樂宮、南山賓館、南山文化會議中心,南山莊園葡萄酒堡等,形成了功能齊全的度假休閒、旅遊觀光、餐館娛樂,會議接待服務體系。2002年南山的旅遊企業全部順利透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雙重認證。整個景區分為宗教文化園和歷史文化園兩大部分。南山旅遊風景區正以她優雅的自然景觀和底蘊豐厚的人文景觀,構畫出一幅“壽比南山”的人間美景。

  結盧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南山景區宗教文化園由南山古文化苑,南山禪寺、南山大佛、香水庵、靈源觀等組成。其景點均是晉、唐、宋、元、明、清代遺蹟,千年古剎,可謂勝地重光,更添新顏。古建築群中的亭榭廊塔,山林水系,依山構造,古樸典雅,迤邐壯觀,氣勢宏偉。景區內的南山大佛,是一座舉世罕見的錫青銅釋迦牟尼大坐佛,高 38.66米、重380噸,堪稱世界第一銅鑄坐佛。大佛蓮花座下建有功德堂,、萬佛殿、佛教歷史博物館。萬佛殿內陳列著9999尊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金銅佛像,與大坐佛共同構成了萬尊佛像的宏大陣容,佛教歷史博物館內展示了佛教文化興起興盛的歷史記載,館內陳列展出了釋迦牟尼佛舍利等數十件文物和佛教文化藝術珍品。

  香水庵

  香水庵(原名響水庵)始建於明朝天啟年間(公元1621-1627),過去庵內有個荷花池,當地民謠曰:“荷花池、香水庵,廟裡的菩薩大齊天”。香水庵內有四重殿閣,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兩側相對稱建有鐘樓、鼓樓、客堂、百子堂、應身堂及齋堂、僧舍等

  南山禪寺

  南山禪寺前身是黃縣境內(今龍口市)最古老最著名禪寺――石泉寺,據《縣誌》記載:佛教唐時傳入,“自唐至清、佛教興盛,全縣800餘村,村必有廟。境內城西南(今南山)石泉寺最古老,創建於唐貞觀年間。

  1999年為發展旅遊業,對石泉寺進行重修,改名為“南山禪寺”,重修後的南山禪寺復舊貌,換新顏,整體建築氣勢宏偉,佔地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800平方米。進入山門中路有彌勒殿、大雄寶殿、圓通殿、藏經閣;東路有鐘樓、地藏殿、伽藍殿、東方三聖殿、菩提殿、文殊殿;西路有鼓樓、祖師殿、 西方三聖殿、普賢殿、大雄寶殿 。

  南山文峰塔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滅度後百年,阿育王(無憂王)以佛舍利起八萬四千座塔以示尊崇,佛寺建塔之風遂開,南山文峰塔為七層六角樓閣式石塔,塔高24米,各層每面有小型佛龕,內供奉釋迦牟尼舍利一粒。南山文峰塔始建於唐貞觀年間,重建於庚辰年(公元2000年)。

  南山古文化苑

  南山古文化苑佔地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828平方米,苑內集民俗文化、神文化、道教文化於一體,13組古典建築依山就勢,若隱若現;25處殿堂樓閣、20處塔廊亭榭氣勢宏偉,古樸典雅;198尊塑像,栩栩如生,神韻悠悠;山林水系,清新幽靜,嫵媚秀麗。

  進入苑內迎面是一座長19.8米,高4.9米的漢白玉影壁,上面雕刻著王母娘娘、麻姑、壽星、八仙等33位神仙漢白玉像,整個畫面所展現的是八仙慶壽的故事。影壁東側為鐘樓,銅鐘高2.3米,直徑1.3米,重2.5噸;西側有鼓樓,大鼓直徑1.8米,“晨鐘暮鼓”鐘聲、鼓聲將祝福我們國家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遊覽南山古文化苑有東路、中路、西路三條路線:東路有三星殿、關聖殿、元辰宮、生肖殿、財神殿、香山祠、南風塔、忠烈祠;中路有望鶴樓、三皇閣、三官殿、聖母殿、雷公殿、慶壽宮、徐公祠、通玄閣;西路有八景宮、醫聖苑。

  靈源觀

  靈源觀始建於北宋淳化年間,元初道士王志全重建,因與南面山上的上觀遙遙相對,故稱其為下觀。觀內主要殿堂有山門、三清殿、關帝廟、老母堂 、練功房等建築。山門外東側的龜趺fu螭chi首碑,是按照靈源觀元代石碑資料雕刻的,原告中記載了靈源觀的建築年代和歷史沿革。明代黃縣賈璋的《遊盧山》詩中,曾這樣描述靈源之旅:

  盧山勝概冠東黃,幾次登臨興未忘。雨過雲巖芝草綠,風生石洞藥苗香。

  高峰塔聳仙蹤古,深井龍潛水氣涼。我欲凌雲飛羽翮,窮顛一笑海天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