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觀察記錄集錦15篇

中班觀察記錄集錦15篇

中班觀察記錄1

  觀察目標

  1.幼兒是否能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彩大體畫出自己想畫的人或事物。

  2.能否塗塗畫畫,粘粘帖帖並樂在其中。

  情景實錄

  今天的美工活動是塗色“小花傘”,糖糖小朋友對這個活動很感興趣,拿起天藍色的油畫棒就開始塗,沒過一會就聽見糖糖的聲音:“老師,快看,我的傘好看嗎?”看著她那渴望的眼神,我立馬回應:“好看,糖糖真厲害!”糖糖又繼續和我說道:“我媽媽帶我去海邊玩了,大海就是這種顏色的,我可喜歡了!”說完以後,只見糖糖一臉滿足的樣子。

  分析評價

  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於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於成人,糖糖對色彩也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在她的眼裡海洋的顏色就是美麗的,所以他在選擇顏色時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天藍色,她還願意將自己看到的和成人進行交流,糖糖達到了《指南》中所提出的:幼兒能用簡單的色彩畫出自己想畫的事物,並且在美術活動中樂在其中的目標。

  調整策略

  1.讓幼兒多接觸大自然,感受和欣賞美麗的景色;

  2.和幼兒一起發現美的事物特徵,感受和欣賞美;

  3.尊重幼兒的興趣和獨特感受,理解他們欣賞時的行為。

  觀察實錄

  於靜珠小朋友繪畫方面的表現是非常的不錯的,構圖較好,想象力很豐富,於靜珠在塗色的時候,尤其是按要求塗色,他總是我行我素的用自己的色彩,如繪畫我們家鄉的房子,要求白牆黑瓦。他就要咖啡色的屋頂。脾氣很倔的。其他操作中這個孩子學的比較認真的。

  分析措施

  分析:看似斯文不響的於靜珠,脾氣很倔,有主見的,有性格的,他不喜歡的老師儘管引導還是不行,除非自己想通,所以老師一直用商量的口氣,有耐心的溝通、引導。針對於靜珠小朋友的情況,與父母反饋情況,請父母一起配合進行指導。在幼兒園中老師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的引導。讓其他的幼兒邀請他去看作品展。看看人家的作品。鼓勵他與同伴進行接觸交流,在教學評價中特別留意提醒於靜珠,聽聽大家對作品的評價。在學習方面多指導他,讓同伴也能協助,給與一定的幫助與帶動。

中班觀察記錄2

  觀察目的

  改正幼兒上課時喜歡把小東西藏自己口袋裡的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引導幼兒朝好的行為習慣發展。

  觀察實錄

  最近感覺到軍軍小朋友在幼兒園的表現不太好,總有種注意力不集中的感覺。有一次,正在給班上的小朋友上課,有些時候總會有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我時刻注意著他們的表情以及與老師的互動。時刻提醒著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每當我看到軍軍,他的眼睛都是盯著老師這邊,但是回答問題的時候總是語無倫次的,右手總是插在自己的右手口袋裡,手總是在口袋裡不停地動。原來是口袋裡藏有東西,怪不得眼睛看著老師,回答老師問題的時候語無倫次,原來注意力一直都不在老師這兒,一直在自己的右邊口袋裡,但是又怕老師批評,所以就眼睛看著老師,胡亂地回答老師的問題。

  分析與措施

  軍軍在平時就比較喜歡收集小東西,喜歡撿地上的樹葉,喜歡小貼上,書包裡面也經常是他自己收集的小東西。像外面的樹葉,松果,樹枝,戶外活動的時候可以觀察一下,看看長什麼樣子,滿足一下他們小小的好奇心,但是那些東西我要求他們不要帶進教室裡面,一是不衛生,二是玩起來比較危險。軍軍剛好又比較感興趣,可能是趁老師不注意,偷偷塞了些外面撿來的東西放自己的口袋裡。課後我把軍軍喊到我身邊,問口袋裡面裝的有什麼,原來是外面的樹葉。從這可以看出,軍軍對這些小樹葉的興趣遠遠超出了對課堂內容的興趣,所以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這兒。往後的課中,我會經常地喊軍軍回答老師的問題,並且適當地表揚,希望軍軍能夠在課堂上找到自信,能夠體會到這種表現才是老師認可的,而上課藏小東西在口袋裡是不好的表現,老師是會批評的。希望透過這種引導,軍軍小朋友能夠改掉這個不好的習慣。

中班觀察記錄3

  觀察要點:入睡情況及情緒反應

  幼兒行為實錄:

  實錄一:今天一早,逸銘奶奶牽著逸銘走到門口,奶奶懇求老師:"老師,今天逸銘睡覺就別讓她睡了,她說睡不著。”只見逸銘眼睛已經溼漉漉了,奶奶輕輕告訴我:"她大概不睡覺,被老師批評過,今天就不肯來幼兒園了”老師聽後感到莫名其妙,"我們沒有批評她,怎麼回事?”我去問搭班老師,她也說沒有批評過她。

  實錄二:中午,孩子們在安靜的吹眠曲中,邊脫衣服邊睡下了,此時逸銘看看老師,又看看同伴,也開始脫衣服,可是眼眶裡又有眼淚了。"逸銘,怎麼了,是不是不想睡覺呀?”逸銘點點頭,說:"我覺得有點不舒服。”"是嗎?哪裡不舒服?”她一會說腳不舒服,一會兒又說頭上的辮

  子扎著睡不舒服。"那老師幫你揉揉腳吧!把你的辮子也解開來。”這時她繼續尋找著更多的理由,"老師,奶奶跟你說過的,我可以不睡覺的。”"今天老師陪在你身邊,你一定能睡著的。”逸銘將信將疑,就躺下了,在老師的安撫聲中她漸漸地睡著了。

  教師反思:

  逸銘一直是我班表現好的乖乖女,可是近來發現她總和奶奶粘在一起,早上不許奶奶離開幼兒園,經常在老師的勸說中,奶奶才離開。我覺得原因一是奶奶對隔代特別寵愛所導致的。其二,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弱,經不起挫折,在表揚聲中長大,往往聽不進批評。其三,老師在細節方面處理過於草率,可能孩子在睡覺時曾經有這樣那樣擾亂睡眠的因素,老師對不睡覺的幼兒只是命令的口氣,沒有分析原因,使孩子對睡覺產生厭惡甚至驚慌。 改進措施:

  1、利用電話或面對面的形式,瞭解孩子在家睡覺的習慣,並取得與家長意見的一致。

  2、多和孩子談心,運用正面引導的方法,鼓勵孩子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

  3、教師在幼兒入睡後多關注孩子午睡的情緒反應,如有反常就要耐心詢問,消除孩子的心理恐懼和不適。

  區域遊戲觀察反思

  觀察要點:幼兒遊戲中的規則意識

  遊戲背景:

  顧逸銘與周顧雯在圖書角里準備看書。

  幼兒行為 教師思考

  鏡頭一:

  顧逸銘:"我想借E2的書,你呢?”

  周顧雯:"我也想借E1的書。”

  顧逸銘:"那我們一起來借吧?”

  周顧雯:"這裡是標誌,這裡是你借哪裡的書,你寫錯了。”

  顧逸銘:"我用E1來表示我的標誌啊”

  周顧雯:"可是這樣你會跟你借得書搞錯的。”

  1、孩子基本能看懂借書卡,可是在具體借得過程中還是會出現各種混淆的記錄,比如顧逸茗的記錄,很清楚他借E2 的書,可是在標誌的地方用E1 表示,這樣在還書的時候可能會搞錯。

  調整策略:

  1、我覺得可能設計借書卡的時候,用文字不是很適合,部分幼兒不是很清楚,有時會記錄錯。我覺得用圖來表示可能會更合適。

  學習活動觀察反思

  觀察要點:幼兒的觀察記錄是否合適

  幼兒行為 教師思考

  鏡頭:

  曹宇:"這是我的記錄,第一個是餐巾紙,第二個是報紙,第三個是籤畫紙,第四個是蠟光紙”

  "那你介紹一下,這些數字是什麼意思呢?”我說:

  曹宇:"後面的數字表示這些紙在水裡的吸水名次,1是本領最大的,5是本領最小的。” 看了幾個孩子的記錄之後,我覺得他們記錄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雖然在交流時他們表述的很清楚,其他孩子也都能理解,可是在共同進行比較時就出現了無法比較,比較時困難得現象。 調整策略:

  孩子們在介紹自己的記錄時,很難與同伴進行比較。 因為,他們的記錄表是自己設計的。所以我覺得老師需要自己設計一張大的記錄表,這樣老師在記錄時,孩子們就能很清楚地進行比較

中班觀察記錄4

  觀察地點:中班建構區

  觀察物件:中班16位幼兒

  材料準備:根據繪本《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母雞蘿絲去散步》設計的兩幅示意圖,各種各樣的積木,紙板做成的紅方磚,一些自制的東西(如:小樹、屋頂、蜂房等)

  觀察內容:幼兒的建構能力。

  觀察情況:

  孩子們在各自尋找材料搭建著,有的在搭房子;有的在搭小池塘;有的在搭圍牆,有的在搭草堆……

  強強拿著一根長長的木頭一會兒豎著擺,一會兒橫著擺,一會兒擺在這,一會兒擺在那,不知道這草堆該如何搭。東東從籮框裡拿了一塊積木放到地上,又跑去拿另外的積木,他開心地來回跑著,不一會兒,地上就橫七豎八的放了好些積木。突然,“啪”的一聲,積木撒了一地,原來是小浦和堯堯搭的房子倒塌了,房子底部的幾塊小積木也歪了,小浦嘴裡還唸叨著:“怎麼會這樣呢,這可是我們辛辛苦苦搭的房子呀。”堯堯一臉難過的說:“就是,好不容易才搭起來的,又要重搭了。”另一邊,小戴和閱閱搭的雞窩也在搖搖晃晃,嚇得他們都不敢再往上搭,小戴還用手在旁邊護著,生怕它倒塌了。

  分析:

  建構遊戲是深受幼兒喜歡的一種遊戲型別,它對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動手操作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由於這些中班的孩子是剛開始玩這類遊戲,比較生疏,建構能力比較薄弱。一方面,雖然孩子對房子、池塘、小路等事物有一定的經驗,但是對蜂房、磨坊等沒有太大的經驗,難以想象。另一方面,有些孩子會搭房子,可是,他沒有意識到,下面要搭得穩,房子才不會倒塌。再加上,有些孩子,想象能力、動手能力弱些,雖然在玩的過程中表現的興致勃勃,但是很多孩子不知所措,只知道從籮筐裡把積木拿出來,卻不會搭。

中班觀察記錄5

  觀察時間:

  第14周

  幼兒姓名:

  許智雨

  幼兒性別:

  女

  幼兒年齡:

  5歲

  行為過程

  智雨是一個活潑好動,性格開朗的女孩,平時很喜歡幫老師和小朋友做事情。但是每當老師和小朋友指出她犯的錯誤時,她總是百般辯解,不肯認錯。在一次手工活動中,她做了一會兒,忽然向我報告說,小組長沒發給她紙。我詢問了值日生和她旁邊的幼兒,都說發給她了。這次我沒再像往常對校耐心地詢問她,而是告訴全班小朋友,做手工的時候,每個人只有一張紙,剪壞了自己負責。有了這樣的前提,她就不能再得到紙,而只能在座位上看別人做手工。

  個案分析及措施方法

  分析:

  計智雨是個各方面發展較好的幼兒,在幼兒群體中有一種惟我獨尊的驕傲的感覺,從未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另外,她在家中也有著特殊的地位:家長對她百般呵護,寵愛有加。即使她做錯了事,也沒有人對她說任何不是。長期以來,她不容任何人指出她所犯的錯誤,即使指出來,她也不承認。

  措施:

  1、換位思考,移情訓練:

  幼兒年齡小,很難體驗到撒謊時別人的心理感受。為了幫助她克服認錯的不良行為。我利用她喜歡幫助老師和小朋友做事情的這一優點,創設教育情境。當她發東西時,我特意請一名幼兒說自己沒有收到。而她來告狀時,我什麼都沒說。當她第二次發東西時,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到第三次時,計智雨心急如焚地來告訴我:“老師,那洋怎麼會這樣?明明是她不對,她卻始終不承認,還說是別人不對。”我的精心安排在計智雨的身上有了強烈的反應。本來為大家做事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可是卻是不到別人的認同,反而被小朋友冤枉,計智雨心理覺得很難過。我抓住她此時的心理感受與她耐心地交流,告訴她:“以前你不也是這樣嗎?你做錯了事,從來都不願承認,還撿到別人身上。你想想看,別人會難受嗎?”她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透過這各方式,讓計智雨換位思考,體驗到撒謊時別人的心理感覺。這樣,她不願認錯的不良行為也漸漸得以改正。

  2、家園互補,共同糾錯。

  我在離園時與她的父母交換了意見,讓她們瞭解孩子在園的情況,並請她們配合老師,在家中也對孩子嚴格一點,犯了錯一定要指出來。透過批評加講道理,讓她明白,並不是她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對,但只要勇於承認錯誤並不斷改正,就是好孩子。

中班觀察記錄6

  活動目標

  1.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能夠根據自己的想象構建積木;

  2.提醒兒童遊戲規則

  材料投放

  1.建築區積木一籃有五個孩子選擇;

  2、數量足夠五個幼兒活動的量

  指導

  1.雖然積木是孩子自己選擇的,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熟練地玩積木,老師可以適當地幫助他們;

  2.尊重孩子的創造力,讓孩子說說自己在做什麼,幫助孩子理順思路;

  3.給孩子一些創作建議,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

  觀察原因

  1、幼兒的想象能力雖然很豐富,但是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動手能力還是有限度的,小班幼兒更是如此。

  2、教師在不違背幼兒的意願下,給幼兒適當的幫助,並找一找他們在活動中的創意點和不足之處。

  觀察記錄

  我們班的孩子,對搭積木的遊戲還是很感興趣的,搭積木也是孩子們的天xx。今天我就選擇了了班級中建構玩具中的一種,對孩子們搭積木進行觀察和分析,今天區域活動中參加建構區的幼兒有五名,分別為:言、尚、宜瀾、晨傑和雨軒等。

  言是我們班年齡最小的,卻很快適應了我們這個集體。我對他的要求也稍微放鬆了些,不過搭的積木還是很形象的,把不同的大小的積木平鋪再一起,他說是寬寬的馬路,我引導他,在馬路邊上還有房子呢?

  他就把積木豎著xx在“馬路”上,高興的對我說:“老師,房子搭好了!”還真挺回動腦筋的;尚在我們班也屬於年齡偏小的孩子,不過還是聽聰明的。他一開始搭的是電風扇,他說:“天很熱的時候,可以扇一扇”,我問他這個電風扇還像什麼,怎麼樣會更好看呢?他就看到別的小朋友讓我給她搭的小汽車說:“我搭個停車廠,這是停車廠的電風扇。”很有創意的。宜瀾年齡也偏小些,卻是個很有靈氣的小女孩。她一開始就搭了兩條長長窄窄的,我以為是馬路呢,她告訴我,這是火車,於是,還在“火車頭”的位置xx上了兩根長的積木說:“這裡就是火車頭!”還在火車邊上搭了一些土地,土地上還搭了一個摩天輪,她很開心的告訴我說:“老師你看,這個我電視裡看過的!”還用手轉動著上邊的座位,真棒!晨傑聰明且任xx的孩子。他一開始也搭了電風扇,但是他的電風扇是一整排的,說:“我這個是連排的電風扇,很涼快的!”他還做了個小盒子,說:“這個小盒子裡可以裝很多好吃的東西呢。”還在盒子上裝了個電風扇,說是要給盒子也要扇一扇涼快。雨軒是個聰明能幹的女孩子。首先做了一個電風扇,然後把電風扇做的很不同,還讓我幫她做了一輛小汽車,她開著開著,小汽車不小心摔壞了,我讓她自己想辦法,她做到了,說:“我要把它變成公交車,這個電風扇可以裝在公交車裡。”她平時很多時候是做公交車來的,所以對公交車也比較瞭解。很好的想法。

  思考與對策

  孩子們對見過的,體驗過的,喜歡的事物印象特別深刻,而且也願意用搭積木的方式把它們表現出來,也真的很好。我想在下次的活動中:

  1、讓孩子們之間有更進一步的交流,孩子們的交流中也能提升幼兒的想象力;

  2、如何讓幼兒的思路更加開啟呢?我想可以讓孩子看些平時常見的圖片,也許孩子們的思路會開啟些。

中班觀察記錄7

  鑫鑫坐在鏡子前,她扎著馬尾巴。小陳拿著一把小梳子很用心的梳著,並對鑫鑫說:“今天你是想剪頭髮還是想燙頭髮”,鑫鑫說:“那你就幫我燙個卷卷的頭髮吧!”於是,小陳就選了一根捲髮棒,在卷她的馬尾巴。卷著卷著還是馬尾巴捲不起來,因為馬尾巴畢竟是很厚的。“捲不起來,怎麼辦?”“你用毛絨絨的可塑條試試呢。”結果還是卷不出客人滿意的髮型,不過客人也沒有什麼意見,完全把自己的頭髮交給了理髮師,看起來很享受這一個過程。

  行為分析:

  美容院遊戲一直很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老師、孩子也一直很關注這個遊戲。觀察其中玩的人員的變化。鑫鑫、小陳是屬於能力較強的孩子,只要有他們在的地方,遊戲總能玩起來。這個案例中,兩個人所做的事情不過是美容院裡的常規行為,但是她們能堅持較長的時間,不為旁邊走動的其他遊戲的影響,在整個過程中,她們始終配合默契,有始有終,有對話,有商量,有妥協,有解決的辦法。這是遊戲中難能可貴的現象。

  教師後續的支援:

  ⒈角色遊戲能促進孩子許多能力的發展,很明顯,美容院的遊戲中社會性交往能力最能體現,此外,孩子的初步審美能力也隱含在其中了。在遊戲中,老師只要冷眼觀察,多多支援幼兒的自主遊戲,給予幼兒充分地自主權。

  ⒉在遊戲中,孩子們結合自己真實的社會生活經驗和實踐,讓他們將生活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遊戲中來,透過遊戲,孩子們的交往能力得到提高,而小陳平時在遊戲中一直是個有想法經常能推進遊戲情節發展的孩子,在這個遊戲中,她話不是很多,但是情緒愉悅,體現了她與同伴的良好合作。

中班觀察記錄8

  幼兒觀察記錄的寫法 教研活動過程:

  首先,請各位老師討論如何寫好幼兒觀察記錄

  教研組長總結

  分享優秀的幼兒觀察記錄

  作為一名教師,應學會寫觀察記錄,寫好觀察記錄可以幫助我更好地瞭解幼兒,改善教育目標,促進每個幼兒全面和諧地發展。我寫觀察記錄時,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確定觀察原則

  首先,透過本次觀察,希望能解決某方面的問題。只有明確瞭解觀察目的,才能在觀察過程中有意地、完整地、具體地記錄下來,根據觀察記錄再採取相應的措施,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其次,在記錄過程中要注意如實記錄幼兒的表現。這是幼兒真實情況的表現,教師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進去,以免影響觀察的效果。無論好壞,但記無妨。從而使觀察記錄真實化。

  最後,寫出自己對本次觀察的分析,以及應採取的措施。無論幼兒在觀察過程中表現是好是壞,都要仔細分析,找出原因。再根據具體情況、幼兒的個性特徵、家庭教育等等,考慮加強或改善哪些教育行為,制定或調整哪些教育計劃,從而有針對性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二、選擇觀察物件

  幼兒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有的好表現自己,有的性格內向,還有的活潑好動,所以要先確定觀察的物件,再採用個體觀察或全體(小組)的觀察,也可以連續幾天的觀察。

  例如觀察幼兒任曉芸,觀察時間:20xx年2月28日

  目的:幫助孩子學會自己穿脫衣服,要求孩子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觀察實錄:下午午睡時,任曉芸脫掉鞋子、外褲、坐在床上開始脫衣服,先將頭往下縮,衣服往上拉,拉了一會兒脫不下來,再拉袖子,由於兩手配合不熟練,就是脫不下來。旁邊有同伴看見,開始幫助她脫,由於用力不對,還是沒有脫下來。最後請求老師幫助。

  分析:從觀察中看出,任曉芸平時在家根本不自己脫衣服。

  原因有二:

  1.家長包辦代替太嚴重了,在家裡她母親都代她做了,因此她覺得不會做可以讓老師和同伴幫助代她做。

  2.孩子本身依賴性太強,一遇到困難就不動了,影響了她的動手能力以至於什麼都不會。

  措施:

  1. 幫助任曉芸學會穿脫衣服,先教她正確的穿脫衣服的方法,利用課間休息或遊戲時間讓她練習。

  2. 和家長聯絡,告知孩子在園的情況,爭取家長配合。

  過了一星期,再次觀察任曉芸,發現有明顯進步了,但穿脫衣服的動作還是不熟練,鼓勵孩子繼續努力,再次與家長聯絡,不放鬆對孩子的要求,以鼓勵、表揚為主,提高練習的積極性。又過了半個月,家長高興地告訴我:“她現在在家自己穿脫衣服了,再也不要我們幫助了。謝謝老師。”看到孩子的進步我也很高興,

  但馬上我又為任曉芸制訂了下一個目標:提高動手能力,為同伴做好事,繼續進行觀察。

  三、詳述觀察內容

  幼兒在活動中的各方面表現都可以觀察。如幼兒的興趣、好惡、特長、與同伴的關係、與老師的關係等等,以發展的眼光觀察幼兒,

  根據教育目標決定觀察內容。如幼兒顧成,由於年齡小,家長教育不當,養成了任性的壞毛病,脾氣又很倔。“我”確定他為觀察目標。

  第一次,有一天早上,他一進來對我看了一眼,馬上就跑到自己座位上去玩了。我知道他的個性,如果這時一定要讓他喊我,他一定又會發脾氣,呆呆地站在那兒。所以為了讓他感覺到我在注意他,我就故意和他靠近。這時,其他幼兒進來向我問好,我也熱情地回答。顧成不好意思地衝我笑笑,小聲地說:

  “老師,早。”於是我在班內又進行了一次禮貌教育。過了一個月,我第二次觀察顧成,那天,眼光看見顧成走進了活動室,他一直走到我身旁對我說:“汪老師,早!”我抬頭高興地說:“顧成,早!”他快樂地跑過去玩了。以後幾天,我觀察到他每天到園時都很有禮貌地說:“汪老師,早!”我覺得他有進步了,又進一步提出要求:“以後聲音響一些,好嗎?”他點頭答應了。果然以後他每天都大聲地喊我。有時放學時或路上看見我也很有禮貌。家長都說孩子懂禮貌了。

中班觀察記錄9

  區域名稱:生活區

  觀察物件:昊昊

  記錄者:xxx

  觀察重點:能安靜參與遊戲,有良好的遊戲習慣。

  幼兒活動情景記錄:

  昊昊和幾個要好的同伴在活動室的一角玩。玩著玩著有一個同伴不想玩了,走到別的地方去了。昊昊一看急了趕過去想把她拖回來。那個孩子見昊昊追來急忙快速躲閃。一來一去結果變成了你追我逃。她們倆在孩子中竄來竄去好幾個孩子差點讓她們撞倒。見此情景我忙阻止了她們,要她們注意安全。聽了我的話她倆又到一邊玩去了。於是我就設法轉移她的注意力。

  行為分析:

  也許是昊昊覺得一逃一追好玩,也許是剛才玩得還沒有盡興,總之一會兒昊昊又提議玩起追逃的遊戲來,看來今日她對捉人的遊戲發生了興趣。我想光提醒或阻止、批評都不是好辦法,孩子可能會口服心不服,說不定還會產生逆反情緒。

  教師後續的支援:

  昊昊各方面本事較強,我在表揚陽陽是教師的小幫手的同時,向她指出剛才奔跑的不足,並請大家討論ㄊ夷諼什麼不要奔跑,室內奔跑會有什麼後果,昊昊聽了連連點頭。

  教師注意運用有效的策略,讓孩子在愉快理解的同時不露痕跡地投入與另一個活動中去,孩子不但能愉快的理解,還能在以後都做的很好。

中班觀察記錄10

  觀察時間:第三週。

  觀察地點:活動室。

  觀察物件:永琦、宇博等。

  觀察目的:永琦為什麼不跟宇博玩了。

  背景資料:

  開學沒多久我們就學習了《白雪公主》這一課,小傢伙們十分喜歡故事裡的白雪公主,常常在區域活動時間玩扮演遊戲,對能扮演公主和王子更是著迷。這不一大早,邵永琦就帶領著一群小朋友玩開了。可是卻因為由誰來份演王子和公主爭執不下,大家都想當公主,於是吵到我那裡。我只好提議輪流當公主和王子。

  遊戲結束後,永琦帶著小朋友走到我旁邊問我:童教師,公主是不是獨一無二的一個故事裡只能有一個公主對不對我不疑有他,就回答說:當然啦!那你說我們班誰是公主永琦之後問我。她這一問,所有小朋友的眼光都看向我,那一雙雙眼睛裡都是企盼,我讀懂了那眼神,卻也犯了難回答哪一個都會傷害到其他的小朋友。我只好使出才教師們的必殺技,笑著對他們說:“嘿嘿,這可是個秘密,我不告訴你們。哈哈……”所有小朋友在一聲“唉——”的嘆息中失望的回到了坐位。顯然他們對這個回答一點也不滿意。

  活動結束後我抽空找來所有女孩子,逐一對著他們的耳朵說:在教師眼裡,你就是公主。但這是我們的秘密哦,不能告訴別人哦。看著孩子們歡喜的眼神,我對自我這個小聰明能保護孩子們的情感感到竊喜不已。

  觀察實錄:

  最近我發現小朋友們在玩《白雪公主》的時候,宇博總是可憐兮兮的站在一邊看著別的小朋友們玩。這是怎樣了他平時可是很活躍的啊小朋友們可都很喜歡他當王子的,難道是對這個遊戲不感興趣了可他明明就很想玩的樣貌啊帶著這個問題我就異常留意他。幾天下來,我就發現不是宇博不想玩,而是小朋友們不跟他玩。每次他走過去提出想玩時,永琦就說,我不跟你玩。永琦一這麼說,其他小朋友也都隨聲附合,宇博就這樣被排除在外了。

  分析與措施:

  永琦之前和宇博可是很要好的朋友,他們常常一齊玩,可是此刻她為什麼不跟程宇博玩了呢宇博平時有點調皮我是明白的。於是我先找來宇博瞭解情景::“宇博,告訴童教師,你跟永琦怎樣了你們吵架了嗎她為什麼不跟你玩呢,你們不是好朋友嗎”“我也不明白啊!”小傢伙委曲的說。“嗯,那你想想,你有沒有做什麼讓她生氣的事,而忘了道歉呢”小傢伙低頭想了想,搖搖頭。“嗯,那好吧,你先去玩一會,我去問問永琦,看看是什麼原因。”我找來永琦:“琦琦,你跟宇博吵架了嗎”“沒有啊。”“那你為什麼不跟他玩了”琦琦聽我這麼問,低下頭,猶豫了半天才說:“我說我是公主,可宇博非說我不是公主,佩君才是。所以我再也不跟他玩了。”我一聽她這話,才猛然驚覺,我之前的那個小聰明其實一點也不高明。小傢伙們並不懂得保守秘密。

  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我不著痕跡的把所有小朋友都聚到身邊,帶著他們重溫了一遍《白雪公主》的故事,然後我問永琦:“琦琦,你能告訴我,你認為我們班上誰是王子呢”“我覺得梓燦是王子。”“啊,原先你心目中的王子是梓燦啊!那你心裡都有自我的王子了,宇博也會有心目中的公主啊!”我笑著說。琦琦一臉不理解的樣貌,再看看,其他的小朋友,好像一下子也不太理解的樣貌。於是,我又叫來另一個小朋友:“怡鑫,你能告訴童教師,你心目中的王子是誰嗎”“我心目中的王子是偉傑”怡鑫回答說。那偉傑,你說一說,你心目中的公主是誰。“嗯,我心目中的公主是曉曉。”徐偉傑說。曉榮你呢子涵你呢……

  我在一個個的請了所有的小朋友來說出自我心目中的公主和王子後問道:“寶貝們,你們發現了沒有,每個小朋友心目中的公主或王子是一樣的,還是不一樣的”

  “是不一樣的。”小朋友們齊聲說。

  “啊,每個人心目中的王子和公主啊,都是不一樣的啊!看來,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我的王子和公主。原先,每個人都是王子和公主啊!!”我做恍然大悟狀。小朋友們一看我這個樣貌,一下子也就明白了,興奮的對身邊的小朋友說:“原先是這樣啊!!哈哈,那我也是公主(王子),你也是公主(王子),哈哈……。

  我笑看著琦琦:“琦琦,那你此刻還要不要和宇博做朋友,要不要和他一齊玩呢”

  “嗯,我還是要和他做朋友,和他一齊玩。”琦琦笑著說。

  “嗯,這就對了,要記住哦,每個人都是王子和公主哦!”

  “嗯,我明白啦!宇博,我們一齊去玩吧。”說著,小夥伴們高興的玩去了。

  看著他們開心的樣貌,我才放下心來。

  幼兒到了中班年齡階段,心裡發展逐漸成熟。有獨立的思考本事、確定本事和必須的人際交往本事和虛榮心。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此刻社會都是獨身子女,往往養成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現象,他們會根據自我的喜好選擇朋友,當然也會根據自我的好惡來排斥別人。但同時,他們的心靈又很脆弱,教師不經意的一句否定的話語——假如當琦琦問我誰是公主時,我若隨口回答一個,無疑就會傷到其他小朋友——說不定會留給孩子終身難已抹去的陰影。所以,在日常生日中,作為教師,需三思而行,慎言慎行,在不傷害孩子心靈的同時,正確引導幼兒發展良好的人際交往本事和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

中班觀察記錄11

  觀察

  記錄 第一次觀察起止時間:

  上午:8:00—8:03 又到了戶外活動的時間,小朋友都在開心地玩著滑滑梯,杭欣桐馬上跑到了樓梯上,正好許欣悅在下面跑來跑去,她便回頭說到:“杭欣桐,我們一起去玩吧。”杭欣桐也愉快地回到到:“好,我來了。”“呵呵”。

  第二次觀察起止時間:

  上午:8:10—8:13 過了一會兒,杭欣桐走到了過道上,她覺得非常好玩,便一直走來走去,這時旁邊的小朋友也走了過去,把她擠在了一邊,她馬上說:“你為什麼要擠過來,我都不能走了。”“可以走的,你看兩隻手扶著就好了。”“對呀,這樣也能走,呵呵。”“那我們一起走過去。”“好啊。”

  第三次觀察 起止時間:

  上午8:20—8:23 過了十幾分鍾, 杭欣桐還在玩著滑滑梯,她飛一樣的速度從滑梯口滑下來,開心地叫起來:“滑滑梯真好玩。”還和後面的史可妍說道:“快點,快點,你也玩滑下來。”“哈哈哈哈。“然後滑下來之後又跑到別的滑梯口滑滑梯,嘴裡笑得非常開心呢!

  分析

  1、孩子們都是天真爛漫的,每到玩滑滑梯的時候都是非常投入的。能夠和小夥伴一起遊戲,也會很快樂,讓老師也感到欣慰,孩子們的交往能力在一點點地進步。

  2、孩子在玩遊戲時是非常開心的,也是非常投入的。她會自由地去探索遊戲的玩法,也知道和同伴一起玩是最開心的。遊戲的同時也能夠讓孩子與孩子去促進孩子之間的交流能力以及交往能力,更能快樂地遊戲。

  支援策略

  教師要做一個有心的觀察者,平時要多給予孩子空間,遇到一些小問題嘗試商量一起來解決。今天 雖然是短短地一條走道,可是孩子能夠自由去組織遊戲,去發現遊戲的玩法,以及一些注意的安全。

  中班生活活動觀察記錄2

  觀察地點:益智區

  觀察時間:隨機觀察

  觀察物件:劉暢 趙元辰

  觀察過程:

  最近在益智區投放了筷子,結合益智區的數學盒進行按數夾物的活動。我和他們一起玩,以便指導幼兒用筷子的方法。我說:“我先夾”,於是在“1”的盒裡夾了一個小球,其他的孩子依次夾取,到趙元辰時,已是最後一個數字“6”,我問:“這是幾?”元辰說“是8”其他的孩子說“不對、不對”,元辰又說:“是9”。我就問旁邊的劉暢:“他說的對嗎?”劉暢臉都紅了,緊張的說:“不知道”。於是我們又把那個數字兒歌背了一遍,元辰才改了過來,我們又繼續夾起來。

  分析:元辰在各種活動中表現比較突出,他接受能力較強,愛動腦子。我原想就指導劉暢的,劉暢對數的概念較模糊,因此平時對他的指導較多,但是在區角活動中,發現了元辰(我認為他很明白)對數還是模糊的,對數還有混淆,這也說明有部分幼兒對數的認識不是非常清楚,在集體活動中不易發現,因為在集體活動中幼兒易模仿和從眾,使老師不能全面的瞭解每個幼兒。

  措施:在生活的各環節加強對數字的認識,在區域活動時多觀察幼兒,指導幼兒對數的實際意義的認識,並做有效記錄,小組活動時全面瞭解每個孩子的發展的程度,益智區更換材料,增強趣味性,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中班生活活動觀察記錄3

  小舞臺也是某些孩子熱衷的角落,今天就來了5個擅長於表達表現的孩子們。精彩的表演,不時會吸引一些小觀眾。但在表演的過程中,卻時常會發生一些這樣的事情:

  1、小演員出現爭搶節目的現象,會導致了演出出現中斷。

  2、小觀眾們則表現出了不禮貌的一面。在演員演出的過程中,有的會說話;有的在哈哈大笑;有的一會兒看一會兒又離開去其它地方,一會兒又回來看;跑進跑出的現象非常嚴重。另外,表演結束後,小觀眾們沒有熱烈的掌聲,祝賀和鼓勵的意願。

  思考分析:在遊戲中,幼兒太過於隨意,這時我也在深深地反思:出現這個局面的原因:

  在節目演出的過程中,時而中斷,時而又繼續,演出的節目不定,導致觀眾觀看的興趣不是很濃,所以會出現走走出出、說說笑笑的局面。另外一個原因是,沒有和幼兒一同建立起小舞臺遊戲中的規則,從而導致幼兒在表演和欣賞的過程中都從盲從。

  調整策略

  解決問題一:建立孩子們的合作意識。

  中班的幼兒已經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識,因此,加入主持人這一角色,來合理地分配或者請演員來認領節目,再將節目單公佈給小觀眾,這樣帶有一定目的性演出更有秩序了,同時也鍛鍊了幼兒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內容來自閃亮兒童網

  解決問題二:制定公約

  在交流講評中,和幼兒共同商量制訂一份觀眾公約,要求觀眾們也要遵守秩序,如不大聲喧譁、中途離開時不能影響其他的觀眾等。

  中班生活活動觀察記錄4

  觀察物件:小宇

  性 別:男

  觀察地點:活動室門口

  觀察目的:根據幼兒的變化,師幼共同解決幼兒遇到的問題。

  觀察內容:

  今天早上小宇來到幼兒園門口就躲有媽媽後面(平時能主動大聲問好),不願意跟老師問好。媽媽給換完鞋後又躲到媽媽身後,不願意來到老師身邊。我趕緊說:“小宇過來吧,讓老師看看,今天怎麼了?”他“哇”的一聲哭了:“我不上幼兒園,我不上幼兒園了,我要和媽媽在一起,我要回家。”媽媽告訴我:“今天小宇不知道為什麼,早上就不願意來幼兒園,在家裡就哭過了”。我說:”來吧,小宇,告訴老師你怎麼了?”我從他媽媽手裡將小宇抱過來,他媽媽就走了,我把小宇抱到水房,他還是不停的哭,不斷地掙扎要找媽媽,我一下子看出來小宇為什麼哭了,我就告訴他:“你聽我說說,你為什麼哭了,我知道。”怎麼說也不行,他就是不聽,還是那麼倔,我立刻大聲一個八度:“你先聽我說,要是我說的不對你再哭行嗎?”他一下子靜下來了,我蹲下溫和的對他說:“你是不是因為昨天你打皮皮,老師對你生氣了,你才哭的?然後就不願意來幼兒園了?”他看著我,一下子愣了兩秒說:“是!”我又說:“老師批評你了沒有?”

  “沒有”

  “老師是生氣了,但之前老師給你們講道理了沒有,自己的小手在沒有經過小朋友同意時不亂碰別人。”

  “說了!”

  “那皮皮對你生氣了嗎?”

  正好皮皮在旁邊洗手,我讓小宇問了一下,皮皮說:“我不疼了,我原諒你了!”小宇這才不哭,我說:“老師說對了吧,皮皮已經原諒你了,他爸爸也原諒你了,因為你是不小心的,老師都幫你跟他爸爸道歉了,你還哭嗎?”

  “不哭了”

  “那你笑一個,親我一個!”小宇果然像往常一樣笑了,摟著我親了一下。然後高興地去洗手了,他吃飯的時候還坐在那看著我不時地笑一下。

  分析:

  接連兩天小宇都會時不時伸手動到小朋友,老師提醒和引導全班小朋友要友好,同伴說他都不聽,可能在昨天老師一句“你怎麼又這樣啊?”刺傷了孩子,但沒有在全班面前刻意批評他,這也使一向倔強的他受傷了,所以他回家不敢對家人說,今天來園的時候以另一種理由找藉口,說想媽媽,不想去幼兒園,教師能及時發現幼兒遇到的問題,幫助幼兒共同分析和解決問題,幼兒能夠再次將老師當作自己的朋友,信任老師,“只要你自己知道錯了,能夠改正就還是好孩子,老師愛你們!”這句話孩子愛聽,所以老師在處理孩子事情之後將這個作為結尾。孩子就不會有那麼多顧慮了。

  在那天之後,老師觀察發現小宇不用手動別人了,再也沒有小朋友“告狀”,有小朋友家長向老師反映小宇的情況了。

  透過觀察、分析找到了原因,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這是一位幼兒教師成功教育的技能。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中成就自己。

中班觀察記錄12

  案例:早晨幼兒陸陸續續的開始來園了,來得早的寶寶已經開始玩角色遊戲了,有的寶寶在抱娃娃,有的寶寶在扮演醫生,心晨寶寶蹦蹦跳跳的走進了活動室,她最喜歡娃娃家了,直蹦娃娃家,一眼就看中了徐尖寶寶手中的娃娃,就把娃娃搶了過來。徐尖眼看著娃娃被心晨搶走了,急的哭了起來。我走過去問心晨:娃娃剛才是誰在玩的呀?她說:娃娃是我的。尖兒急著說:是我在玩的,心晨來搶了。心晨肯定是覺得徐尖抱娃娃太累了,所以想幫幫忙是吧?聽我這麼一說,心晨就說:是的,我來抱一會,等會再給你抱。;這麼一說,尖兒也不再爭著要抱娃娃了。兩個人一個抱娃娃,一個忙著做飯了。

  分析與措施:

  心晨寶寶對自己的東西或者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佔有欲比較強,小班孩子又缺乏和別人交往的意識,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去搶過來,所以這也是多數幼兒的現象,也是導致幼兒發生爭執的主要原因。針對這一情況我也多次和家長溝通,希望在家的時候也能正確的引導寶寶和夥伴玩耍時能一起分享玩具,讓心晨寶寶體驗到和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

中班觀察記錄13

  觀察過程:

  早晨,隨著一聲聲的老師早,孩子們陸陸續續的來了,區域遊戲開始了,我看見凡凡小朋友第一個搬著椅子走進了語言區,坐好後在一疊書中慢慢地挑選著,一邊挑選,一邊自言自語道:“這本書看過了,這本書也看過了……”當拿起《幼兒畫報》這本書時,遲疑了一會兒,並對封面仔細看起來。看她的表情和手勢,她很想知道並讀一讀書的名字,但是不認識,所以愣了了好一會兒。我及時過去告訴了她這本書的名字,她很開心,跟唸了一遍書名後,認真翻閱起來,一邊小心地翻閱著,一邊輕輕地講述……這時她看到蔓蔓也搬了小椅子過來看書了,就連忙讓她坐在自己的身邊,說:“我們一起看這本書吧!我還可以給你講一講呢!”蔓蔓愉快地點點頭並坐了下來,於是她倆親密地邊看邊講了起來。遊戲結束講評的時候,我引導大家觀察了一下她們看過的這本書,大家發現書的角都是平的,我及時表揚了她們,希望其他小朋友也能愛護書籍,看懂看好每一本書,並給了她們一朵漂亮的小紅花。

  分析與措施

  這段時間隨著《幼兒畫報》等一些優秀兒童讀本的不斷投入圖書角,激發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及閱讀的積極性。由於孩子的年齡特點,雖然他們喜歡看圖書,但是還沒養成看圖講述的習慣及愛護圖書、有序翻看的好習慣。凡凡小朋友平時比較好動,但她喜歡看好看的書,喜歡聽故事,我抓住她這一喜歡看書聽故事的特點,培養她安靜的習慣,增強她的自控能力。今天我也抓住凡凡這個典型事例,及時讓孩子們分享她看書的樂趣,並引導孩子學習她好的看書習慣和方法,還在集體面前對她進行了獎勵,相信對小朋友們也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中班觀察記錄14

  觀察時間:

  10月10日

  觀察地點:

  中⑴班手工區

  觀察要點:

  能按摺紙示意圖的步驟一步一步地折出“紙球”。

  活動背景:

  結合主題《我和空氣做遊戲》,在手工區開展了折“紙球”,紙球吹氣進去會鼓起來,特別有趣。

  幼兒行為描述:

  劉宏強和郎智傑拿著紙,看了一會兒示意圖。劉宏強問:“老師,這個是不是第一步?”我:“是,你怎麼看出來的?”劉宏強笑了笑:“因為有數字啊。”便開始動手摺,折到第三步不再動了,拿著折到第三步的紙張,來回翻轉對照著示意圖。而郎智傑的示意圖已經遠離了自己的視線,在學著劉宏強折。大家都斷在第三步。這時,劉宏強看了看我:“老師,第四步怎麼折呀?”我:“你哪裡沒看懂?”劉宏強:“它是怎麼變成這樣的呀?這個箭頭指的哪裡看不懂!好難啊!我不會!”這時,朱恩琦從益智區走了過來:“我會折,奶奶教過我!我幫你!”說著就放下手上的玩具邊說邊幫起劉宏強來:“我奶奶說折雙三角形很難的,這裡一折就變成雙三角形了!然後就簡單了!”接著,沒一會兒就折完成了!劉宏強很開心的謝了朱恩琦,興高采烈的拿著摺好的紙球給我看:“老師,你看我的紙球做好了!”郎智傑看到劉宏強的紙球在朱恩琦的幫助下完成了,便拿著自己未完成的作品讓朱恩琦幫忙。朱恩琦二話沒說也幫忙摺好了!緊接著大家拿著自己的紙球吹氣,看到吹鼓起來的紙球都非常的高興!

  幼兒行為分析:

  1、幼兒很少接觸平面示意圖。在以前的活動中,多以摺好的一步步立體的示意圖為主。所以看平面示意圖的經驗基本沒有。在自我探索中,劉宏強透過仔細觀察,發現示意圖是有步驟的,但有的符號不認識。劉宏強是個聰明好學的孩子,做事比較有條理,能先觀察再思考,遇到困難也會主動尋求幫助,語言表達能力也比較強。

  2、朱恩琦的奶奶是名退休的幼兒教師,奶奶經常會在家教她很多各方面的內容,所以她在各方面能力都比較強,能主動去幫助一些能力較弱的孩子。郎智傑動腦思考方面比較薄弱,自己會找便利的途徑去學習,既是優點也是缺點。

  3、中班孩子的合作意識日漸形成。

  教育策略與建議:

  1、為了豐富孩子對平面示意圖的認識,可以事先認識一些示意圖上的符號,比如“向後折”的符號,可蒐集一些有這類符號的簡單摺紙,讓孩子結合立體摺紙示意圖進行嘗試、練習。以此類推積累孩子們對符號的認識,及摺紙的技能方法。

  2、中班孩子的合作意識漸漸形成,但分工不是很明確。可以引導他們在活動前商量一下各自做什麼事情,會看示意圖孩子的可以帶著不會看示意圖的孩子的孩子一步一步折,讓他們共同進步。

  3、平面摺紙示意圖可以與立體摺紙示意圖相結合,隨著孩子的適應程度過渡到平面摺紙示意圖。讓孩子們避免遇到困難退縮,也方便教師講解教學。

中班觀察記錄15

  區域名稱:建構區

  觀察物件:小羽

  記錄者:xxx

  觀察重點:利用一切機會,鼓勵小羽大膽用語言與別人交往。

  幼兒活動情景記錄:

  孩子們正在自由地玩著積木,只見小羽獨自一人坐著玩衣角,她耷拉著腦袋坐了一會兒,最終微微抬起頭看了看積木。我走過去問你想玩嗎?她點了點頭,沒說話,只用眼睛看著我。一會兒她站了起來,慢慢走了過去,還不時回過頭看我,我笑著點點頭,她走到了孩子們的身邊。正在小羽認真的拼插積木時,我看見他對面的小宇拿了她幾個玩具。而小羽看見了卻不說話,但臉上有些不高興。過了一會小宇又拿她的玩具,只見小羽一把把自我的玩具全拿了回來,還把他的玩具給打爛了。當我走到她面前,她委屈得哭了。

  行為分析:

  1、從案例看,小羽是個性格較為內向的孩子,小羽在交往方面很不主動,缺乏勇氣,內心的需求和期望總不敢去實現。而我的點頭、微笑無疑給了她很大的鼓舞。這孩子不是不想交往而是不敢交往,她需要教師更多的關懷和愛。而在交往中她卻不善於用語言和別人進行溝通,所以委屈得哭了。

  2、針對小羽的行為,我與家長進行了個別交流。從中瞭解到,小羽在家裡就很乖巧、不大愛說話,很依戀父母,父母也認為孩子年齡小很多事情都包辦。平時父母交際很少,不經常帶她出門,將她封閉在自我的小家中,致使她缺少交往的機會。

  教師後續的支援:

  1、增強孩子的自信,抓住時機表揚她

  2、遊戲時多讓幼兒以強帶弱、相互配合

  3、利用一切機會,鼓勵小羽大膽用語言與別人交往。

  4、開展主角活動,讓小羽參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