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觀察記錄《用心感受孩子的世界》

幼兒園老師觀察記錄《用心感受孩子的世界》

  或許是因為兒童時代對老師的嚮往,又或許是迷戀老師的威嚴,在那個充滿夢想和憧憬的季節,我走上了這條既普通又絢麗多彩的幼教之路。

  工作第二年我接了一箇中班,面對孩子們一雙雙炙熱的眼睛,我下定決心要帶好這個班級。我希望每個新來的幼兒在我這裡都能快快樂樂地成長。想達到“快樂”是要付出很多心血的,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他們都有著不同的個性。在發展他們個性的.同時,培養他們願意與人親近和相互幫助,這是我努力的目標。

  有一段時間,男孩子們經常會帶一些小卡片,小粘粘紙等小玩意到幼兒園。一下課,幾個人便湊在一起一會大呼小叫,一會你搶我搶,玩的不亦樂乎。有的甚至在上課午休的時候也不閒著偷偷拿出來瞧瞧也好。儘管我多次強調上課睡覺時不能玩,可有的孩子就是管不了自己。為了活動的有續進行,我常常把他們的這些寶貝收起來放在比較高的花架上。起先是放學後還給他們帶回去,但第二天又帶來了,於是以後每次收掉後,嘴上說放學後就還給他們,可事實上幾乎沒有幾次是還給他們的。

  又到睡午覺的時候啦,見於傑傑手裡還拿著幾張粘紙,再看看有的小朋友頭上還貼著,我便準備把卡通粘紙收起來。可於傑傑邊把粘紙拽的緊緊的,邊用懇求的眼光看著我:“我自己把他放在櫃子上,行嗎?不行。先給老師,晚上再還給你。”我厲聲地說到。他很不情願的把粘紙遞給我:“上次你就說還給我的”他看了看我就把話嚥進去了。“是嗎?”我隨口說道。事後想想,好像是有這麼回事。幼兒喜歡玩一些在我們成人看來沒什麼意思的小東西,因為怕影響活動,我們就會常常把這些小東西隨手沒收掉,等他們像我們索要時,我們已記不清放在哪裡。不僅如此,當幼兒將他們撿的一些小東西滿懷喜悅的交到我們手中時,我們也常常心不在焉,有時甚至隨手將其丟掉,全然沒有顧及孩子的內心感受。

  孩子是在自己的世界裡感受體驗生活探索生活奧秘的。一隻小蟲子,一塊小石子,甚至一張小紙片,都可以成為他們珍愛的“寶貝”。意識到這點我和他們進行了集體談話活動,在談話活動中,孩子回想著以前上交給我的小“寶貝”而我沒有還給他們的事情,最後我也向小朋友們道了,並向孩子們說明帶一些影響學習的小東西到幼兒園裡來也是不對的。並提醒幼兒可以帶書或者有意義的“寶貝”。與好朋友快樂分享自己的“寶貝”。這既滿足了兒童的需要,又培養了孩子遵守紀律和自我調空與人分享的能力,可謂一舉多得。下學期就升大班了,再和孩子們一起在活動室裡開闢一個“我喜歡的寶貝”活動區。讓那些小玩意不會再幹擾正常的活動秩序。

  對於孩子珍視的那些“寶貝”,我們也應該珍視。教育幼兒的工作是無止境的,這個問題解決了,還會出現新的問題。我們要以《綱要》的精神和要求為指導思想,加上用心去觀察,耐心去引導,一定能在孩子身上看到辛苦勞動的果實,快樂就表現在孩子的臉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