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恰當的回應孩子》

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恰當的回應孩子》

  不從何時起,幼兒園不知不覺形成這樣一個規定,只要幼兒回答對了某個問題,或是幼兒表現出某種好的行為,教師就會伸出大拇指,向這名幼兒說一聲“你真棒”或“你最棒”,或者教師與全班幼兒都伸出大拇指,一邊向這名幼兒揮動大拇指,一邊說:“棒、棒、你真棒!同樣這樣的方法也是經常會不經間用到的策略。想想自己也常常是這麼做的,如此千篇一律、虛化泛化的評價方法,讓我重新思考評價的目的是什麼?學前兒童年齡較小,教師在評價幼兒的同時其實是在和幼兒有效地互動,認識自己的優點或不足,並促進每一位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因此,教師在評價幼兒時,必須採用適當的評價方式和評價語言,並注意合理運用激勵性評價,防止那種不關注個體差異的虛泛評價與無效評價。以前的評價,都有些流於形式,如活動後老師的一個小結性評價,沒有重點,沒有對活動過程的評價,我自己也常常是這樣的。有時我總會說:“你們喜歡不喜歡呀”、“這首歌好不好聽呀”、“你們高興不高興呀”……之類的話這類出現頻率很高、形式單一面向全體的問題看似熱鬧的互動,到底對幼兒發展有多大的意義呢?教師的應作的積極的反饋,應該是用恰當的語言對教育教學活動加以適時調控,將教育活動不斷引向深入。說起來容易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很難,作為新教師的我更應該慢慢地去學習。教師的回應方法直接影響到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慾望,我們應當將評價與指導結合起來,教師的`問題丟擲後,幼兒回答以後,不是簡單的複述或是表揚幼兒,透過一些帶有指導性的評價語言,來幫助幼兒揚長補短,不斷取得進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啟迪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引導他們去探索和創新。

  所以恰當的回應孩子是很重要的,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需要不斷的去探索,不斷的進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