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集錦15篇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集錦15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穫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計劃吧。想學習擬定計劃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透過學

  習地理,能夠對地理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透過學習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會學地理"到“會用地理”。

  二、學生基本情況

  透過八年級上冊地理教材的學習,學生對中國地理知識

  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中國的概況有了一定地瞭解。大部分學生上進心強,能夠遵守紀律,熱愛學習,個個爭上進。但班級之間教學成績差距較大,有不少學生好動、貪玩,精力不集中,學習方法欠恰當,因而學習成績不夠理想。面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要加強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另地理學科屬於非中考科目,學生普遍不重視,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更應鑽研教材,上好每一節課。

  三、教材分析

  本冊內容共分六章:

  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 本章內容既是對總論部分

  的總結,又是對分割槽部分的引領,因其內容列接近區域地理,所以安排為分割槽部分的起始篇。我們從宏觀上把握區域地理

  的概況,認識各地區的地理差異,為學好分割槽地理打下基礎。

  第六章 北方地區 教材從本章開始逐章介紹北方地

  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北方地區是四大地理區域中最先講述的一個區域,教材比較全面地講述和分析了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徵,以及自然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東北三省在北方地區中是一個典型的綜合區域,不僅自然地理條件獨特,而且其農業和工業在全國都有重要地位。因此,教材比較系統地講述了東北三省的自然地理、農業地理和工業地理三個方面的內容。黃土高原是一個以黃土景觀為特徵的特殊地形區,所以教材並沒有面面俱到。而是突出其有別於其他的特殊性和差異性。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得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教材從首都北京、古城北京、現代北京三個方面來講述北京。

  第七章 南方地區 本章先總後分,先講述自然特徵與農業後分別從長江三角洲、香港、澳門、臺灣講述。處於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長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蘇南部和浙江省北部。本節教材側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人文地理內容。“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香港和澳門是我國的領土,在經歷了百年滄桑後,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香港和澳門是特別行政區,實行特殊的社會制度;臺灣是祖國的神聖領土,是祖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儘早實現臺灣與祖國的統一,是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

  第八章 西北地區 本章第一節講述了西北地區的自

  然環境特徵,以及自然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第二節乾旱的寶地——塔里木盆地先描述盆地的自然環境特徵,突出乾旱,然後再突出盆地的能源和資源的開發,彰顯塔里木盆地是一塊“寶地”。

  第九章 青藏地區 本章第一節與前三章設計一樣,仍然先對青藏地區的概述 ,主要講述青藏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徵,以及自然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第二節高原溼地——三江源地區。三江源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它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有獨特的地理區域。

  第十章 中國在世界中 這一章對中國的國情進行概

  括性的總結,有利於從地理的視角認識祖國,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憂患意識。

  四、具體措施

  1、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做到全批全改。

  2、認真學習20xx版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3、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4、強化對基礎知識的鞏固,重視知識點與時事地理的結合,進行全方位的開放性試題訓練。

  5、教學目標明確,每節課要緊緊圍繞目標進行。

  6、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觀點,正確無誤地傳授給學生。

  7、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抓住關鍵,詳略得當,快慢適中。

  8、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五、教學計劃

  第一週第五章

  第二週至第五週 第六章

  第六週至第九周 第七章

  第十週期中考試

  第十一週至第十二週 第八章

  第十三週至第十四周 第九、十章

  第十五週至第十六週 複習

  第十七週八年級地理會考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透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進一步提高閱讀地圖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學生繪圖的能力。

  二、情況分析

  八年級地理主要是學習中國地理,涉及的內容中有關的地理基礎知識已經在七年級學習過了,因此八年級地理相對於七年級地理而言,要變得容易一些了。同時,相當部分內容學生有一定的瞭解,學習起來興趣更濃厚了,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更高一些。

  本期我任教八年級107和108兩個班的地理。平均每班近40人,學生成績相差較大,經過七年級的地理教學,兩個班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學習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閱讀地圖並透過地圖分析地理現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學大綱規定必須掌握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從上個學期期末檢測的成績來看,兩個班的優秀率和及格率在八鄉都在末尾,由此可見,兩個班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不濃厚,學習積極性也不高。這為學生學習八年級地理增加了相當大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1、透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進一步提高閱讀地圖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學生繪圖的能力。

  2、透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掌握中國地理概況,包括中國疆域概況,中國人口、民族特點及其地理分佈特點,瞭解人口問題給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

  3、掌握中國的自然環境,包括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概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絡與影響。瞭解中國自然資源分佈和自然資源所面臨的現狀,認識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學生節能、節約的主動意識。

  4、認識祖國各地風土人情和地區差異,瞭解人文地理的區域差異。

  5、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6、透過八年級《地理》下冊的課程學習,使學生真切的受到愛國主義教育,感受祖國的偉大和美好,樹立可持續發展觀的人地觀。

  四、教學措施

  1、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立足於學生髮展的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透過那些能夠帶給學生理智挑戰的教學;透過那些在教學內容上能夠切入並豐富學生經驗系統的教學;透過那些能夠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的教學;透過那些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做到“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有效地增進學生的發展。

  2、強化基本技能訓練,透過識圖、繪圖、比較、分析、歸納、總結等方式,提高學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閱讀、分析、理解能力。

  3、強化學生運用所學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現象和解釋地理現象產生的原因的能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4、加強課後的輔導,注重學以致用。開展各種地理小知識競賽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地理知識,並提高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5、搞好單元測試,發現問題及時加以解決,以確保所授知識的準確性,同時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的思想品質。

  五、課時安排

  本期共18周,實際教學周16周,共32課時,具體安排:

  第一階段:新課教學:第一週、第二週,中國的地域差異,4課時;第三週至第五週認識區域:位置與分佈,6課時;第六週至第八週認識區域:聯絡與差異,6課時;第九週期中質量檢測2課時第十週至第十二週,環境與發展,6課時第十三週建設永續發展的美麗中國2課時

  第二階段:中考複習:第14—18周10課時中考複習和考試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參考、推行許市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加強集體備課,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透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教學任務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湘教版)——《中國地理》(八年級上及下冊第一章)。

  三、學情分析

  經過七年級的地理教學,三個班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學習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閱讀地圖並透過地圖分析地理現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學大綱規定必須掌握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從上個學期期末檢測的成績來看,兩個班的優秀率和及格率在全鎮都是名列前茅,由此可見,兩個班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比較濃厚,學習積極性也比較高。這對於學生學習八年級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透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地理現象,進一步提高閱讀地圖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學生繪圖的能力。同時,透過本期地理教學,使學生掌握中國地理概況,包括中國疆域概況,中國人口、民族特點及其地理分佈特點,瞭解人口問題給社會、經濟、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掌握中國的自然環境,包括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概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絡與影響。瞭解中國自然資源分佈和自然資源所面臨的現狀,認識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學生節能、節約的主動意識。認識祖國各地風土人情和地區差異,瞭解人文地理的區域差異。

  五、教材分析

  第一章 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構成與分佈,掌握行政區劃劃分的標準。本章的教學重點是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及其分佈特點、行政區劃劃分標準及行政區劃構成。本章的教學難點是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級行政區劃的地理位置,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本章的內容較多,包括中國的地勢特點與地形特點,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學習中國的氣候型別及其分佈,中國河流與分佈,區分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內流區與外流區、內流河與外流河的特點。本章在中國地理中佔有重要的作用,內容繁多,難度較大。教學中應注意結合立體模型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的自然資源概況,包括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等,學習它們的分佈及特點。透過學習本章理解人口問題對自然資源對影響,明確節約自然資源的重要意義。本章的教學重點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資源的分佈。本章的教學難點是部分重要礦產資源如煤碳、石油、鐵礦和有色金屬的分佈。

  第四章 中國的主要產業

  本章主要是學習地理對我國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及科技發展的影響。其中以地理對工農業和交通運輸的影響最為重要,特別是地理位置、地形地勢、氣候和降水三個方面的影響是本章的教學重點,也是本章的教學難點。除地理對工農業和交通運輸業的影響外,本章還需要掌握我國工農業的佈局與發展,掌握我國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和不同地形區的常用交通運輸方式。特別是要理解鐵路、公路和水運對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意義。最後就是了解我國四大高技術產業區的分佈及原因。

  第五章 中國的區域差異(八下)

  本章主要內容是學習中國四大地區的概況和自然地理特點。本章的教學重點包括中國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線,尤其是秦嶺-淮河線在中國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義。其次是四大地理區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學難點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線兩側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六、教學措施

  1、強化基本技能訓練,透過識圖、繪圖、比較、分析、歸納、總結等方式,提高學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閱讀、分析、理解能力。

  2、強化學生運用所學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現象和解釋地理現象產生的原因的能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3、加強課後的輔導,注重學以致用。開展各種地理小知識競賽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地理知識,並提高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4、搞好單元測試,發現問題及時加以解決,以確保所授知識的準確性,同時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的思想品質。

  七、課時安排

  一、中國的疆域與人口8月24日-9月25日

  二、中國的自然環境 9月26日-10月31

  三、中國的自然資源 11月1日-11月13日

  四、中國的主要產業 11月14-11月27日

  五、八年級下冊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 11月28日-12月18日

  12月19日—1月8 期末複習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4

  本期我擔任了八年級地理教育教學工作。在學校的教育指導下,兢兢業業,紮實刻苦,計劃努力圓滿地完成本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以希望取得了較好的實效。為了更好地做好本學期地理教學工作,完成本學期主要的地理教學任務,提高教育教學成績特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基本情況分析:

  透過七年級地理教材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地瞭解。但由於我不是地理專業畢業,教學中也許存在不少誤區、盲區,學生知識沒有形成系統。再加上學校和學生自身條件等 多方面原因造成練習、測試都很不到位。大部分學生上進心強,能夠遵守紀律,熱愛學習,個個爭上進。但班級之間教學成績差距較大,有不少學生好動、貪玩,精力不集中,學習方法欠恰當,因而學習成績不夠理想。面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要加強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本學期教學總目標:

  本年度教學以中國地理為主,主要的地理教學任務:主要是學習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中國的區域地理。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主要學習中國的疆域、行政區劃、人口、民族,介紹了我國的領土情況、行政區域的劃分、人口概況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況、我國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國自然環境。介紹了我國地形、氣候、河流的基本情況,介紹了對我國經濟發展的

  有利影響,並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介紹了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分佈、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第四章:中國經濟:介紹了區域地理的劃分。重點講述了四大區域的.情況。

  三、教學措施:

  1、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學會讀圖、填圖,從宏觀上了解地理單元的知識。

  2、進行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資料的強化記憶,對地理知識進行必要的儲備。

  3、強化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以課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導教學。特別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

  5、注重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資訊科技的應用與整合:教學活動應該是由教學內容、學生、教師、教學環境整合而成的系統,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更應注重師生共同探究新知識的過程,重視學生學習的經歷和經驗,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透過學習情境的創設、實踐環節的開發和學習渠道的拓寬,豐富學生的經歷和經驗,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知識傳承、能力發展、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統一。

  6、要特別注重學習方法的研究和指導,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透過勤於鑽研、辛勤勞動,精於業務、精備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嚴格要求、嚴把關口;勇於改革、勇於創新,來夯實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嚴、實、精、活”的教風帶動“勤、實、悟、活”的學風。

  四、主要任務及目標

  1、認真備課、上課,細緻批閱作業。一堂好課,前提還在於備課的高低。“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的離不開夜以繼日的研究教材及學生、查閱資料、學習各種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手段。

  2、關愛學生,激勵學生,做他們學習、生活的引導者。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善於處理自身在不同場合的不同身份。對同學們,僅僅嚴師是不夠的;一味地與他們知心交友,也是不可取的。

  3、深入教研教改,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水平,提升為人民教育服務的能力。

  4、積極進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學習、與運用實踐。

  5、學以致用,課程整合,探索教育教學的新模式。

  6、組織進行多種形式的知識競賽和各種課外活動,豐富同學的業餘生活,提高對地理的學習興趣。

  二0一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5

  本學期學生及學情分析:

  八年級地理主要是學習完成中國地理部分,然後進行初中地理會考總複習以迎接6月14號的初中地理學業考試。涉及的內容多而且較為繁雜,因為是畢業學科,大多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更高一些。八年級學生透過一年半以來地理教材的學習,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初中地理概況有了一定的瞭解,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學大綱規定的必須掌握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對地理學習方法已基本掌握。這對於學生進行會考地理總複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由於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在教學中要注重分層次,面向全體,不放棄每一位學生。從現在起必須做些工作,加強學生重視的程度,為地理會考取得好成績打下基礎。

  本學期教材內容分析(哪些單元,重難點):

  指導思想以《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透過學習地理,能夠對地理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透過學習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培養學生“會學地理”,並且會考地理,在學業水平測試中取得理想成績。

  教材分析

  針對我校學生地理學科基礎薄弱,且中考複習時間短、內容多、要求高的實際情況,為了在有限的時間裡,把握考試要點,做到科學合理、優質高效地複習,我們八年級地理教師經過仔細磋商,在全面分析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的基礎上,特制定三階段複習計劃。

  第一階段:(3月中旬——4月下旬,約40天)看書複習教材,梳理知識體系,準確把握課程標準,立足課本,夯實基礎。因此這一階段的複習主要是嚴格扣緊考試課標規定的範圍,建立知識體系為線索,搞好單元過關,引導學生認真研讀課本,特別是課本中大小標題(黑體字)的內容,它們概括性強,重點突出。課本中的“活動”插圖圖表,重要的閱讀材料(如“之最”)也不能疏忽。做到正確把握地理概念,正確掌握讀圖、填圖、繪圖等基本技能。只有掌握熟悉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夠靈活應對各種試題,做到以不變應萬變。迎接全市第一輪水平測試,為後續複習奠定一個穩定基礎。

  第二階段:(4月下旬——5月下旬,約30天)專題複習,以《學業水平測試》為藍本,講練結合,迎接全市第二輪水平測試。課本的基本知識點的熟悉掌握是必要的,但是僅僅有這個環節,還是不夠,針對地理考題的特點(“無圖不成題”是地理中考試卷的重要特點)。我們這階段安排了以下兩個環節:

  1、梳理體系環節。打破幾冊課本之間、單元與單元之間、課與課之間的界限,以地圖為中心,整合相關地理知識,形成知識的系統化,從而幫助學生形成空間觀念、提高空間思維能力,也便於學生形成知識專題。

  2、講練結合環節。主要分各種題型的講練,以做《學業水平測試》為主,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並從中發現不足和漏洞,及時調整教學,補缺補漏。透過這個環節的複習,讓絕大多數學生基本做到熟悉課本知識點,掌握應考方法,能夠舉一反三。力爭在全市第二輪水平測試中,學生總體水平有長足進步。

  第三階段:(5月下旬——中考,約20天),綜合模擬,強化訓練,衝刺中考。

  這一階段的複習目的是:透過模擬題實戰的強化訓練(讀圖、填圖、繪圖訓練,材料分析題訓練,開放性題目訓練),各種專題的講練(精選部分中考試題,組成幾套專題練習)。透過講練,幫助學生總結和歸納有規律性的知識,教給學生解題思路和方法。學習解決某一類問題抓切入點的方法、規範表達的方法、分析地圖的方法及提取有效資訊的方法。精選幾套中考模擬試題進行近似實戰的強化訓練(做到限時、限量、優質),注意發現問題,及時指導,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並熟練掌握解題方法、解題技巧,最終以百倍的信心衝刺中考。

  與此同時,教師應有針對性的搞好各教學班的培優工作,努力提高有效優分數,提高合格率,降低低分率,讓我校今年的地理中考取得更大的進步。面對壓力和挑戰,我們只有埋頭肯幹,把有限的精力投入滲出到無限的學習和工作中去,才能不辜負家長、社會對我們的支援,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本學期教學目的及方法:

  教學目標:

  提高優分率,合格率,降低低分率。

  完成本學期教學任務的具體措施:

  1、認真落實複習計劃。

  2、充分發揮備課組的作用,依靠集體力量認真研究課程標準、教材和中考地理大綱。

  3、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抓好集體備考工作,有效實行資源共享、經驗共享。

  4、針對全體學生,重點抓好苗子和線上、線下的學生的知識過關。

  5、加強學法指導,答題技巧的訓練、知識歸納能力、書寫能力的訓練。

  6、認真上好複習課,提高每節課的複習效率。

  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

  第一週:學習《第八章認識區域:環境與發展》1—3節

  第二週;學習《第八章認識區域:環境與發展》4—5節

  學習《第九章建設永續發展的美麗中國》

  第三週:地球、地圖,陸地和海洋;天氣與氣候,

  第四周:居民與聚落,發展與合作;考試七年級上冊。

  第五週:亞洲,各具特色的地區,

  第六週:極地地區,不同型別的國家;考試七年級下冊。

  第七週:國土與居民,中國的自然資源,第一次抽考

  第八週:經濟與文化;考試八年級上冊;

  第九周:八年級下冊

  第十週:階段性測試(一)

  第十一週:階段性測試(二)

  第十二週:專題複習一;讀圖,填圖,繪圖,用圖,

  第十三週:專題複習二,

  第十四周:專題複習三;

  第十五週:綜合模擬,強化訓練;

  第十六週:綜合複習,中考模擬。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6

  秋風送爽,碩果飄香。又是一個新學期,本學期我擔任的地理教學工作。為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並取得良好的成績,我根據八年級地理學科的特點,特制訂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加強集體備課,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透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教學任務

  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湘教版)——《中國地理》(八年級上)。

  三、學生情況分析

  總體上講,學生學習積極性比較高,課堂討論較激烈,具備一定的學習自覺性,求知慾較高。課堂氣氛好,學生思維靈活;尖子不多。兩極分化,差生面大。

  四、教材分析

  八年級地理上冊(湘教版)教材內容是中國地理為主,分為中國的疆域、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和中國的區域差異四大部分。八年級地理上冊表現出對各種能力的培養,教材更多篇幅的圖片和活動的訓練。我國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但存在巨大的地域差異,這就需要在教學上處理好整體與差異的關係。

  例如:我國的疆域面積居世界第三,但東西和南北都跨度很大,帶來了冬季氣候上的南北差異也帶來了東西的時間差異。

  例如:我國地形以山地為主,但地形複雜多樣。自然環境存在南北氣溫的差異、東西降水的差異。自然環境的差異帶來了各區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北方地區的能源與工業,南方地區的商業與農業,西北地區礦產資源與畜牧業,青藏地區的高寒景觀各具特色形成了四大地區差異。

  又例如:我國自然資源豐富,許多資源的總量都居世界前列。由於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東西差距較大,許多重要的資源分佈不均,在利用的過程中出現極大的浪費。以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如何因地制宜地開發可更新能源,保護好現有的能源是我們在這一章節不可忽略的主題思想。

  五、教學總目標:

  1、透過義務教育階段《地理》(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得到發展。

  2、成績:努力提高學生的成績,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試中爭取沒有不及格學生。

  種形式,給學生一個學習探究、合作的空間,培學習地理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加強“雙基”的基礎上,注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與培養。

  3、教學中做到精講,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絡和思維方法及解題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帶水,要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益。訓練題要做到精選、精練,鼓勵微型試題。做到講練結合,努力提高複習效率。

  4、重點熱點抓輻射重點據生活實際中的具體問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切忌將教材內容重複複習一遍,應在所例舉的重點熱點專題複習中,運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學習方法,相互研討、歸納,讓學生從教材內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維深度的問題,啟用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並做到“寬口徑、粗線條、廣輻射。”

  5、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搞好集體備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講究練習的實效性。

  6、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7、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8、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組,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9、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0、每次月度考試後,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總之,在本學期中,我會努力以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和方法去引導教育學生。從而切切實實地提高教育質量,取得新的成績。向學校、學生、家長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7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世紀精神為指標,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儘快適應網路環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二、基本情況分析

  透過一年地理學習,學生對地理學習方法已基本掌握。學習中國地理相對比較容易。但由於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所以應重點在教法上以面向中游學生的“雙基”和應用能力為主,同時兼顧兩頭,讓優秀生更突出,讓落後生有進步。爭取通本學期的學習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會地理,會學地理”,並且會應用地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主要的地理教學任務:主要是學習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中國的區域地理。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主要學習中國的疆域、行政區劃、人口、民族,介紹了我國的領土情況、行政區域的劃分、人口概況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況、我國的民族政策。

  第二章:中國自然環境。介紹了我國地形、氣候、河流的基本情況,介紹了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並指出了不足。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介紹了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分佈、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第四章:中國經濟:介紹了區域地。

  四、課時安排

  第一週——————中國的疆域——————1課時

  第二週——————中國的行政區劃——2課時

  第三週——————中國的人口————1課時

  中國的民族——————1課時

  第四周—第五週————中國的地形————4課時

  第六週—第七週——————中國的氣候————4課時

  第八週——————中國的河流————2課時

  第九周——————自然資源概況————2課時

  第十週——————中國的土地資源——2課時

  第十一週————中國的水資源————1課時

  中國的海洋資源————1課時

  第十二週————秦嶺—淮河線————2課時

  第十三週————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2課時

  第十四周————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2課時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8

  一、基本情況分析:

  該年級現有學生70人,而且七年級地理基礎打的比較紮實,成績很好,這給八年級的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總體上講,學生讀圖、識圖的能力還很差,主要是靠死記硬背。而且隨著學科的增加,學生可利用的課外時間也相對減少,也給成績的進一步提高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二、教學目標

  本期主要學習內容為中圖版八年級上期,包括:陸地與海洋、多樣的世界氣候、居民與聚落、發展與合作。其中,前兩章為重點內容,而且為中考必考章節,難度相對較大。

  三、能力培養

  針對該年級學生讀圖、識圖能力較差的問題,本期主要加強學生在這兩方面的能力培養,主要是充分利用好地圖冊和填充圖冊。並加強學生這方面的專題練習,教會學生如何去讀圖,如何在圖中去尋找有效資訊,如何正確地解題。並能把所學知識靈活地運用,而得到紮實掌握的效果。

  四、教學進度安排

  1周:海陸分佈

  2周:海陸變遷

  3周:世界的氣溫和降水

  4周:世界的氣候型別

  5周:學月檢測

  6周:氣候與人類活動

  7周:人種和人口

  8周:語言與宗教

  9周:聚落

  10周:半期檢測

  11周:學習與探究----聚落髮展與景觀變化

  12周:國家和地區

  13周:國際合作

  14、15、16周:八年級下部分內容

  17---20周:期末複習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9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八年級(1---7)班的地理教學,為了更好地做好本學期地理教學工作,完成本學期主要的地理教學任務,提高教育教學成績特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1、本屆八年級共四個教學班級,據上期情況來看,學生成績不平衡。成績優異的學生有百分之八左右。這些學生平時上課認真、學習勤奮。而成績較差的學生主要是學習態度不端正、厭學情緒重。為此,在教學時,要因材施教,從嚴要求,熱心幫助那些學有困難的學生,爭取全面提高學習成績。

  2、由於本學期教學時間緊,除了要完成本冊書的教學任務,還要複習前三冊的知識,所以教學務必緊促、落實。

  二、教材分析:

  八年級地理下冊主要學習中國的經濟與文化內容,介紹了中國的農業、工業、高技術產業、交通運輸業以及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分為經濟發展與區域地理兩大板塊。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運用資料並聯系實際說出我國農業分佈概況,並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工業的地理分佈,用例項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比較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運用地圖說出我國交通運輸網路的大致分佈格局。

  在區域地理中,從位置與分佈、聯絡與差異、環境與發展三個角度來認識我國的各個區域。

  三、教學措施:

  1、以課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導教學。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的要求選擇教學方法,特別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以便順利地實現教學任務,完成教學任務。注重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資訊科技的應用與整合:教學活動應該是由教學內容、學生、教師、教學環境整合而成的系統,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更應注重師生共同探究新知識的過程,重視學生學習的經歷和經驗,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透過學習情境的創設、實踐環節的開發和學習渠道的拓寬,豐富學生的經歷和經驗,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知識傳承、能力發展、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統一。在平時的教學中,強調地理同生活實際的聯絡,創造一切條件,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引導學生把課堂中的地理知識和方法運用於生活實際中去。

  2、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最佳化與智力潛能的開發,以學生髮展為本,一切為了學生,全面關心學生;提高教學效益,保證教學質量,推出教學品牌。

  3、要特別注重學習方法的研究和指導,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透過勤於鑽研、辛勤勞動,精於業務、精備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嚴格要求、嚴把關口;勇於改革、勇於創新,來夯實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嚴、實、精、活”的教風帶動“勤、實、悟、活”的學風。

  4、強化對基礎知識的鞏固,重視知識點與時事地理的結合,進行全方位的開放性試題訓練

  四、教學進度:

  教學進度表:

  第1---4周,學習課本第1章(難點章節、重點章節)

  第5---8周,學習課本第2章(難點章節、重點章節)

  第9---11周,繼續學習第2章,迎接期中考試

  第12----19周,學習第3、4章

  第20----22周,複習

  第23周,期末考試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10

  一、教學目標:

  1、能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指出四大地理區域;能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比較四大地理區的自然、人文地理方面的差異,瞭解各地理環境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2、能運用地圖指出區域的位置、範圍,能繪製某一地理事物略圖,描述該地理事物的分佈特點;瞭解祖國內地與港、澳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絡,明確內地對港澳的促進作用;能根據一個城市的職能和歷史條件,考慮城市發展和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3、能夠以珠江三角洲和西雙版納為例,學會分析區域位置和區域地理特徵的一般方法,學會評價自然區域特點,以兩個地區為例,說明地理環境是相互聯絡和相互影響的,相互滲透的一個整體,說明支柱產業及其形成的條件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4、透過對黃土高原和長江沿江地帶的學習,能在地圖上認識主要的地形型別,並能描述區域的地形特徵、氣溫、降水分佈概況,歸納出區域的重要氣候特徵,能說明某區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認識區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辨證關係。

  二、教學主要措施:

  1、組織學生學習,討論地理學科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自覺性;

  2、運用地理圖表、實物、遠端資源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3、綜合學生身邊的地理事物教學,理論聯絡實際;

  4、把課堂教學和課後練習、複習綜合起來,一步一個腳印;

  5、注意章節小結、反思,及時發現學生的知識漏洞。

  三、遠端教育課安排:

  說明:具體上課時間,節次結合班級安排和遠端資源情況確定。

  第五章第四周

  第六章第九周

  第七章第十一週

  第八章第十七週

  四、教學進度安排

  1

  9/2——13

  第五章第一節 四大地理區域劃分

  2

  2

  16——20

  第二節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2

  3

  23——27

  第三節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2

  4

  2/3——6

  章節複習、小結、測試

  2

  5

  9——13

  第六章 第一節 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2

  6

  16——20

  第二節 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

  2

  7

  23——27

  第三節 祖國的神聖領土

  2

  8

  30——3/4

  第四節 西部開發的重要陣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

  9

  6——10

  章節複習、小結、測試

  2

  10

  13——17

  期中複習、機動

  2

  11

  20——24

  期中考試、質量分析

  2

  12

  27——1/5

  第七章 第一節 面向海洋的地區——珠江三角洲

  2

  13

  4——8

  第二節 西南邊陲的特色旅遊區——西雙版納

  2

  14

  11——15

  章節複習、小結、測試

  2

  15

  18——22

  第八章 第一節 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形區——黃土高原

  2

  16

  25——29

  第二節 以河流為生命的地區——長江沿江地帶

  2

  17

  1/6——5

  章節複習、小結、測試

  2

  18

  8——12

  期末複習 第五章

  2

  19

  15——19

  期末複習 第六章

  2

  20

  22——26

  期末複習 第七、八章

  2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11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透過前面對七年級地理的學習,掌握了一些地理知識,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學習地理有了一些興趣和學習方法。但部分學生對地理學科不重視,知識掌握不牢,作業、練習不認真,導致回答問題張冠李戴,學習成績不理想。因此,本期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加強學生掌握知識準確性的訓練和作業、練習的督查工作。

  二、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共四章內容:第一章,從世界看中國。主要內容包括遼闊的疆域、眾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重點介紹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遼闊的國土、行政區的劃分、人口及分佈概況、民族的構成和分佈及政策。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主要內容包括我國的地形和地勢、氣候、河流和湖泊。重點介紹我國地形、氣候、河流、湖泊的特點,以及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主要內容包括我國的自然資源總量豐富及人均不足、土地資源、水資源。重點介紹我國主要的自然資源特點、土地及水資源的分佈、利用、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第四章,中國的經濟發展。主要內容包括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工業的分佈與發展。重點介紹我國發展交通的重要性、四通八達的交通網、靈活的交通運輸樞紐、如何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主要的農業部門、農業的重要性及地區分佈、如何發展農業及面臨的挑戰和對策、工業的重要性及分佈、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分佈。

  三、教學措施:

  1、注重教學改革與創新,因材施教,選擇靈活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新穎的教學活動。教學中充分利用身邊的地理,將書本知識和身邊的地理相結合,透過學習情景的創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引導學生把教材中的地理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中,從而準確掌握所學地理知識。

  2、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強化學生運用、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強化基礎知識的鞏固,加強學生的基本技能,既讀圖、填圖能力的培養。

  4、注意挖掘學生的體驗和生活經歷,密切聯絡社會實踐,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四、教學進度:

  1—3周 第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

  本章重難點:學生初步學會閱讀“中國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圖”、“中國疆域示意圖”、“中國政區圖”、“我國人口密度圖”、“我國各省級行政單位的人口與面積比較柱狀圖”、“我國的民族分佈圖”,形成對我國位置、疆域、行政區劃、人口和民族分佈的空間想象能力。

  4—7周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本章重難點:學生初步學會閱讀“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示意圖”、“我國地形分佈大勢”、“我國1月平均氣溫圖”、“我國7月平均氣溫圖”、“我國年降水量的分佈圖”、“影響我國的冬季風圖”、“影響我國的夏季風圖”、“我國的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圖”、“我國不同的氣候型別圖”、“我國的主要河流和湖泊”,並學會分析總結我國的地形、氣候、河流和湖泊的特點。

  8—10周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本章重難點:我國的土地資源、水資源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1周,中期檢測

  12—14周 第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

  本章重難點:讓學生掌握並能在地圖中填讀我國主要的鐵路幹線及樞紐城市、我國主要的工業基地及工業城市。

  15周—19周,複習。

  20周檢測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12

  一、學生基本情況

  透過八年級上期的教育教學,兩個班都基本形成了比較好的課堂氛圍,143班有了很大進步,上期質檢成績鄉鎮排名第6名。141班有些退步,雖然是第

  2、3名的樣子,但是還是退步了。兩個班都有為數不少的同學比較懶散,學習不夠努力,成績差距很大,需要努力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內容共分五章:

  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 本章是中國區域地理的開篇,上承中國地理總論部分,下啟中國地理區域部分。在前四章講述中國地理概況、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本章將進一步闡述我國不同地區的地理差異。要求我們從宏觀上把握區域地理的概況,認識各地區的地理差異,為學好分割槽地理打下基礎。

  第六章認識區域——瞭解東北地區的位置與分佈。從瞭解區域位置與自然環境著手,探討人口、城市和產業的空間分佈,引導我們認識區域的基本特徵,進而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方法。

  第七章認識區域——聯絡與差異。由於自然、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區域與區域之間、區域內部既存在著差異,有保持著聯絡。這章我們學習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國際樞紐功能;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旅遊文化特色;珠江三角洲區域的外向型經濟;長江三角洲區域的內外聯絡和長株潭城市群內部的差異與聯絡。

  第八章認識區域——環境與發展。北京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名城;寶島臺灣是我們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美麗富饒,令人魂牽夢繞;走進新疆,領略那裡的風土人情以及西部大開發帶來的輝煌;走進貴州我們彷彿置身於?斯特高原,探究國土整治的成功經驗;走進黃土高原我們能感受到當地居民的質樸生活以及區域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

  第九章建設永續發展的美麗中國——中國,這隻騰飛於世界的東方巨龍以嶄新的姿態翱翔於天宇、走向世界。

  三、教學任務與目標:

  以《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透過學習地理,能夠對地理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透過學習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會學地理”。

  四、教學設想:

  1、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達到每一堂課需要的教學效果

  2、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3、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4、強化對基礎知識的鞏固,重視知識點與時事地理的結合,進行全方位的開放性試題訓練。

  五、具體措施:

  l、鑽研教學大綱,訂好教學工作計劃。

  2、認真寫好教案。

  3、教學目標明確,每節課要緊緊圍繞目標進行。

  4、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觀點,正確無誤地傳授給學生。

  5、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抓住關鍵,詳略得當,快慢適中。

  6、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

  7、精心選擇作業,認真批改作業。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13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八年級共有兩個班83人,本屆學生基礎較,上進心不夠,甚至有部分學生厭學。但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較為理想,上學期期末考試參考人數92人,其中67人及格,及格率為72.83%左右;優生只有26人,優生率為28.26%左右,這個成績相對於同類鄉鎮來說應該很好了。這期要參加瀘州市會考,因此教學內容較為繁重,這學期我將透過各種途徑來提高教學成績。

  二、本學期教學內容分析:

  本學期共五章內容,針對每章內容具體分析如下: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

  本章學習是以區域為單位,將中國大致按方位分為四大地理單元,在已學的地形、氣候及經濟等方面知識的基礎上,透過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方法認識我國四大地理單元各自的特徵和不同地理單元之間的差異。在本章的最後設計了綜合歸納和比較我國四大地理單元的學習活動,在各大地理單元中,也對認識區域部分未能涉及的一些具有較大意義的地理知識,進行了簡介,意圖透過這些設計和活動,在整體知識背景和區域學習方法方面為後續認識區域部分的學習打下基礎。

  本章重難點:

  1、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2、能填表比較四大地理單元的特徵。

  3、能說出各地理單元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第六章、認識不同區域

  在學習了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瞭解中國整體概況之後,本章轉入中國分割槽地理的學習。本章是中國地理“認識區域”部分的主體,課本選擇了東北、首都北京、長江流域、西部地區和臺灣五個不同內型的區域構成本章的五節內容(另外還有第七章專門講珠江三角洲地區)。課本選擇的區域,縱貫南北,橫聯東西,有利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由部分到整體地認識祖國,並學會不同型別區域的學習方法。

  本章重難點:

  1、“運用地圖資料說出區域產業的結構與空間分佈特點”,為本章重點之一。

  2、“舉例說明區域內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聯絡和相互影響”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3、“舉例說出區際聯絡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意義”,為本章重點之一。

  第七章、改革開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改革開放起步最早、經濟發展創造的奇蹟最多的前沿地帶,是我國一個富有特色的地理區域。因此,本教材選擇珠江三角洲地區這一典型區域作為學生學習區域的基本內容,還同時介紹了與珠江三角洲毗鄰並聯系密切的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

  本章重點:

  1、“運用地圖說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範圍,(教學論文 )並對區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簡要評價”,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2、舉例說出影響珠江三角洲農業和工業發展的地理因素。

  3、舉例說明祖國內地對香港、澳門經濟繁榮所起的作用。

  本章難點:

  1、外向型經濟對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鎮化發展的特點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礎上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周邊地區的聯絡和影響。

  第八章、繼往開來的天府之國——四川省

  透過本章的學習,讓學生從地理位置、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經濟、旅遊、交通運輸等方面認識我們的家鄉——四川。本章的學習內容多,但需要記憶的知識並不多。

  本章重難點:

  1、據歷史資料說明四川名稱的由來;用地圖呈現四川的地理位置、人口分佈差異大,從而激發學生探究差異巨大的自然環境。

  2、在自然環境差異巨大的四川,如何搞好經濟建設。

  第九章、走向世界

  三、教學目標:

  透過這一學期的學習,希望這期的地理成績在全縣同類鄉鎮學校排名中提升兩至三名。轉變學困生對地理的畏難情緒,讓每個學生以飽滿的熱情來學習地理。

  四、教學措施:

  l、鑽研教學大綱,訂好教學計劃。

  2、精心選擇作業,認真批改作業。

  3、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

  4、認真寫好教案。

  5、教學目標明確,每節課要緊緊盤繞目標進行。

  6、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觀點,正確無誤地傳授給學生。

  7、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點,分離難點,抓住關鍵,詳略得當,快慢適中。

  8、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對學生進行

  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9、注意教學要領得當。對不同的內容靈活選用恰當的教法,在教學中要斗膽探索,勇於立異。

  五、教學進度:

  本學期課時為38課時,每週2課時,教學內容及參考課時如下: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

  第一節:北方地區——黑土地和黃土地1課時

  第二節:南方地區——溼熱的紅土地1課時

  第三節: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1課時

  第四節:西北地區——廣袤的土地1課時

  第五節:青藏地區——高寒的土地1課時

  第六章、認識不同區域

  第一節:環境獨特的地理區域——東北3課時

  第二節:首都北京3課時

  第三節:長江流域地區3課時

  第四節:西部地區3課時

  第五節:祖國的寶島——臺灣2課時

  第七章、改革開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第一節:珠江三角洲——黃金三角1課時

  第二節:快速發展的經濟2課時

  第三節: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1課時

  第八章、繼往開來的天府之國——四川省

  第一節:多彩的四川1課時

  第二節:崛起的四川1課時

  第九章、走向世界2課時

  複習初一的會考內容4課時

  檢測、複習:

  本學期共38課時,新課結束共需31課時,剩下7課時用於平時的複習和檢測。本期一共有5個章節的內容需要檢測。利用晚自習時間進行作業評講。

  以上是本期八年級下冊地理教學計劃,若有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14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和“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密切聯絡實際,體現地理學的實用價值,反映地理學的和社會的新發展。

  二、學情分析

  我校八年級共四個班。本學期我任130班和131班的地理教學任務。從總體來看,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不濃,地理能力欠缺,成績差距大。有的學生好動,貪玩,精力不集中,學習方法不當,成績不理想。面對八年級學生的不同特點,我決定對成績好的,中等的,較差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八年級地理上冊的主要內容有:中國的疆域和人口,中國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以及中國的經濟發展。其中第一章講述的是中國的疆域和人口。第二章講述的是中國的自然環境(地形,氣候,河流等知識)。第三章講述中國的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和分佈。第四章講述中國的經濟發展。其中中國的疆域,人口,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是教材的重點,中國的地形特點和氣候成因是教材的難點。

  四、教學措施

  1.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新課標的要求指導教學。在教學中採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給學生一個學習探究,合作學習的空間。

  2.密切聯絡實際,重視地理知識與實際的聯絡。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地理。、

  3.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勇於改革,不斷創新。

  4.開設校本課程,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建設美好家園的情懷。

  五、教學進度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和人口(1至3周)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4至8周)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9至12周)

  第四章中國的經濟發展(13至16周)

  複習17至19周。

  期終考試20周

八年級地理教學計劃15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儘快適應網路環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透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教材分析:

  八年級地理上冊(湘教版)教材內容是中國地理為主,分為中國的疆域、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和中國的區域差異四大部分。重視對地理知識的綜合與運用方面,更加重視學習對地理資訊的處理,對地理資料的分析以及對地理知識的運用能力。因此,八年級地理上冊表現出對各種能力的培養,教材更多篇幅的圖片和活動的訓練。

  我國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但存在巨大的地域差異,這就需要在教學上處理好整體與差異的關係。

  三、教學任務和要求

  本學期主要的地理教學任務:主要是學習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中國的區域地理。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主要學習中國的疆域、行政區劃、人口、民族,介紹了我國的領土情況、行政區域的劃分、人口概況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況、我國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國自然環境。介紹了

  我國地形、氣候、河流的基本情況,介紹了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並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介紹了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分佈、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第四章:中國經濟:介紹了區域地理的劃分。重點講述了四大區域的情況。透過學習,掌握我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自然地理特徵和四大區域概況。

  四、教學措施:

  1、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做到全批全改。

  2、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處,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4、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5、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爭創優秀教案。

  6、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7、擬好複習計劃,制定複習提綱,認真組織複習。

  8、每次單元簡測後,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9、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10、積極參加計算機培訓並不斷自學,提高課件的製作水平,爭創優秀課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