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教學設計與反思

初中英語教學設計與反思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英語教學設計與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課題:unit 7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教材分析:

  英語教學要求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而英語知識意味著記憶的不斷重複性,那麼把學生抓在手中讓他們跟著學,有興趣學就變得非常重要.這就要求英語教學設計精緻、完美,行之有效,以極大地刺激學生的學習情緒,滿足他們的學習欲求,形成師生之間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下面是我對我們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7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對如何將《英語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作如下探討。

  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熟識新夥伴,同時引導學生採用practicing,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和role playing的學習策略,學習一些新詞彙,掌握一些重點句型,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瞭解。

  一、教學目標:

  1、重點詞彙:peel, cut up, put ? into, pour, turn on..

  2、重點句式:how do you make? ?

  first?, than?,next?, finally?.

  3、語法知識:how much +不可數名詞

  howmany +可數名詞

  能力目標:

  學生學會熟練製作奶昔,並且能夠用英語解說製作的步驟。

  教具:

  多媒體攪拌器幾個塑膠杯六個香蕉兩杯牛奶一大杯做好的香蕉奶昔

  二、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堂,先微笑詢問全班同學:what drink do you like?待學生紛紛表達自己喜好時,舉著備好的.奶昔邊說:here is somebanana milk shake. would

  you like some?學生搶著回答yes時,把準備好的奶昔分給他們(部分學生自帶有杯子)品嚐。之後問:do you know how to make this milk shake?(有學生回答no),並宣佈:現在我們來製作這種香蕉奶昔。

  二、教學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1、播放圖片,讓學生觀看並說出製作奶昔所需工具和物品(必要教師時幫助補充)。順勢學習攪拌器(biender)這個單詞。

  2、播放製作香蕉奶昔全過程,結合學習關鍵詞彙:peel, cut up, put ? into, pour, turn on.

  3、listening.要求學生把製作香蕉奶昔的順序標在書本1b的橫線上。

  4、教師製作奶昔。邊演示邊解說(in english)

  5、pairwork,學生兩人一組,操練如何製作香蕉奶昔。

  三、學生動手製作香蕉奶昔。

  分別請兩位同學(自願)到講臺上演示製作香蕉奶昔。要求按步驟用英語解說(如有誤,教師糾正)然後連同老師做的奶昔一起分給同學們品嚐。(充分肯定表揚上來製作奶昔的同學)

  四、listening

  1、學生聽、並完成2a、2b。

  2、小結how much與how many的區別和用法:

  how much+不可數名詞

  how many+可數名詞

  鞏固這兩詞彙的用法,在黑板板書:

  how much、how many

  what do you want?

  apples does she have?

  birds can we see?

  chacolate did he eat

  要求學生完成句子?

  五、教學拓展

  兩人一組,就某種水果奶昔或水果色拉如何製作進行討論、操練。然後請一、兩組同學站起來表演。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

  六、summary對本節課進行小結

  七、homework作業

  1、默寫本課重點詞彙、短語。

  2、用英語寫出製作某飲料或食品的步驟。

  教學反思

  1、巧妙匯入。良好的開端,成功的一半。一節優質課,不但要求教師潛心備課,熟悉教材、瞭解教材,而且要求教師最佳化課堂,增強趣味性,最大限度吸引學生,激發其學習興趣,把注意力放到課堂上來。這得靠教師巧妙構思,設計合情合理的匯入方式。這節課從教師隨口詢問學生喜歡什麼飲料到分別給學生品嚐香蕉奶昔,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興奮神經,一下把他們吸引住了,連後進生也躍躍試試,積極配合。本節課做到了這一點,從學生的反應看,這種匯入方式是值得肯定的。

  2、教與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在教學過程中,既有教師靈活的教,也應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課堂中避免了以往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學習這一模式。把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親手製作香蕉奶昔,品嚐奶昔,增強了學習趣味性,引發學生思考、記憶。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指導性。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在學到知識同時亦學得開心、有趣。

  3、創造性教學。學習,不但要學習前人的豐富經念,牢記掌握固有知識,還要學會靈活應用,才是學習的根本目的。在本課堂,大膽進行教學拓展。在學生學會製作、描述製作奶昔之後。設計讓學生充分使用發散思維,想象製作其他奶昔或食品的方法。透過學生們的積極努力,不但學會了製作香蕉奶昔,也探討到了製作其他食品的方法。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

  4、學習過程同時也是發現歸納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但要跟隨教師學習,也應在學習過程中善於歸納總結,自己得出結論。所學的知識才印象深刻,牢固掌握。把別人的知識經驗變成自己的知識經驗。我在處理how much與how many的區別用法時疏忽了這點,沒有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出來,而是直接告訴他們,然後通過幾個簡單練習來鞏固。使得學生記憶機械,呆板。效果也欠佳。

  5、掌控課堂,靈活教學。靈活過渡,必要時採取有效的取捨,遊刃有餘是每位優秀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我在上課時完全按照備好的課按部就班,覺得每一步驟都很重要,不可少。時間不多時還繼續按原來的思路授課,以至到最後超時。操作過於呆板,不夠靈活機智,影響到教學質量。

  6、平等原則。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與重視。處於青少年階段的初中生對這要求體現得尤其強烈。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微小的細節,也會引起學生的注意,聯想。甚至引發他們的情緒,使自信心受到打擊。課堂中把給忽略了這部分。體現在讓學生到講臺來示範做奶昔時,不少學生高高舉起手,都希望自己能去試試。結果,我叫上來的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令那些"後進生"極其失望。甚至有個別學生露出不屑的神色。這點非常欠考慮。備課時沒有想到應該讓一個優秀生,一個後進生來表演,從而體現出教師對各個學生一視同仁的原則。以後應該多考慮學生個體、心理以及年齡等各因素。

  透過這一節課,我對如何備好課,吸引學生,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也深刻體會到了備課既要備教材,也要備學生的真正含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