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羅梭 欣賞課教學設計

快樂的羅梭 欣賞課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快樂的羅梭 欣賞課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課題:

  快樂的羅梭

  課時:

  一課時

  班級:

  一年級

  教師:

  劉靜(貴陽市雅關學校)

  課型:

  欣賞課

  教學目標

  1. 初步培養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

  2. 初步認識月琴,琵琶並聆聽其音色特點;

  3. 以欣賞為主線,透過欣賞與體驗、模仿、綜合等活動方法,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

  4.學會幾個基本彝族舞蹈動作,隨音樂參與表現。

  教學重點:

  以欣賞為主線,透過欣賞與體驗、模仿、綜合等活動方法,熟悉樂曲主題音樂,感受樂曲歡快情緒。

  教學難點:

  在教學重點的基礎上學會幾個基本彝族舞蹈動作隨音樂參與表現。

  教學準備:

  PPT 、鋼琴 、小蜜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聆聽全曲匯入,初步感受樂曲歡快情緒。提問:聽到了什麼?樂曲是什麼情緒?

  2.揭題並出示課題《快樂的.羅梭》,向學生介紹這是一首彝族民歌,張式業編曲。解釋“羅梭”是彝語“彝族”的意思,體裁是民樂合奏。

  3.認識月琴、琵琶兩種樂器,聆聽其音色特點,請學生說說兩種樂器的形狀區別。

  二.欣賞

  (一)分段欣賞

  1.教師用聽唱法分句教唱樂曲主題音樂3遍並打穩定拍(注意學生學唱時的表情和情緒);

  2.教師示範並彈奏樂曲主題音樂,學生用“la”模唱樂曲主題旋律並拍手(拍手節奏x ?x)

  3.教師示範並彈奏樂曲主題音樂,學生用“lu”模唱樂曲主題旋律並拍手(拍手節奏x ?0)

  4.出示節奏卡片,指名學生一個拍節奏x ,另一個學生拍節奏x ,隨主題音樂帶領全班學生做二部節奏體驗。

  5.初聽樂曲第一部分,提問:數一數樂曲主題出現了幾次?(6次)

  6.復聽樂曲第一部分,可模仿月琴演奏姿勢,也可拍手律動,用你喜歡的方式就行。

  7.初聽樂曲第二部分,模仿琵琶演奏姿勢

  8.復聽樂曲第二部分,提問:觀察我做了什麼?

  9.再聽樂曲第二部分,全班模仿,一起隨音樂律動。

  10.初聽樂曲第三部分,提問:樂曲第三部分完整再現了第幾部分的主題音樂?(第一部分的主題音樂)

  11.復聽樂曲第三部分,提問:從速度和節奏上仔細聆聽與主題音樂進行對比有什麼變化?(教師小結:速度不斷加快,舞蹈節奏也越來越快。彷彿人們情緒高漲,姑娘們舞裙在快速旋轉,音樂在高潮中戛然而止,歡快熱烈場面突然靜止,令人回味無窮。)

  (二)完整聆聽全曲,用你喜歡的方式參與體驗

  三.表現樂曲

  1.教師展示彝族相關文化與音樂

  2.教師示範彝族舞蹈,教會學生幾個基本彝族舞蹈動作

  3.播放音樂,師生隨音樂跳起彝族舞

  4.機動(啟發學生在適當位置加進“嘿嘿”襯詞烘托氣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