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荷葉圓圓》的教學設計範文(精選5篇)

語文《荷葉圓圓》的教學設計範文(精選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最佳化。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荷葉圓圓》的教學設計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荷葉圓圓》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會寫“是”、“朵”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難點:認識生字“蹲”;書寫“我”、“美”。

  【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課題

  1、簡筆畫畫出荷葉。說說這是什麼?它是什麼樣的?

  (板書課題:荷葉圓圓)

  出示“荷”字的卡片,誰有好辦法記住咱們的這位“新朋友”?

  2、簡筆畫畫出:

  小水珠、蜻蜓、青蛙、小魚。

  瞧,還有誰來了?

  學習“珠”字。

  3、喜歡它們嗎?那咱們一起來學習這一課。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認生字,再同桌互相抽讀生字,比比誰讀得準,認得多。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一讀課文,如:

  表情朗讀;配上動作讀;和小組同學分工合作讀等。

  3、想讀給大家聽嗎?你喜歡讀哪段就站起來讀哪段。

  三、再讀課文,指導朗讀

  1、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生交流)

  2、都有誰喜歡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

  (以下步驟極據學生的回答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3、小組裡分角色讀課文,指名分角色讀課文:

  評選“最佳小水珠”、“最佳小蜻蜓”、“最佳小青蛙”、“最佳小魚兒”、“最佳旁白”。

  4、師述: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荷葉給它們都帶來了快樂。

  那荷葉還是誰的什麼?(荷葉是荷花的好夥伴;荷葉是我的故事書……)同桌互相議一議,想說的說給同學聽,想畫的畫下畫面。指名展示。

  齊讀課文質疑。

  說說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齊讀課文,說說荷葉是誰的什麼。

  二、指導背誦

  1、學生看畫面練習背誦。

  2、教師引背。

  3、小組挑戰背。

  三、學生自學生字

  1、抽讀生字卡片。

  2、先自由識記生字,再分小組交流討論,評選出小組裡的“識字能手”。

  四、反饋識字成果,教師適當點撥

  1、說說你認識了哪些生字新朋友,是怎麼記住的。

  2、教師點撥:

  出示“搖”字,誰會讀?再出示“捕”、“擠”、“推”三個字,你發現了什麼?

  出示“膀”、“肚”、“背”、“腦”;“蹲”、“跑”、“跳”、“路”;“坪”、“地”、“牆”、“坡”;“籃”、“筆”、“筷”你又發現了什麼?

  3、做遊戲識字:

  學生起立,教師分別出示“搖”、“蹲”的卡片,學生迅速做出這個字的動作;教師出示“停”的卡片,學生則停下站立不動。

  五、指導寫字

  1、學生選擇一個自己認為最好寫的字:

  先觀察,後學寫。

  2、說說你寫的是什麼字?

  展示學生作業,自評,他評。

  3、以下幾個字的教學步驟相同。

  六、作業設計

  把這篇課文背給家長聽,讓自己的家長評一評你讀得好不好。

  語文《荷葉圓圓》的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會寫“是、朵”等六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學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激發對大自然、對美的嚮往。

  教學重點:識字,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夏天的美好。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揭示課題匯入

  你們這是什麼?

  荷葉是什麼樣子的?

  你喜歡荷葉嗎?

  還有一些朋友也喜歡荷葉,都是誰呢?今天我們來看課文《荷葉圓圓》。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藉助拼音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用學過的方法學習本課生字。

  2、我來檢查一下大家的自學成果。

  A、出字謎

  “人來小亭邊”(停)

  “月亮在旁邊”(膀)

  “一天一天又一天,天天太陽都出山。”(晶)

  B、生字變變變

  出示生字: 朱 秀 幾 羽

  你們認識嗎?大家說一說它們的讀音和組詞。

  下面它們變變變,你們還認識嗎?

  出示: 珠 透 機 翅

  你們真棒啊!認識了這麼多的生字!

  三、走進課文 練習朗讀

  1、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讀課文,思考一個問題:

  都有誰喜歡荷葉?為什麼呀?

  可以邊聽邊把自己找到的答案在書上畫下來。

  2、老師範讀,學生思考。

  3、全班交流

  誰來說說都是誰喜歡荷葉呀?為什麼呀?

  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搖藍。”小水珠躺在荷葉上,眨著亮晶晶的眼睛。

  誰知道“搖籃”是什麼意思?借”搖籃”的意思認識”搖籃”兩個字.

  小水珠躺在搖籃裡,多麼舒服,多麼愜意!誰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小蜻蜓說:“荷葉是我的停機坪。”小蜻蜓立在荷葉上,展開透明的翅膀。

  停機坪:學生試著自己理解

  翅膀:做動作

  飛累了,站在荷葉上,一邊休息,一邊欣賞美麗的景色,心裡多美啊!

  誰能把小蜻蜓的感覺讀出來。

  3、小青蛙說:"荷葉是我的歌臺。"小青蛙蹲在荷葉上,呱呱地放聲歌唱。

  蹲:做動作 認識生字“蹲”

  荷葉圓圓的,就像圓圓的歌臺;荷葉綠綠的,就像歌臺上鋪著綠綠的地毯。小青蛙在荷葉上興高采烈地跳來跳去,它會怎麼歌唱呢?(創設情境,學生想像回答)

  4、小魚兒說:"荷葉是我的涼傘。"小魚兒在荷葉下笑嘻嘻地游來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從哪個詞語中能體會到小魚的'快樂呢?

  四、拓展思維,練習說話

  1、同學們說得不錯,那除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魚兒外,還有誰喜歡荷葉呢?它們又會對荷葉說些什麼呢?

  如:小蝴蝶說:“荷葉是我的舞臺。”小蝴蝶在荷葉上翩翩起舞。

  2、那荷葉是小朋友的什麼呢?你們想對荷葉說些什麼?

  小朋友說:“荷葉是我的涼帽。”小朋友戴上荷葉,紅潤潤的臉蛋兒,藏在綠油油的荷葉下,比荷花還沒呢!

  五、總結內容 昇華情感。

  這神奇的大自然造就了這麼美的荷塘景色,這美妙的景色需要我們人類精心地呵護。

  請同學們用你們手中的彩筆,畫下這美麗的景色,然後在一旁寫上你想說的話。

  語文《荷葉圓圓》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荷、珠”等12個字和身字旁。

  2、能借助插圖,聯絡生活實際瞭解“停機坪、搖籃、透明,”等詞語的意思;透過做動作知道“躺、展開、蹲”等詞語的意思。

  3、學習並仿照“荷葉圓圓的,綠綠的”的句式說話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教學重點:

  藉助拼音正確識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聯絡生活實際。做動作等方式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感受。體驗生活的童真童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影片匯入

  1、師:夏天的荷葉可漂亮了,現在老師帶你們去荷塘邊看一看,播放影片。

  2、孩子們,你們看到了怎樣的荷葉?(圓圓的,你說出了它的形狀,綠綠的,你說出了它的顏色,真是善於觀察的孩子。)你們喜歡嗎?(喜歡),那你用喜歡的語氣讀一讀,(這是他認為的喜歡語氣,誰在來讀,讀出自己的喜歡,師指導,讀的慢一些,讀的美一些)

  3、能像這個樣子,再來說一說荷花。水珠的樣子嗎?(預想荷花大大的,紅紅的。水珠小小的,亮亮的。)

  二、分析課文

  師:你們非常喜歡圓圓的,綠綠的荷葉,課文中還有小夥伴也非常喜歡荷葉呢?請你們大聲讀課文,找出文中喜歡荷葉的小夥伴?把它們用圓圈圈出來,開始吧。

  師:接下來老師請他們出來,老師貼孩子說,師接著說,小水珠是我的搖籃,找同學說,其他的小夥伴是如何說的,齊說【小蜻蜓說:“荷葉是我的( )”小青蛙說:“荷葉是我的( )”小魚兒說:“荷葉是我的( )”】你們真會讀書,

  師:老師變為小記者,來採訪你們,你最喜歡哪個小夥伴?你喜歡誰,你就去讀讀寫他的那一自然段?開始吧。

  (一)分析第二段

  師:你們來看看誰來到了我們的課堂?喜歡小水珠的同學請舉手(3名同學讀,我看出來你很喜歡小水珠,讀出自己的喜歡)

  (1)學習“珠”。

  師:“珠”你是怎麼樣記住它的?

  師:答案預想:加一加。象形字或者利用組詞的形式來記住“珠”。

  師:誰還喜歡小水珠?你來讀一讀。

  生: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搖籃”,小水珠躺在荷葉上眨著亮晶晶的眼睛。

  (2)學習“晶”。

  師:小水珠的眼睛有什麼特別的嗎?

  生:特別的亮或者特別的亮晶晶。

  師:我們來看這個字,三個日字就讀晶。孩子們,天上的星星亮晶晶,小朋友的眼睛亮晶晶。小水珠亮晶晶,媽媽的鑽戒亮晶晶——

  師:誰還喜歡小水珠?你來讀一讀。

  生: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搖籃”,小水珠躺在荷葉上眨著亮晶晶的眼睛。

  (3)學習“躺”。

  師:小水珠,它是怎樣在荷葉上的?

  生:小水珠躺在荷葉上。(教師板書:躺)

  師:大聲地讀讀這個字。你可以用你的手和腳做一下躺的動作麼?(一個學生在原位上身體舒展開來,做了個躺在座位上的動作。)

  師:看來你躺得真舒服。我們用身體躺著,所以“躺”是“身”字旁。

  觀察並比較“身字旁”和“身”的區別。(教師板書:躺)

  誰可以給它組個詞?

  (預設:平躺、躺著,躺下。)

  師:小水珠把荷葉當成了它的?(教師板書:搖籃)

  師:你們知道搖籃是用什麼做的嗎?(出示圖片)

  生答:竹子。

  師:是啊,最早的搖籃,就是用竹子做的,所以這個“籃”字是竹字頭的。以前的搖籃啊,要爸爸媽媽用手不停地搖,躺在裡面的小寶寶才睡得香,所以這個“搖”是提手旁的。

  師:我們來看這就是搖籃。搖籃是幹什麼用的?

  師:小水珠睡在荷葉這個搖籃裡感覺怎麼樣?

  生:(很舒服)

  師:此時此刻,想象我們就是很舒服的躺在荷葉上小水珠,睡在搖籃裡,舒服麼?(舒服)。

  師:帶著這種舒服的感覺,一起來讀:帶著動作讀

  (二)分析第三段

  師:你們的表現把誰吸引來了,(小蜻蜓),喜歡小蜻蜓舉手,找4個人讀,(四個人合作的不錯)

  1、小蜻蜓,請你展開自己的翅膀,我們伸開自己的翅膀,就像小蜻蜓展開自己的翅膀,蜻蜓展開翅膀的時候,就像一架(飛機)

  2、所以他會說荷葉是我的“停機坪”

  3、小蜻蜓飛呀飛,落在了一朵花苞上,想起了那首古詩,找同學背。

  4、作者用了一個什麼動詞“立”,連作者都用了“立”字,學著小蜻蜓的樣子張開翅膀,立在荷葉上,讀小蜻蜓的話

  (三)分析第四段

  師:小蜻蜓飛呀飛,這麼舒服,把誰給招來了?聽錄音(小青蛙)

  1、小青蛙在把荷葉當作歌臺,小青蛙怎麼唱?(呱呱的放聲歌唱)

  2、會唱些什麼?(小青蛙會說:荷花是我的觀眾,呱呱呱,我唱的好不好聽,呱呱呱,我喜歡荷葉,這圓圓的荷葉誰都愛,連小青蛙都喜歡)

  3、小青蛙陶醉在自己的歌聲,非常的喜歡荷葉,誰來讀讀讀出青蛙的喜愛

  (四)分析第四段

  師:荷葉還有一位小夥伴,他是(小魚兒)

  1、找幾名同學讀

  2、小魚兒喜歡荷葉嗎(喜歡),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笑嘻嘻,從笑嘻嘻感受到喜歡荷葉,那游來游去,感受小魚兒的開心。自由,快樂)

  3、把這種快樂,自由,開心讀出來

  4、小魚兒除了游來游去,還在水裡幹什麼呢?(捧起水花)

  5、小魚兒玩的這麼開心,那你讀出來?

  三、作業

  荷塘裡還有那些小動物?你也噹噹小作家。展開你的想象,說一說“荷葉是我的…”!孩子不能說出,給與圖片提示。

  四、總結全文

  孩子們,讓我們記住這美麗的荷塘,因為有了這麼圓這麼綠的荷葉,才會顯得更加的生動,美麗的夏日才會更迷人!

  語文《荷葉圓圓》的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目標:

  1、能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荷葉給小蜻蜓、小水珠、小青蛙、小魚兒帶來的歡樂。

  3、在朗讀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受到美的薰陶,激發對大自然對美的嚮往,從而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二)態度、方法目標:朗讀體驗,有感情朗讀、品讀;角色體驗,創設角色互動情境,引發口語交際,體會思想感情。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理清寫路,體會感情變化。

  (三)情感、價值觀目標:讓我們感受到充滿童趣的夏天,感受到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快樂的心情、荷葉的美。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學生樂於合作,樂於探究的學習態度。

  設計理念: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語文的基本特徵,它們是不可分割的,它們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我們透過“讀”與“說”的結合,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語言,在閱讀理解中體驗。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我們充分整合學生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喚起多種情感的共鳴,增加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

  設計特色:

  1、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薰陶。

  2、整體入手,披文入情。鞏固舊知,透過讓學生學習,感悟荷塘的可愛,幫助學生體會作者的感情。

  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正確書寫“朵”、“我”、“機”。

  教具: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匯入新課

  1、今天,同學們可真精神。同學們,春天邁著輕盈的步子走遠了,夏天又笑盈盈地走來了,今天老師要帶你們走進大自然,介紹一些夏天裡的朋友們給你們認識認識。你們想認識他們嗎?

  2、多有趣的一幅圖畫啊!原來他們還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你們想知道嗎?這是什麼?荷葉怎麼樣?我們一起學習14課《荷葉圓圓》板書課題,讀課題。

  3、出示課件,回答問題。

  4、自由朗讀課文。

  (1)、下面請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讀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請你請教書本的拼音,如果遇到難讀的句子,就用筆把它畫下來。

  (2)、課文介紹了哪幾個小夥伴?這些小夥伴都把大荷葉當作什麼?學生透過觀察後,讓學生上臺來擺一擺,演一演。(戴頭飾表演)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出示本課生字。(齊讀、個別讀、領讀)

  2、遊戲識字。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數一數,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將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一讀。老師也參與,注意把字音讀準,課文讀通順。

  3、學生評議。(評出讀得好的和讀得有進步的同學。)

  4、再讀課文,想想荷葉都給誰帶來了歡樂?

  四、寫字

  “朵”、“我”、“機”

  1、讀字、口頭組詞。

  2、老師範寫、同學在書本上寫。

  3、師生互評。

  4、小結:

  師:小朋友聯絡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來組詞,真好。這兩個字只要孩子們在書寫的時候注意把字放正,每部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寫出漂亮的字來。

  五、拓展課文

  1、小組討論:還有哪些小夥伴會來,他們會對荷葉說什麼?

  2、夏天這麼美的池塘,環境衛生都很美,那你在環境衛生方面做得怎樣?

  六、全文小結:荷葉圓圓的、綠綠的、真漂亮,有了小水珠、小晴蜓、小青蛙、小魚兒這些好朋友,荷葉真快樂!

  語文《荷葉圓圓》的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荷葉圓圓》是人教版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第14課,是一篇新選入的散文詩。詩中描寫了圓圓的、綠綠的荷葉。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課文洋溢著童真、童趣,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他們的想像;有利於教師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讓他們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本篇課文的特點,這節課要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12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荷葉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帶來了歡樂。培養

  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像能力,表演能力。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荷葉的可愛,夏日的樂趣,學習識字、理解詞句,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驗夏日的生機,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三、教學方法

  由於這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用不著老師引導學生去逐句講解分析,於是結合我班學生實際情況,這節課我主要採用“自主讀書、合作學習、自己感悟”的教學方法。我以一個夥伴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透過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說中訓練語言,創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四、教學過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我班學生喜歡欣賞精美圖畫,所以我就尊重學生的愛好,採用讓學生欣賞夏日荷塘風景圖,聽老師激情導語的方式引入課,學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產生樂學的情緒。

  上課伊始,我`先播放課件:伴隨著美好的音樂,出現一池在微風吹拂下輕輕搖曳的荷葉美景圖,學生一邊欣賞,教師一邊激情匯入新課:荷葉圓圓的,荷葉綠綠的,荷葉是夏天裡一首清涼的小詩,荷葉是陽光下跳動的綠色的音符。小水珠喜歡荷葉,小蜻蜓喜歡荷葉,小青蛙喜歡荷葉,小魚兒也喜歡荷葉,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充滿童趣的夏天,去觸控生機勃勃的荷葉,去體味他們快樂的心情吧!在學生興趣調動起來以後,我就讓學生自主讀,“披文入情”領略文章的語言美。對於一年級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培養他們喜歡閱讀、敢於閱讀、樂於閱讀的願望,要實現這一目的,教師必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透過閱讀“披文入情”,所以我先讓學生聽課文朗讀,然後再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自主識字,提出讀書要求:讀準字音,把生字連成詞畫圈,多讀幾遍,在此基礎上再將課文自由完整地讀一遍,自己品味感悟長句的讀法。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從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容,並逐步培養起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所以在學生將課文完整自由讀兩遍的基礎上,我再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桌或好朋友聽,注意把字音讀準,課文讀通順;讀後老師檢查初讀情況,對讀得好、有進步的同學提出表揚和鼓勵,增強他們閱讀的自信心。經過剛才的訓練,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瞭解,對生字也有了初步的印象,為了幫助他們對生字詞語進一步加深印象,我又設計了“摘水果,兔小弟”的識字遊戲,一個水果對應一個漢字,我問學生:你想摘哪個蘋果?並讓他談談自己是怎麼記住的?學生在交流中記住了這個字,學會了認字方法,把認字教學落到了實處。

  第三個環節我安排學生合作讀,讓學生“神與景遊”感知文章的情景美。這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積累語言,領悟情境。所以我組織學生合作閱讀,展開討論:你覺得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們的心情怎樣?從哪裡可以看出他們的心情很快樂?學生熟讀課文感悟後指名學生讀,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我真正成為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如果學生還讀不到位,這時可以充分發揮媒體的示範作用:請同學們用心去聽錄音是怎樣把他們快樂的心情讀出來的。這篇課文對話比較多,便於分角色朗讀。我就給學生創造了一種競賽氛圍,看哪一組同學讀得好,配合得好,小組可以用自己最喜歡的形式:可以齊讀;可以分角色讀;可以表演讀;可以一部分同學讀一部分同學表演等等)。小組間的比賽完以後進行評議,學生在多讀的訓練後,培養了語感,感悟到課文的情境美,陶醉於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又培養了同學間的團結合作精神。

  接著我讓學生練習說,抓住重點,拓展延伸,在學生對課文內容全面理解後,我就啟發學生想像:“荷葉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都帶來了快樂,荷葉也一定給小朋友帶來快樂。想想荷葉是你的什麼?請小朋友以“荷葉是我的——”為題,比一比,看誰說的多。有興趣還可以畫一幅“荷葉是我的——”圖畫。這樣的話題,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發展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同時也溝通了語文與生活、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絡。

  最後我播放課件,讓學生看著色彩鮮豔的動畫片練習背誦。學生熟背後我讓學生當小演員,分小組進行創造性表演,自己上臺展示成果,評議改進。學生透過表演,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文內容,培養合作精神,更能發揮學生的想象去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美,情感美,從而喚起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願望。我的板書主要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並茂,色彩鮮豔,又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也為背誦有困難的學生理清了思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