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優秀教學設計範文(通用6篇)
《跨越式跳高》優秀教學設計範文(通用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跨越式跳高》優秀教學設計範文(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跨越式跳高》優秀教學設計1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及興趣愛好為出發點,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主、互動、嘗試和體驗的過程中獲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從而在體育學習中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共同感受體育運動所帶來的快樂,為學生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本校六年級共有5個教學班級,每個班有43人左右,體育課堂常規比較規範、體育基礎都比較紮實。學生對體育課都特別喜歡,樂於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其中大多數都參加了學校田徑興趣班,學生的認知能力、自我鍛鍊能力、自控能力都比較好,樂於展示動作、表現自我。在五年級時,已經對跨越式跳高動作進行了初步的學習和認識,但是對跨越式跳高的技術,還需要教師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及有效的練習手段進一步改進和提高,從而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
三、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是六年級的必修教材,本節課為跳高單元的第二節課。跨越式跳高是越過垂直障礙的一種技能,它藉助助跑速度,單腳起跳使身體越過橫杆。其重點在於助跑的輕鬆,逐漸加快,起跳的準確,有力,過杆的協調,落地的緩衝。難點是動作的協調、連貫。針對學生心理與生理的特點,選擇學生易學易練的輔助練習,讓學生循序漸進的體會跨越式跳高動作,提高跨越式跳高技術,樹立學習信心,增強學生體能及力量、爆發、協調性等,運用體能訓練遊戲,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意識及克服困難、積極進取的精神。
四、教學目標
技能目標:學習跨越式跳高助跑起跳動作,讓學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助跑與起跳相結合技術。
體能目標:發展靈敏、力量素質,提高跳躍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意識及克服困難、積極進取的精神。
五、重點與難點
重點:助跑輕鬆,起跳有力,過杆協調,落地緩衝。
難點:動作協調、連貫。
六、教學構思
1、把枯燥的各種跳躍練習融入準備活動,打破傳統的準備活動模式,同時運用師生呼和,讓學生一進入課堂就被深深吸引,從而對本課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既充分活動了身體,又起到了匯入跳高技術的目的。
2、透過教師精心設計的匯入環節,即:提出問題——學生體驗——教師示範——提煉口訣,準確地抓住本課技術教學的關鍵點,有效地解決了技術重點,同時具有教學的實效性。
3、運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簡單實用的練習形式、關注個體差異的分層教學等多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使學生有意識地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很好地解決了本課的技術難點。同時運用橫杆進行完整技術嘗試,結合講解競賽規程,突出了教學為實戰服務的意識,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達成本課技能教學目標起到了重要作用。
4、體能素質練習作為“課課練”的內容,對於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增強學生體質,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我們體育教學要達到的根本目標。本課根據六年級學生特點,設計了體能素質綜合訓練遊戲,透過學生的合作、探究,達到“健康第一”、增強體質的課程目標。
5、注重學習過程評價是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本節課利用廢棄的飲料瓶作為評價方法和手段,不同的顏色代表著不同的評價標準,在練習過程中,透過自評、互評,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了學生技能水平地提高。同時透過廢物再利用,在體育課中滲透了綠色環保教育。
七、預計效果
平均心率:次分練習密度:
八、場地器材:
器材:雪糕筒個跳高杆根飲料瓶個塊墊子跳高架一副
《跨越式跳高》優秀教學設計2
一、教學理念
初中的跳高教學要充分發揮它趣味性強的特點,使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發展自己的彈跳力。教學中,以皮筋代替橫竿,消除學生對橫竿的畏懼心理。充分利用呼啦圈、排球等器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練習時,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恰當巡迴指導,進行糾錯。結合後面的遊戲,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表現能力。跳高是運動征服高度的運動專案,是人類不屈不撓,勇攀高峰的象徵。也有人稱跳高是一失敗者的運動,學生在跳過一個高度以後,還要向新的高度挑戰,直到最後跳不過去為止。抓住跳這點作為德育教育,向學生灌輸“只要從失敗中走出來,就能越過新的高度”。“不怕失敗,始終充滿信心”。樹立用於戰勝困難、挫折的信心和勇氣。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意志品質。教學中,讓學生自主練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多種發展跳躍能力的練習方法。學生在瞭解跳高的知識後,初步練習簡單而易上手的跨越式跳高的技術。練習時,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自行調整高度進行練習,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自己的特長,自我組織互幫互學,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基本教材為跳高,是單元的第二課時(第一課時發展彈跳性練習),也是從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跳躍發展起來的。小學中已學過,技術不是很難,所以本節課的重點是起跳技術,難點是助跑與起跳相結合。本課以學生的興趣為引導,貫穿運動的快樂。學生在跳躍中充分發展跳躍能力,鍛鍊身體、培養意志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課中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己的才能,並根據自己的條件和興趣選擇自己的跳高方式(包括跨越式、蹲踞式等),引導學生學習跨越式跳高,簡單實用的技術動作,對於發展學生身體靈敏、協調性和下肢力量、彈跳力都有良好的效果;還能培養學生勇敢、堅定、沉著、果斷的意志品質。向高度挑戰,樹立信心,戰勝困難,體驗樂趣。後面的遊戲主要是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三、學生分析
初一學生的年齡為13、14歲左右,該年齡段的學生正處在生長加速期,也稱為青春期初期,朝氣蓬勃、富於想象,有很強的求知慾和表現欲。他們在小學《體育與健康教育》課中已經瞭解和學習了這一教材,組織紀律性和學習積極性高。而學生作為個體,又具有其獨立性,要具有較強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教學中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己想象、模仿等能力的舞臺,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透過比賽,體現現代人追求成功,嘗試冒險、挑戰,靠努力和奮鬥贏得勝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傾向。也可使學生心裡積聚的壓力得到宣洩,心情愉悅,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困難和挫折。
四、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學生能積極參加體育課的學習並充分利用場地器材進行身體練習
2.運動技能:絕大部分學生會起跳技術,並用跨越式跳高越過橫竿
3.身體健康:發展彈跳能力、靈敏協調能力,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4.心理健康:透過跳高練習,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競爭力和調節情緒的能力,戰勝自我,體驗成功的樂趣。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5.社會適應:培養學生勇敢、果斷的意志品質,樹立勇於戰勝困難和挫折的信心,遊戲的創編,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探究的能力
五、教學步驟
匯入新課階段:課堂常規,宣佈課的內容。
激發興趣階段:在輕鬆愉快的“軍民同心共”的遊戲中,不僅使學生的各部位分活動達到熱身的目的,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還發展了學生的跳躍能力。
技能學練階段: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自由越過橫竿,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為下面的跨越式跳高起個引導、鋪墊作用。第二部分是跳高的學練階段,因跳高技術易學,所以簡單介紹技術後進行跨越式跳高練習。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根據學生個體差異,調節高度。透過互評選出優秀學生。
合作探究階段:每人一隻球和一組一個圈自由創編遊戲,並展示。培養學生團結一致合作探究的能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放鬆階段:以舒展的動作配上優美的音樂,在徐徐的清風中,在愉悅的心境中充分放鬆全身,從而達到身心放鬆的目的,在舒展的舞步中形成“2008”數字造型,從而激發學生對我國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自豪感。
《跨越式跳高》優秀教學設計3
一、指導思想:
本課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強調以學生髮展為本,重視課堂教學,更新觀念,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結合跳躍專案特徵,使學生在學會技術的同時,發展他們的跳躍能力以及柔韌、靈敏等素質。同時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勇於戰勝自我的精神。透過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在學習中的觀察、交流和分析思考,發現與解決問題、評價等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1、課的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水平二中的跳躍內容。
2、教材作用:跨越式跳高是小學跳躍類教材,本課跨越式教學是水平二(跳躍)單元教學中的的第一課時,是在原來水平一各種跳基礎上的鞏固與提升,跨越式跳高作起來靈活、輕巧、連貫,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易於教學,鍛鍊身體的價值比較高,學生也樂於學。透過教學,能發展學生柔韌、靈敏、協調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提高學生控制身體的平衡能力。對於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團結拼搏的優良品質具有促進作用。
三、學情分析:
本課授課物件為水平二學生,該階段學生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他們在身體素質方面呈現身身高增長較快,力量素質發展較慢。此時,是柔韌性、協調性發展的最佳時期,把握好這個時期對於發展學生的柔韌、協調、和靈敏等素質都有很大的益處。此外從學習上分析該階段學生的運動基礎較薄弱,但樂於參加體育活動,並樂於向同伴展示運動動作。他們比較活潑、思維反應敏捷,對動作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較強,且好奇、好學。本課內容是跨越式跳高讓學生在跳躍動作上更加規範,也更注重技巧的學習與掌握。學生在跳躍上需掌握單腳起跳有力的動作要領,在此基礎上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術動作,確保練習時能做到,蹬擺充分。另外學生之間透過相互學習與交流,鞏固團結合作的意識。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初步瞭解跨越式跳高的動作技術,透過學習、實踐,能正確展示、評價自己的動作。
2、技能目標:學生基本掌握單腳跳有力、兩腳依次跨越的動作要領,提高身體的柔韌、協調、和靈敏等素質,
3、情感目標:讓學生學會合作,在合作與交流中體驗運動的快樂,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單腳起跳有力、兩腳依次跨越。
難點:助跑起跳的連貫協調。
六、教法和學法:
教師教法:
1、講解示範法:教師透過示範與講解,讓學生觀看到正確的動作,在形成最直觀的動作表象,方便學生模仿。
2、啟發式教學法:在教學中教師透過提問方法,引導學生學生動腦思考,尋求答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3、評價教學法:教師採用帶有激勵性的語言表揚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資訊收集法:教師在課中掌握瞭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透過糾正的形式反饋於學生,學生透過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下、啟發下、參與教實踐,獨立完成教學內容。
學生學法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法:讓學生自主練習,給學生自己體會動作的機會,接著讓學生分小組練習,在老師的啟發下,探究完成動作時的技術要領,並學會與他人合作,在合作中得到提高和昇華。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透過不斷的體驗、創新、實踐,化解本課的學習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七、教學流程:
環節一:課堂常規。(2分鐘)
我在這一環節中主要是檢查學生人數、著裝情況等並安排好見習學生,強調好整課的組織紀律與注意事項,確保在教學中的安全。
環節二:熱身活動。(7分鐘)
教師運用示範法帶領學生進行徒手操的練習,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認真模仿教師的動作,練習時能做到動作到位、口令統一響亮。使學生身體的主要肌群、關節韌帶得到充分活動,為學生迅速進入運動狀態作好充分準備。
最後我運用語言匯入,組織學生進行輔助性練習,練習一原地單腳起跳,擺動腿和起跳腿依次落地。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單腳腳用力蹬地的感覺;
環節三體驗學習、合作探究發展能力階段。(16分鐘)
這一環節是學習跨越式跳高動作的主要環節,我將透過完整的動作示範讓學生建立直觀表象。在學跨越式跳高過程中單腳起跳有力、兩腳依次跨越是重點,圍繞這一重點我設計了練習一兩腿依次擺過斜放橡皮筋和設定一定高度,用講解示範法展示兩腿依次擺過橡皮筋和跨越一定高度的動作技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兩人一組分別做兩腿依次擺過橡皮筋和跨越一定高度練習。兩腿依次擺過杆和跨越一定高度練習需要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蹬地有力。針對教學中的難點:助跑輕鬆自然、身體協呼叫力。我設計練習二做上一步跨過升高後的橡皮筋練習。透過口令指示,讓學生依次完成練習。練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按教師口令認真完成動作。練習三讓學生自由選擇助跑方向,助跑幾步嘗試自己完成完整練習。教師在這個練習中將採用資訊收集法,收集學生練習中的不足與缺點,針對不足提出糾正動作的方法。為了加強鞏固,我設計練習四給學生制定一個高度目標,並用完整的動作進行練習。透過練習讓學生把課中的重難點依次解決掌握。最後我透過搭建展示平臺,讓學生在練習中展示自己,分享成功的感受。
環節四素質練習(8分鐘)。
我在這一環節針對素質差下肢力量弱的特點,我特別設計了跨越障礙的遊戲,著重發展學生的下肢力量,為今後教學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本節中我採用講解示範法,讓學生直觀的瞭解遊戲方法與規則。採用教師參與法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
環節五:恢復身心階段(2分鐘)
我採用口令提示並帶領學生以幾節簡單的動作放鬆身心。小結講評以表揚為主,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逐漸調整,得以放鬆。最後,宣佈下課,歸還器材。
八、教學效果預計:
本節課的運動負荷基本保持在心率100次/分—120次/分之間,在課堂教學中,根據觀察或透過詢問的方式來控制學生的運動負荷,隨時調節課中學生練習的情況。
九、安全措施:
課前教師檢查場地、器材。
《跨越式跳高》優秀教學設計4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及興趣愛好為出發點,運用自主、合作等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主、互動、嘗試和體驗的過程中獲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從而在體育學習中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共同感受體育運動所帶來的快樂,為學生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水平三跨越式跳高是小學階段教材的重要內容,佔有相當的比例,教學中也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起跳動作和兩腿依次擺動過橫竿的動作方法。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難點、恐懼心理和缺少自信等情況,本課透過用皮筋代替橫竿,用分層次練習等手段,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果,並讓學生都有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快樂。
本次課的重點與難點:
1、單腳起跳的基本動作。
2、兩腿擺動依次過繩的動作方法。
三、學生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正處在生長加速期,朝氣蓬勃、富於想象,有很強的求知慾和表現欲,組織紀律性和學習積極性高。這個時期骨骼彈性好,關節活動範圍大,神經靈活性高、反應快,容易接受、學會新的動作。而學生作為個體,又具有其獨立性,要進一步培養其耐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教學中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己想象力、模仿力等能力的舞臺,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透過競爭比賽,激發學生追求成功,敢於嘗試冒險、挑戰,靠努力和奮鬥贏得勝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傾向。也可使學生心情愉悅,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困難和挫折。
四、教學目標
運動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於參與本課的教學活動。
運動技能:使學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起跳和兩腿依次擺動過繩的動作方法。
身體健康:發展學生的彈跳能力和身體的靈敏性、協調性,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心理健康:透過跳高練習,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和克服困難等優良品質。
社會適應:透過相互間的合作與交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增強學生的責任心。
《跨越式跳高》優秀教學設計5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選用簡便、實用的小墊子為載體,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嘗試和體驗的過程中,使單調而枯燥的技術教學找到樂趣,提高學生有效學習的質量,從而幫助學生完成預定的學習目標。
二、教材選擇思路
跨越式跳高教學是競技運動技能的重要學習內容,之所以選擇該教材:一方面是為了證實運動技能教學也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於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是對運動技能的教學嘗試。
三、設計思路
新課程倡導下的教學理念,運動技能的教學是體育課程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增進學生的。健康是體育課程的主要目標。因此,為了實現教育的目的,依據利於學生健康發展的原則,利於學生運動興趣激發的原則,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降低難度、簡化規則,努力使運動技能的教學兒童化、趣味化。
熱身運動要新穎、有趣味性。教師創設情景,讓學生藉助小墊子單獨或多人合作,自主選擇和引導完成發展跳躍能力的練習方法。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彈跳力、節奏感,而且創設民主、平等的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他們成為學習主人的意識。
主體部分,首先,引導學生把墊子折成A型,擺成一排,讓學生自主參與、體驗,感知跳高技術。其次,引導學生利用墊子擺設成跳高架的形式,分組自主跳高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學會了學習,學會了評價,培養了良好的自主、合作、創造能力,教師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師生互動,增強了情感,激活了運動興趣。接著,教師針對學生存在技能差異,重新組合,分層教學,讓每位學生感受成功樂趣,享受快樂體育。最後,教師引導學生完成“跳四方墊子”集體遊戲,既發展了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讓學生體驗到集體合作,獲取成功的喜悅之情,把學生學習興趣推向高潮。
課的最後部分,放鬆運動以及學生自評、互評,教師的總結讓學生在音樂伴奏下,愉悅身心,達到放鬆的目的,也利於建立多方面的良好的協作關係,促進學生進一步發展。
三、課後反思:
1、創設氛圍,激發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激發學生體育動機不僅需要內驅力的推動,更要提供一定的學習誘因,因而針對小學生身心特點,採用豐富、新穎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是很有必要的。課的開始,利用場地和器材,自主選擇和創新發展跳躍能力的`練習方法,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極大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愛好,然後讓學生分組自主跨跳、側跳練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飽滿熱情投入到學跳高內容中去。
課的主體部分,首先利用小墊子靈活、簡便的特點,引導學生鋪設跳高架,學生感到好玩、新穎,喚起學生的情感,保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越學越好。接著,教師針對學生技能差異,重新引導學生分組練習,讓每位學生都享受到成功的樂趣,讓每位學生都要有自我展示的空間,進一步提高學生興趣,最後,教師按跳四方墊子游戲即可以提高學生彈跳力、協調性,展示自我能力,同時把學生興趣推向高潮。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教學目的就是為學生學習和創新鋪墊出一個適宜的環境。就教與學的關係而言,教是前提,學是目的,教師的教最終還應落實到學生的學上。《課程標準》把“促進學生主動地發展”作為課程的出發點,旨在使“學生主動學習,樂於探究,體驗成功的樂趣,以滿足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教師在設計跳高的鋪墊練習、主體部分教學時,採用點撥、指導,積極參與引導學生主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供學生勤于思考,積極體驗,樂於實踐的良好氛圍,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促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四、評析:
(一)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程標準》強調教學活動中在注意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從以下兩個方面可以看出朱老師在體育教學中能真正地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1、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體育與健康課程十分重視“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的成長”。而要滿足學生的需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就必須對學生的情況有一個基本瞭解,瞭解學生最需要的是什麼,因該說,學生的需求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能否滿足學生的需求也直接影響到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這點朱老師做得很好,能從學生的需求出發來設計教學。
2、緊扣學習目標。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並不是採用“放養式”的教學方式,並不是讓學生隨意地進行活動,教與學的活動都是圍繞學習目標來展開。因此,在教學中,各項組織形式和方法的選擇,都服從於學習目標。
(二)倡導新型的學習方式
朱老師讓學生採用以新型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為主的學習方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利於學生學會體育學習和鍛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體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帶著知識走向學生,不過是“授 人以魚”,帶著學生走向知識,才是“授人以漁”。從課的形式來看,這節課實際上是一節探究性學習的課,重視改變學生單純地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試圖透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幫助學生探索知識和解決問題。
(三)開發體育課程資源
朱老師利用小墊子,一物多用,引導學生進行各種跳的練習。在如何開發體育課程資源方面,向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範例。其實,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無時不在,無時不有,關鍵是體育教師要轉變觀念,認真學習和理解新體育課程的理念。在課程資源中,體育教師自身就是重要的人力資源。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體育教師是最為重要的體育課程資源,體育教師的素質決定了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程度。因此,體育教師要提高利用和開發體育課程資源的意識和能力,實現了體育課程資源價值的“超水平”發揮。本課就利用小墊子來進行跳高練習,從而增添了活動的趣味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要的是以整體健康觀為指導,應當有利於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等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
《跨越式跳高》優秀教學設計6
一、指導思想
本課依據“健康第一”的課程理念,從學校實際情況和學生自身特點出發,激發學生體育健身的興趣,瞭解、掌握有關跨越式跳高的體育健身知識;逐步掌握跨越式跳高技能和方法;提高身體素質,促進體能發展,增強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設計的是水平三跨越單元中的一節,進一步掌握和改進跨越式跳高的動作方法。跳高是一種開放式的教材,它沒有固定的動作規定,沒有硬性統一的要求,這樣無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選擇、自我體驗、自我探究的廣闊學習空間,體育活動:教師結合實際,挖掘一些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教材來充實體育教學內容,這與新課標相融相合。三、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身體狀況正處在男女生身體特徵變化的青春期,學生正處在生長加速期,有很強的求知慾和表現欲,正是養成正確的身體姿勢和發展體能的有利時期,發展其跨越、速度和平衡能力以及各種有節奏的練習便顯得尤為重要,培養學生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困難和挫折也是本課想達到的目標。
四、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和改進跨越式跳高的動作方法。
2、發展身體靈敏素質和協調性,提高跳躍能力。
3、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探究的能力。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發展跳躍能力。
難點:起跳與擺動腿配合,動作自然協調。
六、場地器材:跳高架一個,皮筋4條
七、教學流程
(一)課堂常規《整齊隊伍跑步進場》
(二)熱身活動(器材上的各種跑和跳的練習)
(三)跨越式跳高教學
(四)身體協調性練習
(五)放鬆活動、課堂小結
八、教案
授課年級:五年級
人數:40人
授課教師:柳敦俊
九、課後反思:
透過跳高的教與學,我認為培養了學生的質疑,解惑意識。讓學生帶著疑問探索“跳高”。它是一種探索意識,是創造的起點。使學生學會了學習技術動作的方法,拓寬了學生學習動作的思路,為學習其他技術起到了舉一反三的作用,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探究過程中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