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老街騎樓導遊詞
海口市老街騎樓導遊詞
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有點類似於天津的五大道。下面是海口市老街騎樓導遊詞的內容,歡迎閱讀!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海口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海口騎樓老街位於東經110度35分,北緯20度05分,地址在得勝沙路—長堤路老街區。
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其中最古老的建築四牌樓建於南宋,至今有700多年曆史。2009年6月10日,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在北京揭曉,海口騎樓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騎樓老街以其唯一性、獨特性榮獲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
海口騎樓主要分佈於海口市得勝沙路、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解放路、長堤路等老街區。騎樓老街覆蓋面積約二平方公里,總長四點四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層高的騎樓建築近六百棟。
騎樓大多是上世紀初一批批從南洋回來的華僑借鑑當時的南洋建築風格所建。騎樓大多佈滿優雅細緻的雕塑和洋派的裝飾,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騎樓樓層都不太高,兩三層的居多,有些還保留著早前的商號,和憑欄、門窗等處的精美雕花。
海口的騎樓建築群初步形成於19世紀20—40年代,距今有100多年曆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築四牌樓建於南宋,至今有600多年曆史。20個世紀30年代,海口已有35個行業572家商鋪,如“梁安記”、“雲旭記”、“遠東公司”和“廣德堂”等等。著名旅店或綜合性娛樂場所有“五層樓”、“大亞旅店”、“泰昌隆”等等。許多大商號都在老街的騎樓裡,展開不見硝煙的經營大戰。
1931年,得勝沙街上的“海口大廈”(俗稱“五層樓”)建成,那是建國前海口市最高的樓房。“騎樓林立,商賈絡繹,煙火稠密”,是當時海口興盛景象的真實寫照。
儘管已過去了百餘年,走在老街上,仍能欣賞到街邊建築的`美。騎樓沿街道兩側臨街而建,下層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過道,用以避雨、遮陽、通行,樓層部分跨建在人行過道之上,每棟高二至四層,進深二三開間,在建築美學上,樓的寬和高符合審美比例。騎樓的窗楣、柱子、牆面造型、腰線、陽臺、欄杆、雕飾等體現了獨特的風韻,牆體上的彩瓷花卉圖案、女兒牆、騎樓、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風格,具有歐亞混合文化特徵;人字形的屋頂覆蓋青瓦,上面安放著吉祥物。建築結構上,有中國古代傳統式、西方建築模式,還有南洋的建築及裝飾風格,並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築的影響;騎樓下的長廊貫通成排,行人逛街時可躲避風雨烈日,一邊悠閒散步,一邊從容地看貨購物。
海口騎樓歷史文化街區(以下簡稱騎樓老街)位於海甸溪南岸,長堤路以南,龍華路以東,和平路以西,解放西路、文明中路以北,地處舊城區中心地帶,海口騎樓老街主要是得勝沙路、博愛北路、中山路、新華路、長堤路等五條老街,是海口城市的重要發源地。
海口最早地名已不可考究了,歷史記載中,“海口所城”建於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由於港口貿易的興起,為防海盜襲擾,明代建起了方圓僅0。48公里,後慢慢在城內形成了東門街、西門街、四牌樓街、振龍街和龍牙巷等多條石板路面的街道小巷,城外則形成了振東街、水巷口街、得勝沙街、義興街等街道。隨著貿易和海運的逐漸開闢後,海口被闢為國內外的貿易口岸。 “帆檣之聚,森如立竹”,正是當年海口開埠後港口熱鬧景象的真實描述。
1924年,海口拆牆擴城,城區面積由原來所城內的不到1平方公里擴大了許多。第二年,拆城牆的石頭被用來築成長堤,這就是如今的長堤路。當時的政府擴建原來天妃廟前的廟前大街,並改名為中山路,長388米,原西門外順城牆位置的街道被擴成今天的新華北路和新華南路。原所城內的南北大街被拓為博愛路,東西方向則被拓為新民東西路。“商賈絡繹、煙火稠密“,城市馬路的形成、沿海貿易業的繁榮、城市功能的不斷完善使這一帶成為海口的鬧市區。
如今,以前賣米賣鹽賣油的得勝沙路已建成海南第一條商業步行街,以賣煤油和火柴出名的中山路成為五金燈飾一條街;新華路、博愛路也都分別成了家電、小商品及紡織面料一條街。沿著五條街漫步踱溜,會感受到一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圍,這些地方白色騎樓建築雖然十分歐化,可牆面上細緻雕刻全都是中國民間特色的吉祥圖案,形成一座騎樓就是一副風景畫,一條街就是一個文化景區。
騎樓作為一種外廊式的建築藝術,是源遠流長的,甚至可以追溯至2500年前的世界經典建築古希臘的“帕忒儂神廟”、中國的孔廟和書院建築。
由於海南獨特的強曬多雨氣候條件,早在1395年(明洪武年),在海口“外沙”一帶(即現在的博愛路,得勝沙路)建造市場街時,已出現了能遮雨防曬的長廊式“排店屋”。到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一股闖南洋風潮在海南刮開,在異鄉打出一片天地後,出海闖南洋的海南人“葉落歸根”,攜帶著畢生血汗錢回鄉建屋,安老終生。祖輩們在帶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時,海南也由此出現不少南洋風格的歐式騎樓建築。那時,幾座或十餘座騎樓參差錯落毗連一起,店屋前連廊連柱的長廊連線起整個街區,即可為往來的行人撐起一片遮擋烈日暴雨的天地,營造出相對涼爽的環境,又可成為商家謀業招徠顧客的開放交流場所。騎樓,成為了當時的商業文化與社會文化的地域特色。
海口最早的騎樓建於1849年,地點在四牌樓街又叫城內街,就是現在的博愛北街。據統計,海口的騎樓式建築佔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騎樓式建築200餘座,主要集中於博愛路、中山路、新華北路、得勝沙、解放路等五條老街,其中中山路沿街兩旁保留較為完整的騎樓式建築最多,約39座。
這些騎樓建築具有濃郁的歐亞混交化特徵,建築風格也呈現多元化的特點,既有濃厚的中國古代傳統建築風格,又有對西方建築的模仿,還有南洋文化的建築及裝飾風格,並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築文化的影響,騎樓的建築風格多姿多彩,騎樓的窗楣、柱子、牆面造型、腰線、陽臺、欄杆、雕飾等都體現了一種獨特的風韻,尤其在外牆體上浮雕的花紋上有著精美的百鳥朝鳳、雙龍戲珠、海棠花、臘梅花等中國傳統雕刻藝術。
至今這些建築仍然發揮著海口市舊城老街的主要商業功能,形象地記錄了海口市由無到有,發展成為一個繁榮的沿海大都市的歷史,體現了海口城市區位與東南亞一體的熱帶地方特色。
騎樓老街在其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積澱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蹟,歷史人文色彩豐富多樣,歷史上有十三個國家在這裡開設了領事館、教堂、郵局、銀行、商會;中國共產黨瓊崖一大會址、中山紀念堂;西天廟、天后宮、武勝廟和冼太夫人廟,還有當時衣錦還鄉的華僑富商為家鄉建起的家族式連排騎樓,如邱氏祖屋、饒園等。
當年非常有名的海口最高樓——“五層樓”,如今在得勝沙路還可以看到。它是在上一世紀三十年代初,由時任越南西貢市匯理銀行董事長的文昌籍鄉親吳乾椿,用從南洋運回來的石料、木材修建起來的。作為當時海口最大最豪華的旅館,它一度是海口的標誌性建築,並經營過大劇院、放電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