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山導遊詞

梅花山導遊詞

  早上,迎著初春清冷的微風來到梅花山。梅,在國人眼裡是一種孤傲的象徵,因為唯有它在萬木蕭瑟的季節噴紅吐綠。它好似報春的使者,所謂“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梅花山導遊詞,希望大家喜歡。

  大家好,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到了梅花山,南京梅花山位於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景區內,原名孫陵崗,也稱吳王墳,因東吳孫權葬此而得名。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為紀念孫中山先生,中山陵園建成後,當時的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將這一帶闢為總理陵園紀念性植物園薔薇花木區,開始植梅。至抗戰前夕,已形成一片梅林,春天梅花盛開之際遊人絡繹不絕。1946年才正式改名為梅花山。

  據史料記載,1937年以前,南京梅花山栽植梅花品種約有60餘個,在當時已蔚然成林。其後抗戰期間,梅園因缺乏管理,梅花長勢逐漸衰敗,梅樹死亡較多,1949年時調查梅花品種僅存30餘個。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山陵園管理處在梅花山大量植梅。1958年以後,開闢了一百多畝荒山,大量繁育、引進栽植了數十個珍貴品種。其中“別角晚水”品種全國獨此一株,尤為珍貴。春季梅花盛開之時,繁花滿山,香飄數里。來此賞梅的遊人摩肩接踵。盛時,每天都在10萬人以上。

  1992年以來,中山陵園管理處又在梅花山東側開闢了一座新梅園。新梅園是梅花山的延續,又是自成一體的自然山水型梅花專類園。全園面積百餘畝,新植梅樹3000餘株,與原梅花山合在一起形成了千畝園萬株梅。同時,新梅園還配植了櫻花、合歡、池杉等觀賞植物,並鋪設草坪,彌補了季節變化而造成的`空白,使全園四季有景。園內還開闢了人工水面10餘畝,分成若干小的池塘,形成了獨特的水與梅花相交融的景象。

  2005年起,中山陵園管理局啟動鐘山風景名勝區環境綜合整治,梅花山南延工程建設(梅花谷建設工程)隨之動工。現在,該區域建成後經園林技術工人精心養護,大面積栽植的梅花已經度過了適應期,花開時節,滿樹燦爛,全園雲蒸霞蔚,蔚為壯觀。

  2010年春,梅花山又闢出5000平方米打造了一片古梅區,300株百年梅花,41盆百年的古梅樁盆景在此各展芳姿。這些古梅個個樹幹遒勁,擁有較大的體量,它們或樹紋斑駁,或青苔密佈。其中最老的一株“梅王”的年齡已有近400歲,是名副其實的“明梅”。它“腰粗”(幹徑)近60公分,高約8米,是300棵古梅里最為粗壯的。

  目前,南京梅花山總面積已達1533畝,梅花品種350餘種,共植梅35000餘株。同時,南京梅花山也是南京國際梅花節的主會場,也是國內唯一一處位於世界遺產景區內的賞梅勝地,在全國四大賞梅勝地中,無論是按植梅歷史、規模、數量還是品種排比,皆堪稱魁首,已名副其實的成為“天下第一梅山”。現在,南京梅花山正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和人文優勢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人,逐漸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梅花文化中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