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常見的天氣系統》教學設計
高一地理《常見的天氣系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鋒面系統、低壓系統、高壓系統的特點。
2.掌握簡易天氣圖的閱讀。
【過程與方法】
1.學會識讀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常出現的簡易天氣圖,聽懂每天電視臺播放的天氣形勢預報。
2.掌握各天氣系統活動規律和處在不同天氣系統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氣特點,利用天氣圖進行天氣形勢分析預報。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天氣系統的影響作用,樹立人地和諧、保護環境的意識,增強防災、減災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
1.掌握常見天氣系統的特點。
2.簡易天氣圖的閱讀。
難點:
1.理解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係。
2.低壓系統、高壓系統與天氣的關係。
●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由於地理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對於地理常識的瞭解很少,所以學習水平不太,但是高一的學生已經具備了很強的理解能力和一定的探究式學習的能力,尤其是對一些與生活聯絡緊密的地理問題,他們理解起來不是很困難,在學習了宏觀上氣壓帶和風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後,從微觀上了解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就顯得並不是那麼難理解了。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使用】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新課標要求的原則,將傳統教學法和新課標要求的教學法相結合;採用情景教學法、讀圖分析法、對比法、分組討論法、歸納法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和啟發學生,並達到知識的累積和能力的提升,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昇華,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教學手段選擇】
採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形式,用Flash動態演示冷鋒系統、暖鋒系統、低壓(氣旋)系統、高壓(反氣旋)系統,幫助學生理解常見天氣系統的天氣狀況,播放一些關於颱風、寒潮的影片,讓學生了解它們的形成過程和理論基礎,以及給我國帶來的災害性天氣。
●教學設計過程 (1個課時)
天氣是時刻變化的,而天氣又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關係十分密切,因此,全國各地的廣播電臺和電視臺,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氣預報。在每天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裡,除城市天氣預報外,還有天氣形勢預報。我們常可以聽到主持人說“受冷鋒天氣系統影響,未來兩天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降溫、大風等天氣”或“受高壓系統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秋高氣爽’的好天氣”等,像冷鋒、高壓系統、熱帶氣旋等都是影響天氣的天氣系統。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些常見的天氣系統。
匯入新課
(3分鐘)
播放一則天氣預報,思考:影響我國的天氣系統有哪些?引入新課。
思考、踴躍發言:有冷鋒、暖鋒系統,低壓、高壓系統。
引起學生興趣,迅速進入學習狀態。
明確學習目標(2分鐘)
用PPT形式展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重難點。
齊聲朗讀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重難點。
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自主學習
(10分鐘)
透過PPT展示本節課的自主學習題。
一、鋒面系統與天氣
1、氣團的概念和分類。
2、鋒面系統:
(1) 鋒面的概念。
(2) 鋒面的結構。
(3) 鋒面的分類。
二、低氣壓、高氣壓系統與天氣
1、低氣壓系統與天氣
2、高氣壓系統與天氣
學生積極思考,並結合書本尋找答案,記好筆記。
為了更加充分的進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10分鐘)
用PPT展示合作探究題。
1、小組內繪製冷鋒和暖鋒的示意圖。
2、分析冷鋒、暖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的天氣特徵。
3、歸納總結冷鋒、暖鋒的區別方法。
4、舉例說明鋒面系統對我國天氣的影響。
5、繪製南北半球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水平氣流示意圖。(採用左右手法則判斷氣旋和反氣旋)
6、完成課本P57思考活動第(1)、(2)題。
小組討論,由小組長負責組織,圍繞問題進行分層討論,先一對一,再組內共同討論總結完善。
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精彩展示
大膽質疑
(15分鐘)
及時做補充講解。(PPT)
展示,用簡潔清楚地方式展示各組的正確答案。大膽質疑,從疑惑中成長 。
精彩展示,鍛鍊學生的書寫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
當堂訓練
(5分鐘)
督促學生完成當堂訓練。
快速完成當堂訓練。
達到對知識的鞏固提升。
●板書設計
常見的天氣系統
一、鋒面系統與天氣
1、氣團的概念和分類
2、鋒面系統
(1) 概念:冷暖氣團的交介面。
(2) 結構:一般冷氣團在鋒面之下,暖氣團在鋒面之上。
(3) 分類:冷鋒和暖鋒。
A.冷鋒:冷氣團主動移向暖氣團。 B.暖鋒:暖氣團主動移向冷氣團。
二、低氣壓、高氣壓系統與天氣
1、低壓(氣旋)系統與天氣
2、高壓(反氣旋)系統與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