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第二定律》教學設計

《牛頓第二定律》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知道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

  2.透過實驗認識超重、失重的現象。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條件的應用。超重、失重狀態的動力學分析

  教學難點:對“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理解

  【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學方法:學案教學法、實驗法、討論法、分析法、

  教學媒體運用:體重計、彈簧秤、鉤碼、底部側面開有小孔的塑膠瓶、水

  【教學過程】

  一、查導學卡

  導學卡的設計

  問題1.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狀態:_______

  問題2.(1)利用牛頓第二定律推導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_________________

  (2)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__________

  問題3.超重:

  失重:________________

  問題4.什麼情況下會出現超重(失重)現象?

  問題5.為什麼會出現超重和失重現象?_________動力學特徵

  問題6完全失重的條件:_____________。

  二、實驗、解決問題

  閱讀課本回答:1.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狀態

  2.怎樣用牛頓第二定律推導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

  透過自主學習將問題呈現出來,使學生明瞭自己會什麼,不會什麼,這樣帶著問題進課堂更有針對性、目的性。

  (一)分組實驗

  【實驗1】用彈簧秤掛上鉤碼,然後迅速上提。

  【引導學生思考】彈簧秤指標變化說明了什麼?

  【實驗2】指導學生完成實驗:

  1.甲站在體重計上靜止,乙說出體重計的示數。

  2.甲突然下蹲時,體重計的示數是否變化,怎樣變化,(乙說出示數的變化情況)

  【引導學生思考】難道該學生的體重發生了改變?

  (二)新課教學

  解決問題1:什麼是超重(失重)現象?

  引導學生一起分析實驗1和實驗2的現象。

  教師歸納:彈簧秤的拉力大於鉤碼的重力以及人對秤的壓力大於人的體重,這些都是超重現象。

  要求學生分析實驗2中的失重現象。

  解決問題2:什麼情況下會出現超重(失重)現象?

  當物體對支援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大於(小於)物體所受重力時此現象為超重(失重)

  向上的運動就一定產生超重,向下的運動就一定產生失重嗎?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2】

  引導學生注意觀察:

  (1)靜止時秤的示數。

  (2)下蹲過程中秤的示數變化。

  (3)站起過程中秤的示數變化。

  師生共同分析:出現超重還是失重現象並不是取決於速度的.方向。

  【引導學生討論】出現超重還是失重現象究竟取決於什麼因素呢?

  綜合學生分析,做出示意圖如下。

  解決問題3:為什麼會出現超重和失重現象?

  引導學生運用牛頓第二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對超重現象和失重現象中的物體進行分析。

  解決問題4:完全失重狀態你怎樣理解?

  【引導學生做實驗3】做噴水失射實驗。仔細觀察,並描述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提示】從動力學角度看自由落體運動

  三、典例探究、引申拓展

  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典例1 懸掛在電梯天花板上的測力計的鉤子掛著質量為m的物體,電梯靜止時測力計的示數為G=mg,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D)

  A.當電梯勻速上升時,測力計的示數增大,電梯勻速下降時,測力計的示數減小

  B.只有電梯加速上升時,測力計的示數才會增大;只有電梯加速下降時,測力計的示數才會減小

  C.不管電梯向上或向下運動,只要加速度的方向豎直向上,測力計的示數一定增大

  D.不管電梯向上或向下運動,只要加速度的方向豎直向下,測力計的示數一定減小

  思路點撥:超重是加速度方向向上,測力計的示數大於重力;失重是加速度方向向下,測力計的示數小於重力,與運動方向無關,因此選項A、B錯誤,C、D正確。

  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想突出學生主體特徵,在學生原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透過自主、合作、交流等教學元素,注重探究式學習過程,設定導學卡,讓學生構建關於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關於超重和失重的新知識並注意知識目標的落實,緊扣課程標準要求,達成預定的三維教學目標。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便構成了整節課的邏輯主線,從而得以有效地實施學習。導學卡的使用使本節課的主線更加清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