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引路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蜜蜂引路語文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快樂讀書屋五 蜜蜂引路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認7個生字,會寫7個及一個詞語。
2.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別“常常”和“往常”的不同用法。
3.初步培養學生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絡,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能力,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1.認7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及1個詞語。
2.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區別“常常”和“往常”的不同用法。
教學難點:瞭解“蜜蜂怎麼會引路”的道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列寧的資料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激發情趣。
看了這個題目你最想知道些什麼?(相機將同學提的比較有價值的問題寫到黑板上)(1)課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2)列寧的家在哪裡?(3)他為什麼要親自去找養蜂人?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讀課文,讀準課文中出現的生字。
2.檢查生字情況。
(1)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大家一起讀一讀,同位兩人互相交流一下你的識字方法。
(2)課件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
採用齊讀、個別讀等多種方式檢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
(3)利用生字卡片,讓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4)課件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
採用齊讀、個別讀等多種方式檢查學生對詞語的掌握情況
三、引入新課。
列寧想要找到養蜂人,首先要弄清養蜂人的家在哪裡,下面我們就跟列寧一起去找找養蜂人的家究竟在哪裡。
四、學習新課。
1.邊讀邊思考: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養蜂人的小房子各在什麼地方?
2.四人小組討論,合作畫出簡圖。
3.點評,請一名同學上臺貼圖。
4.看圖分析,弄懂位置關係。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研讀第三段:
1.引入:列寧究竟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家呢?課文哪段說明了這點?(第三段)
2.指名讀,思考:這段共有幾句話?你覺得哪些地方
寫得好?你讀懂了什麼?(四人小組討論)
用“-----”劃出你覺得好的詞語或句子,說出好在哪裡。學生自由發言,師隨機板書:一邊走一邊看仔細觀察
二、研讀第四段:
1.引入:列寧透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判斷,終於找到了養蜂人的家,那麼他們見面後會說些什麼呢?(出示幻燈圖片)
2.看圖,想想圖上畫的是誰?他們說些什麼?想象說話。自由發言。
3.師示範對話,說說老師用什麼語氣讀養蜂人的話?
4.理解“驚訝”,養蜂人為什麼會驚訝?
5.指導朗讀此句。
6.列寧是怎樣說的呢?誰來試試?
7.理解“嚮導”,用親切、風趣的語氣笑著說。
8.同桌練習對話,試著帶表情、動作去讀。
三、總結全文:
1.課題是“蜜蜂引路”,可是蜜蜂真能引路嗎?其實蜜蜂採完蜜就回蜂巢只是一種本能,它並不知道列寧利用它帶路,所以,在這裡“蜜蜂引路”其實是列寧的一種幽默說法。
2.(指板書)列寧透過仔細觀察蜜蜂,找到了養蜂人的家(邊說邊劃箭頭),所以,他稱蜜蜂為“嚮導”(板書:嚮導)。
3.從這篇課文中,我們學了列寧細心觀察,愛動腦筋的優秀品質,希望同學們今後在學習、生活中都能做到細緻、認真、多動腦筋。
板書設計:蜜蜂引路
列寧——仔細觀察蜜蜂——找到養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