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外國詩兩首的教學設計範文

關於外國詩兩首的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引導學生捕捉住蟈蟈和蛐蛐這兩個富有生機的意象所呈現出來的場景;透過語言品評的方式再現《夜》這首詩歌所創設的畫面感。

  2、過程和方法:

  透過不同譯文之間的比較來品評詩歌的語言。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欣賞和熱愛大自然,培養生活的情趣。

  【教學設計】

  蟈蟈和蛐蛐

  一、整體感知

  1、詩中展現在讀者眼前的是幾幅場景?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2、這些場景具有怎樣的特點?

  二、自主探究

  1、為什麼詩中僅僅勾勒了夏、冬兩幅場景,而沒有描繪春、秋兩季的景象?

  2、為什麼詩中僅僅描寫蟈蟈和蛐蛐這兩種昆蟲的鳴唱,卻沒有去寫大地上其他百鳥千蟲的歌唱?

  三、比較品析

  對於濟慈的這首詩歌,有許多版本,你認為那一種譯文最能體現作者的歌頌大在然,歌頌生命不息的永恆美的感情。

  出示三種譯文:鄒絳譯;屠岸譯;查良錚譯。

  夜

  一、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範讀,營造詩歌氛圍。

  2、學生感受詩歌所體現的畫面感,體會詩歌所描寫的意境美。

  思考:這首詩傳達出了詩人怎樣的心境?

  二、研讀賞析

  仿照示例,然後用自己的語言去再現詩歌的意境。

  示例:

  河水悄悄流入夢鄉, 平靜的河水彷彿悄悄進入勒夢夢鄉,

  幽暗的松林市區喧響。 茂密的松林也是靜靜的。

  夜鶯的歌聲沉寂了, 夜鶯也收起了美妙的`歌聲,

  長腳秧雞不再歡嚷。 長腳秧雞也停止了它的快樂的叫嚷。

  三、深情朗誦,深入體會詩中意境

  四、比較品析

  1、閱讀另外一種譯文,說說自己的發現:

  疲倦的白晝垂向黑夜,

  喧鬧的波浪起始靜息。

  夕陽西下,而月亮

  沉思地在蒼空浮行。

  岑寂的山谷在聆聽

  平靜的小溪的潺鳴。

  幽黯的樹林彎著身子,

  在夜鶯的歌聲中微睡。

  河水側耳傾聽嚦嚦鶯啼,

  親熱地同沙岸叨叨絮談。

  而在河面上,輕輕地漾起

  蘆葦快樂的簌簌的聲響。

  2、對比閱讀沈尹默的《月夜》:

  霜風呼呼的吹著,

  月光明明地照著。

  我和一株頂高的樹並排立著,

  卻沒有靠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