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樂傳情》教學設計模板
《鼓樂傳情》教學設計模板
教學內容:
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2、動:露一手:節奏聽辨與表現。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能用歡快、熱烈的情緒流暢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在學習歌曲時能夠關注反覆記號,正確掌握歌曲的演唱順序。
2、透過該活動培養學生聽辨旋律並從旋律中提取節奏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演奏較密集節奏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歌曲活潑、歡快、節奏較為緊密,學唱時又採用整體聽唱與分句模唱相結合的方式。熟悉後,可將幾個難點節奏單獨列出,讓學生自由組合練習。用教材提示□的方式聽辨節奏,這樣既能解決了節奏難點,又不至於枯燥無味。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組織教學。
二、新授歌曲:
1、指導性談話。
2、先範聽一遍錄音。
3、具體進行教唱歌曲。
4、具體進行分析透析歌曲結構、情緒、曲式等。
該首歌曲是一首熱情、活潑的兒童歌曲,歌曲表達了佤族少年兒童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歌曲為單二段曲式,四二拍。其旋律流暢,節奏多變,附點節奏,前十六分節奏,後十六分節奏的運用使歌曲歡快並富有動感。
5、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有表情地演唱。
6、歌曲進行總結歸納。
三、動:露一手:節奏聽辨與表現:
1、用小鼓模仿老師所奏旋律的節奏,並說說它是歌曲中的哪一句?(略)
2、用自制的小鼓敲出 為歌曲伴奏。(略)
四、佈置豎笛作業:古曲《夕陽簫鼓》
五、教學後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聽:《將軍令》《滾核桃》。
2、動:我們創造:以擊鼓方式表現特定情景。
教學目標:
1、學生在欣賞《將軍令》《滾核桃》的過程中感受到“鼓示”這種特殊音樂表現形式的獨特魅力,體驗到中國鼓樂和非洲鼓樂的風格差異,進一步開闊音樂視野,對“文化的多樣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學生能積極參與到:“以擊鼓方式表現特定情景”的創造性活動中,透過感受與體驗,對我國傳統的“鑼鼓經”有初步的感性認識節奏感與動作的協調性得到訓練。
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可以讓學生看一些關於“蘇南吹打”的圖片,簡單介紹蘇南吹打樂的主要演奏樂器。聽賞過程中,可引導學生結合哼唱主題旋律感受這種器樂演奏形式的獨特風格。
老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簡單的“鑼鼓經”知識,瞭解“同、丈、臺、七、樸”所代表的打擊樂器音響。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組織教學。
二、複習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三、欣賞樂曲《將軍令》、《滾核桃》
1、先範聽《將軍令》一遍
2、具體進行分析
在分析時要注意給學生提示時語言要通俗化。
3、讓學生結合所聽內容暢談自己的所聽感受。
4、師作歸納總結。
5、試聽《滾核桃》一遍。
6、具體進行分析。
7、讓學生結合所聽內容暢談自己的所聽感受。
8、師作歸納總結。
9、對欣賞內容作總結歸納。
四、動:我的創造:以擊鼓方式表現特定情景。
請同學們動手敲一敲鼓,想一想能用哪些方法讓鼓發出不同的聲音,怎樣利用這些聲音表現特定的情景。
五、教學後記: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聽:《非洲鼓魂》
2、唱:《咿唷嘞啦》
3、拓展:欣賞非洲舞蹈。
教學目標:
1、學生在欣賞《非洲鼓魂》的過程中,感受到“鼓樂”這種特殊音樂表現形式的獨特魅力,進一步開闊音樂視野,對“文化的多樣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學生能用歡快、熱烈的情緒流暢地演唱《咿唷嘞啦》,在學習歌曲時能夠關注反覆記號,正確掌握歌曲的演唱順序。
教學重點及難點、解決方法:
1、先聽賞,聽賞後交流自己的體會,接著可以讓學生做“會說話的鼓”的節奏遊戲或讓同學們欣賞非洲鼓樂表演的影片,讓他們更直觀地感受非洲鼓樂。然後老師指導學生聽賞,再隨著《非洲鼓魂》音樂模仿非洲人也擊鼓 舞蹈的情態。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組織教學。
二、學習新授歌曲《咿唷嘞啦》
1、先範聽一遍錄音。
2、具體進行教授。
3、具體進行分析、透析。
“咿唷嘞啦”是剛果民歌中的襯詞,本身沒有具體含義,歌曲的顯著特點是節奏極其豐富,旋律行進獨具特色,我們彷彿聽到了非洲叢林裡歡騰、激越的歌聲和鼓聲。
4、在分析的基礎上再進行演唱。
5、檢查學生演唱情況。
6、對歌曲進行小結、歸納。
7、聽賞《非洲鼓魂》。
8、先進行範聽一遍。
9、進行具體分析:
鼓是非洲普遍流行的樂器,又被稱為“非洲傳統音樂之魂”。
10、在分析的基礎上再讓學生感受一遍。
11、師在欣賞上作小結。
三、拓展:欣賞非洲舞蹈
可以建議學生網上收集非洲歌舞,並感受。
四、教學後記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1、聽:《黃河留下威風鼓》。
2、奏:豎笛《夕陽簫鼓》
教學目標:
1、透過欣賞《黃河留下威風鼓》讓學生感受到“鼓樂”這種特殊音樂表現形式的獨特魅力。
2、透過吹奏豎笛讓學生了解這段膾炙人口的曲調優美如歌,旋律線如波浪般進行,顯得格外柔美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