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創新意識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教學設計模板
《樹立創新意識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教學設計模板
●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全面理解辯證否定觀的基本含義、實質,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維。
能力:透過具體事例,培養學生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理論聯絡實際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透過本框內容的學習,教育學生要正確理解辯證否定的實質,自覺樹立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用創新意識分析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過程,用創造精神看待我國社會的發展,樹立擁護改革、參與改革、支援改革的思想。
●教學過程
(一)辯證否定觀與創新意識【來自生活的報告】
多媒體展示:錄影片斷:創維集團:迴歸專業化,否定之否定。
近年來,創維成為知名家電企業中專業化策略的唯一守衛者。創維曾經進入過PC領域,進行多元化擴張嘗試,失敗後又迴歸主業。經過多年的價格戰,彩電行業普遍利潤下降,2000年更出現全行業虧損,彩電行業普遍喊出了“突圍”的口號,創維也積極尋找出路。當時,IT行業被普遍看好,2001年5月,創維投入上億巨資進入PC業,不久,就遭遇全球性的IT寒流,創維的PC業務遭遇重創,為避免更大損失,創維不得不壯士斷腕,果斷推出PC行業。PC的挫折,使創維集團對企業的多元化有了更深的思考。創維的專業化是隨著行業的發展不斷變化的。它們每年的主推產品,都不一樣,2001年的純平大風暴,2002年的逐行大風暴,2003年的高畫質大風暴以及現在推出的平板風暴,一次次創新徹底改變了彩電行業的格局,將創維從行業的追隨者推向行業的領導者。經歷了否定之否定的歷程,現在創維更堅定了多元化的信心,創維的目標,是讓全世界的人一想到電視就想到創維,一想到創維就知道是做電視的,創維的目標,是成為世界數碼顯示產業的NO1。
問題思考:
(1)創維曾經進入過PC領域,進行多元化擴張嘗試,失敗後又迴歸主業。這是一種什麼否定觀?這種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結果嗎?
(2)把否定理解為拋棄一切是一種什麼否定觀?
(3)我們應當怎樣理解否定?
【教學互動合作探究】
一.辯證否定觀與創新意識
教師導引:作為世界觀,辯證法昭示我們,世界是一個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世界,我們只有如實地反映、正確地對待這種處於運動、變化、發展中的事物,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作為一種思維方法,辯證法要求我們以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對待周圍的世界。何為批判的精神和態度?就是要求我們樹立辯證的否定觀與創新意識。
(一)辯證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1.多媒體顯示
材料(一)
材料(二)
2.問題探究:
(1)把否定理解為外力作用的結果,是一種什麼否定觀?
(2)知識更新是否是拋棄過去的一切知識?
(3)我們應當怎樣理解否定的實質?
(4)辯證否定與形而上學的否定觀有何區別?
3.學生回答:(略)
4.教師點撥:
(1)辯證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辯證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結果,而是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結果。
(2)辯證否定是發展的環節和聯絡的環節。其一,它是發展的環節,即發展是透過否定實現的。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當它處於產生、發展過程時是有理由存在的,不能被否定,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條件的變化,事物內部的否定力量逐漸發展壯大起來,這個事物就成為阻礙發展的事物,這時只有經過否定,舊事物才會滅亡,新事物才會產生。沒有否定就沒有質變、飛躍,就沒有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也就沒有事物由低階向高階的發展。其二,它又是聯絡的環節,舊事物被否定,產生出新事物,新舊事物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但二者又有必然的聯絡。因為新事物對舊事物的否定,並不是完全的拋棄,是在舊事物中孕育成長起來的,只有拋棄了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因素,保留其中對新事物有益的積極因素,經過改造,加以吸收,這樣,辯證的否定就把新事物與舊事物聯絡起來了。
(3)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揚棄是新事物對舊事物既變革、又繼承;既克服、又保留的關係。它體現了事物發展中的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統一。
(4)辯證的否定觀與形而上學否定觀的對立表現在:辯證的否定觀認為,否定是事物內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發展的環節和聯絡的環節,是包含肯定的否定,作為發展環節和聯絡環節的否定就是揚棄,既克服又保留。形而上學否定觀則認為,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觀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絕對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這就既割斷了事物的聯絡,又使發展中斷;其信條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話"。辯證的否定觀啟示我們要對一切事物採取科學的分析態度和方法。在考察事物時,必須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二)樹立創新意識,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
過渡:堅持辯證的否定觀,反對形而上學的否定觀,對於人們正確認識和處理問題,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多媒體顯示:
材料一:人類染色體
材料二:公有制經濟及其實現形式
2.問題思考:
(1)材料一說明了什麼問題?
(2)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我們對公有制經濟及其實現形式的認識發生了什麼變化?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變化?上述認識的突破與變化說明了什麼?
(3)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什麼哲學啟示?
3.學生回答:(略)
4.教師點撥:
(1)創新必須堅持“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科學態度,任何思想僵化、墨守成規、死搬教條、都是阻礙創新的大敵。
(2)概括材料即可。唯物辯證法認為,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認識都是變化發展的,都有產生和發展的過程,都有其前後相繼的歷史聯絡。只有弄清事物的來龍去脈,才能使我們的思想符合不斷變化著的客觀實際,適應形勢的發展。我們對公有制經濟及其實現形式的認識變化過程,是對這一觀點的極好說明。
(3)辯證的否定觀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書本是傳播知識的載體,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任何書本知識都需要不斷豐富和發展,誰也不可能“一眼望穿天下事,一書寫盡天下理”。權威往往比普通人更能準確地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但任何權威都不可能永遠正確,永遠不犯錯誤。因此,我們不僅要尊重書本知識,尊重權威,還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取得成功。
過渡:辯證否定,敢於對舊事物否定,這是其批判和革命的一面。
(三)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
過渡:江澤民指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它始終嚴格地以客觀事實為依據。而現實生活總是在不斷地變動中,這種變動的劇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來達到了前人難以想象的程度。從原始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從石器到自動化、電子化等發展過程,每一步都是歷史的巨大進步,每一步都留下了人類發展的腳印。因此,人類社會也是不斷由低階向高階變化發展的。
1.辯證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
多媒體展示:
問題探究:
(1)有沒有永恆不變的自然和社會狀態?有沒有永恆的不再被豐富、發展的認識和真理?為什麼?到了共產主義社會,人類社會還會向前發展嗎?
(2)同學們能夠運用以前所學的知識,分析你所得出的結論的哲學依據?
(3)你是怎樣領會“辯證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
學生回答:(略)
教師點撥:
(1)人類社會從誕生以來就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而且具有加速發展的趨勢,當今世界發展之快、變化之深刻,是以往任何時代不可比擬的',也是前人難以想象的。即使到了共產主義社會,人類社會仍然會向前發展。整個世界是無限發展著的,它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沒有盡頭,這一點決定了人的認識也是變化發展的,是一個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由膚淺到深刻的發展過程。真理是標誌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範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如牛頓力學、相對論、量子力學、系統論、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都是真理。真理是具體的,它只適用於一定的範圍和條件,如果超出範圍和條件,真理就會變成謬誤。第二,真理是一個過程,主客觀的統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因此如果事物變化了,歷史向前發展了,還固守過去的真理,那真理就轉為謬誤了。從範圍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對世界整體中某一部分,片斷的正確反映。真理不是對整個世界或宇宙大全的認識,任何真理都不能窮盡對無限世界的認識。從程度上看,任何真理對認識物件的正確認識都是近似的。就是說,主觀和客觀的符合只是一定程度,一定水平上的符合,不是絲毫不差的符合。這表現出真理的相對性。因此,真理性的認識有待於深化。
(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孤立的、靜止的、一成不變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我們必須用聯絡、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3)世界永遠處於不停地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任何事物對它發生的那個時代和那些條件來說,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對它自己內容逐漸發展起來的新的、更高的條件來說,它就變成過時的和沒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讓位於更高的階段,而這個更高的階段也要走向衰落和滅亡。
因此,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
2.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緊密聯絡。
多媒體顯示
問題思考:
(1)懷疑和批判精神在人們的認識中創新中具有什麼作用?
(2)我們常說,不破不立。“破”和“立”是一種什麼關係?
(3)上述材料對我們有何哲學啟示?
學生回答:(略)
教師點撥:
(1)敢於懷疑,勇於批判,才能提高認識,才能進步,才能實現創新。
(2)辯證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維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正確理解“破”與“立”的關係,敢於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陳規成說,敢於破除落後的思想觀念,這是“破”。根據變化發展了的客觀實際,提出新問題,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這是“立”。不破不立,敢於破,只有破,才能立;立中有破,破中有立,不破不立,“破”和“立”既有區別,又有聯絡,是一種辯證統一的關係。
(3)創新是對既有理論和實踐的突破;要創新就要有批判和發展。
3.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維。
多媒體顯示:脈動維生素水:脈動快速“賣動”
問題思考:
(1)什麼是創新意識?
(2)為什麼要勇於創新?
(3)怎樣才能培養創新精神?
(4)試舉一些改革開放以來勇於創新的人物和事蹟,談一談你應該向他們學些什麼?
學生回答:(略)
教師點撥:
(1)創新意識是指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中,始終存在著一種創造新東西的內在慾望和動力。指的是摒棄舊的、創造新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渴望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創造新事物的心理傾向叫創新意識。
(2)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意識是創造性實踐的前提,是創造力發揮的前提。創新意識對我們培養人,培養人才,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非常有重要性。
(3)辯證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維要求我們,密切關注變化發展著的實際,敢於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說,敢於破除落後的思想觀念;注重研究新情況,善於提出新問題,敢於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
(4)略。
小結:透過本節學習,我們掌握了兩個方面的內容:辯證否定觀與創新意識、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這兩個方面主要從理論層面說明創新的哲學基礎,更重要的是我們明確了樹立創新意識的重要性,必須堅持用創新的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
【走進生活判斷運用】
1.走進生活
多媒體展示:
蒙牛牛奶: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
神州五號成功飛天之後,蒙牛牛奶脫穎而出,印有“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標誌的蒙牛牛奶出現在全國各大超市、賣場中,蒙牛牛奶迅速引起了消費者的關注。
早在神州飛船之前一段時間,蒙牛等開始在央視相關節目中播放專門設計的航天版電視廣告;並且在報刊上相繼投放了“航天員牛奶是怎樣煉成的”等炒作性軟文,對神州飛船營銷事件進行了預熱。10月16日,神舟飛船成功返航後,一夜之間“為中國喝彩”的戶外廣告就貼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與此同時,蒙牛的航天版新廣告片、報紙廣告開始頻頻亮相,向世人宣揚蒙牛是“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蒙牛的航天攻勢,是蒙牛牛奶向消費者傳達蒙牛“高品質牛奶”定位的延續。縱觀蒙牛的廣告攻勢,不管是“我從草原來”“香濃情更濃”還是最近的“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蒙牛牛奶,強壯中國人”,這些品牌口號,都非常強烈的傳達著共同的資訊——蒙牛是一種高品質、高檔次的牛奶。蒙牛的航天攻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判斷運用
(1)蒙牛的營銷策略是怎樣體現創新意識的?
(2)請你為所熟悉的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提出幾條建議?
●作業設計
2004年12月29日,胡錦濤到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時指出,加快提高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對於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對於我國應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挑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堅持把推動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擺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堅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推進結構調整和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加快建設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
(1)說明科技創新對我國經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的意義。
(2)如何提高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參考答案: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只有大力加快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才能推進經濟結構的最佳化調整,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市場開拓、技術創新和生產經營一體化,驅動現代產業新興產業與國際市場接軌,以提高經濟效益。
(2)①要緊緊扭住為國家發展服務這個中心任務,貫徹科技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方針,努力攀登科技高峰。②要繼續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進一步形成科技創新的整體合力。③要堅定不移地落實人才強國戰略,樹立和落實正確的科技人才觀。
2.辯證否定觀與創新意識的培養與生活息息相關,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例項或現象與之相關,收集一些社會生活中的事例,說明樹立和培養辯證意識的重要性。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內容中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如辯證否定觀的含義、辯證否定觀與創新意識等,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注意及時點撥、講授,適當安排學生閱讀教材和課堂探究討論活動,解釋理論問題,藉助了圖片、圖表、圖畫,運用幻燈機、電視機、多媒體等手段,儘量讓學生產生直觀、具體的感受,使教學進行的順暢,主線突出,重點明確。
設計本框題教學,反映了新課程理念,立足生活主題,符合由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樂於學習、勤于思考、善於運用。教學過程和課外實踐讓學生獲得實踐和表述的機會,從而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