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船長》教學設計

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船長》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節選於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說《船長》。課文講的是薄霧籠罩的大海上,客輪“諾曼底”號遭到“瑪麗”號大輪船的猛烈撞擊即將沉沒,“諾曼底”號船長哈爾威堅守於自己的崗位,鎮定自若地指揮救援工作,使得60名乘客全部脫險,而自己卻隨客輪一起沉入大海的感人故事。文章內容極為感人。讀完全文,我們不禁對忠於職守、捨己救人的哈爾威船長產生由衷的崇敬之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透過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哈爾威船長忠於職守、捨己為人的精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片斷“哈爾威船長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4.學習課文透過人物語言和行動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引領學生在揣摩、品析、感悟人物的語言和行動體會哈爾威忠於職守、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設計理念】

  在這一課的設計上,我們以“感”和“悟”為方式,將感悟體驗語言文字背後的內蘊為目標,把讀的訓練當作貫穿於教學全過程的主線,在尊重學生個性感悟的基礎上,立足於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引導學生透過聽、說、讀、議、寫等多種語文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熱愛美、欣賞美、歌頌美的興趣和慾望,從而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提升情感的價值,實現對學生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教育。

  【設計思路】

  對於十幾歲的孩子來說,閱讀、理解本課故事的情節不成問題,但透過語言文字真正體會船長“忠於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偉大情操則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因此,教學本課時,我們以文字為橋樑,引導學生走近哈爾威船長,深入他的內心世界,聆聽他內心的聲音,從而領略他偉大的人格魅力。

  具體思路為:從哈爾威船長下達的四次命令入手,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主探究,積極思考,深入課文,與文中人物形成對話,主動捕捉相關資訊,深刻體會哈爾威船長的勇敢鎮定、忠於職守、捨己救人的高尚品質。最後讓學生在船長與船一起沉入大海是否遺憾的爭議中,突現人物的個性,烘托人物的.高大形象。我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文中相關語句,進一步體會船長形象的高大,在“層層剝筍”中破譯難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指導學生在瞭解作者的基礎上,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從“遇險—自救—犧牲”的角度理清課文的脈絡,從而喚起學生深入學習本課的興趣,為第二課時打下基礎。

  第二課時

  第一板塊:再現情境,喚起激情。

  1.讀課題:本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船長》(課件展示船長的形象)

  2.談話引出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師:透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覺得哈爾威船長是個怎樣的人?(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課件出示:哈爾威船長一生都要求自己忠於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板書:忠於職守履行做人之道

  3.理解“忠於職守”、“做人之道”的意思,讓學生再讀中心句。

  【設計意圖:一開始就直奔本課時的主題,讓學生走近哈爾威船長,透過反覆朗讀重點句子,在第一教時學習的基礎上再次感受哈爾威船長偉大的人格魅力。】

  第二板塊:讀悟品析,激情迸發。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3——28自然段,找出船長的四次命令,並結合相關的詞句寫寫自己的感受,在讀書思考的同時,做適當的批註。

  2.檢查交流收穫:

  四次命令分別是什麼?

  3.投影出示四次命令:

  (1)“大家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它乘客跟上船員斷後。必須把60人全部救出去!”

  (2)“哪個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

  (3)“快救克萊芒!”

  (4)“動作再快點!”

  【設計意圖:由整體感知文章的重點部分,讓學生緊抓哈爾威的語言,為以下深入感受他的品質奠定基礎。】

  4.學習第一次命令:

  ①指名讀第一次命令:(“……必須把60人全都救出去!”)

  ②從這樣擲地有聲的命令中,你得到了什麼資訊?

  (學生自由談:如“必須把60人全都就出去!”多麼堅定的信念,既是給船員們的命令,又是給乘客們的信心,更是船長在客輪遇險的職責與使命!再如:臨危不亂、沉著鎮定;乘客至上,忠於職守;關心婦女;……)

  ③那時人們有沒有聽從他的指揮呢?為什麼?聯絡上下文進行交流。

  ④你從這個命令中,感受到哈爾威是一位怎樣的船長?

  *學生回答:臨危不亂;師相機點撥:你從哪些句子感受到的?師小結:作為船長,別人都亂了,他是絕對不能亂的。

  *學生回答:必須把60人全都救出去;師點撥:哈爾威對船上有多少人知道得非常清楚。只有這樣,遇到危險才能臨危不亂,才能把60人全都救出去。

  ⑤師小結:這個時候,哈爾威始終記得自

  己是一名船長,在災難面前把大家救出去是船長的職責啊!

  ⑥指導朗讀:讓我們把這樣一位臨危不亂、鎮定果敢的船長讀出來吧!

  5.學習第二次命令:

  ①出示,指讀:“哪一個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

  ②思考:船長為什麼要下達這個命令呢?讓學生在文中找。

  ③相機出示:但是整個人群簡直像發瘋似的,亂得不可開交。

  ④理解“不可開交”的意思。

  ⑤讓學生想象:亂得不可開交的場面。

  ⑥播放場面亂的錄影,強化學生對這一場面的感知。

  ⑦指導朗讀→齊讀。

  ⑧師點出命令:照這樣亂下去,對於諾曼底來說意味著船毀人亡。於是船長又發了第二個命令。(課件出示)

  A.這個命令是對話中的一句,是誰和誰的對話?(這是哈爾威在和機械師及奧克勒大副對話)(指名讀對話)

  B.僅僅是這兩位聽到了對話嗎?(不是),從哪裡看出來的?齊讀

  C.船長的聲音是那樣威嚴,從威嚴的話語中,乘客們能瞭解到哪些情況?(學生回答:爐子滅了,這些是船的心臟,船肯定要沉了;20分鐘,夠了。如果男人走在女人前面,就要被開搶打死。)

  D.“哪一個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船長髮了這樣一個命令,你沒覺得船長有些殘暴嗎?為什麼?

  ⑨從這個命令中,你們覺得他是一位怎樣的船長?(做事果斷、忠於職守、尊重婦女,把自己的職責考慮得那樣清清楚楚)

  6.學習第三、四次命令。

  ①課件出示:“快救克萊芒!”“動作再快點!”

  ②從他下達的命令中,你們讀懂了什麼?(關心弱者、愛護兒童、心繫乘客安危……)

  (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惟獨沒有想到自己)

  ③師深情小結:是啊,關心弱者、愛護兒童、心繫乘客安危的船長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

  ④課件出示第25自然段,讓學生深情朗讀。

  【設計意圖:語文課需要感動,需要震撼,需要心靈的淚花。這份感動源於學生與作品的直接對話,是師生之間的心靈交融。我們正是透過這一環節的學習,讓學生充分與文字對話,緊貼哈爾威船長,充分領略他的風采,感受他偉大的人格。我們有意再此構建文字之情、人物之情、學生之情、教師之情匯流而成的生命潤澤的語文課堂。】

  第三板塊:各抒己見,昇華情感。

  1.師:在調遣完一切之後,哈爾威船長卻仍然堅守著自己的船長崗位。(出示第29自然段。)

  2.指名讀。

  3.師提問:船長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他遺憾嗎?

  4.學生進行同桌討論,指名回答。

  5.面對毫無遺憾與船共存亡的哈爾威船長,假如你是獲救的乘客,假如你是克萊芒,你想說些什麼呢?(播放音樂,展示畫面)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定,促使學生透過文字,讀懂文字背後的內容;依靠錄影、音樂等媒體營造出課文悲壯的意境,讓學生徜徉其中,放飛思緒,和作者產生心靈共鳴,讓船長的偉大人格在他們幼小的心頭駐紮。】

  第四板塊:激情迸射,我心飛揚。

  1.師動情訴說:哈爾威船長隨著“諾曼底”號徐徐沉入了大海。讓我們一起深情地呼喚他——(齊聲朗讀課題)。

  2.課後作業:寫一寫自己學了課文後的感言。

  【設計意圖:葉瀾教授認為,課堂是兒童自我發展的主要精神陣地。語文學習,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從感受課文中人物的人格魅力上升到自身的行為指導,寫感言是一個很好的途徑,這也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

  【板書設計】

  船長(哈爾威)

  遇險∣

  ∣忠於職守

  自救∣

  ∣履行做人之道

  犧牲∣

  ↓

  英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