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紅軍廣場導遊詞

金寨紅軍廣場導遊詞

  你知道金寨紅軍廣場的來歷嗎?你知道金寨紅軍廣場的導遊詞應該怎麼寫嘛。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金寨紅軍廣場導遊詞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整個紅軍廣場是金寨縣革命烈士陵園二期改造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面積1.9萬平方米,投資2250萬元,其中包括廣場、牌坊、上山臺階步道、綠化、照明、擋土牆和浮雕等工程。

  紅軍廣場建設緊緊抓住金寨是革命老區、紅軍故鄉、將軍搖籃這一歷史特點,運用數字和浮雕等現代設計理念,充分展示革命戰爭年代金寨縣境內的革命史實以及金寨人民作出的偉大貢獻。完成後的紅軍廣場與烈士塔、紅軍墓園、博物館、紅軍村等連成有機的整體,大大提升了紅色旅遊品位。

  兩邊的浮雕,它是採用芝麻白花崗岩材質,有松、鶴、祥雲組成,透過系列動植物形象的有機搭配,既美化了廣場,又展現了和諧的現實生活。右邊的浮雕有32只松鶴組成,寓意在金寨縣誕生的紅軍第11軍32師,左邊33只松鶴代表紅軍第11軍33師。

  浮雕主要的圖案是杜鵑花,杜鵑花是我們大別山區常見的山花,也是一種容

  易生長並通迅速蔓延的植物,火紅的杜鵑象徵著革命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的燎原之勢。穿插其中的11顆星星寓意深刻,它代表了在革命戰爭年代,共有11支紅軍主力部隊先後在這裡誕生和組成。

  浮雕是向日葵和鴿子組成,向日葵向太陽,它象徵著我們的工農紅軍一直跟著中國共產黨,為受苦受難的百姓翻身解放浴血奮戰、英勇殺敵。鴿子則象徵和平,是全人類追求的夢想。

  臺階共有59級,它寓意著在我縣這塊紅色的土地上誕生了59位開國將軍,在全國將軍縣中位居第二,成為全國著名的將軍縣。其中上將一位就是洪學智將軍,中將8位,少將50位。佔安徽省130位將軍數的45.4%,在全國將軍縣中位居第二,成為全國著名的將軍縣。這些開國將軍在革命戰爭年代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為人民的解放事業貢獻了不朽的功勳;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又為保衛祖國的安全和建設現代化的人民軍隊貢獻了畢生的精力。他們每個人的戎馬生涯都是一部傳奇故事,是一部生動的革命傳統教材。

  金寨縣不僅在新民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誕生和組建了11支主力紅軍隊伍,而且在抗日戰爭時期是大別山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心,一度成為安徽省工委和鄂豫皖區黨委領導全省和鄂豫皖邊區抗日救亡的運動中心。革命戰爭年代,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先後有10萬兒女參軍征戰,絕大多數為國捐軀,解放後追認為革命烈士的達1.05萬人,其中縣團級以上的就有500多名,這50級臺階就寓意著為革命犧牲的烈士們。上面這兩邊的臺階是49級,它表明金寨縣的解放時間是在1949年。 現在各位領導可以回頭看看金寨老縣城的面貌,我們的縣城綠水青山,翠嶺環抱,碧水穿城。上游是著名的梅山水庫,新中國建立之初,為根治淮河,修建了梅山、響洪甸兩大水庫,為此,金寨淹沒了10萬畝良田、14萬畝經濟林,移居10萬多人。

  25級臺階寓意在金寨縣境內組建的.紅25軍。隨著紅軍的發展壯大,1931年10月,在麻埠成立了紅25軍軍部和第73師。隨後,在第三次反“圍剿”鬥爭中,紅25軍的第75師、第74師先後在金寨境內的麻埠、白塔畈組建。紅25軍是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的第一支紅軍,被譽為“長征先鋒”,也是長征中唯一一支長征結束時人數多於出發時人數的紅軍隊伍。紅四方的圖案寓意金寨地區是四方面軍的主要發源地。

  前面的28級臺階意指在我縣組建的另一支紅軍隊伍——紅28軍。1933年10月,根據皖西北道委決定,紅28軍在南溪呂家大院重建。1935年2月,以金寨境內組建的紅218團為主體再建的紅28軍,堅持了艱苦卓越的三年游擊戰爭。紅28軍是繼紅25軍組建之後,又一次組建成軍建制的紅軍隊伍。也是鄂豫皖地區的最後一支主力紅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