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和小樹》教學設計及反思的範文

《爺爺和小樹》教學設計及反思的範文

  【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簡短的記敘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冬天,爺爺為小樹禦寒;夏天,小樹為爺爺遮陽。人與樹之間的關係多麼親密、和諧。課文語言淺顯,用詞也不是很深奧,明白如話的敘述,非常適宜孩子朗讀。學生在朗讀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爺爺愛護小樹的行為的感染,從小養成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2、學情分析

  學生在一個單元的識字教學後,初步掌握了最基本的識字方法,瞭解象形、形聲的構字法,所以課後的生字,好多可以用這兩種方法來識記,如“傘”,“冷”,“暖”,“熱”等字。並且經過一單元的課文教學,學生初步建立了句子概念,基本能在朗讀課文時,做到詞語連讀,並讀出句與句之間的停頓。但是對一篇課文的學習,學生還沒有找到一種學習方法,離開老師的指導,不能進行深入的理解。因此,教給讀懂一篇課文的方法,是閱讀教學不管哪個階段都應培養的任務,對這一篇課文的學習,我的`設計意圖是,在識字學詞的重點之上,還有一個意識,應在課堂上體現以學生自己學習為主,以逐步培養自讀自悟的閱讀能力。我覺得在學語文的起始階段,以上兩者都很重要。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爺、棵、到、給、穿、暖、冷、開、傘、熱),會寫4個字。認識筆畫“┐”和“刂、冫、人、灬”4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不、開、四、五),理解重點詞語,朗讀。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人和樹之間的親密、和諧的關係。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摘蘋果遊戲(蘋果、樹、磁鐵);一把油傘;笑臉貼紙;輕快的音樂;收集有關樹的知識,樹對人類的好處等資料。

  【教學過程】

  一、字謎匯入,學習新詞

  “爺爺”,讀好輕聲。

  板書課題:爺爺和小樹

  (連詞讀好課題)

  二、小組合作,自學課文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找出課後要求認讀的生字,想辦法記一記。相互交流識記方法。

  提出問題。

  三、檢查自學,質疑問難

  按學號開火車,一人讀一句。(師隨時正音,學習生字,指導將句子讀通順。)

  發現什麼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如學生提到分節問題,就告訴學生如何標記自然段序號)

  四、學習課文,朗讀感悟

  1、談話匯入。(天氣變化,小樹變化,人們的措施)

  2、看圖說話。(圖一,圖二)

  什麼時候,誰幫誰幹什麼

  由圖到文,分別找到內容。

  3、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課文用了幾句話來寫這幅圖?

  ⑵讀一讀:冬天到了,爺爺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

  ⑶理解:“暖和的衣裳”指什麼?你知道哪些東西能使我們感到“暖和”?

  口頭填空:暖和的()

  指導懷著高興的心情讀第2自然段。

  4、圖文對照,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綠色的小傘”指什麼?口頭填空:綠色的()

  ⑵朗讀提示:圖上的爺爺和孫子的心情怎樣?該怎樣讀好這段話?

  5、賽讀。

  經老師指導,同學們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可進行分組賽讀,每組選出最好的再比。配上輕快的音樂。讀完後,師生共同評議,指出優點和不足。再練讀。在熟讀後,可進行背誦指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