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物的進化的教學設計
關於生物的進化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
(2)種群、種群基因庫、基因頻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頻率的計算方法。
(3)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
(4)自然選擇在生物進化中的作用。
(5)隔離的概念和型別,以及隔離與物種形成的關係。
2.能力目標
透過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歸納總結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及其主要內容之間的關係
(2)運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解釋生物界的現象,既是本課題的重點,又是難點
(3)對達爾文學說的評價是教學的難點
(4)達爾文學說的主要內容和各要點之間的關係,以及用達爾文學說解釋生物的適應(5)性、生物的進化,這成為組織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 導課
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困擾了人類幾千年!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是神學家們作出了“解釋”:先有雞,因為上帝創造了雞,然後讓雞下蛋!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不相信上帝了!沒了上帝,上帝創造了雞的“解釋”也就沒人相信了。於是關於生物起源、進化的種種猜測又被提了出來……我們已經知道地球上現存的有記載的生物種類大約200多萬種,還有許許多多種生物沒有被我們發現。
沒有發現的生物數目可能要比已經發現的多10倍,更何況已經絕滅的生物比現存的還要多得多,據估計,曾在地球上生活過的生物種數可能多達5億~10億。這麼多的生物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等到高等,一批又一批地“踏上”地球,又“遠離”地球走向死亡,進行著自然界的“新陳代謝”,這就是生物的進化。
[二]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
1.主要內容
師講述:進化的原因是什麼呢?拉馬克關於進化的用進廢退學說
拉馬克是進化論的奠基者,他在18世紀初提出了用進廢退的進化學說:環境的改變是導致生物進化的原因。環境改變了,生物的生活方式也要跟著變,有的器官由於經常使用而發達起來,有的器官則由於長期不使用而萎縮退化了。
師講述:在19世紀,達爾文提出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生物進化論。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放映錄影:非洲草原野牛四季生活及生殖過程,重點放映遷徙路徑大河時,許多野牛個體被淹死或被鱷魚吃掉的情景。
師引導:學生根據錄影及初中所學有關知識總結歸納出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是:過度繁殖,生存鬥爭(生存競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
師引導:指導學生明確以下內容:
(1)任何一種生物的繁殖能力都很強,在不太長的時間內能產生大量的後代。但因為生物的生存條件有限,生物在爭奪有限的空間和食物的情況下,同種生物個體之間,種與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不斷進行著激烈的生存鬥爭,鬥爭的結果是一部分個體被淘汰。例如:鯉魚在繁殖季節,雌魚會產許多卵,雄魚也會產下大量的精子,但是能夠形成受精卵是少數;受精卵形成後,在孵化的過程中個體弱小的幼鯉又會被淘汰掉,能夠存活下來的只是很少的一些個體。
(2)在生存鬥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將倖存並會將這些變異遺傳下去;而不利變異個體則很容易地被淘汰掉。達爾文把這種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過程中,微小的有利變異得到積累變為顯著變異,從而產生了適應特定環境的生物新型別,這就是生物進化的原因。
(3)自然選擇學說科學地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及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但由於受到當時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自然選擇學說對於遺傳和變異的本質,自然選擇如何對可遺傳的變異起作用的問題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
2.以自然選擇學說為基礎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提出
近些年來,生物學家在達爾文的進化理論的基礎上,將遺傳學、生態學等研究成果引入到進化論的研究中,形成了以自然選擇學說為基礎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三]、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簡介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包括:
(1)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
(2)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3)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4)隔離導致物種的形成。
(一)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
1.種群的定義
師:舉例:
(1)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鯉魚;
(2)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魚;
(3)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
(4)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出(1)與(4)屬於種群。
師生歸納:種群指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