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電磁感應的產生條件的說課稿

探究電磁感應的產生條件的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探究電磁感應的產生條件》,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目標分析、過程分析和效果分析四個方面對本節課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本節是電磁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在整個高中物理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是學生今後學習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和交變電流產生的基礎。

  本節重點是:引導學生做好教材中三個實驗.

  本節難點是:組織學生完成電磁感應現象的實驗,從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推出電磁感應產生的一般條件。

  二、目標分析

  根據新課標教學的要求,我確定本課三維目標是:

  知識與技能

  1、 觀察電磁感應現象,理解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

  2、 進一步認識磁通量的概念,能結合例項對磁通量的變化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判斷。

  過程與方法

  1)透過探究過程,提高學生的分析論證能力。

  2)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科學思想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對本節知識的學習,體會探索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

  2)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根據本節內容特點我確定的教法與學法是:

  教法:為了讓學生加深對本節內容的理解,在教學中我採用講述、對比、探究,討論等方法進行教學.

  學法:為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引導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討論中突破難點。

  三、過程分析

  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引入課題

  請一位學生拿一個金屬探測器檢查一下其他同學身上有沒有金屬,如果學生身上帶有硬幣、手錶、金屬框的眼鏡等金屬物體時,金屬探測器上蜂鳴器就會報警,說明有電流流過蜂鳴器,那電流是怎樣產生的呢?

  (設計意圖): 迅速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透過一個問題引入本節主題。

  (二)探究實驗:

  器材:靈敏電流計、螺線管(粗細各一個)、條形磁鐵、蹄形磁鐵、電源、開關、滑動變阻器、導體、導線若干。

  接下來我分以下幾個環節去做:(板書)猜想-實驗-分析討論-得出結論。

  讓學生開始猜想如何利用這些器材設計出磁生電的實驗方案,經討論,最終確定三種方案。由於時間有限,每組做一種方案,將這幾個方案分配給不同組。

  甲組:利用蹄形磁鐵磁場中的導體連線靈敏電流計。

  乙組:粗螺線管連線靈敏電流計,利用條形磁鐵在螺線管中運動。

  丙組:粗細螺線管各一個,粗螺線管連線靈敏電流計,細螺線管連線電源、開關、滑動變阻器。

  根據學生所設計的方案,讓學生組裝器材,開始實驗。注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並記錄好實驗現象。

  分析討論 根據學生所做的實驗現象,給出充分的討論時間,讓他們透過討論得出一定的結論。每一組派一個代表說明本組觀察到的.現象以及得出的實驗結論。

  各組做的實驗不同,結論也會不同。

  甲組做導體在磁場中運動的實驗,可能得出結論是:導體在磁場中前後或斜方向運動會有電流產生

  乙組做磁鐵在螺線管中運動的實驗,可能得出結論是:當磁鐵插入或拔出螺線管時有電流產生。

  丙組透過實驗可能得出的結論是:當小螺線管中的電流發生變化時,大螺線管中有電流。若小螺線管中的電流不變化,大螺線管中沒有電流產生。

  這幾結論雖不盡相同,但都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產生電流,那麼到底它們有什麼共性呢?接下來要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對於甲組的結論,啟發學生:當導體在磁場中前後或斜方向運動時,都是導體在切割磁感線,然後引導學生思考:其切割的實質是什麼?此時放這樣一張圖(示圖)給學生看,讓學生仔細觀察。學生會發現當導體切割磁感線時,電流計和導體所在的閉合迴路中磁感線的條數在變化。

  對於乙組的結論,同樣放這樣一張圖(示圖)給學生觀察。學生會觀察到再磁鐵插入或拔出螺線管的過程中,螺線管中的磁感線條數在變化。

  從丙組得出的結論可這樣問學生:當小螺線管中的電流發生變化時,什麼在變?學生根據前面所學的知識知道電流變化時,其產生的磁場也在變。所以當小螺線管中的電流變化時,大螺線管所處的磁場也在變,此時穿過的磁感線條數也在變。

  這時學生會發現,幾個實驗中產生電流時磁感線條數都在變化。此時老師可提示學生:我們把磁場中穿過某一面積的磁感線條數用磁通量表示。因此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當磁通量變化時,會有電流產生。然後老師進行完善:要有電流產生迴路必須閉合。從而得到本次實驗的結論:磁生電的條件就是穿過閉合電路中的磁通量發生變化時,閉合電路就會產生電流。

  科學探究後回到新課引入所提出的問題:金屬探測器是怎樣探測金屬的?讓學生透過所學的知識進行解釋,既鞏固了新知識又與生活聯絡起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當堂訓練,鞏固提高

  設計適量的練習題,並且將練習題分為A、B兩組供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

  設計意圖:充分體現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四)、課堂小結和作業

  讓學生概括總結本節的內容,構建知識框架,作業佈置要有針對性,梯度。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自己的體驗,自己的總結,真正達到了檢驗學生課堂效果的目的。

  作業課後2、3、4題;

  板書設計我分兩部分,主機板書寫在左側,體現本節課的主幹知識,副板書在右側,主要畫用來輔助說明的草圖。

  四、效果分析

  透過以上的過程設計我預計可達到以下效果。

  1. 能夠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從而實現本節課的知識目標。

  2. 能夠充分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發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3. 變規律的傳授過程為規律的探究過程能夠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當然本節課的設計還存在著許多的缺點和不足,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和指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