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美術上冊川劇的變臉說課稿
五年級美術上冊川劇的變臉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川劇的變臉多彩的面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藝術》小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美妙的創造》中的第二個課題。本單元包括“神奇的洞洞舞動的圈圈”、“川劇的變臉多彩的面具”、“創意無極限快樂大錯位”三個課題。在此,將帶領學生走進抽象和單純的藝術世界,感受和體驗自然界、周圍環境與生活所蘊藏的強烈的色彩、運動的線條、誇張的造型的美妙,領略現代藝術創作的標新立異與不同凡響,打破創造的神秘感,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激勵學生運用繪畫、陶藝、製作、戲劇表演等多種方式表達對生活的認識與情感,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創造經驗,在繪畫、遊戲、舞蹈中提高學生的藝術創造興趣與藝術創造力。
二、學情分析
從學生掌握知識的角度看:他們已掌握了基本的手工製作方法。從學生的特徵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手工製作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歡嘗試製作一切新奇的東西。但部分基礎弱的學生遇到困難時往往缺乏耐心和信心,針對這種情形教師要找出具體原因,可利用學生的優秀作品為參照物,激發其靈感,鼓勵其參與意識。
三、教學目標:
情感領域:欣賞川劇,引發學生對川劇藝術的喜愛願望,學會尊重地方藝術,加強民族情感。透過製作面具,發展創新思維,激發美化生活的願望,培養學生豐富的感知能力,大膽的表現能力。
認知領域:初步瞭解面具藝術,中國戲劇臉譜藝術,感受川劇奇妙的“變臉”的地方戲劇的特點。
操作領域:簡單模仿川劇表演動作,初步學習面具的製作方法,鼓勵學生大膽想像,探索“變臉”和麵具的不同表現形式。
其中如何讓學生了解川劇“變臉”藝術的有關知識和初步掌握面具的製作方法是本課的重點,而讓學生創造性地設計並製作具有個性的面具為本課的難點。
四、教學準備
教師:面具數個、川劇“變臉”影片,有關面具表演的影片、多媒體課件等。
學生:製作面具彩色卡紙、彩筆、剪刀、膠水、鬆緊帶(或繩子)等工具。
五、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主要運用了多媒體課件渲染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感知藝術魅力。教師根據學情適時示範指導學生透過合作或獨立完成面具製作,最後引導學生表現和評價,完成藝術體驗和活動。
六、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激趣引題
觀看有關“變臉”的川劇表演片斷,模仿川劇變臉,初步瞭解變臉特技的藝術手法。
[以趣促情,以情促學,既活躍課堂氣氛,又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www.xxjXsj.cn小學教學設計網]
2、交流賞析充實內涵
本環節透過交流、欣賞,瞭解中國戲曲臉譜和麵具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初步瞭解戲曲臉譜和麵具的藝術特點。(仔細觀察這些面具在造型與色彩上有什麼特點?)教師對面具造型(外形)、五官區域性以及色彩處理加以總結與強調。
板書:造型奇特多樣
五官細節誇張
色彩鮮豔明快
[在交流中開闊眼界,學會傾聽、交往與分享;在觀察中學會發現,增長知識,提升美感;在賞析中學會評價,充實內涵。]
3、觀察動手探究方法
老師這裡還有很多以前同學的面具,請同學一起觀察這些面具的造型特徵、細節表現以及製作材料上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學生交流。
奧妙你找到了嗎?組織學生全班交流面具的製作方法,老師加以補充其他多種製作方法。
[在觀察中學會探究,在動手中發現奧秘,在實踐中尋求技能。]
4、設想效果現場創作
教師指導學生個人或小組合作製作面具。根據所帶來的的材料,討論、構思要做一件怎樣的面具。力求製作的面具獨特、構思新穎。必要時作適當指導與具體點撥。
[在現實中學會思考,在操作中實現創意。]
5、展示表演同舞共樂
以小組為單位選派幾名學生上前展示創作的面具,鼓勵學生評出“創意獎”“巧手獎”等獎項。引領學生頭戴面具,隨音樂聲同舞共樂。
[在評價中學會審美,在成果中享受藝術學習的快樂!]
七、板書
造型奇特多樣
五官細節誇張
色彩鮮豔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