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和磷》說課稿
《氮和磷》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在高一介紹元素週期律和原子結構的知識後,已經介紹了氧族元素,碳族元素等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學生對於運用理論指導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方法已經瞭解。本節從學生熟悉的化肥引入,介紹氮和磷的單質。旦氣的化學性質在大綱中的要求為“掌握‘,是教學重點。關於磷,在大綱中的要求是B層次。
1、教學重點
(1)掌握氮族元素性質上的相似性,遞變性和特殊性,並能用物質結構和元素週期律等知識加以解釋。
(2)氮氣及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質及有關計算。
(3)白磷和紅磷的結構和性質。
2、教學難點
(1)混合氣體(NO、NO2、O2等)與水反應的綜合計算題的思維方法和解題技巧。
(2)氮元素的化學活性與氮氣穩定性的區別。
(3)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為何不屬於酸酐。
(4)如何證明白磷和紅磷是同素異形體。
二、教學目標
1、是學生了解氮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規律。
2、使學生理解氮氣的化學性質。
3、使學生了解磷的性質。
4、使學生了解非極性分子的概念。
5、使學生掌握運用元素週期律和原子結構理論知識指導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方法。
三、教學過程
1、新課,學習本章緒論:氮族元素。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鹼金屬、鹵素、氧族、碳族等主族元素,在週期表中,位於碳族和氧族之間的第VA族元素也是主族元素,它包括氮、磷、砷、銻、鉍五種元素,我們稱之為氮族元素。
(1)練寫氮族元素的元素名稱、符號。
引入競爭意識,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記清寫準。
(2)分析總結得出氮族元素的相似性,遞變性和特殊性。
1)相似性。
a、最外層電子,與金屬、氫氣反應。
b、最高價,最高氧化物及對應的水化物。
c、氧化物通式R2O3,對應水化物的通式HRO2或H3RO3。
d、氣態氫化物通式RH3。
2)遞變性。
顏色狀態、密度、熔點、沸點。
3)特殊性。
(3)總結氮元素的.單質物理性質及遞變規律。
2、具體講氮和磷。
氮氣
一、氮氣的存在
1、遊離態:大氣中N2佔78%(體積比)75%(質量比)。
2、化合態:有機物(蛋白質,核酸等),無機物(KNO3等)。
3、觀察周圍空氣存在的氮氣。
二、氮氣的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難溶於水,比空氣稍輕。
三、氮氣的化學性質
1、氮氣的分子結構。
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
由於氮氮三鍵的鍵能大,很牢固,不易斷裂,多餘氮分子穩定,通常情況下性質很不活潑。
2、氮氣的化學性質。
在高溫或放電等苛刻條件下,氮氣可與氫氣、金屬、氧氣等反應。
(1)與氫氣反應。
注意:條件、是可逆反應、是工業合成氨的方法。
(2)與金屬鎂反應。
(3)與氧氣反應。
雷雨中的反應
四、氮氣的用途
1、合成氨、制氮肥、硝酸。
2、用作保護氣(焊接金屬、填充燈泡、儲存糧食、水果)。
五、氮的固定
1、定義
2、方法
(1)自然固氮。
(2)人工固氮。
3、總結擴充套件
a)氮族元素包括氮氮、磷、砷、銻、鉍五種元素。最外層均有5個電子。位於第VA族。能獲得3個電子,顯示一定的氧化性,最高正價為+5價,負價為-3價。
b)氮族元素的變化規律。
c)透過本節學習應注意掌握“位——構——性“三者關係的系統學習法,及學習非金屬及化合物知識的學習程式。
d)小結氮氣的化學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