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鐵的性質說課稿
有關鐵的性質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鐵和鐵的化合物在歷年高考當中出現的機率非常之大,故學好這一章對以後的總複習來說非常的重用。而且學習了本章內容之後,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將較為完整,同時本節內容的學習也為第八章中金屬活動性順序和酸、鹼、鹽的知識奠定基礎,而且本節內容貼近生活實際,可豐富學生的知識,開拓視野。
2.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解鐵的物理性質,掌握鐵的化學性質;會鐵製品的一般防鏽方法。
(2)過程和方法目標:透過小組合作進行研究性學習,使學生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初步學會運用對比、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資訊進行加工,並用化學語言進行表述,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識規律的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教育,幫助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探究性學習,增強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激發學習興趣,並樹立珍惜資源、合理利用資源的觀念;透過宣化鋼鐵公司的發展史及我國鋼鐵史的學習,增強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樹立為民族振興,為社會進步學好化學的志向。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鐵的化學性質
(2)難點:鋼鐵製品鏽蝕條件的探究;學生對“鐵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理解。
二、學情分析及教材處理
1.學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鐵製品已是司空見慣,對鐵的一些物理性質也有所瞭解。因此,對於鐵的物理性質,可採用以生活中常見的鐵製品入手,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分析、討論、歸納。關於鐵的化學性質,在本章之前已經學過了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鐵與酸的反應,在學習氫氣的實驗室製法時也曾接觸,則可用溫故知新的方法加以引導,進一步學習。
2.教材處理及意圖
(1)課前佈置學生調查宣化鋼鐵公司生產發展情況,鋼鐵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我國的鋼鐵發展史及產量情況等資料的收集。每一組推選一人課堂發言,教師評價總結後轉入鐵的性質學習。這樣處理能使學生自主認識身邊常見物質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瞭解化學與社會、技術的相互聯絡,學會收集處理資訊,同時增強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2)鐵的物理性質主要透過討論題的形式完成,教師選取生活中的鋼鐵製品為例,由學生討論各應用了鐵的哪些物理性質。在此過程中指導學生學習認識金屬物理性質的一般順序和方法。
(3)鐵的化學性質採取“引導——探究”的教學模式。例如,在學習鐵跟氧氣的反應時,在學生了解鐵絲在純氧中能夠燃燒但在空氣中不能燃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回憶在空氣中點燃鎂條的實驗,探究鐵鎂兩種金屬跟氧氣反應時的條件的差別,得出鎂比鐵活潑的結論。在學習鐵與酸反應時,由氫氣的實驗室製法匯入,學生親自動手做鋅、鐵、銅與酸混合的實驗,探究鋅、鐵、銅的活潑性差異。學習鐵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時,則透過一個新奇的實驗匯入:一把明亮的小刀浸入硫酸銅溶液,片刻取出,“鐵刀”變成了“銅刀”,引導學生分析其中奧妙,探究反應的實質。如上的教材處理目的在於使學生透過觀察現象——比較分析——歸納結論——總結規律的過程,獲得主動發現的快感,增強了學習興趣。
(4)關於鋼鐵製品生鏽及防鏽措施的內容,在本節課的一週以前,佈置研究性學習課題“鋼鐵製品鏽蝕條件及防鏽措施的探究”。由學生代表彙報探究結果,引發討論,使學生認識到防鏽措施和鏽蝕條件的關係。透過此過程,幫助學生提高與他人交流、討論和語言表達能力,並逐漸樹立珍惜資源,合理、正確使用資源的觀念。發展科學探究的精神,積極將所學的化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實踐。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
1.教學方法:“引導——探究”教學模式。
2.學法指導:指導學生學會認識金屬單質物理性質的一般方法;透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評價方式:側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思路的綜合評價。
4.教學手段:實物呈現,實驗探究,多媒體輔助教學。
四、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語小組代表簡述收集的資料使學生體驗資訊怎樣收集和處理,增強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評價總結傾聽發揮評價激勵功能投影展示鋼鐵廠生產場景觀看激發學習興趣提出有關鐵的物理性質的討論題思考、討論培養分析、歸納、總結能力引導回憶相關知識制氫氣的實驗為探究鐵的化學性質做準備指導學生探究鐵的化學積極思考回憶有關鎂、鐵分別在空氣、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及實驗室性質透過思考、實驗、觀察、分析、比較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組織學生彙報有關“鋼鐵製品鏽蝕條件”“防止鏽蝕”的學習成果,並簡要評價彙報、討論、評價使學生了解鋼鐵鏽蝕原理和一般防鏽方法,初步學會研究性學習,培養科學使用資源的觀念課堂小結傾聽、思考並回憶鞏固知識達標練習教師精心挑選,回扣本節重難點(習題另附)思考回答鞏固知識,提高能力,強化愛國情感,增強為民族振興、為社會進步學好化學的志向
五、板書設計
採用提綱式板書,概括本節課主要內容,體現教學重點和關鍵。簡單明瞭,條理清晰,便於記錄和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