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課《零花錢》的說課稿

綜合實踐活動課《零花錢》的說課稿

  一、課題產生原因:

  零花錢是學生親密的夥伴,每天伴隨學生上學,放學時又離他們而去。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學校中有幾百名學生,他們每天共有多少零花錢?他們每天會花去多少零花錢?他們都買了什麼東西?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消費。這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因此,我決定利用綜實課程的實踐活動,讓學生來一次親歷零花錢的全過程,讓學生自己回答“該怎樣使用零花錢?”

  二、教學過程設計:

  本次教研主題是:課題的產生與利用。由學生花錢的現象引領出實踐活動的主題,很多學生都會帶零花錢,既然有錢,透過課堂上的小調查,就可以知道它們的來源。其次,讓學生觀看學生花錢的真實相片,結合學生的實際,並不難知道學生零花錢的去向。然後設計話題:我們自己的錢,一會兒就變成了別人的錢,同學們想一想,我們要不要守住自己的錢?引發學生的爭議,教師因勢利導,匯出實踐活動的主題。這個環節,可能會花點時間,但並不太難,問題最關鍵的是:學生子課題的確立,也就是說:讓學生研究什麼?這是本節課的難點。最初我認為,只要引導學生對零花錢來源的探尋,對零花錢去向的認識,才有可能正視零花錢的合理使用。因此,我準備把學生分成三個小組:

  1、調查零花錢的來源;

  2、調查零花錢的去向;

  3、研究零花錢的合理使用;

  然後在過程彙報或是終結性彙報的時候,才對他們各組進行整合。但這樣一來,就把各個小組截然分開,知道零花錢的來源,卻不知道零花錢的去向,知道零花錢的去向,卻不知道零花錢的來源。缺乏著兩個方面的認識基礎,又怎麼談如何合理使用零花錢呢?如果不從這些方面成立研究小組,那麼只能從學生零花錢的去向去調查,於是我試著把學生的研究小組分成:

  1、零食調查小組;

  2、學習用品調查小組;

  3、文體用品的調查小組;

  4、其他方面的調查小組。

  在預設這些小組活動計劃時,我又遇到了一個困惑:設計第一個小組活動計劃時,還很順手。設計第二個小組時,就感覺存在一些問題,設計第三、四個小組的活動計劃時,我根本就無法預設了。因為我發現這些小組的活動計劃是多麼驚人的相似。原因就是他們都是按照零花錢的去向去活動的。小組與小組之間沒有多大的區別,缺乏個性,也顯得很狹隘。怎麼辦?如果不這樣,學生的研究小組又將從那些方面入手呢?我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中,想著明天就要在本中心試上課,而今晚的教案仍無著落,那時候的心情,不只是著急,更多的是找不到問題出路時的苦惱與迷茫。

  但我最終還是確定小組的研究目標:

  1、買零食花去多少零花錢?

  2、零花錢都買了學習用品了嗎?

  3、我們用多少錢買健康?

  4、零花錢有多大的作用?

  可是在第二天上完課的評析會上,就有教師提出疑問:既然本次教研主題是課題產生,學生的研究小組的活動目標也應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生成,怎麼還是按老師的預設進行呢?這真是一針見血,一下子卡住了我的要害,這也是我對本次教研主題理解之後一直避而不談的話題,因為我知道自己的能耐有幾斤幾兩,讓學生自由暢談話題,有誰知道他們會提出多少刁鑽、離奇古怪的問題呢?我對他們的問題又將如何處置呢?這些都需要教師的靈活機智,需要教師平時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而這些素質和能力我都比較薄弱。但是子課題的產生只能在教學過程中隨機生成,所以我沒有多大選擇的餘地,只能騎著毛驢看唱本——走著瞧,隨機應變啦。

  學生子課題的產生肯定是五花八門的,我們可以應用歸納的方法對他們進行歸類,也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問題來確定子課題。最終我選擇後者,因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一個參與者、指導者,應該尊重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學生有權利選擇自己趕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子課題的成立需要進行的環節就是活動計劃的制定,這是整個實踐活動的藍圖,如果讓學生匆忙的定下活動計劃,使計劃不完善,勢必影響今後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因此,我準備了制定活動計劃必要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他們充分交流之後,再來完成活動計劃,這樣有利於他們汲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讓他們相互學習、相互啟發、相互補充、這樣制定的計劃才會更完整,才會更實際可行。這是我在預設教學過程時的真實想法。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教學過程的設想,懇請各位領導、教師批評指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