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剪下和複製》說課稿範文

《文字的剪下和複製》說課稿範文

  一、說教材

  《文字的剪下和複製》這一課是科學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實驗教材《小學資訊科技》第二冊(下)的第四課,這一課分兩課時。今天我說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它是學生提高文字編輯效率的重點、建立電子小報的基礎。根據教材的目的和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認識理解剪下和複製的方法。

  2、理解剪下和複製的區別。

  能力目標:

  1、掌握對文字進行選取、移動和複製操作。

  2、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能力,學會自學的方法。

  3、初步培養學生綜合編輯的能力。

  情感目標:

  鼓勵學生與人合作、互相啟發、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文字的移動與複製的操作技能。

  難點:複製與剪下的.區別。

  二、說學生

  四年級小學生有特定的心理特徵:好玩、好問、好奇,他們對理論性強的知識點不易理解,對具體的操作較容易接受,對通俗易懂的語言比較容易理解。在學習本課之前,他們已學會輸入文字、對選單和工具欄進行操作、文字插入和刪除操作。

  三、說教法與學法指導

  本課綜合選用講練結合、啟發式教學、演示法等教學方法,以啟發式教學法為主,把自主學習——嘗試的思想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發現方法、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資訊科技學生操作性很強的特點,在講完一個知識點後,及時做相應的練習,以鞏固所學內容。在理解剪下和複製的區別時,我用動畫課件來演示講解,幫助學生理解。

  在這節課中我注重學生思考和實踐操作,學生透過觀察演示、小組合作來解決自己所碰到的問題。本課教學中,力求發揮學生的主體功能,激發他們積極參加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說媒體

  1、學習材料和資源:繞口令、Flash課件。

  2、裝置:多媒體教學軟體、投影儀。

  五、說設計

  在教學中,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把教學過程設計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三)解決學生質疑、突破難點

  (四)練習鞏固、體驗樂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