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自學成大器》說課稿課件

《勤奮自學成大器》說課稿課件

  透過對文字的學習,對學生進行“勤奮”的教育,讓學生在小學最後一個階段的學習中,真正懂得勤奮學習的重要,並能將意識真正落實在行動中。以下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提供到的《勤奮自學成大器》說課稿課件範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勤奮自學成大器》說課稿課件

  一、教材分析

  《勤奮自學成大器》是新教材第十冊中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記敘了華羅庚不怕艱難,勤奮自學,終於成為我國數學大師的故事,讚揚了他勤奮刻苦的自學精神,同時也告訴我們:只要勤奮,自學也能成大器。課文是從三個階段來記敘華羅庚自學成才的故事的:幼年的華羅庚就愛埋頭琢磨數學題,失學後的華羅庚透過自學,掌握了高中三年和大學的全部數學課程,19歲的華羅庚發表論文,震驚中國數學界。

  二、學情分析

  進入五年級第二學期,在通常情況下,學生學習一篇課文,大部分內容是可以自己讀懂,或者藉助工具書,或者透過小組合作,同學之間相互啟發能夠讀懂。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盡力將“自主閱讀”落到實處,真正做到“把讀的時間留給學生。故進一步提高學生默讀課文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學期,透過文字的學習,旨在不斷提高學生默讀課文的本領,逐步提高閱讀速度,養成學生“讀思”結合的好習慣,努力做到“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閱讀”。從而讓學生透過邊讀邊思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感悟,領略文章所蘊涵的無窮魅力。

  教師還要充分挖掘課文的寫作資源,設計語言文字訓練、讀寫結合和各種語言實踐活動,全面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此外透過對文字的.學習,對學生進行“勤奮”的教育,讓學生在小學最後一個階段的學習中,真正懂得勤奮學習的重要,並能將意識真正落實在行動中。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本階段的教學目標及本班實際,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透過聯絡上下文理解 “全然不顧、揮汗如雨”等詞語的意思。透過抓關鍵詞,瞭解華羅庚是如何勤奮自學的,進而感悟課文,知道他數學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勤奮自學的結果。

  本課的重點部分是華羅庚勤奮自學的那一段。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透過聯絡上下文,理解 “全然不顧、揮汗如雨”的意思,並讓學生在理解詞語意思的基礎上說說華羅庚是如何勤奮自學的。透過讓學生根據語言環境理解詞義,使學生在運用中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進而對領會文章主旨很有幫助。

  目標二: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8節,體會這部分內容與表達文章中心的關係。

  全文中心是表達華羅庚“勤奮自學”的精神,而1——8節這部分內容正是寫他10來歲時自學數學時專心致志的情景,作者以這樣一個故事引出了全文。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旨在訓練學生寫作的篇章意識,滲透這一獨特的寫作方法。

  目標三:聯絡課文內容及課外相關資料,將“華羅庚琢磨起數學題來不免顯得呆頭呆腦”這句話寫具體。

  許多偉人在普通人的眼光中常顯得與眾不同,華羅庚也是如此。教學時透過讓學生聯絡課文內容及課外相關資料,從而體會華羅庚琢磨起數學題來十分投入忘我的精神。

  透過挖掘課文的這一寫作資源,設計以總分結構的形式寫段,全面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教學設計

  研究教材制定教學目標後,我對教學進行了如上設計(詳見關於教案設計部分),著力體現以下幾點:

  (一)從“題目”入手,尋找學文線索

  開學伊始,教師可幫助學生理解題目的意思,“大器”的意思是“能擔當大事業的人”,再判斷題目的關鍵詞語“勤奮自學”,從而看題思文:是誰“勤奮自學成大器”?他為什麼要勤奮自學?是怎樣勤奮自學的?經過審題,幫助學生在整體上對課文有所瞭解。在此基礎上再深究華羅庚是如何“勤奮自學”的,最後回到整體,明確華羅庚在數學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跟他長期勤奮自學是分不開的。教學時,教師從這篇課文的題目入手,幫助學生找到了一條很好的學文線索。

  (二)從學習“生平簡介”,走近人物

  為進一步幫助學生走近華羅庚,教師在出示人物生平介紹時,還可以讓學生圍繞這段人物簡介默讀思考,說說自己對華羅庚的瞭解。透過這一語言訓練讓學生了解人物簡介可從人物的身份、生活背景、成就、貢獻等方面著手去寫。這樣的語言訓練培養了學生從人物簡介中提取資訊的能力及抓人物最為突出的幾方面連貫表達的能力,從而建立對人物初步的瞭解,這對學習文字,體會人物精神品質是非常重要的。

  (二) 從讀中學寫,建立篇章意識

  在學生學習了“華羅庚是如何勤奮自學”的內容之後,可讓學生再回過頭去看看,課文(1—8節)所寫的華羅庚10來歲時自學數學時專心致志的這一情景描寫與表達文章中心有什麼關係?學生透過聯絡上下文不難發現,全文的中心是表達華羅庚“勤奮自學”的精神,而1——8節這部分內容正是寫他10來歲時自學數學時專心致志的情景,作者以這樣一個故事引出了全文,引起了讀者閱讀的興趣。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旨在訓練學生寫作的篇章意識,滲透這一獨特的寫作方法。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不僅需要語言積累,還應瞭解和掌握一些寫作的基本知識。因此,閱讀教學還應該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以課文為例,教給學生一些有關語言方面的知識以及寫作的敘述規律和方法,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寫的,為什麼要這樣寫,從中體會到為了表達中心,作者是怎樣準確、生動、鮮明地敘述的。這樣的讀寫結合,讓學生從讀中學會了寫。

  (四)讀寫結合,昇華主題

  在學文最後,教師可讓學生聯絡課文內容及課外相關資料,將“華羅庚琢磨起數學題來不免顯得呆頭呆腦”這句話寫具體。在寫作伊始可讓學生抓“呆頭呆腦”這一詞語進行理解。體會這裡並不是指華羅庚思維不敏捷,反應遲鈍。指的是他思考起問題十分投入忘我,看起來呆頭呆腦的樣子。隨後再讓學生選取相關素材進行寫作。這一寫段訓練旨在引導學生在語言的理解和運用的過程中把握文字主人公的形象,做到以文啟人,又帶動了課外閱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