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長素的發現試題及答案

植物生長素的發現試題及答案

  第1節 植物生長素的發現

  學習導航

  1.學習目標

  (1)概述植物生長素的發現過程。

  (2)體驗發現生長素的過程和方法。

  (3)評價實驗設計和結論,訓練邏輯思維的嚴密性。

  2.學習建議

  以生長素髮現的歷史為線索,體驗科學家探索的過程和科學知識形成的過程,領悟科學家是怎樣發現問題、尋找證據、在嚴密推理的基礎上作出判斷的,理解科學的本質和科學研究的方法,學會評價實驗方案和結論。

  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分析和總結以下幾個問題:

  (1)向光性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向光性是由於生長素分佈不均勻造成的。單側光照射後,胚芽鞘背光一側的生長素含量多於向光一側,因而背光一側生長得快,從而造成向光彎曲。

  (2)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產生部位、運輸方向和運輸方式各是什麼?

  四周均勻光照或無光:尖端產生生長素→均勻極性運輸→尖端以下各部位生長濃度分佈均勻→各部分生長均勻→直立生長。

  單側光→尖端→尖端下部

  生長素分佈不均勻→生長分佈不均勻(背光側生長快)→向光彎曲

  可見,“向光性”是“外部因素(單側光照射),引起內部因素變化(生長素分佈不均勻)所致”。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在下列植物的結構中,能產生生長素的是( )。

  A.形成層B.韌皮部C.木質部D.髓部

  2.下列植物的感應活動中,不是由於環境因素的單向刺激引起的是( )。

  A.根向著地心方向生長 B.莖揹著地心方向生長

  C.含羞草的小葉合攏 D.根朝向肥料較多的地方生長

  3.用燕麥幼苗的胚芽鞘進行向光性實驗,發現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的( )。

  A.尖端 B.尖端下面的一段 C.基部 D.尖端與基部之間

  4.將甲、乙兩株幼苗分別種在單側光照射的暗盆中。甲幼苗頂端罩上不透光的小帽,結果幼苗直立生長,乙幼苗不罩小帽,結果彎向光源生長,此實驗主要證明( )。

  A.植物生長具有向光性 B.向光性與尖端無關

  C.尖端是感光的部位 D.尖端能產生某種促進生長的物質

  5.植物的莖具有向光性,此現象中光的直接作用是( )。

  A.促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B.促進植物合成生長素

  C.抑制向光一側的細胞生長 D.改變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分佈

  6.植物莖向光生長的主要原理是( )。

  A.單側光使莖背光一側生長素分佈較多,促進了該側細胞的分裂,使其生長快

  B.單側光使莖背光一側生長素分佈較少,促進了該側細胞的分裂,使其生長快

  C.單側光使莖背光一側生長素分佈較多,促進了該側細胞的伸長,使其生長快

  D.單側光使莖背光一側生長素分佈較少,促進了該側細胞的伸長,使其生長快

  7.幼小的植株如棉苗在早上七八點鐘的太陽下,一般呈現下列哪種現象?( )

  A.直立生長 B.生長方向與太陽光無關

  C.向東傾斜生長 D .向西傾斜生長

  8.如下圖所示,將燕麥胚芽鞘尖端放在瓊脂小塊上,正中插入生長素不能透過的雲母片,瓊脂被分成相等的兩部分。單側光照射後,瓊脂內生長素含量( )。

  A.左右相等 B. 左少右多 C. 左多右少 D.左右均無

  9.荷蘭科學家溫特於1928年把燕麥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瓊脂薄片上,約1~2 h後移去胚芽鞘尖端,將瓊脂小塊放在去頂的胚芽鞘一側,然後置於黑暗條件下培養,胚芽鞘逐漸向放置瓊脂小塊的對側彎曲生長(如下圖)。該實驗結果不能直接證明的問題是( )。

  A.胚芽鞘頂端能產生影響生長的物質

  B.單向光使該物質在胚芽鞘內呈不均勻分佈

  C.該物質能促進胚芽鞘的生長

  D.影響生長的物質自頂端向下運輸

  10.如下圖所示的4個實驗中,燕麥胚芽鞘能繼續生長的是( )。

  11.科學家研究胚芽鞘向光彎曲現象,逐漸揭示了發生這種應激反應的一系列因果相關事件。下列各項中,按因果相關事件順序排列的`是( )。

  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長素b.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c.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

  d.生長素在背光一側分佈較多e.背光一側細胞生長較快f.單側光照射胚芽鞘尖端

  二、非選擇題

  12.切取燕麥胚芽鞘尖端,按圖所示分別插入雲母薄片,再放置在瓊脂片上。將A放在黑暗處,B、C和D分別接受單側光照射。過一段時間後,定時分析瓊脂中生長素含量。若A中生長素含量為100,B、C和D中生長素的相對含量如圖所示。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說明植物生長素的合成與光的關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單側光對生長素分佈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長素傳遞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人設計了下列實驗(如下圖),試圖證明“生長素(IAA)在植物體內的運輸,主要是從植物體形態學上端(頂端)向下端(基端)運輸,而不能迴轉過來運輸”。

  (1)材料和用具:胚芽鞘、瓊脂、刀片等。

  (2)方法、步驟和結果:

  ①製備瓊脂塊。

  ②取一段胚芽鞘中間部分,上面放含IAA的瓊脂塊,下面放空白瓊脂塊。

  ③取步驟②下面瓊脂塊a的一部分放在去尖的胚芽鞘一側。

  (3)結論:以上實驗證明了“生長素(IAA)在植物體內的運輸,主要是從植物體形態學上端(頂端)向下端(基端)運輸,而不能迴轉過來運輸”。僅用該實驗步驟①②③還不足以嚴密論證以上結論,請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補充相應的實驗方法、步驟和結果。

  參考答案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A 2.C 3.A 4.C 5.D 6.C 7.C 8.C 9.B 10.A,C 11.D

  二、選擇題

  12.(1)光不影響頂芽分生組織合成生長素(2)單側光引起生長素分佈不均勻,背光一側多,向光一側少 (3)橫向運輸和向下運輸

  13.(2)①另取一段胚芽鞘中間部分倒放,上面放含IAA的瓊脂塊,下面放空白瓊脂塊(圖答-1)。

  ②取上步驟的瓊脂塊b的一部分,放在去尖的胚芽鞘一側

  提高生物解題能力的方法:避免思維定式

  高中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把握時間,認真學習,為將來的路奠定基礎,為學子整理了“提高生物解題能力的方法:避免思維定式 ”一文:

  提高生物解題能力的方法:避免思維定式

  避免概念混淆

  有些試題的題幹或供選擇中由於設定了容易混淆的概念作為障礙,如果沒有試題中會存在易混淆的概念的這種意識,或者審題不仔細,就會導致無法得出答案。因此要避免概念混淆,一是要建立試題中可能存在易混淆概念的意識,二是審題時要仔細,注意發現易混淆的概念。

  例:人的一個受精卵中的DNA分子數為( )

  A、23個 B、23-26個 C、大於46個 D、46個

  有很多同學選錯了D項作為答案。出現這種錯誤的原因是將DNA等同於了染色體。實際上,DNA除了染色體上含有以外,線粒體中也有。答案為C。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