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資源開發與可持續發展試題

區域資源開發與可持續發展試題

  1.下列關於魯爾區綜合整治措施,錯誤的是()

  A.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B.對企業進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頓

  C.消除汙染,美化環境D.增加煤炭、鋼鐵工業部門的數量

  2.下列關於德國魯爾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魯爾區處於歐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優越B.魯爾區內水源充足,鐵礦豐富

  C.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但是埋藏較深,品種單一D.內河航運雖然發達,但不能直通海洋

  3.與德國魯爾區相比,我國的東北地區發展工業的劣勢是()

  A.水資源、能源短缺,限制了重工業的發展B.陸運、水運條件較差,交通不便

  C.位置處於沿海,偏居東部,不利於與中部地區往來D.煤炭、礦產不足,需要大量從區外調入

  4.下列工業部門中,不屬於魯爾區的是()

  A.鋼鐵工業B.電力工業C.機械製造工業D.石油工業

  5.下列城市,屬於魯爾區內重要工業中心的是()

  A.漢堡、法蘭克福B.波恩、慕尼黑C.杜伊斯堡、埃森D.斯圖加特、鹿特丹

  6.20世紀50年代以來,魯爾區衰落最明顯的工業部門是()

  A.紡織、鋼鐵B.鋼鐵、煤炭C.機械、煤炭D.鋼鐵、電力

  7.關於魯爾區工業發展的區位優勢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於歐洲中部陸上交通的十字路口B.多瑙河交通便利,可直通海洋

  C.有十分豐富的鐵礦資源D.有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

  8.魯爾區為吸引新興企業落戶,採取的措施有()

  A.強化煤炭作為能源的地位B.消除汙染,改善環境

  C.減小鋼鐵企業的規模D.充分發揮傳統產業的優勢,強化其基礎地位

  9.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與德國魯爾區比較,具有的共同優勢條件是()

  A.有豐富的煤鐵資源B.充足的能源供應

  C.有優美的環境D.有充足的淡水資源

  10.下列不是魯爾區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

  A.礦山遍野,煤碴、礦碴堆積成山B.化工廠和鍊鋼廠排放的廢水、廢氣汙染了河流和大氣

  C.煤炭、鋼鐵工業開始衰落D.失業人數減少

  11.魯爾區開始實施綜合整治的時間是()

  A.20世紀60年代B.19世紀中葉C.二戰以後D.20世紀90年代

  二、綜合題

  12.讀右面工業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工業區位於國家。

  (2)該工業區發展的優越區位條件是:

  (3)與該工業區同屬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興起的工業區還有____________、等。

  13.讀“魯爾區工業發展框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的含義:

  A____,B,

  C,D。

  (2)現代魯爾區傳統工業減少,

  擴大,積極發展

  和。

  (3)我國的四大工業基地(遼中南、京津唐、滬寧杭、珠江三角洲)中,工業基地應該借鑑魯爾區的經驗。

  第二節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2.C3.A4.D5.C6.B7.A8.B9.A10.D11.A

  二、綜合題

  12.(1)豐富的煤炭;便利的水陸交通;鋼鐵工業;機械工業(2)數目;規模;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3)遼中南

  中國的氣候

  3.3 中國的氣候

  學習目標:

  1.冬夏季氣溫分佈特點及其成因。溫度帶。

  2.年降水量的分佈特點及其成因。季風活動對降水的影響。季風區和非季風區。乾溼地區。

  3.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4.主要災害性天氣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圖表落實

  1.讀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分佈圖,完成下列要求:

  (1)請在圖中用色筆描出一月0℃等溫線,該線大致位於我國____(山脈)、____一線,向西沿伸至____高原東緣。

  (2)從海口到磨合,溫度大致相差____℃,溫差較大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秦嶺 淮河 青藏

  (2)48 受季風的影響 受太陽輻射的影響

  2.讀我國七月平均氣溫分佈圖,完成下列要求:

  (1)將圖上28℃等溫線用色筆描出,並寫出氣溫最低的區域所在的地形區名稱________。

  (2)漠河與海口氣溫大致相差____℃,________是我國夏季氣溫分佈的特徵。

  【答案】

  (1)青藏高原

  (2)20 南北普遍高溫

  3.讀我國溫度帶的劃分圖,完成下列要求:

  (1)將下列各溫度帶的代號填在圖中恰當位置,正確表示溫度帶的分佈。

  A.熱帶 B.亞熱帶 C.暖溫帶 D.中溫帶 E.寒溫帶 F.高原氣候區

  (2)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與一月平均氣溫____℃等溫線一致,其東段都位____一____一線。

  (3)說出下列地區所處的主要溫度帶:

  平原:①東北平原____、②華北平原____、③長江中下游平原____。

  盆地:④四川盆地____、⑤塔里木盆地____、⑥準噶爾盆地____、⑦柴達木盆地____。

  高原:⑧黃土高原____、⑨內蒙古高原____、⑩雲貴高原____。

  (1)略(2)0 秦嶺 淮河(3)中溫帶 暖溫帶 亞熱帶 亞熱帶 暖溫帶 中溫帶 青藏高寒區 暖溫帶 中溫帶 亞熱帶

  4.讀我國年降水量分佈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圖中找到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並用色筆描出。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沿____線,經____高原東南邊緣;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沿____(山脈),經____高原東南邊緣,最後進入____高原東南部。

  (3)從圖上可以看出,我國降水量的分佈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略(2)秦嶺一淮河 青藏 大興安嶺 內蒙古 青藏(3)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5.讀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示意圖(如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圖中用∥∥畫出非季風區的範圍。

  (2)在圖中用箭頭畫出夏季風的風向。

  (3)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大致以哪些山脈為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略 (2)略 (3)大興安嶺 陰山 賀蘭山 巴顏喀拉山 岡底斯山

  6.下圖是我國東部地區不同月份的雨帶,讀後完成下列要求:

  (1)按雨帶推移的時間順序,將A、B、C、D圖重新排序,________,並用文字描述。

  四、五月份____,六月份____,七、八月份____,九月份____。

  (2)雨帶的推移主要是由____風的進退所決定的,雨帶的降雨型別屬____雨。

  (3)我國南方和北方雨季的長短有何差別?南方雨季開始____,結束____,雨季長;北方雨季開始____,結束____,雨季____。

  【答案】(1)DBAC 夏季風在我國南部沿海登陸 到達長江流域 到達東北、華北 撤到長江以南

  (2)夏季鋒面

  (3)早晚晚早短

  學海導航

  一、氣溫分佈與溫度帶

  1.冬季氣溫分佈特點:南北溫差很大,越往北,氣溫越低;越往南,氣溫越高。

  原因:(1)北方正午太陽高度比南方低,晝長比南方短。(2)冬季風對北方影響顯著,南方由於重重山嶺,阻擋影響小。

  2.夏季氣溫分佈特點: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興安嶺以外,大多數地方普遍高溫。

  原因:北方的正午太陽高度雖比南方小,但白晝時間卻比南方長,得到的太陽輻射並不比南方少多少。

  3.溫度帶

  根據積溫的多少,我國自北向南五個溫度帶: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還有一特殊的高原氣候區。

  中國氣溫分佈狀況

  一月(冬季)七月(夏季)

  等溫線分佈特點等溫線密集等溫線稀疏

  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大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溫差小

  氣溫分佈原因①北方太陽高度角小於南方,北方白晝比南方短,舊照時間少,獲得熱量少;②北方臨近冬季風源地,冬季風影響大,加劇了北方的寒冷,擴大了南北溫差①雖然北方太陽高度角比南方小,但白晝時間比南方長,日照時間長,因而北方獲得的太陽輻射不比南方少;②南方雨季長,陰雨天多,日照時間短

  極值氣溫及原因最低氣溫處:漠河原因:緯度高,獲太陽輻射少,鄰近冬季風源地最高氣溫處;吐魯番盆地原因:①盆地地形,地面不易散熱,且外界氣流越過山地下沉時,增溫作用強,形成焚風;②該地沙漠廣佈,吸熱快;③空氣乾燥,天空少雲,太陽輻射強。最低氣溫處:青藏高原,原因:地勢高

  【例1】(2006全國卷)下圖為我國某地區l月、7月等溫線圖。讀圖,回答(1)~(3)題。

  (1)造成甲、乙兩地1月等溫線閉合且數值低於周邊的主要因素是( )

  A.緯度位置B.地形C.人為因素D.距海遠近

  【解析】由圖中資訊知甲、乙兩地為山東半島上的山地丘陵,從而得出正確答案為B

  【答案】B

  (2)影響7月等溫線分佈的主要因素是( )

  A.緯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陸差異

  C.人為因素、海陸差異

  D.緯度位置、人為因素

  【解析】從圖中得知,7月等溫線分佈沿山脈走向,沿海地區和海岸線平行,所以影響7月等溫線分佈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海陸差異。

  【答案】B

  (3)下列四組地方,氣溫年較差相差最大的是( )

  A.甲地、黃河口附近

  B.石家莊附近、黃海沿岸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

  【解析】氣溫年較差的分佈規律,一般是由沿海向內陸逐漸變大,平原大於山區。而石家莊距海較遠且位於平原,氣溫年較差最大;黃海沿岸臨海,受海洋的影響最大,氣溫年較差小,結合圖中等溫線的數值,即可判斷氣溫年較差最大的一組是B。

  【答案】 B

  二、降水

  1.年降水的分佈特點: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原因:降水主要受來自太平洋、印度洋上的夏季風影響。

  我國降水特點及其影響

  基本特點(規律)原因影響

  專案內容

  空間分佈規律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給我國帶來豐沛降水的是來自東南部海洋的夏季風,我國東南部沿海距海近,受夏季風影響大,降水多;西北內陸,遠離海洋,受夏季風影響小東南部溼潤,愈向西北部內陸越乾燥

  時間變化季節變化降水季節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五月至九月的夏秋季節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溼潤氣流的影響,降水豐沛,冬季受來自大陸的乾燥空氣的影響,降水少使我國旱澇災害頻繁,夏季風強或

  年際變化各地降水年際變化大,南方較小,北方較大,西北乾旱地區最大夏季風進退規律異常造成來得早,北澇南旱;夏季風弱或來得晚,南澇北旱

  降水的南北差異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長由夏季風的進退規律決定的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澇,江淮地區的梅雨和伏旱

  2.季風氣候對降水的影響

  夏季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主要影響我國東部地區;來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風主要影響我國西南地區、華南地區以及長江中下游地區等,甚至黃河中下游地區也能受其影響。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

  3.季風區與非季風區。

  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為季風區,其他區域為非季風區。大致界線: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巴顏喀拉山一岡底斯山。

  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區別方法

  習慣上我們把受夏季風顯著影響的地區稱為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不顯著的地區稱為非季風區。由此可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區別主要在於受夏季風的影響是否顯著,事實上我國受夏季風的影響不顯著的非季風區(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巴顏喀拉山一岡底斯山一線以西以北)的大部分割槽域卻明顯地受到冬季風的影響。

  我國冬、夏季風的比較

  冬季風夏季風

  源地亞洲內陸太平洋、印度洋

  風向偏北風偏南風(東南季風、西南季風)

  性質寒冷乾燥溫暖溼潤

  影響範圍除青藏高原、雲貴高原、臺灣、海南島外都受影響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巴顏喀拉山一風底斯山一線以東以南地區

  活動規律爆發性強,快速南下,每年9、10月到次年4、5月控制我國增長和推進和緩,每年;4、5月到達南部沿海,6月到達長江流域:7、8月到達華北東北,9月撤回江南,10月在大陸消失

  對氣候的影響加劇北方嚴寒,使南北溫差加大,活動異常時,帶來嚴寒、大風、霜凍等惡劣天氣影響我國降水量的時空分佈,活動異常時;易發生水旱災害

  【例2】(2008高考江蘇卷)我國東部地區的主要鋒面雨帶,通常位於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以北5~8個緯度距離處,並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北進南退而移動。下圖為“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雙選)

  (1)當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移到圖示位置時 ( )

  A.長江三角洲地區都吹東北風

  B.副熱帶高壓南側洋麵處於颱風活動期

  C.臺灣海峽受上升氣流影響而多雨

  D.華北地區乾燥少雨

  (2)下列詩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現在圖示時期的是( )

  A.清明時節雨紛紛

  B.黃梅時節家家雨

  C.雨滴梧桐秋夜長

  D.清風細雨溼梅花

  【解析】從圖中看出,當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在此位置時,6月或9月,所以高壓南側洋麵處於颱風活動期,雨帶徘徊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梅雨天氣,華北地區乾旱少雨,也有可能是秋季。

  【答案】(1)BD(2)BC

  三、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1.特徵: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氣候複雜多樣。

  2.我國季風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①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南北普遍高溫,使我國南北方都能種植喜溫作物;②雨熱同期,利於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③氣候複雜多樣,使我國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

  【例3】讀我國與世界緯度相近地區氣溫(℃)比較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點緯度一月平均氣溫七月平均氣溫氣溫年較差

  齊齊哈爾47°23′N一19.622.6

  巴黎48°58′N3.119.O

  北京39°54′N一4.526.4

  紐約40°40′N一0.822.8

  (1)計算四城市的氣溫年較差,並填人表中。

  (2)四城市中,氣溫年較差最大的是____,最小的是____。

  (3)一月份,北京的氣溫比紐約低____℃,七月份齊齊哈爾比巴黎高____℃。

  (4)由上表可以看出:冬季,我國是世界上同緯度氣溫最____的地區;夏季,我國大部分地區是世界上同緯度除沙漠地區以外氣溫最____的地區。這說明,我國的季風氣候具有顯著的____特點。

  【解析】東亞地區季風氣候顯著,冬季受從西伯利亞和蒙古高氣壓中心吹出的偏北風的影響,東部大部分地區低溫少雨;夏季東亞東部地區受來自太平洋、印度洋偏南風的影響,降水豐沛。我國東部地區就處在東亞季風區內,冬季主要受冬季風的影響,夏季東部地區、西南地區主要受東南和西南季風的影響。在東部季風區,冬夏季節風向明顯不同,隨之而來的是氣溫和降水方面冬夏季節也有很大的差異,越往北方,差異越大。

  我國季風氣候有大陸性特點,主要表現在氣溫方面,東部季風區內的大部分,冬夏季節氣溫有明顯差異,氣溫的年較差比同緯度地區偏大。

  【答案】 (1)齊齊哈爾:42.2℃ 巴黎:l5.9℃ 北京:30.9℃ 紐約:23.6℃ (2)齊齊哈爾 巴黎 (3)3.7 3.6

  (4)低 高 大陸性

  四、主要災害性天氣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1.寒潮:秋末、冬季、春初常有強冷空氣從西伯利亞一蒙古一帶侵入我國,形成嚴寒、大風、霜凍天氣,即為寒潮。全國只有西藏、雲貴地區受寒潮影響較小。

  臺灣和海南島受寒潮的影響非常小的原因

  寒潮是由冬季風造成的,臺灣和海南島受其影響小的原因主要有:①臺灣和海南島距冬季風的源地遠,冬季風到達時勢力已非常弱I②它們受海洋暖溼氣流的影響大;③冬季風沿途受高大地形阻擋,勢力大大減弱。

  2.颱風:發源於熱帶洋麵上的大氣蝸旋,多在夏秋季發生,主要影響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颱風災害主要是狂風和較大暴雨所引起的。

  3.水旱災害:洪澇和乾旱是對我國影響最大的氣候災害。

  災害天氣地區時間形成原因主要特點綜合防治

  梅雨江淮地區春末

  夏初江淮地區,冷暖氣團勢均力敵陰雨連綿——降水多,出現“空梅”——乾旱降水多——排水,出現“空梅”——引水灌溉

  伏旱長江中下游地區7月梅雨過後,在單一的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天氣酷熱少雨,抗旱任務 艱鉅組織抗旱,若有颱風雨形成,可緩解旱情

  颱風東南沿海夏秋熱帶海面上形成的一種強烈的熱帶氣旋強風、特大暴雨和風暴潮監測和預報是防災、減災的重要措施,營造沿海防護林,提高公眾災害意識

  春旱華北3~5月夏季風未到降水少,氣溫回升快引水灌溉

  夏澇華北6——8月夏季風來得早,影響時間長,降水強度大洪澇災害低窪地排永,河流疏浚,增加入海口

  “倒春寒”東部季風區3~5月極地大陸氣團勢力強盛春季出現強低溫、雨雪天氣薄膜覆蓋等

  寒潮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廣大地區秋末、冬季和初春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降溫使農作物受凍害,大風能吹翻船隻,摧毀建築物,破壞牧場;大雪、凍雨可壓斷電線,造成通訊和輸電線路中斷,交通運輸受阻釋出準確的寒潮訊息或警報,做好防寒準備

  風沙天氣東北、華北、西北冬季和春季,以春季嚴重西北季風吹揚乾旱地區的沙塵向東南方向擴散風大,大氣含沙量大,能見度低,影響範圍廣,一般與寒潮路徑相同營造防護林,退耕還林還草

  暴雨洪澇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區的廣大地區春、夏、 秋①自然原因:源源 不斷的水汽供應、 強烈的上升運動、 持續時間較長的降水天氣系統。 ②人為原因:人類 不合理的生產和生 活活動,如亂砍濫伐造成水 土流失;圍湖造田 等活動加劇了洪澇災害①淹沒農田,造成人員傷亡;②經濟財產受損①監測和預報;②工程措施:修築堤 壩、整治河道、修建水庫、修建分 洪區等;。③非工程措施:加強洪泛區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預報警報系統,擬定居民的應急撤離計劃和對策,實行防洪保險等

  乾旱全國四季長期無降水或降水 異常偏少空氣乾燥、土壤缺水,突 出的世界問題,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因地制宜,合理調整農業結構,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乾旱多發地區選擇優良品種;開展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營造防護林,改進耕作制度

  【例4】讀“寒潮路徑圖”回答。

  材料:在南方地區寒冷季節,對柑橘等經濟作物要進行培土、燻煙,以提高地溫,防禦寒潮災害。

  (1)寒潮入侵的季節不同,經過地區的地理條件不同,會出現不同的天氣現象,下列有關圖中各地寒潮天氣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寒潮入侵①地區常帶來風雪迷茫,寒冷徹骨的天氣

  B.寒潮到達②地區,由於冷空氣乾燥,常出現少雨雪多風沙的天氣

  C.4、5月份,寒潮冷鋒到達③地區常使該地區成為全國多雨中心

  D.春秋季節寒潮入侵④地區可帶來大規模雨雪、冰雹天氣

  (2)2008年寒潮災情最嚴重的地區是____、____(填序號),此次持續寒潮天氣對當地農業生產會產生哪些影響?

  (3)今年我國部分地區的冰凍雨雪災害就是寒潮異常強勢所致,雪災已造成llll億元的`損失。這次雪災對自然災害的防禦帶來什麼啟示?

  【解析】(1)寒潮來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所以寒冷,水汽較多,風雪迷茫。(2)08年雪災發生於我國南方,所以選擇③④,其影響從不利和有利兩方面回答。(3)從災前和災後兩方面著手回答。

  【答案】(1)A

  (2)③④不利影響:寒潮因溫度驟降的“爆冷”天氣,影響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安全越冬;形成低溫連綿陰雨天氣,日照減少,影響水稻、油菜等作物的生長;降雪融化,形成漬害;作物生長緩慢,對病害的抗性降低,可能導致一些病害發生。有利影響:持續低溫會凍死部分農作物的害蟲,減輕病蟲害的發生;降水會給農田補充水分,改善土壤墒情(緩解旱情)。

  (3)加強對災害的監測和預報;重視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的演練;提高政府應對自然災害的應急機制和能力;提高全民的防災意識和應對知識。

  A級 雙基過關

  一、選擇題

  1.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衛星雲圖是由氣象衛星攝取的地球上的雲的影象

  B.衛星雲圖可以真實地反映出雲雨區域的位置、分佈,尤其是能直觀地顯示出颱風、暴雨、寒潮、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位置和強度

  C.衛星雲圖的判讀是:藍色表示雲雨區,綠色表示陸地,白 色表示海洋

  D.衛星雲圖中的“ ”這個符號表示八級北風

  2.下列有關我國氣溫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青藏高原是我國冬季氣溫最低的地方

  B.曾母暗沙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

  C.漠河是我國冬、夏氣溫最低的地方

  D.吐魯番盆地是我國夏季氣溫最高的地區

  3.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緯度位置

  B.地形

  C.洋流

  D.冬季風

  4.四川盆地冬季暖於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緯度因素

  B.海陸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5.我國既不受冬季風影響,也不受夏季風影響的地區是( )

  A.塔里木盆地

  B.雅魯藏布江谷地

  C.雲貴高原

  D.藏北高原

  6.關於我國降水的正確表述是( )

  A.降水量從西北內陸向東南沿海遞增

  B.各地降水量的季節分配不均,80%集中於7、8兩個月

  C.北方一些地區的水旱災害發生頻繁,是因為那裡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小

  D.溼潤地區的年降水量必須達到800毫米以上

  7.下列山脈既是我國地勢第二和第三階梯的界線,又是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界線的是 ( ) A.秦嶺

  B.太行山

  C.陰山

  D.大興安嶺

  8.全國不受寒潮侵襲的地方有 ( )

  ①臺灣島 ②海南島 ③滇南谷地 ④雅魯藏布江谷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綜合題

  9.讀中國季風進退與雨帶推移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A線表示____的分界線,B線表示________的分界線。

  (2)將圖中所代表的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山脈的名稱,填在橫線上: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3)圖中C、D、E三線表示我國雨帶移動多年平均位置,表示6月份的是____線,表示4、5月份的是____線,表示7、8月份的是____線。

  (4)我國夏季風進退的快慢與____有關,雨帶的降雨型別屬____雨。

  (5)當我國雨帶推移到C位置時,長江流域出現____天氣。當雨帶推移至D位置時,長江流域出現____天氣。

  (6)下列有關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正確敘述是( )

  A.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均分佈在季風區內

  B.非季風區主要分佈在我國地勢的第一級階梯上

  C.季風區既受冬季風影響,又受夏季風影響

  D.非季風區既不受冬季風影響;也不受夏季風影響

  (7)我國北方和南方雨季的長短有何差別?

  10.讀我國部分氣象災害分佈圖,完成下面的表格。

  圖例AB

  災害名稱

  主要成因

  多發季節

  主要危害

  防禦措施

  B級 能力躍遷

  讀下圖,回答1~3題。

  1.圖中①地降水大於②地,其主要原因是 ( )

  A.①地位於沿海,②地位於內陸

  B.①地位於山地迎風坡,②地位於內陸盆地

  C.①地受準靜止鋒控制,②地受副高控制

  D.①地有暖流經過,②地有寒流經過

  2.②地降水量( )

  A.<100mmB.<200mmC.<50mm D.>50mm

  3.有關③、④、⑤所代表的三條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③河為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

  B.③、④兩河注入印度洋

  C.④河是我國徑流量最大的河流

  D.⑤河為內流河

  下圖為我國某年夏季等溫線和盛行風向圖(圖中陰影部分 為我國暴雨洪水嚴重地區)。回答4~7題。

  4.圖中最低氣溫的成因主要是( )

  A.該處為封閉的盆地地形

  B.地勢高

  C.夏季風不能影響

  D.太陽輻射少

  5.東部地區等溫線的走向大致與海岸線一致,說明( )

  A.受緯度位置影響明顯

  B.不受地形地勢影響

  C.受夏季風影響明顯

  D.夏季我國南北溫差較大

  6.圖中的暴雨區中,受颱風影響較大的是( )

  A.東南沿海B.黃土高原C.華北平原D.江淮地區

  7.北方暴雨區比其他暴雨區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

  A.地勢起伏不平

  B.降水量大

  C.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D.土質疏鬆,植被少

  某一地區同時出現某一物候現象的各點的連線簡稱為等物候線。讀我國東部刺槐年平均始花期圖(圖中數字代表開花日期),據此回答9~10題。

  9.關於我國東部刺槐始花期分佈規律及影響主導因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由南向北推移一一氣溫

  B.東部早於西部一—降水

  C.由南向北推移——光照

  D.西部早於東部——溼度

  10.成都、重慶等地較同緯度沿海地區始花期提前半個月左右,原因是( )

  A.地處大陸內部,氣溫的年較差大

  B.地處四川盆地,積溫多,氣溫高

  C.地處四川盆地,空氣溼度大

  D.地處大陸內部,氣溫的日較差大

  二、綜合題

  11.(2007全國高考)讀下表並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

  我國不同地區年降水量的季節分配

  地名年降水量(mm)春季降水量(%)夏季降水量(%)秋季降水量(%)冬季降水量(%)

  廣州1680.530.844.317.77.2

  南昌1598.043.631.212.812.4

  鄭州653.919.953.222.34.6

  五臺山913.313.562.321.13.1

  成都976.016.562.918.32.3

  烏魯木齊194.634.233.124.O8.7

  (1)表中資料顯示,我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括號內)( )

  A.各地降水量集中於夏、秋季節

  B.各地降水量季節分配極不均勻

  C.東部季風區降水量集中於夏、秋季節

  D.華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於夏、秋季節

  (2)表中,夏季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點是____,根據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分析造成該現象的原因。

  (3)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點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五臺山年降水量高於鄭州年降水量的原因。

  12.讀我國部分地區的等溫線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A的等溫線大致呈____方向延伸,說明氣溫受____影響大。東部地區的等溫線向東北延伸,這裡的氣溫比西部同緯度地區的氣溫____,說明東部受____影響較大。

  (2)圖B的等溫線密集,南北兩側氣溫比中部____,從地形上看,這裡分佈著____走向的____山脈。

  答案

  A級雙基過關

  1.D 2.D 3.A 4.C 5.D 6.A 7.D 8.D

  9.(1)季風區與非季風區 人品稠密地區與人口稀少地區

  (2)①大興安嶺 ②陰山 ③賀蘭山 ④巴顏喀拉山 ⑤岡底斯山

  (3)D E C

  (4)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強弱 鋒面

  (5)伏旱 梅雨

  (6)C

  (7)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

  10.

  圖例AB

  名稱寒潮颱風

  成因冷鋒快速南下熱帶海洋上氣旋強烈發展

  季節冬半年夏秋季節

  危害凍害、風災、雪災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

  措施提前釋出準確的寒潮訊息或警報加強颱風的監測和預報

  B級 能力躍遷

  1.B 2.C 3.C 4.B 5.C 6.A 7.D 8.C 9.A 10.B

  11.(1)D

  (2)南昌 夏季副熱帶高壓帶盤踞此地,形成伏旱降水偏少

  (3)烏魯木齊距海遠、水汽少

  (4)五臺山地形雨增加了降水量

  12.(1)東西、緯度、偏高、海洋

  (2)高、東西、天山

  工農業汙染的防治

  第三單元環境汙染與防治

  3.2 工農業汙染的防治

  [教材分析]

  工農業汙染構成了環境汙染的主要組成部分,如何防範工農業對環境的汙染及其重要,本節課就是讓學生了解在工業農業減少汙染的措施。

  [目標]

  1.瞭解工業生產造成的主要汙染,理解工業汙染、治理和預防的相互關係。明確工業汙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2.理解迴圈經濟的概念、意義和基本原則,瞭解迴圈經濟的最佳模式——生態工業園區。

  3.明確農業汙染的型別和危害,以及農業汙染的防治途徑。

  4.瞭解當地工業汙染或農業汙染的狀況,選擇突出的問題,研究預防和治理的措施。

  【重點】

  工業生產造成的主要汙染,工業汙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教學難點】

  理解迴圈經濟的概念、意義

  【教學方法】

  啟發式、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可利用本節開頭的情境匯入。補充DDT的發明初期給人類帶來的驚喜,及後來對其危害的認識方面的資料。展開討論,創設學習情境,引入新課。

  承轉:工業文明給人類帶來巨大的財富,伴隨工業文明而來的汙染也是空前的。

  (學生活動) 學生讀火力發電廠、造紙廠排放“三廢”示意圖。

  (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工業汙染主要是工廠排放的廢氣、廢水、廢渣,簡稱“三廢”。

  (教師引導)解決工業環境汙染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大體可以分為三個層面:

  第一是廢物的終端治理及達標排放

  第二是推廣清潔生產

  第三是發展生態工業,走迴圈經濟之路。

  (知識拓展)透過例項說明:對於工業汙染,預防優於治理。

  要從根本上解決工業汙染問題,必須以“預防為主”,將汙染物消除在生產過程之中,實行工業生產全過程控制。

  講解: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重視對工礦企業廢物的綜合利用,從末端治理思想出發,透過回收利用達到節約資源、治理汙染的目的。進入90年代開始提出了源頭治理的思想,以迴圈經濟理論為指導的清潔生產得到發展。推廣清潔生產,發展迴圈經濟是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學生閱讀課文,明確清潔生產的概念和內涵。

  (教師點撥):清潔生產包含工藝(技術)和管理兩個層面。可補充說明清潔生產的主要內容。

  (學生閱讀,總結)“清潔生產與末端治理比較表”

  描述清潔生產比末端治理有哪些優越性。

  承轉:20世紀90年代,特別是可持續發展戰略成為世界潮流的近幾年,源頭預防和全過程治理才替代末端治理成為國家環境與發展政策的真正主流,人們在不斷探索和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以資源利用最大化和汙染排放最小化為主線,逐漸將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生態設計和可持續消費等融為一套系統的迴圈經濟戰略。

  講解:迴圈經濟是對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的簡稱。從物質流動的方向看,傳統工業社會的經濟是一種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即“資源→產品→廢物”,線性經濟的增長,依靠的是高強度地開來和消耗資源,同時高強度地破壞生態環境。迴圈經濟是一種“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要求以“減量化、再利用、再迴圈”(3R) 為社會經濟活動的行為準則,運用生態學規律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 “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實現“低開採、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進入系統的物質和能量,提高資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減少汙染物排放,提升經濟執行質量和效益。

  引導學生閱讀知識窗和正文,回答迴圈經濟的基本原則、目的和特徵。

  學生自學課文。

  提問:生態工業園區是迴圈經濟的主要模式,閱讀課文說說什麼是生態工業園,與一般工業園區有什麼不同

  引導:近年來,迴圈經濟在我國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並在理論上進行了探索,特別是在清潔生產的基礎上,開始建設工業生態園區示範。廣西貴港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是典型範例之一,實現了經濟與環境的“雙贏”。

  引導學生閱讀知識窗:“廣西貴港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小結工業汙染防治的有效途徑。

  承轉:工業汙染危害嚴重,已是公認的事實,其實,現代農業生產中的汙染對人的生命同樣也構成了威脅。

  讓學生透過討論,自己說說農業生產存在哪些汙染。針對農業生產中的汙染問題分別應採取哪些措施。

  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總結概括。明確防治農業汙染的主要措施。

  學生自學課文。可分步自學分步講解、點撥。

  點撥:化學肥料在農業生產中的施用,大大地提高了農業產量,並養活著地球上的幾十億人口,可謂功不可沒。合理施用化肥確是奪取高產的主要措施。如果錯誤地認為化肥施用量越多越好,就會產生負面影響。

  講解:農藥是現代農業穩定高產不可缺少的物質,它對防治危害農業生產的病菌、蟲害和雜草三個大敵起了特殊作用,為人類作出了貢獻。但農藥一般都是有毒的化學藥品,長期大量施用,會給農作物、土壤留下殘毒。全國每年農藥使用量達30多萬噸(原藥量),除30%—40%被農作物吸收外,大部分多餘藥液進入了水體和土壤及農產品中。同時,據報載,全國僅受農藥汙染的農田就有1.4億畝。

  由於農藥本身不易被陽光和微生物分解,對酸和熱穩定不易揮發,且難溶於水,故殘留時間較長。農作物在吸收土壤中養分的同時,也吸收了殘留在土壤中農藥毒素,再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給人們的健康造成危害。如果農藥在作物上,特別是其果實上殘留不多,對消費者健康到關係不大。調查發現,絕大多數糧食作物檢測不出農藥殘留,而蔬菜和水果則比較嚴重。

  點撥:土壤汙染是農業生產汙染造成的主要後果,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都會造成土壤的汙染,另外,垃圾中的重金屬、塑膠等也會造成土壤汙染。

  “白色汙染”一詞不是科學的定義,而是一種對現象的描繪。“白色汙染” 主要是指對環境造成的 “視覺汙染”和“潛在危害” 兩種負面效應。

  講解:聯絡到必修知識,有必要弄清有關農業的幾個概念:石油農業、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弄清生態農業與石油農業的區別。理解有機農業的含義。介紹一些有關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方面的知識。

  總結全課。安排作業和活動。

  兩項活動內容要求課後進行,農村學校可選擇活動1,城市學校可選擇活動2,條件允許也可安排活動1。

  【板書設計】

  一、工業汙染的防治

  1.清潔生產

  2.迴圈經濟 基本原則

  3.建設生態工業園區

  二、農業汙染的防治

  1.合理使用化肥農業

  2.發展有機農業

  3.加強土壤汙染治理

  【隨堂練習】

  發展綠色產品,進行清潔生產、避免因產品生產和使用過程而產生汙染,是保護環境、提高人類生存質量的重要措施。據此回答1~2題。

  1、關於清潔生產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清潔的廠區、清潔的裝置、健康的工人

  B、清潔的能源、清潔的生產過程、清潔的產品

  C、清潔的環境、清潔的產品、清潔的消費

  D、清潔的環境、清潔的產品、清潔的包裝

  2、下列屬於清潔生產的是 ( )

  ①生產可在自然界分解的包裝紙 ②生產過程中使用礦物燃料 ③加強對生產末端環境汙染的處理 ④及時清理垃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屬於迴圈經濟行為原則的是 ( )

  ①減量化原則 ②再使用原則 ③再迴圈原則 ④可持續原則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有關迴圈經濟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迴圈經濟是將清潔生產與廢棄物綜合利用融為一體的經濟

  B、迴圈經濟是一種建立在物質迴圈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

  C、迴圈經濟中的物質和能量是迴圈流動、多次利用的

  D、迴圈經濟生產模式中完全沒有廢棄物的排放

  5、目前,我國治理城市環境,防止工業汙染的工作已趨向 ( )

  ①末端治理 ②全過程控制 ③分散治理 ④濃度控制 ⑤嚴格控制汙染物總量排放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⑤ D、①④

  【佈置作業】

  【教學反思】

  透過讓學生了解工業生產造成的主要汙染,來掌握對於工業汙染防治所應採取的主主要措施。理解迴圈經濟的概念、意義和基本原則,並且瞭解迴圈經濟的最佳模式——生態工業園區。知道農業汙染的型別,給人們帶來的主要危害,以及農業汙染的防治途徑。

  溼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M

  2.2 溼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以洞庭湖區為例 學案(湘教版必修3)

  [學習目標] 1.瞭解溼地的概念及其分佈,理解溼地的重要價值。2.瞭解溼地資源的現狀、破壞溼地造成的危害,認識保護溼地的重要性。3.瞭解溼地的綜合治理和保護措施。

  一、溼地概述

  1.定義:指水位經常①__________或為②________覆蓋的土地。

  2.型別天然溼地:③   、灘塗、④   、湖泊、低 潮時水深不超過⑤  米的淺海區人工溼地:水庫、⑥   等

  3.特點:地表⑦______或⑧______有水,屬於⑨______________之間的過渡帶。

  4.我國溼地的分佈

  從⑩________________、從?________________、從?______________都有較為廣泛的分佈。

  二、“地球之腎”

  1.溼地的生態價值

  提供水資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調蓄洪水、美化環境、淨化水中汙染物質、?__________________等。

  2.溼地的別稱

  “地球之腎”、“生命的搖籃”和“鳥類的樂園”等。

  3.洞庭湖溼地的重要價值

  ?________________、調蓄洪水、提供豐富的?____________、航運和?____________等。

  三、溼地資源問題

  1.原因:人類對於資源、環境的?____________。

  2.表現:天然溼地的數量在不斷減少,?________在逐漸下降。

  3.危害:溼地生態系統的○21______________得不到有效發揮,○22______________的能力明顯降低。

  四、保護溼地

  1.溼地破壞的危害:嚴重威脅居民的○23______環境和區域的○24____________。

  2.保護溼地的意義:合理利用溼地資源,將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25______效益,提供更好的○26______環境。

  3.洞庭湖“變”大了的原因:退耕還林、○27__________、退田還湖、○28__________、以工代賑、○29______________、加固幹堤、○30__________等。

  探究點一 溼地的作用與保護

  【探究材料】

  材料一 “北大荒”指20世紀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開發的區域。20世紀60年代,隨著大慶油田的開發,國家加大了對“北大荒”荒地資源的開發力度。經過10~20年的草甸開墾和沼澤治理,“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

  材料二

  1.分析“北大荒”沼澤地形成的原因。

  2.近年來,“北大倉”土地質量下降,有人說“北大倉”又將會變成“北大荒”,簡要分析其原因。

  3.說說該地區沼澤的生態功能。

  4.我國為什麼要停止開墾三江平原的溼地,並且加以保護?

  【規律總結】

  溼地的作用

  溼地的作用溼地美稱

  生產糧食、藥材、工業原料、農副產品等“資源的寶庫”

  提供水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生命的搖籃”

  調節氣候,美化環境“天然空調機”

  涵養水源,調蓄洪水“天然水庫”

  淨化水中汙染物質“地球之腎”

  為各種野生動物生長、棲息、繁殖提供條件“鳥類的樂園”

  【考例探究1】 西藏拉魯溼地是世界上稀有的、國內最大的城市溼地。它位於拉薩市的西北角,總面積6.2平方千米,為典型的青藏高原溼地。該溼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澤草甸,覆蓋度達95%。據此回答(1)~(2)題。

  (1)拉魯溼地的作用表現在(  )

  ①是拉薩市氧氣的主要補給源 ②增加拉薩市區的空氣溼度和溫度 ③吸附空氣中的塵埃,吸收有毒氣體,是拉薩市的空氣清淨機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地消除拉薩市區北部山洪的威脅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拉魯溼地的發展方向,不可取的是(  )

  A.透過溼地建設和草種改良,合理發展畜牧業

  B.利用溼地的大面積水域發展水產業

  C.利用其獨特的高原天然溼地風貌和動植物種類,發展旅遊業

  D.利用溼地優越的自然條件和拉薩市的廣闊市場,建立蔬菜、瓜果生產基地

  探究點二 溼地資源問題及保護

  【探究材料】

  下圖1是“20世紀80年代洞庭湖示意圖”,圖2是“洞庭湖1825~2006年間同水位湖面面積變化柱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由上圖可知洞庭湖的面積變化趨勢是________(變大、變小),試分析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

  (2)在洞庭湖周邊地區國家設立了大片蓄洪區,其原因是什麼?

  (3)洞庭湖溼地生態環境保護應採取哪些措施?

  【規律總結】

  溼地資源問題與溼地保護

  1.溼地減少、質量下降的原因

  (1)人為原因:①人口急劇增加帶來巨大的環境壓力;②過度利用溼地動植物資源,導致湖泊水生動植物減少;③大量圍墾和開墾溼地,圍湖造田、泥沙淤積等導致湖泊溼地減少,因圍墾導致沼澤溼地驟減;④工業汙水、城市生活廢水及農田汙水排放,造成水質變壞;⑤水利工程建設的影響;⑥外來物種的干擾;⑦城市化和旅遊業的發展與道路建設等;⑧圍海造陸等導致濱海灘塗溼地的減少等。

  (2)自然原因:①氣候變化,使乾旱、半乾旱地區溼地逐漸消失;②海岸侵蝕,使灘塗溼地不斷消失。

  2.保護溼地的措施

  退田還湖、還沼澤、退耕還林還草;防止水汙染;保護野生動植物,禁止濫捕濫獵;建立健全保護溼地的法規,增強保護溼地的意識。

  【考例探究2】 溼地有“地球之腎”之稱,也是鳥類集中的棲息地,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分析“長江中游溼地50年的變遷圖”,完成下列問題。

  (1)簡述圖中長江中游溼地的變化,並分析其原因。

  (2)簡要說明長江中游溼地變化對環境的影響。

  (3)看一看洞庭湖的面積有什麼變化,分析引起變化的原因、產生危害及其相應的對策。

  原因對策

  自然原因

  人為原因

  危害

  參考答案

  課前準備區

  ①接近地表 ②淺水 ③沼澤 ④河流 ⑤6 ⑥稻田 ⑦常年 ⑧經常 ⑨陸地與水體 ⑩寒溫帶到熱帶 ?沿海到內陸 ?平原到高山 ?調節氣候 ?涵養水源 ?保護生物多樣性 ?維持生物多樣性 ?農副產品 ?旅遊觀光 ?過度開發利用 ?質量 ○21功能和效益 ○22抵禦自然災害 ○23生存 ○24持續發展 ○25綜合 ○26生存 ○27封山育林 ○28平垸行洪 ○29移民建鎮 ○30疏浚河道

  課堂活動區

  探究點一

  1.氣溫較低、蒸發微弱、降水量大於蒸發量;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季節性凍土融化,下層為永久凍土層,水分不易下滲,造成積水。

  2.隨著人們對“北大荒”的不斷開發,黑土將大量流失,土壤有機質減少,生產能力降低乃至喪失。

  3.沼澤是溼地(水源地、蓄水池),它可以調節氣候,保護和改善環境,是丹頂鶴、天鵝等珍稀動物的棲息地。

  4.三江平原是我國重要的溼地集中分佈區之一,隨著荒地的開墾,東北三江平原的溼地遭到驚人的破壞。溼地是東北陸地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它像湖泊、森林一樣,對調節氣候、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起著重要作用;東北的溼地還是我國特有珍禽丹頂鶴、天鵝等的棲息地,溼地植物又是一項重要的資源。溼地被大量墾殖後,水環境汙染嚴重;土壤沙化、鹽鹼化面積不斷擴大;生物多樣性急劇減少;河川徑流減少,地下水位下降。因此我國停止開發三江平原的荒地。

  考例探究1 (1)C (2)D [(1)西藏拉魯溼地植被主要是沼澤草甸,覆蓋度達95%,透過光合作用,為拉薩市補給大量氧氣;能夠降低城市溫度,減緩熱島效應;能吸菸滯塵,調蓄洪水;(2)發展方向應該是保護好溼地生態系統,維護好生物多樣性。建立蔬菜、瓜果生產基地就是要開墾溼地為耕地,這是不可取的。]

  探究點二

  (1)變小 自然原因:泥沙淤積;人為原因: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加劇、圍湖造田。

  (2)洞庭湖區地勢低窪,荊江河道彎曲,流水不暢,設立蓄洪區可調節水量,更好地防禦洪水侵襲。

  (3)有計劃地退耕還湖、還溼;搞好周圍及上游地區的水土保持工作;積極防治水汙染。

  考例探究2 (1)溼地面積急劇下降,湖泊數量減少,湖泊面積縮小。

  自然原因:湖泊的沼澤化,其本身就是泥沙淤積的自然消亡過程。

  人為原因:大規模的圍湖造田是導致溼地面積減小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還有上游地區對森林的亂砍濫伐和毀林種糧,使水土流失加劇,含沙量增大,也加快了湖泊的沼澤化過程。

  (2)①農業生態遭到破壞,加大了旱澇災害的發生頻率;

  ②削弱了湖泊對長江水量的調蓄功能;

  ③破壞了水平衡,改變了這裡原有的水迴圈方式;

  ④削弱了溼地對有害物質的吸收與分解功能;

  ⑤使水分的蒸發量減少,影響當地區域性地區的小氣候;

  ⑥壓縮了生物的生存空間,使原有的水生生物大量滅絕。

  (3)

  原因對策

  自然

  原因泥沙淤積,湖面縮小禁止對長江中上游天然林的砍伐,植樹造林,保持水土,減少泥沙淤積

  人為

  原因圍湖造田,湖面縮小退田還湖,移民建鎮

  危害調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澇災害頻繁;影響航運;破壞生物多樣性

  解析 對比1950年與2004年圖可知,長江中游溼地數量和麵積大幅減少,這種變化是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引起的。溼地變化必然帶來溼地生態系統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發揮,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明顯降低。

  第六節 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程序知識結構 學案

  (1)學習重點

  把握透過不同歷史時期珠江三角洲不同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程序特點;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程序呈現的發展階段,特點及對城市化的影響。

  (2)學習目標

  瞭解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

  比較歸納珠江三角洲地城市化程序的兩個階段主要發展特點和形成原因。

  比較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程序的兩個主要階段,歸納出不同時期的主要發展特點,並能夠結合具體案例分析工業化程序對城市化的巨大推動。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的問題,並嘗試評價目前的一些調整措施和發展方向。

  (3)學習提綱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範圍:

  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 ,珠江 。包括 、 、 、

  、 、 、 等市的全部和 、 的部分縣市。廣義的珠江三角洲還包括 、 。

  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程序

  階段改革開放初期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

  形成原因以發展 為主導, 發展迅速,分佈具有 性 (廣州、深圳)輻射帶動作用

  程序特點 結合,農業與非農產業相混雜的城鄉一體化形成以 (廣州)為中心的 和城鎮高度密集的 體系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較高的四個方面表現:一是 。城鎮人口比重高達 。二是 。三是

  。四是 。

  二、工業化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動作用

  珠江三角洲的工業發展:

  工業化程序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夯實基礎階段穩步發展階段

  20世紀 年代以來,大力發展“三來一補”企業。在引進 、 和

  方法的優勢下,發展了以 的多種 和製造業,形成了以 工業為主的輕型工業體系20世紀 年代以後,工業發展在高速度的基礎上更加註重 和 ,

  得到最佳化調整,技術水平明顯提高, 速度保持較高水平 不足,

  有限發展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擴大經濟腹地

  泛珠三角區域包括福建、江西、 、廣東、 、 、四川、 、 九個省區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簡稱“9+2”)。

  1.工業化加速了 向城市的集中

  毗鄰 向城市集中

  華僑眾多 經濟穩步發展

  加速了農村城市化

  2.工業化加速了 向城市的集中。

  工業化所帶來的大機器生產為吸納大量勞動力 。隨著珠江三角洲工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 ,推動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加速了城市化程序。

  3.工業化加速了 和 的轉變。

  現代化的 和嚴格的企業管理制度改變原先農村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 。

  三、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問題

  珠江三角洲工業化與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有: 、 過度密集、 嚴重、 偏低等。

  珠江三角洲城市問題:

  城市問題產生原因

  一、城鎮密集,分佈以江河或國道、公路為中心

  二、建設專案多,大量佔用耕地

  三、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直接排入

  四、火電廠排出大量SO2等酸性氣體,隨降水降落

  中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學案

  中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學案

  一、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我知道了嗎?

  2、黃土高原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繁的自然原因。我清楚了嗎?

  (二)能力目標

  1、透過閱讀地圖說明黃土高原的位置,學會描述黃土高原的範圍,培養讀圖、分析圖的能力。

  2、透過讀圖分析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進一步培養訓練讀圖分析及歸納整理能力。

  二、學習重點: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三、學習過程

  複習:

  1、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2、可持續發展的三個內涵以及它們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讀圖2—1-2,明確黃土高原的範圍:

  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範圍時,常用“四至點”來描述:

  __________以西、__________以東、__________以南、__________以北

  包括省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個省區。

  面積:__________KM2,水土流失面積__________,佔__________,嚴重流失的為__________萬,佔__________,每年透過三門峽的泥沙量達__________億噸。

  黃土高原區域地理特徵:

  1、自然環境:

  氣候:溫帶__________氣候,其氣候特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勢:__________向__________傾斜,海拔多在__________~__________米。

  地形:__________、支離破碎。

  植被:黃土覆蓋,植被多為__________,覆蓋率__________,許多地方几近光裸。

  土壤:__________。

  2、人文環境:

  (1).黃土高原養育了中華民族

  (2).不斷尖銳的人地矛盾

  地理位置特殊——過渡性:

  ① 處於從平原向_______的過渡地帶。②處於從沿海向_______的過渡地帶。

  ③處於從溼潤向_______的過渡地帶。④處於從森林向_______的過渡地帶。

  ⑤處於從農業向_______的過渡地帶。

  三、試一試:根據以上內容,試著自己總結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都有哪些原因:

  四、共同探討:

  同學們,我國是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的國家,至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水土流失總面積達356萬平方米。為什麼會這樣呢?在右圖3-6中找出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的分佈,分析這些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

  首先,確定我國水土流失嚴重地區除了黃土高原外,還包括哪些地區,請描述。

  第二,從地形、地勢著手,看一看這類地區分佈在哪些地形區內,又在第幾級階梯上。

  第三,看等降水量線,觀察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其降水量分佈情況。

  最後歸納出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鞏固性練習:

  1.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黃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溼性 ②黃土高原地區夏季多暴雨

  ③黃土土質疏鬆 ④森林破壞嚴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我國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除了黃土高原外,還有:( )

  A.新疆地區 B.青藏地區

  C.長江中下游地區 D.南方丘陵地區

  六、拓展練習:

  1、如圖表示我國各省水土流失面積。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大於1000萬公頃的省級行政區有(寫簡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疆面積大,但水土流失面積小,主要原因是:

  (3)山西面積小,但水土流失面積較大,主要的原因是:

  2、據圖回答:

  這種住宅叫______,它是______地形區特有的景觀,反映了這裡氣候______的特點。導致該地區出現這種景觀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有這種居住景觀的地區,最需要注意的環境問題是______。

  七、課後小結: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還有什麼疑問或困惑,請寫下來;

  農業的區位選擇

  《農業的區位選擇》案例

  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區位的概念

  2.理解農業區位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3.能對不同的農業部門進行合理的區位選擇和評價

  智慧目標

  透過案例的分析,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思想目標

  樹立農業生產要因地制宜、努力實現人地協調發展的觀念

  教學重點

  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

  教學難點

  如何因地制宜,合理佈局農業區位

  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問題探究式教學法、圖表導讀式教學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時安排

  1時

  教學過程

  匯入新

  農業生產活動有多種型別,並具有地域性的特點(展示:三江平原的種植業和青藏高原的遊牧業)。

  而且同學們知道世界上有多種農作物和馴化了的動物,那為什麼這個地區要選擇這種型別呢?一塊土地放在面前,到底怎樣去安排農業生產才是合理的呢?有哪些要素是需要考慮的呢?怎樣考慮呢?這就是這一節要研究的農業的區位選擇問題。(板書:5.2農業的區位選擇)

  (轉)注意,這裡出現了一個新的概念區位,什麼是區位呢?同學們在本上找出它的定義,看看是否等同於位置。

  新教學

  討論歸納:不同,包含兩層意思:一方面指該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指該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的空間聯絡。(板書斜體字)

  (轉)位置往往是固定的,因此,我們考慮更多的是後者,也就是事物之間的空間聯絡,這裡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農業的區位選擇,怎麼影響的呢?接下我們就先學習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這部分內容,我們可以從兩則案例談起。請同學們認真閱讀下面兩個材料,注意其中黑體字的內容。(板書:一、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案例一:

  據北京電視臺“第七日”報道,望京地區某街道兩旁種的竹子幾乎全都枯死了。記者進行了相關採訪後瞭解到:竹子是常綠淺根植物,要求溫暖溼潤的氣候條。溫帶竹區的年平均氣溫為12~17℃,1月平均溫度-2℃~4℃,年降水量700~1000mm;亞熱帶竹區的年平均氣溫為15~20℃,1月平均溫度4℃~8℃,年降水量1000~1500mm。竹的根系集中稠密,竹稈生長快,生長量大,蒸騰作用強,對土壤、水肥條要求較高。土層深厚、肥沃溼潤、富含有機質、呈酸性反應的土壤最適宜生長。由此看,該地區的竹子死亡不是管理不善造成的。該地區街道兩旁選擇種竹子是由本地區主管部門領導決定,從我國南方地區(亞熱帶竹區)引種的。

  表一:北京與南方地區氣候資料比較表

  南方地區(秦嶺~淮河以南)北京地區

  一月平均氣溫0℃以上-4℃

  年平均降水量800mm以上609mm

  土壤酸性鹼性

  案例二:

  據《北京晚報》報道,通州區今年從美國、歐洲引種樹莓獲得成功。樹莓,亦稱紅葡,主要分佈在寒帶和溫帶地區,中國南北各地有野生。人工栽培最早始於歐洲,中國僅東北地區栽培。樹莓根系較淺,要求疏鬆的土壤和較好的肥水管理。另據報道,2003年春,在北京八達嶺長城東北部的永寧鎮,有一片40公頃的玉米田被改建成國際標準化的樹莓種植園。根據地方政府的規劃,今後五年左右,位於長城北側的北京延慶縣境內的40萬畝玉米田將有50%分批改建成樹莓種植園。屆時,樹莓將達到20萬畝。這是北京市為最佳化生態環境,防禦蒙古高原風沙侵襲首都、建立環北京森林生態屏障而積極推行“退耕還林”政策的一項重大舉措。屆時,採摘、品嚐紅莓成為一項普及的休閒旅遊活動。在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紅莓果被譽為“黃金漿果”,廣泛用於飲料、食品、糖果、冷飲和鮮食。樹莓在我國剛剛起步,國際市場需求量大。因此,樹莓將成為我國新興果業的先鋒樹種,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附:延慶永寧鎮部分自然資料

  永寧鎮位於延慶盆地東部,地勢東高西低,東、南、北三面為區及半區,中部為平原,海拔在490.6~800米之間。新華營河(媯水河的上游)流經鎮域西部,白河南乾渠、北乾渠從鎮區穿過,區水資豐富,生態環境非常優越,土壤、水質、空氣的潔淨度基本與瑞士日內瓦處在同一水平。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8.7℃。

  案例應用:

  思考一:北京從我國南方地區引種的竹子失敗了,而延慶縣永寧鎮從歐美地區引進的樹莓卻獲得了成功,為什麼?

  結論:氣候、土壤(板書)

  分析:

  1.光照、熱量、水分等氣候因素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極大,不同的動植物生長髮育要求不同的氣候條,而氣候條的分佈往往具有地域性。

  2.土壤是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種類的土壤,適宜生長的作物不同。

  思考二:“北京從我國南方地區引種竹子”,“延慶縣永寧鎮從歐美地區引進樹莓”這兩個舉動撇開自然條不考慮,有沒有什麼非自然的因素在影響這種行為呢?

  結論:政策、市場

  分析:

  1.世界各國的農業,都受到國家政策以及政府幹預手段的影響。北京竹子的引進就是政府決策的結果,永寧鎮樹莓的引進也是北京城市規劃的一部分。

  2.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型別和規模。

  小結:透過以上分析,我們看到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因素很多,大體上可以分為自然和和社會兩大部分──投影圖“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補充其他重要的農業區位因素。

  跟蹤訓練:農業在三江平原與青藏高原進行不同區位選擇的原因

  思考三:北京地區是否就無法種植竹子了?有哪些辦法呢?

  結論: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板書)

  分析:

  1.一方面可以透過培育良種、改良耕作制度等擴大南方竹子的區位範圍。

  2.另一方面我們注意到,北京地區種植竹子,目前說氣候、土壤、水分等都存在較大障礙;但這些障礙並非都是決定性的,例如可以透過建立溫室等方式改照當地的光、熱、水等條,從而讓竹子度過不適宜的冬春季節。另外對於所需酸性土壤我們也可以透過人為方式改造。

  跟蹤訓練:1.雙季稻生產、小麥種植的例子

  2.玻璃溫室、梯田、茶園噴灌

  追問:當前階段,你要是北京的城市規劃部門的主管領導,你真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改造當地的自然條嗎?

  結論:不會

  分析:對自然因素的改造,要根據當時當地的經濟技術條,並充分考慮到投入和產出比,另外還要注意保護環境。

  思考五:北京市的遠郊區縣在自然條許可的情況下能否都種植樹莓?

  結論:社會經濟因素是發展變化的(板書)

  分析:北京引種樹莓可以說一方面是自然條適合,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樹莓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量,但是市場等社會經濟條不像自然條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它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

  跟蹤訓練:

  1.城市周圍將生產的重點轉為蔬菜、肉、蛋、奶以及園藝業。

  2.果樹的種植面積隨市場價格的變化而變化。

  3.北京冬季可以吃到南方的蔬菜。

  4.荷蘭的鮮花裝點著世界;美、加、澳、法等國成為世界主要的商品糧食生產國;荷蘭、丹麥、紐西蘭等成為世界主要的乳畜產品供應國;拉美、非洲以及東南亞、南亞成為世界熱帶經濟作物的生產基地。

  5.我國的棉花價格與棉花種植面積之間的關係。

  邊練,邊總結並板書。

  教學反思:透過這一的學習,我們瞭解到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有自然因素,有社會經濟因素。對於有利的自然因素可以加以充分的利用,不利的因素可以在考慮技術、效益、生態等的前提下加以合理改造。社會經濟因素不同於自然因素,它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需要用發展的觀點去分析。只有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考慮到了,才能保證選擇出對農業土地的最合理的利用方式。

  板書設計:

  5.2農業的區位選擇

  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