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清廉家庭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

農村清廉家庭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蹟吧,事蹟以先進物件的先進事蹟為主要內容,以敘事為主要表達方式。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村清廉家庭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農村清廉家庭事蹟材料1

  走進巴彥高勒鎮巨力河村烏力吉家,漂亮的磚瓦房,整潔的庭院,明淨的窗戶……處處彰顯著家中主人的勤勞。烏力吉在巴彥高勒鎮巨力河村是個出了名的勤快人。今年,在全盟婦聯開展的“美麗鄉村,從我家開始”主題實踐活動中,烏力吉被巴彥高勒鎮巨力河村婦聯評為了先進個人。在烏力吉家漂亮的農家小院裡,各類物品設施整齊有序,透過他的精心設計和細心勞作,他家的院內感覺不到一絲的凌亂,反而顯得乾淨整潔、生機勃勃,田園氣息十足。圍在鐵絲網裡的`小笨雞悠閒地啄著食物,舍飼餵養的綿羊膘肥體壯,大棚裡裡的各類蔬果琳琅滿目……據瞭解,每年烏力吉僅靠大棚收入就可以為他家帶來1—2萬元的收入。今年春季,巴彥高勒鎮巨力河村烏力吉家開展了場容隊貌整治活動,村裡要求各家各戶必須保持房前屋後整潔衛生。烏力吉也接到了村裡的通知,雖然他家平時農牧業生產非常忙,但他卻沒有因此而影響到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在打掃衛生的那幾天他比往常起的更早了,每天都是天矇矇亮就起床,忙完日常家務後,便打掃起自家房前屋後的衛生。經過幾天的努力,他家房前屋後的雜草和垃圾堆被清理的乾乾淨淨,他還在空地上撒上了花籽,準備美化環境。經過生產隊的驗收,烏力吉家房前屋後的衛生做的最好,並號召全村各住戶向他家學習。

  一、互敬互愛,美麗源泉

  互敬互愛是家庭幸福的基礎,也是家庭美麗幸福的源泉。烏力吉和妻子婚後多年來,他們夫妻在生活中相互照顧、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援。在家裡時常交流工作體會,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幫助。雖然會遇到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掛齒,但它就像催化劑使我們的平凡的小家庭變得美麗。

  二、平凡的家庭,點滴行為

  點綴生活他們一家人都酷愛養花種草,每逢閒暇之餘,便在自家庭院、門前、屋後、路旁等閒置空地都栽滿了花草,屋內傢俱擺放錯落有致,地面窗臺乾乾淨淨。整個庭院看上去儼然就是一個小花園。優美整潔的環境包含著他們一家的心血。他們始終堅持從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主動清理房前屋後廢棄堆積物及衛生死角,保持居室、庭院整潔;房屋周圍及陰溝無暴露垃圾、無汙物;實行垃圾袋(桶)裝化,分類投放,落實庭院整治“門前三包”責任制。

  三、學習的習慣,自覺學習增長知識

  平日裡他們對庭院綠化、整潔非常感興趣,時常學習一些基本綠化知識,購買庭院綠化景觀的書籍在家學習研究。始保保持房前屋後、院內院外乾淨整治,為了讓庭院更加舒適、溫馨,還特地向當地一些花草愛好者請教專業知識。

  四、愛國守法,廉潔奉公

  在日常生活中,他們都能積極維護社會公德,誠實守信,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和公共秩序,維護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主動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在工作中,堅持廉潔奉公的原則,嚴於律己,寬於待人。一個幸福、快樂、美麗的家庭需要每個家庭成員共同的努力。只有每個人都奉獻一點愛,家才會美麗,只有每個家庭都溫馨了,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美麗。烏力吉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影響著身邊廣大的村民朋友們,積極帶動他們加入到美麗鄉村的建設中來,為打造一個美麗、文明、和諧的巴彥高勒鎮巨力河村添磚加瓦。

  農村清廉家庭事蹟材料2

  xx縣xx村的一戶黨員之家,全家共六口人,自開展“整潔庭院內外,共建美好家園”這一活動以來,一直積極配合村委幹部的工作。家庭各個成員都有著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日常處理生活垃圾採取垃圾桶裝化,落實了“戶投村收”這一衛生制度。

  從門口進入庭院,撲面而來的是清新好聞的桂花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結滿果實的柿子樹,再就是許多的花花草草。因為一家人都非常喜愛種養植物,所以在庭院內滿是漂亮的花卉,一家人用心關愛著庭院內的花草,堅持對其進行定期修剪,使得整個庭院生機盎然。庭院內不隨意堆放雜物,物品擺放整齊,家裡老人特別愛乾淨,每天都會把庭院打掃乾淨。

  走進屋內,中西結合的裝修風格讓人眼前一亮,傢俱擺放錯落有序、窗明几淨,廚房、廁所物品擺放整齊、氣味清香。一家人都有著勤儉節約的習慣,喝完的飲料瓶子和可以再回收利用的東西都會整理存放起來,避免浪費和汙染環境。無論在屋裡還是屋外看見垃圾,各個家庭成員都是及時地放進垃圾桶,以保持整個家的整潔。

  這個六口之家的生活態度積極健康,家庭和睦、互敬、民主,一直秉持著“和為貴、慈為本”的生活理念,尊老愛幼,深得鄰居的好評。他們全家始終以健康積極的實際行動投入生活、學習、工作中,他們在平日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並影響著周圍鄰里的家庭,成為大家學習的典範。

  從倡導農村庭院門前“三包”以來,這家人隨時保持著庭院內外的衛生。一家人積極配合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中的“環境整治工程”活動,為促進美麗鄉村的建設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農村清廉家庭事蹟材料3

  xxx是xx大酒店總經理助理兼前廳部經理,談起她很多人都會流露出羨慕的眼神,這不僅僅是正因她有一份令人羨慕的職業,更主要的是她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xxx的家是一個三代同堂的傳統之家,夫妻敬業愛崗事業有成,女兒熱情禮貌健康上進,婆婆安享幸福晚年生活。成家十幾年來,他們夫妻恩愛、孝敬老人、關懷女兒、熱心助人、鄰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點點滴滴的情詮釋了家作為愛的港灣的真諦,贏得了周圍人們的讚美。xxx的丈夫是國家公務員,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工作,經常需要外出辦案。為了支援丈夫的工作,不讓丈夫因家中事務分心,楊樹葉主動承擔家中的大事小事,把家庭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在楊樹葉的支援下,丈夫尚志強連年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

  在工作中,楊樹葉也從不落後。作為單位營銷部門的負責人,為了提高企業的營業額,她認真對市場進行了調查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營銷方案和制度,有效的增加了酒店的客源。在時代的車輪飛快的向前戶外下,缺乏知識就是落後,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xxx在工作之餘還參加了電大的專業學習,並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專科畢業證書。她本人先後被酒店、總公司和電業局評為“先進(生產)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女職工”等榮譽稱號。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德在楊樹葉家中更是表現得更細緻入微。楊樹葉結婚後就一向和婆婆住在一齊,由於公公去世早,婆婆一個人撫養兒子成人,吃了不少苦。為了能讓老人能幸福的安度晚年,xxx和丈夫精心照顧好婆婆的飲食起居,並每一天抽出時刻陪老人散步、聊天,婆媳關聯十分和睦,親如母女。

  健康的家庭需要一個健康的環境才能得以健康的發展和延續,xxx和和丈夫始終把對女兒的教育放在第一位。為了使女兒能夠更加健康的成長,夫婦一方面潔身自愛,發奮提高自身素質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範,為女兒做出榜樣。女兒小蒙從上學起,學習成績一向名列前茅,並連年被所在學校評為“三好學生”,此刻已成為重點學校巴彥淖爾市第一中學的高中生。

  “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因此和睦,xxx一家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我們堅信,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xxx一家必須會過的更加幸福,更加美滿。

  農村清廉家庭事蹟材料4

  這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12口人,既有嫡親的祖孫四代,也有主婦殘疾的哥哥。30年來,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一桌吃飯,一屋住,家庭成員至今從未紅過臉,父子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婆媳勝似母女,姑嫂情同姐妹。

  這是一個事業蒸蒸日上的家庭,大兒子子承父業,經營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小兒子遠赴貴州發展,成立名副其實的青年企業家,企業涉足建材、礦產資源、房地產、酒店、商業超市等行業,全家齊心協力、共謀發展。

  這也是一個備受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尊重的家庭,數十年來,家庭成員傾心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公益事業,扶弱濟困,儘自己的力量回報社會。

  坐在老方家的庭院中,聽著他侃侃而談家事,真正懂得了家和萬事興的含義,深深地為這個家庭所蘊含的'魅力所折服。

  老方先後擔任了湖坊公社農技員、農技站長、農民副鄉長、鎮黨委副書記、鎮人大主席等職務,並於20xx年退休。退休了,這位身上安裝著心臟起搏器的老人,並沒有因為歲月更替、職位變換而消磨工作的激情。懷著一顆為民奉獻的丹心,老方又接著在新農村建設上唱響一曲奉獻者之歌。

  20xx年湖坊鎮灣裡自然村被上級列為全縣新農村建設試點,鄉親們渴望改變家鄉貧窮落後面貌盼了幾十年,深受群眾信賴的老方,被村民推選為理事會顧問。老百姓說,有了方書記來村裡管事,我們最放心。

  為了將灣裡建設成全縣乃至全市、全省一流的新農村,老方將自己的整體構想告訴了遠在貴州遵義創業的小兒子,並且掏出了心裡話:我從年輕時就立志要讓鄉親們過上城裡人一樣的生活,再說,回報家鄉也是企業家的社會責任。灣裡的新農村建設就是咱家的事!兒子軍子被父親所感動,承諾:除上級專項劃撥資金和群眾自籌資金外,其餘所需建設費用均由方家全部承擔。

  那些日子裡,老方不顧自己已經是60多歲的老人,心臟病可能隨時發作的危險,經常忙裡忙外,操心費力。夏日炎炎、暑氣逼人,他頭戴草帽,挽起褲腿,同村民一起在工地上幹活;寒冬臘月、北風呼嘯,他又提著熱水瓶跑前跑後給正在建設新農村的村民兄弟沏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香茶,給大家加油鼓勁。

  為了美化村容村貌,建設公共設施,為農民提供休閒娛樂場所,老方一家投入83萬元資金。鉅額的資金投入,大量的心血付出,換來了灣裡面貌的大改觀。20xx年灣裡在全縣、全市新農村建設評比中名列榜首,被江西省政府確定為全省十個最美的村莊6之一。20xx年、20xx年灣裡6組新農村建設圖片在人民網滾動播出60批次。從省內外慕名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他們對灣裡新村的建設讚歎不已。

  如果說方家是一棟生機盎然的房子,那麼每一名成員就是支撐起家庭的一根根柱子。每個家庭成員看似普通低調,但個個擁有一個寬廣的心胸和甘為人梯的奉獻情懷。他們各自堅守著自己的職責,為方家的每一步跨越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心力,為社會的和諧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小兒子軍子開始創業生涯時,大哥方加軍已接過父親的衣缽,成了一名農技員,後來還當上了鎮裡的農機服務站站長。憑著鑽勁和過硬的育種技術,把農技站經營的紅紅火火。

  與此同時,弟弟在當地鄉鎮水泥廠上班並透過入股煤礦掙取了人生第一桶金,由此介入當地的一家水泥企業改制。工作量驟然增加,工作強度加大,資金、管理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就在弟弟創業啟動缺少資金時,方加軍不光拿出了自己全部積蓄,還以自己的名義貸了20多萬給弟弟;一聽說弟弟要遠赴貴州發展,而本地的那家水泥企業需要人管理時,毫不猶豫地離開農技站,到弟弟手下當了三年的廠長,直到弟弟將所有業務全面轉往貴州發展時,他才重新回到農技站,由弟弟投資成立了江西省江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幹回了自己喜歡的老本行。

  如今小兒子軍子的蛋糕越做越大,獨資的10家企業分佈在黔、贛兩省,已形成以水泥為主,科、工、貿、農多業並舉的綜合性經營實體,各類企業累計年實現利稅6000多萬元。

  沒有兄弟姐妹之間團結互相扶持,沒有來自家庭的力量源泉支援,我的企業不可能發展至如此規模。軍子對此滿懷感激。

  回首1969年到鉛山湖坊落戶至今,老方對自己家的變遷,總結為"三個變"和三個不變"——變的是家中的富裕生活,變的是家庭由農耕邁向企業的生活方式,變的是由溫飽轉向小康的生活質量;而不變的是勤儉持家、勤勞致富的光榮傳統,不變的是和諧美滿、敬老愛幼的家庭關係,不變的是團結互助、和睦相處的鄰里關係。

  的確,和諧、敬業、勤儉,鋪就了方家事業成功的基石,成就了方家的幸福美滿!

  農村清廉家庭事蹟材料5

  小胡,女,1972年4月出生,泗流山村黨支部書記,家中4口人。該同志在日常言行中,愛國守法,模範遵守廉潔家庭行為公約;家庭成員有較強的廉潔意識、法律意識及自警意識,尊老愛幼、團結鄰里、互助親朋、熱心公益,在鄰里有較高的群眾威信,是群眾心裡的好書記。

  一、自覺學習,提高認識

  小衚衕志刻苦學習,她只有高中文憑,卻持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學習態度,毫不放鬆對自身素質的提高。她藉助學習先進典型的氛圍在群眾開展“家庭助廉”活動,自覺當好反腐倡廉的帶頭人,有效地提高了群眾家庭助廉思想意識,加強了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設。小胡家庭文明、向上,在全村樹立了廉潔家庭的良好榜樣。

  二、尊老愛幼,家中模範

  小胡是村書記的同時也是一名家庭主婦,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烙印在她身上:作為媳婦,她恪盡孝道,對老人噓寒問暖,經常陪伴老人談心,做她們精神上的支柱;作為母親,她慈愛但不溺愛,在照顧好孩子生活的同時,還擔負起教育孩子成材的重任;作為妻子,她是“賢內助”的最佳代言人。小衚衕志不論做什麼事情,她都充分發揮共產黨人的本色,處處以身作則。

  三、努力改善,村居環境

  走在平坦潔淨的通村水泥路上,時不時的能聽到老百姓的讚美聲:“胡支書的工作確實做的好,前幾年來路兩旁存在的垃圾亂倒、汙水亂潑、柴草亂放、糞土亂堆等現象,現在都基本見不到了,我們老百姓的生活環境也變得舒服多了。”她提倡老百姓養成良好的環境衛生習慣,不“亂搭亂建、亂丟亂扔、亂堆亂放”,自覺維護房前屋後和公共場所環境衛生。她還經常和村保潔員一起清掃村主幹路兩旁、村莊周圍、水塘周邊和房屋周圍的衛生死角,並根據村裡的條件,抓好綠化美化工作;引導群眾美化家庭環境、提高家庭文化品位,自覺樹立與時代發展相符的新思想、新觀念,更加自覺地參與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