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導遊詞範文
碑林導遊詞範文
導遊詞是導遊人員引導遊客觀光遊覽時的講解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碑林導遊詞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碑林導遊詞範文: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現在就由我帶領大家參觀西安碑林博物館。
好了,現在大家所處的位置就是有‘石質書庫’美譽的西安碑林博物館了。
走進西安碑林石刻藝術博物館,首先看到的是西安孔廟的舊址,這裡儲存著太和元氣坊、泮池、欞星門、戟門等孔廟建築。
碑林博物館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廟宇式建築群。它的前半部分是由孔廟改建而成,至今仍處處可見孔廟的痕跡。自古孔廟無南門,禮門儀路兩邊開。所以孔廟的門開在東西兩側,西門稱禮門,東門稱儀路。走進去之後映如我們眼簾得是高大而不失精巧的太和元氣坊,它是在明萬曆年間有皇族資助400兩黃金建造而成,牆外側刻有由清末著名書畫家劉暉書寫的“孔廟”二字。一會我們參觀完出了博物館大門就能看見了。
好了,轉過身來大家眼前看到的這兩個半圓形的水池,叫做“泮池”。“泮”是三滴水加個一半的半。漢字講究象形,“泮”就是半個水池。孔子提倡學無止境,學問永遠沒有滿的時候,就像這水池,永遠也不可能成為滿圓形的。在古代,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可以走上泮池中間的小橋,那今天我們大家都有幸做一回秀才。
走過泮橋所看到的這個門叫欞星門,門的上端有麒麟。在元代時為兩扇門,到了清代改為三個門。每個門的門額上刻有文字,中門額書“文廟”,即孔廟,東門額刻“德配天地”,西門刻“道冠古今”。欞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是神話中主管取土的神。在古代,天子祭天先祭欞星,給門起名欞星,比喻祭孔子如祭天。在過去,進出這三個門有著嚴格的規定,每到祭孔大典時,中門只能進出主祭人員或最高官員,一般官員走西門,東門是供工作人員出入的。大家遠道而來參觀,當然算是貴賓,所以我們從中門進入。
過欞星門後,人們便會發現孔廟裡也有控馬樁,只不過此處的拴馬樁比平時見到的要大得多。其實,這是石柱型的華表,起儀衛和祥瑞作用。北京天安門前和山東曲阜廟的盤龍華表,代表了最高等級的華表,而西安碑林裡的這對華表均為八稜形石柱,通高445釐米,周長163釐米,也是較引人注目的一景。
戴門位於欞星門以北,屬於明代後多次翻建的古建築物。這是古代孔廟陳列兵器用的,兩側室則為祭孔人員熟悉儀規和整理衣冠而設。
孔廟的兩點,也叫東西廡,指正房對面和兩側的小屋子,是孔廟裡不可缺少的建築之一,為祭把孔子七十二弟子而設。
好了,關於孔廟的內容我就講到這裡。現在請大家隨我看兩件國寶級文物,它們分別是唐景雲鍾和大夏石馬,現立於戟門內的左右兩側。
唐景雲鍾因鑄於唐睿宗景雲二年,是1953年移入西安碑林的,以青銅鑄造,重約6噸。鐘身為三格,最頂端蹲有蒲牢,鐘身分別雕刻有精美的蔓草、祥雲、鳳凰、獅、牛、鶴等紋飾及32枚鍾乳,既裝飾了鐘錶,又起到調節音韻的作用。鐘身正面鑄有唐睿宗李旦自撰自書的駢體銘文292字,是李旦書法僅遺於世的絕少手筆。景雲鐘的鐘聲悅耳動聽,渾厚悠揚,咱們每年除夕夜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鐘聲就是用景雲鍾錄製的。
我左手邊是另一件國寶級文物,大夏石馬。大夏是少數民族匈奴族建立的一個王朝,大夏王朝只有短短的24年,由於當時的戰亂,大夏國遺留下來的文物極其稀少。因此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巨石馬就顯得更加珍貴了。
現在請大家看遠處的這個巨大的匾額,上面書寫著“碑林”二字。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個“碑”字少了一撇。那麼為什麼會少一撇呢?難道這是一個錯別字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這兩個字出自清代著名的愛國將領林則徐之手。有人說“碑”字少了一撇,正好象徵他當時丟了烏紗帽。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是因為古代的漢字講究對稱,“碑”字少了一撇,只是為了看起來對稱美觀罷了。
大家眼前屹立的這通高大威嚴的石碑,便是《石臺孝經》。《孝經》是孔子的學生曾參編撰的講的是孝道,提倡“事君如事父”唐玄宗李隆基親自為此碑作釋作序並書寫,目的就是想表示自己是以孝來治理天下。此碑高近6米,碑身、背座、碑首由35塊巨石組成。所以此碑顯的是頂天立地氣度不凡,因此也有“迎客第一碑”之稱。
下面請大家跟隨我進入碑林的第一陳列室,這裡陳放的《開成石經》因為它刻於唐文宗開成二年而得名。《開成石經》包括了《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論語》;《爾雅》等12部儒家經典作品。。《開成石經》由114塊碑石雙面組成,共計228面,650152字。清代又補刻了《孟子》一書9石,合稱十三經。中國歷史上曾經組織過7次經籍石刻,只有這一部儲存得最完整。加上時代又早,史料價值極高,人們讚歎它是“世界上最厚最重的書籍”。在唐代印刷術還部是很發達,為了避免傳抄的錯誤,唐文宗就下令將它們刻在了石碑上,供人們校對。
在閱讀了中國古代最大最重的一部鉅作之後,我們將進入第二陳列室進行參觀。這裡主要陳列唐代著名書法家書寫的碑石,歷來都是人們學習書法的範本。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它刻於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1623年被重新發現,清末移入碑林。“大秦”是中國古代對東羅馬帝國的稱呼。景教,屬基督教的一個分支,稱聶斯脫利派,“景”是光明、美好的意思。碑首刻有基督教標誌十字架。這塊碑石記載了基督教早期傳入中國的情況以及教規、教義,還有古敘利亞和漢文對照刻了72個景教僧侶的名字。為研究中國古代和歐洲、中亞的友好往來提供了寶貴資料。顏真卿書寫的《顏氏家廟碑》是顏真卿72歲時為紀念他的父親而立的家廟碑,碑文記述了顏氏家族的世襲與功業。僅從文中“孔門達者七十二人,顏氏有八”這句話,我們就可以看到顏氏家族的興盛和榮耀,《多寶塔碑》是顏體早期的代表,《顏氏家廟碑》則是顏體不如輝煌與成熟的傑作。 還有唐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書寫的《皇甫誕碑》,以及他的兒子,也就是歐陽通書寫的《道因法師碑》。唐代書法是我國書法藝術史上的高峰時代。一大批書法家湧現出來,如同百花齊放。
我們繼續往前走就來到了碑林的第三陳列室,透過這裡陳列的碑石,我們可以對中國古代書體的演變做一個大致的瞭解。這裡陳列著漢魏至唐宋的各種書體名碑,其中包括篆,隸,行,草等5種書體,如漢代《曹全碑》《仙人唐公房碑》唐代張旭和懷素草書的《千字文》,唐徽宗的《大觀聖作之碑》等。《曹全碑》是我國現存漢碑中漢隸的精品,為國家級文物,碑石刻於東漢晚期,是百姓和官吏為紀念東漢靈帝時陝西合陽縣令曹全而集資修建。碑文記載曹全曾隨軍征戰,戰功顯赫,主政合陽為官清廉,造福一方,在碑石上還刻有捐錢的花名冊。《曹全碑》的書法扁平勻整,清麗流暢,自然典雅,秀美飛動,不僅是漢隸中婉約的代表,更是漢碑中的精妙之品。
第四展示主要成列史料名碑,這些碑石記述了明清兩代陝西人名的苦難生活和奮起反戰的歷史事實,並儲存了地理繪畫等材料,其中有《黃庭堅詩碑》、《太極全圖》、《達摩東渡圖》、《達摩面壁》、《集字魁星點鬥圖》等等。《集字魁星點鬥圖》是清代陝西巡按馬德昭所畫,封建社會的科舉考試以五品取士,每經首選一成為“魁”。“魁”是北斗七星中的第一星,所以古代很對學府多築有魁星樓,來供奉魁星,以求金榜提名。碑上刻的形象是鬼一腳翹起託著“鬥”字,一腳獨立於鰲字之上,一手拿著毛筆直點“鬥”字,唐宋時期,皇宮大殿前置有石板,上雕龍和鰲的圖案,考中進士站在臺階下迎榜,而狀元則站在鰲頭之上,取“獨佔鰲頭” 之意,同時“鬼字”又由儒家修養的八個字“正心修身,克己復禮”組成,意思是隻有按照儒家這個修養標準去努力才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朋友們,由於時間問題,第五第六展廳大家可以自由參觀一下,現在我向大家介紹一下石刻藝術。
接下來各位看到的這一組石雕為“昭陵六駿”。昭陵六駿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紀念他征戰時騎的六匹駿馬,由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主持設計並於唐貞觀年間十年完成。唐太宗親自為每匹馬寫出讚語,遺憾的是“颯露紫”和“捲毛踻”1914年被美國文物販子盜走,現存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其餘四駿“特勒驃”、“青雕”、“什伐赤”、“白蹄烏”也在1918年的一個夜晚被切割成塊,準備裝箱盜運,幸好被攔截了下來,所以我們才有幸看到這四匹真品。四駿經歷了千年的風霜雨雪,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在它們身上,即記載著歷史的輝煌,也記載著歷史的恥辱。
參觀了陵墓石刻之後,我們來看一下宗教石刻。絲綢之路的開通帶來了許多新的文化,而佛教也是隨著絲綢之路傳入我國的,從而開始了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的漫長階段,魏晉南北朝以及隋唐時期佛教風行,也就推動了佛教造像藝術水平的不斷精進。最後我們看到的這件雕像是唐代雕刻的老君像,是當年安祿山為討好玄宗李隆基特命人在幽州范陽以一整塊漢白玉雕刻而成的,是我國迄今為止最大的漢白玉雕像,它原立於驪山華清宮的老君殿裡,是盛唐時期頂禮膜拜的道教造像,老君身穿開領道袍,正襟危坐於石臺上,神情莊嚴雍容,面相豐頤恬靜。底座三層,上面刻有變形的牡丹花和蓮花圖案,老君像的塑造不僅是統治者政治目的的需求,同時也體現出盛唐時期恢弘的氣勢。
好了各位遊客西安碑林博物館參觀到次結束了,如果有興趣您還可以參觀其他的碑刻,但原今天的參觀能給您帶來藝術的啟迪,知識的收穫。
拓展閱讀:導遊詞要怎麼寫
1.歡迎詞
第一次與遊客見面時,留下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既可以把自己呈現給遊客,又可以藉機拉近與遊客間的心理距離,為之後的工作帶來很多便利。由於我們導遊的工作性質比較特殊,要為遊客提供相關服務,所以,第一次見面時要做的工作很多。
禮貌為先。出門旅遊的人都是為了享受來的,所以他們特別在意我們導遊是否尊重他們,所以恰當的問候語和禮貌用語非常重要。
自我介紹。得讓遊客知道怎樣稱呼我們吧。千萬別小看了自我介紹,這裡邊學問可大了,能做出許多“文章”出來。我們導遊能給遊客帶去什麼?遊客最想得到的是什麼?不是講解,而是歡笑。
搞好遊客與司機師傅之間的關係。司機師傅手中的'方向盤關係到全車人的生命安全,所以,我們導遊必須掌控好,至少讓遊客跟司機師傅之間沒有矛盾,如果關係融洽就更好了。
如果能使司機師傅把話匣子開啟,無異於請了個得力的助手。
安全與車內衛生的提醒。我們導遊最大的責任是什麼?不是導和遊,是保證遊客的安全,然後才是帶隊、講解……才是讓遊客感受到出行的快樂。該提醒什麼我不多講,大家應該都學過。即使學得不好,也能猜出幾分。
比如行車過程中把頭探出窗外是不行的,行車過程中在車內隨意走動是不行的,亂丟垃圾是不行的,在車內大聲喧譁是不行的,隨地大小便是不行的…… 善意的叮囑和提醒。包括個人安全、身體健康、兒童安全、車內衛生、公德意識等。 美好的希望和祝願。吉祥話都會說吧?目的只有一個——讓遊客保持快樂的心情。
2. 景點概述
通常,在抵達某個景點之間,需要對景點進行概括性的介紹,看似簡單,實則意義重大。精心的設計會立刻引起遊客的興趣,為之後的講解打下良好的基礎。雖然景點的主要內容不會變化,無論對誰講都是一樣的,但沒有針對性的千篇一律的講解肯定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講解的深度和內容應根據遊客的接受能力和職業做出相應的調整,
景點的地位。5A、4A這樣的分級並不能完全說明景點的吸引力,但足以打動遊客;是否入選世界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等,也能大大提高遊客的興趣。
景點的型別和特點。由於遊客的興趣、愛好廣泛,所以風景類、建築類、遺產類、娛樂類等不同型別的景點對他們的吸引力也不相同,我們可以邊介紹邊觀察,根據遊客的反應調整在景點中詳細講解的內容。
景點中的看點。儘管很多遊客具有較高的學歷,但文化水平並不高,對於建築、文字、宗教、園林等方面的知識一知半解,屬於“從眾性”遊客,所以,我們有必要把景點中最著名、最有趣、最特色的“點”告訴他們,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他們可以不聽,但我們不能不講。
詳細講解的鋪墊。對於文化類的景點,相關知識的鋪墊十分必要;而對於娛樂型景點,安全則是最需要導遊提醒、強調的地方;對於文物類景點,導遊有責任提醒遊客遵守景點的規定,盡公民保護文物的義務。
3. 景點詳述
對每一個景點的講解應從細緻之處入手,因為遊客所關心的就是該景點的歷史、背景、人物和事件,甚至與之聯絡的神話故事。雖然很少有遊客能問出較深層次的問題,但作為一名優秀的導遊,盡己所能地掌握相關知識,既是個人能力的展現,又是個人修養的提高,我們自己也可以得到高層次的享受。
充分的知識儲備。每一處景點,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人物和故事,如何把它們娓娓道來,將遊客帶入歷史,去體驗往昔的歲月。 講解應尊重事實。對於不瞭解的東西,可以機智地迴避,但絕不可胡編亂造、胡說八道。既是對歷史的褻瀆,又是對自己形象的損害,也會降低旅行社的信譽。
清晰、簡潔的語言。應儘量避免不良用語、不良習慣,景點描述清晰明瞭。應避免不容易理解的長句子;引用古語後一定要解釋;講地方話後要說明;口語與書面用語給遊客的感覺很不一樣,交叉使用。
富於感染力的語言。故事講述要生動;詩、詞、歌、賦、雙關語、歇後語、典故等都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神話故事可以有,但不可亂用。 注重文物的保護。隨時提醒遊客,什麼地方禁止拍照,禁止撫摸、禁止吸菸等。即使某些景點的提示牌不明顯或被破壞,導遊也應有足夠的文物保護的意識。
4.歡送詞
導遊的講解不僅為遊客提供服務,更能促進導遊與遊客之間的友誼。優秀的講解使遊客滿意,甚至令遊客敬佩,更可能為導遊帶來意外收穫。在結束服務之時,導遊的歡送詞是對本次服務的總結,是表示對遊客的尊重,是展現個人風採的又一次機會,是下一次服務的開始。
對本次講解(旅遊)的總結。
對遊客的合作表示感謝。
表示希望再次見面的願望。
送上自己美好的祝願。
歡迎詞通常是導遊送團時使用,起到總結、溝通、達成諒解、創造再次合作等作用。但不僅限於此,每個景點遊覽結束後,也可以進行總結,加深遊客對景點的印象,也是提升講解水平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