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愛 ,經歷了才會明白散文

有種愛 ,經歷了才會明白散文

  人到中年,不知啥時憑空多了許多惦念和牽掛,元旦一過,時常想就快放寒假了,上“大三”的兒子快回來了,沒事總愛盤算他回來的日期,畢竟一個學期回來一次,這樣的分別,時間確實有些長了。想想這人也怪哈!孩子小時,整天嘰嘰歪歪,上學送下學接,趕不對勁兒還使個性子,發點小脾氣,弄得父子都虎起臉,大眼對小眼,誰都不愛搭理誰,那時心裡想著送孩子考上大學走遠遠地;現在可好,孩子大了,上了遠遠的大學,隔一段時候不通話不見面,反倒心裡空落落的不是滋味。

  兒子回來那天,微信說想吃茴香苗餡餃子,那還說啥,一大早我就到菜市場挑選最嫩的菜,到肉店揀一塊精肉請師傅細細絞碎;又想起兒子愛吃魚,魚攤上撈條大個的,買包酸菜,樂顛顛往家跑,這飯得用心做呀!兒子回來,那個心裡,沒別的就倆字:高興。忙乎一上午,飯做好了,兒子車卻晚點,家裡等得焦躁,驅車到車站等,好不容易見到兒子,我笑了多半天的臉上肌肉明顯收起,簡單問兩句,接兒子到家,看他狼吞虎嚥吃得帶勁,一直餓著肚子的我心裡卻美滋滋的。

  寒假中的兒子除了在樓上擺弄電腦,就是出去搞一些同學應酬聚會,有時夜裡回來有些晚,考慮到安全,我基本被打破了平時作息習慣,只要他出去,我都要等他回來,不鹹不淡詢問兩句才罷。一次我喝多了酒,本打算躺到臥室合一會兒眼,誰知一覺過去半夜才醒,想起好出去玩的兒子,慌慌張張光著腳起來,開啟客廳的'燈,看見門口兒子的鞋在,這才悄悄退回去,安心的睡覺。

  我對待兒子的舉動,不免常常讓我想起我的父親,我剛上班那會兒,每回到村裡愛和一些兒時玩伴喝上幾口小酒,有時喝得天晚了,父親總是拿著電筒詢問著找過來,他鎖著眉頭,一臉嚴肅地說,看這都幾點了?該散就散了吧!我那時儘管嘴上不說,心裡卻是老大不樂意,我都多大了,喝個酒還要管!父親七十歲時得了腦溢血,病癒後腿腳不太利落,我年底回家過春節,父親怕我冷,特意讓我睡在熱炕頭上。每天很早他就起床,一瘸一拐抱著棉花柴或玉米秸稈扔到灶前,然後點燃把炕燒得暖乎乎的,舒服極了。若是我要起來,父親常瞪眼看著我說,起這麼早幹啥?再躺會兒,再躺會兒。

  我知道父親對我和我對我的兒子的愛是一樣的,這就是父愛。有句名言說得好:“父愛是一種默默無聞,寓於無形之中的一種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體會。”其實在每一個父親嚴肅的面孔之下,都有一個熾熱慈愛的心懷,年輕時你不理解,當你做了父親,當你到了父親的那個年紀,經歷了才會明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