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深海里的怪魚》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深海里的怪魚》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深海里的怪魚》,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思路:
繪畫教學應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讓孩子多渠道地感知魚的.各種特徵,積累豐富的表象,為想象、創造準備了知識條件。深海里的怪魚,特別能激起幼兒想象的衝動,因為無人到達的深海神秘莫測,令孩子嚮往好奇而怪魚能使孩子突破常規思維,充分的想象。學習過程中讓孩子根據想象變化魚的外形,為創造性地表現創造了條件;最後讓孩子在模擬"海"的環境中與同伴、老師、環境相互作用,大膽表現,則會讓孩子們體會到探索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的:
1、啟發幼兒用多種方式表現自己想象中的魚。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重點與難點:
透過改變魚的形狀,變化出奇怪的魚。
材料和環境創設:
有海洋特徵的佈置、演示教具。
活動流程:
(一)激發動機語言激發:在人類無法到達的深海,生活著人類沒有發現的奇怪的魚,想想這些魚是什麼樣子的?它們怎樣生活?
(二)交流討論
1、觀察範例:理解魚外形變化的特點。
2、交流討論:我想象中的怪魚。
(三)大膽表現
1、鼓勵幼兒根據想象大膽改變魚的形狀。
2、啟發幼兒新增美的花紋。
(四)體驗成功
1、與同伴交流作品。
2、請老師參觀作品,向老師介紹作品。
課後反思:
活動設計中,我結合大班幼兒的想象力、學習能力比較強的特點,將想象和創造作為活動的重點,激發幼兒的創作潛能。整個活動設計流程順暢、步驟清晰、層層引入、環環相扣。
學習過程中,努力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並透過有效的提問,提供充分探索的空間。利用和調動幼兒已有的美術學習經驗和水平,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圖案和線條變化魚的外形,表現魚兒獨特的外形特徵和動態,合理添畫線描圖案,並適當進行塗色,創造性地進行創作活動。最後讓幼兒在“海”的環境中與同伴、老師互相欣賞作品,相互交流,讓幼兒體會到探索的快樂與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