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反應的教學反思範文

離子反應的教學反思範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離子反應的教學反思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離子反應的教學反思1

  《離子反應》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有些人認為概念是個知識點,在教學中重點是把這個知識點開啟,挖定義、挖定義裡面的細節,不過我覺得在新課標下我們更應該思考為什麼要教這個概念、學生為什麼要學這個概念。概念原理內容是一種概括性認識、是一種揭示本質的認識,它是科學知識體系中非常重要而核心的內容,建立這個概念的學科價值是什麼?學生學習這個概念的價值是什麼?總之,我覺得概念的教學真的需要反覆的去論證和思考概念的價值、概念學習的價值、概念教學的價值是什麼這個問題。

  在這節課的設計上,第一個重點就是讓學生認識什麼是離子反應,為什麼要學習離子反應。所以我以學生原有的化學反應的基礎為出發點,將課本後面探究離子反應發生條件的三個實驗提到最前面,讓學生透過動手實驗形象感知後,再從微觀離子角度分析溶液中離子的變化以及變化原因,即反應的本質,從而得出電解質溶液反應的共同特徵——電離出的離子之間的反應。這樣學生在大腦中對離子反應便會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同時形成離子反應揭示反應本質的印象。反應的本質用漢字表示看起來比較麻煩,怎樣表示看起來更形象呢?這樣就引出了第二個重點——離子方程式。對於反應物在水中易溶易電離的,我希望學生用“分析溶液中的微粒存在狀態及微粒間的定量關係——尋找能夠反應的離子——寫出離子方程式——查原子守恆、電荷守恆”這種書寫方法,所以以三個探究實驗為例,讓學生對照表格直接用離子符號表示反應的本質,即書寫離子方程式。並且這種方法也便於學生理解離子共存的問題。但是對於反應物中有難溶難電離物的反應,用前面那種方法就不太好分析,所以我以碳酸鈣與鹽酸的反應為例,介紹了“寫—拆—刪—查”這種方法。這種方法對於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這種題型就比較好應用。當然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選擇。下面就透過一組酸鹼中和反應,既是練習書寫離子方程式,同時也是對離子方程式的意義或者說為什麼要學習離子方程式的歸納總結。最後透過三道高考常見習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離子共存問題對學生進行一個達標檢測。課後思考題就是聯絡實際,關於離子反應在汙水檢測、醫療環保方面的應用。

  本來我是準備將哪些物質拆哪些物質不拆作為一個難點讓學生討論,不過在上課的過程中沒有講,結果做練習時發現學生對微溶物的處理不清楚,所以放在講解練習的時候,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並且解決問題。在引入的時候我用了一個銅離子與鹼反應的故事設疑,不過忘了以解決這個問題來結束。課後思考我留了一個汙水中離子檢驗的題目,下課後有很多學生問我這個題目,可見學生對化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是很感興趣的,所以以後的教學中要注意多聯絡實際。在上課的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如何引發學生的興趣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離子反應的教學反思2

  《離子反應》是一節概念教學課,對於教學要求中的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的概念進行教學。我認為概念是化學學習中一種應用標準,當遇到概念時如何對概念進行分析,怎樣準確的理解概念並學會如何應用是學生在學習生涯中需要掌握的學習方法和能力。

  這節課的重點有兩個,一個是對強弱電解質的理解,還有一個是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難點為強電解質的拆分問題。為了便於學生的理解,本課從電離方程式作為切入點,使學生對物質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藉助溶液中離子的微觀圖過渡到溶液中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從而理解離子反應進行的本質。透過分析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入手,介紹了以“寫—拆—刪—查”四步走的方式來分析解說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同時將哪些物質要拆,哪些物質不用拆的問題對學生做了歸納,使他們的知識點有一個小結。最後採用實際離子方程式講述了離子方程式正確與否的判斷方法,並對有關的問題做了總結。

  本課教學在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上進行教學設計。但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我將一個要拆的概念使用了不恰當的話語說成了“完全電離的強電解質”是要拆的,應該為“可溶性的強電解質”是要拆的,課後已經向學生做了更正。雖然課堂上已經把教學計劃完成,但課中好像留給學生繼續發展的空間不夠充分,可互動的專案可有所增加,與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聯絡不夠緊密,這些問題有待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逐步改善。多思考如何引發學生的主動思考,立足學生的主題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離子反應的教學反思3

  6月31日,會考複習至《離子反應》,由於複習課的枯燥,故創設了一個“諸葛亮智破啞泉”股市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在複習中,注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的學習生成和發展。《離子反應》的課堂複習教學,透過採用“設疑回憶—競賽—反思—歸納—運用—釋疑”的教學程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學習上的主動性,學習新知的創造性,並以期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透過教學實踐,本設計基本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於學生透過舊知建立新知,多數學生接納了書寫離子方程式應遵循的原則以及離子共存問題的判斷,明確了正確書寫離子方程式的一般步驟。在嘗試書寫離子方程式的環節中,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取得了實效,學生對書寫離子方程式的學習表現出較好的學習興趣。但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還有一些值得改進的地方:

  1、教學目標達成情況有欠帳。透過一節課的教學“掌握”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可能不太現實,在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的方法的探索上有一個循序漸進,邊練習邊發現,邊發現邊積累的過程,因而需要學生在不斷練習中加深體會逐漸熟練。

  2、在教學過程中,要提供給學生更多反思和自我評價的機會,來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嘗試書寫次氯酸鈣在空氣在變質的離子方程式”這一環節中,這個離子方程式書寫難度並不大,因而教師留給學生反思和自我評價的機會不多,這樣對那些離子方程式書寫較慢和離子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同學會在師生共同交流中容易被忽視,他們也往往會因為末對自已的書寫結果進行反思而影響對離子方程式正確書寫方法的感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用好以評價促發展是關健,教學過程中要儘可能地讓學生進行板演|,發言等方式來展示自已的成果,透過自評,互評,教師評來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如學生書寫的2Na+2H2O=2Na++2OH-+H2↑的結果的板演就可以使學生充分反映出學生學習情況,從而提高全體學生學習效率。

  3、注重學生心理需求,營造積極興奮的學習氛圍不夠。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有一種期待心理,希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改變教學方式,用豐富多彩的方式來展現不同的問題,若不適應學生這一心理,課堂就會平淡而缺乏生氣。因而,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激情,在應用練習等環節上,可以創設更富有鼓動性和競爭性的情景,如竟賽,過關斬將等方式,這樣課堂就會出現勃勃生機。

  4、媒體使用與板書銜接問題。幻燈片的使用給學生帶來豐富的資訊量,使學生學習更方便和主動。但幻燈片代替板書會削弱板書的作用,因而,在媒體上顯示的內容應該是板書所無法表達的,這樣就會給學生以良好的感官刺激以引導和激發學生學習。當媒體所顯示的內容和板書的內容各具特色時二者就會相映生輝。

  離子反應的教學反思4

  本節課是高一必修教材《離子反應》的第二課時。對於學生已經知道了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以及電解質在水溶液中能夠電離自由移動的離子。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透過BaCl2溶液和CuSO4溶液反應的微觀模擬動畫,得到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反應本質,進而引出離子反應的概念以及離子方程式的概念。接下來透過三個探究實驗探究離子反應發生的三個條件,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透過觀察、思考、相互交流等方式充分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慾望,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關於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則採用學生透過閱讀,自主學習離子方程式的書寫,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的方向轉變。最後在練習過程中探究出酸鹼中和反應的本質以及離子方程式的意義。

  這是我本節課的設計思路。課後使我有所感,準備這節課大約一個星期,備課過程中,思考問題更全面了,不僅僅只研究教材本身的知識點,還考慮了學生自身的認知水平,實驗動手操作能力,師生間如何互動,以及課堂突發事件的處理等方面進行考慮。在此期間進行了多次備課並不斷的向身邊的老師請教,使課的流程更合理,內容上更清晰明瞭。我時常對學生說學習是件苦差事,成功一定會給予那些真心付出的那些學生。做為老師的我們,不能只拿著我們以前的家當去教不同的學生。時代在變,學生在變,我的思想也需要不斷的更新和轉變,今後要不斷的注入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借鑑其他老師的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思路。

  《離子反應》這節課,我從網上獲取了有關《離子反應》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相關圖片、flash模擬動畫等資料。在此基礎上整合了本節課。對於導課這一點,沒有透過複習上節課所學知識去引課,而是選擇一張諸葛亮七擒孟獲的圖片,講述蜀軍因誤飲啞泉水中毒,而後又喝安樂泉泉水轉危為安的故事,並提出問題,引出本節課的內容---

  離子反應。這樣的確收到預期的效果,一下子產生了興趣,激發了學生探究知識的慾望。課後我反思之後,覺得也有不妥的地方。如果把圖片換成一個短的影片,會比教師講述故事要好。此外,不應該直接把問題的答案告訴給同學們,應該讓學生帶著疑問去學習本節課。

  對於學生知識水平相對薄弱這一現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要採取學生透過實驗主動探究模式和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相結合的方式。因此,並沒有簡單的把離子反應發生條件直接教授給學生。而是透過教師演示3個探究實驗,並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反應前後溶液中的離子,對比反應前後的離子,進而推出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再透過實驗現象推斷其產物。最後得出離子方程式。學生在觀察、思考、交流等方式得出離子反應發生條件之一-------生成沉澱。學生透過探究實驗2、3得到離子反應發生的另外的兩個條件。這個過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每一個知識點都是學生透過觀察、思考、交流、自主探究之後得出的,這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記憶更牢固。與其他老師交流之後,發現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積極性較高,可以把教師演示實驗改成學生演示實驗,或者帶學生進入實驗室,分組進行實驗,併發給每組學生一份學案,學生自己親自動手,讓學生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方法,體會成功獲得知識的樂趣。

  對於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則採用的是自學方式。學生透過閱讀教材,相互交流,得出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經過一番討論歸納出書寫時的一些注意事項。為了加深認識,對簡單離子方程式進行補充練習,由此得出中和反應的實質和離子方程式的意義。

  在課的結尾部分,課堂上是做兩道練習題結束本節課。課後反思之後,還是感覺這個部分處理的不好。這個部分應該對本節課知識進行昇華,反思之後,覺得采用一種討論的方式較好,討論離子反應在生活中的意義。

  以上就是我對《離子反應》這節課的一些想法,在今後工作中我會更多的進行反思,努力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