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體的體積》教學反思
《組合體的體積》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組合體的體積》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組合體的體積》教學反思1
1。創設情景,激發學習情感。
好的開始等於成功的一半。本課一開始我就從生活入手,課件出示凱旋門的圖片,接著出示小胖的凱旋門的模型圖片,讓學生觀察得出這是一個組合體,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並感受到數學的美。這樣設計更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於學習本課知識。然後讓學生親自動手拼一拼,使學生在頭腦中對組合體產生感性認識,更為下一步探究組合圖形的面積做好鋪墊。
2。注重方法的指導與總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分析、解題方法與策略的指導,在層層深入,環環相扣的學習過程中,始終堅持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情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愉悅,在知識內在魅力的吸引和恰當指導下,主動投入到知識的發展過程中,自己悟出學習方法。
3。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現資訊科技與數學學科教學整合能突破單一模式,有效地豐富,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師生互動的方式。由於注重了資訊科技手段的應用,資訊網路成為了教育的中介,把原來教師和學生的單項面對面的交流,增加到多方面互動交流,這節課,我製作的課件,使學生多種感官同時受到刺激,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把教學過程組織得更生動、形象,能啟發學生進行總結歸納,抽象概括,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始終貫穿著學生的自主參與,我只是輔助學生參與到整個過程中,學生循序漸進的由探究到發現到總結,思維活躍,興致勃勃。課堂成為師生、生生的互動過程,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在數學知識技能的形成、情感態度的發展、思維能力的培養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組合體的體積》教學反思2
本課是學生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方法公式之後的一節相關知識拓展課,是新授課內容。為了自己的教學增長,為了日後有所借鑑取用,就課堂效果、作業訓練情況、學生的學習參與表現、學生的思維生長等方面,都值得我去做課後的反思重構。
首先,從學情把握情況看本課。學生已有解答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知識經驗了。從三年級以來,學生就已經學會了一種“轉化”的數學思想,將不規則的平面圖形轉化為規則的長方形、正方形,從而更加方便合理地解答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問題。因此,這樣的學情把握,是本課新知理解的依託,更是學生之所以能思維伸展、舉一反三的活水源頭。
把握這樣的學情,基於以舊啟新的需要,我設計了圍繞這兩方面的課前鋪墊:一是求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題目很簡單,給定長、寬、高資料,要求學生能熟練運用公式,找準資料,對應長、寬、高進行列式求解。之所以強調對應,是因為求組合體體積時,這一點對於能否正確列出算式,是很重要的。二是,設計了一個簡單平面組合圖形。透過切割、補充、移拼等轉化方法,將不規則組合圖形,轉化成便於計算的幾個長方形、正方形,在尋找對應的長、寬資料,進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和差計算。而這樣的“轉化”思想及過程方法,也是本課新知探究的本質。
課堂反映看來,學生在這樣的新課鋪墊之舊知回憶,很是熟悉,有興趣,也有意識地引入到新課探究中來。也就是,這節課就是講以上兩方面進行整合,為解決組合體的體積計算確定了思維方向與學習素材。當然,如李雲飛、徐慧賢等學困生,依然會有將組合圖形轉化後,難以找準相關對應的面積計算資料而出錯的問題。這也說明,舊知也會忘卻,應多加複習溫故。
其次,以“組合形式下的立體圖形”模型引入,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求正方體、長方體的組合體體積,也便成了我們新課探究的方向。很明顯,這裡所要滲透的轉化思想,以及解題時的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公式問題,已經有所鋪墊了。當組合體的平面圖呈現時,學生都能如此反應——將這個組合體進行切割轉化,分成兩個長方體…
我想,能如此引起學生的思維伸展,也算是學生類知識遷移能力的體現了。至於如何切割,切割後原整體轉換成了幾個怎樣的長方體,則可以讓學生各抒己見,言之成理皆可。可以小組討論,分享彼此的方法思想。然後再讓學生試著板演出自己的切割想法。板演情況看,這一點對於學生而言是很容易的,而且大多數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基本上,將一個組合體進行切割轉化成幾個長方體,這樣的數學思想,大家都能運用。為了這個環節得到更好的有序反饋,我對學生的要求是:請同學用虛線表示你的切割痕跡,切割好後,說一說你將原整體分成了幾個部分,分別是什麼圖形?這樣,我們就集中環節教學解決了有效轉化的問題。這是解決組合體體積的前提。
又其次,至於為何要將組合體進行切割轉化,可以讓學生有一個比較的選擇過程。討論解決解決組合體體積時,為了尋求簡便的方法,才進行分解簡化。也就是說是一種思維便利的取向,才將組合體轉化成我們熟悉的、便於計算的長方體、正方體,進而運用體積守恆星求出組合體體積。
無論是從計算量角度看,還是從立體空間理解組合體的組合情況,都應該將組合體進行一個切割轉化,也即一種分析的數學思想體現,更是一種轉化的數學方法滲透。而這,於學生而言,是不易於言表的。但他們卻需要這樣的認知感受。有了這層認知感受,他們才能更自覺地去接受“切割轉化”解題方法。更為重要的是,學生藉此能在立體空間中把握好“資料量”。而這樣的感知過程是需要老師給予語言的溫情關注。我貫於此類語言的囉囉嗦嗦,自然也覺收益甚多。
最後,雖然這節課的最終落腳點在於“體積的計算”,但很明顯不是純粹的算式算理關注,而是對組合體體積的分析——綜合解題思路、解題方法的關注。而計算與否、結果正確與否都可視為一個對解題思路方法的有所憑據的檢驗過程。慮及於此,此課我放慢了節奏,而不急於求解最後的結果,甚至不急於學生能列出正確的算式。
《組合體的體積》教學反思3
1、學生應該體會“切割”與“補充”、“移拼”等轉化方法在同一組合體體積求解中的相對優勢便利性。
應該說,作為思維發散、活躍思維的學習要求,無疑需要學生自覺去經歷多樣方法解題的探究過程。所以,在同一個組合體的例題中,我們花了相當的時間去探究“方法”的多樣性。我們結合“理解與計算”雙向便利的原則去比較各種轉化方法的優劣長短。然後,再確定擇優而用的最終學習結論取向。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後,我發現學生在依據組合體特徵選用最適合的轉化方法時,不致單薄、不致“學死”,能後靈活運用“轉化”方法,進行合乎自己理解個性的思路解題。從練習冊上基礎題型的解答情況看,學生都能在具體組合體特徵的分析後,選擇最為合適的轉化方法,從而為準確便利地找到對應資料,降低了難度。
2、給學生更多可操作的細節引導,讓學生的概念抽象學習過程不致太過“無物”,應該讓學生從某一些細節,去觸控到抽象的概念學習本質。
這一點,也正是體現出此學齡階段之抽象概念學習所應該取用的目標及方法。本班學生整體而言,習慣較好,對於老師的教學理解有較好地執行習慣能力。可是,他們的思維靈活性訓練缺少,更有相當部分學生對於“幾何”、立體圖形的空間位置感非常遲鈍,如徐慧賢、李雲飛、蔣桂松、隗曹、沈璐。他們在以前的“幾何小實踐”學習中,一直存在一個“抽象性語言文字”與“直觀立體圖形(平面圖形)”之間的互譯困難問題。其實,這也不僅是學困生的幾何實踐學習困難,也更是大多數學生的困惑所在。
為此,我在今天這節課上,幫扶了他們,給了他們把我幾何概念、理解抽象立體的某些憑杖。比如,虛線表示出“切割、補充、移動”的轉化痕跡,用“V1、V2、V3……”表示出轉化後各部分圖形的標記。這樣,也就便於形象直觀與抽象空間的互譯連線,便於分析綜合過程的有效指向表述。
而考慮到本課的難點在於“在轉化後,能準確滴找到各部分長方體的長、寬、高及其對應資料。”,所以,我引導學生“描一描”、“掐一掐”,進行一個簡單而指向性明確的讀圖操作。目的是是讓學生多一份耐性,多一份仔細。在列式之前,還是要潛下心來,找一找相關的量及資料,多一個確定長、寬、高,尋找對應資料的思考過程。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這樣的思考步驟是不能省略的,也是列式解題的前提。
我們都知道,“轉化”本身並不難,而轉化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理解“部分體積之和”與“原整體體積”之間的守恆性。這其間,資料的運用及計算結果的準確,既是計算方面的要求,也是對體積守恆性的一種檢驗。而學生往往難以用準確的計算結果來達到檢驗目的,原因就在於組合體各項資料呈現時,於學生捕捉而言,有一個巢狀混亂、抽象不明的隱性特點。也就是,學生必須得有正確的立體空間觀,才能準確找到對應的資料。
所以,我就耐性地教會學生描一描V1的長、寬、高,說一說V2的長、寬、高的資料。而這樣的操作要求,是先於列式計算的,是先於準確資料的確定的,卻又是比資料直觀更重要的。試想想,學困生連組合體中的各個長方體部分之長、寬、都找不到,不清楚,又怎能期待他會正確尋找到對應資料?那求體積於他而言,不就是等同於平面長方形一樣地,資料亂乘?
為此,我在設計練習時,還有口頭訓練要求,手勢訓練過程。即計算組合體體積之前,先虛線表示出“轉化”方法痕跡,再標記出V1、V2、V3……,再逐個長方體地“指一指”、“掐一掐”、“描一描”,指出個各個長方體的長、寬、高,最後讀出對應的資料(為直接告知的,怎樣求?也說說)。在這些方法要求後,學生的學習態度就主動起來了,會自己有“感觸地”操作這樣的解題思路,列式解題也就有保證了。
3、既然是學習,對於過程的要求、對於書寫規範、答題完整之類的細節要求,也應該態度認真去對待。
比如,解題時的“解”字樣要寫,列式之前的“V=V1+V2……”等量關係式也要列出來。這樣,可以減少因多個部分長方體資料的混淆而引起的錯誤。尤其是列式時,對照著等量關係式,逐個地找到對應資料列算式,哪怕是綜合式很長,也不怎麼出錯。最後,不能忘記作答。這樣的一些細節,若是省去不顧,倒也不至於答題必錯,但可能因細節不究而易於致錯的機率會無形增加。
因為如此細節的突出關注,所以學生的課本基礎練習、練習冊課後作業情況,都能規範解答,正確率高地良好表現。如沈璐、徐慧賢、蔣桂松、李雲飛也都不再對立體圖形望而生畏了,反而都能在條理清晰的解題中,感到組合體體積學習的更多快樂,豈不是更好的學習期望?
組合體體積,應該注重學習方法過程的探究。從分析綜合角度,把握體積的整體守恆性,給學生易於操作的細節知道,幫助學生釐清解題思路方法,則高效學習源來有自。
《組合體的體積》教學反思4
“生本教育”要求教師放棄大量的講解,丟擲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組合體體積》一課,是小學數學第十冊的教學內容。課本安排了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在此基礎上求組合圖形的體積,體積計算在實踐中運用比較廣泛,特別是長方體的體積計算,還是推導其他形體體積計算的基礎。所以複習長方體、正方體的有關知識引出今天的學習內容,同時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也是求組合體的體積的工具。所以這裡的主要目標是將組合體切割成幾個長方體與正方體。
如何合理地切割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本課頁例中的鑄鐵零件是一個軸對稱的幾何體,切割時要切割出兩塊相同的長方體與另一塊長方體才較合理。
在教學“組合體的體積”這一內容時,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過程:
1、引導學生思考哪些幾何形體的體積是我們可以求的。答案是隻有長方體和正方體。同時複習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平面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2、出示例題,計算“組合體的體積”也可以用“割和補”的方法,你們能算出這個鑄鐵零件的體積嗎?同學透過討論很快有了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有的用割,有的用補,大家學得興致勃勃。
3、在鞏固練習中解釋規律,尋找區別。
《組合體的體積》與三年級學習的《組合圖形的面積》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都可以運用“割、補”的方法把組合圖形變為基本圖形求解。但是“移”這一方法是否在求《組合體的體積》時都適用呢?帶著這一問題進行鞏固練習,發現“移”的方法在求體積時運用較少。
透過這節課,我進一步體會到: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們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疑,在合作、交流、質疑中主動學習,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自己的實踐獲得的知識,他們特別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強,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孩子們很放鬆,他們得到了釋放,在課堂上很放的開,對學習更加有興趣了。
本課時教學中注重新舊知識的連結,讓學生輕鬆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設計思路較為清晰,但也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
1、重過程,輕細節。在講解時更應重視細節,如應提醒學生注意輔助線儘量要少,方法要簡練。備課的準備工作不夠周全,應該利用每一個可以利用的點進行教學。
2、重理論,輕實踐。這是這堂課最大的問題所在,整堂課基本都是在方法探索跟方法的運用上,而忽視了學生的計算能力的鍛鍊。每一種方法都有一種計算,而我基本都是讓學生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完成,沒有板演,導致差生對新知識的鞏固沒有得到落實。這樣就不能把學生容易錯的地方發掘出來,其實學生的錯誤練習也是很好的教學資源。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透過這節課自己學到了很多,當然作為一名新教師,這些都是遠遠不夠的,所以現在的我要繼續努力,繼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