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7篇

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7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1

  本節課的課堂上我利用典型、生動且為學生熟悉的事實和生活體驗引導學生進入猜想,要求他們不要盲目猜想,而應根據現有的知識或體會,進行有科學依據的猜想,培養學生的思考分析能力,並自然地進入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在實驗過程中,透過巡視及時糾正學生操作上的錯誤,避免錯誤的資料誤導學生,使每一組都能順利完成實驗。課上能及時對學生作出客觀、科學、合理的評價,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探究的樂趣,收穫成功的喜悅。

  這一節課的關鍵是對資料的進行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但實驗結論隱藏在資料中不易被發現,因而在教學中選擇適當的資料展示在黑板上,引導學生尋找資料之間的相互關係,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地得出結論。

  透過引導學生,讓學生積極思考,暢所欲言,產生各種的猜想和結論,激發更多的學生髮言,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這個實驗中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主要過程:猜想——設計實驗——實驗——資料分析——歸納整理等。每個環節教師只作適當的引導,而大部分讓學生自己思考、分析、發現、實踐、歸納。透過該節的學習,學生不但學會了知識,還體驗了科學探究的過程,領會了科學研究的方法,激發了主動探究的意識,培養了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協作的精神。

  實驗基本達到自己的預想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學生使用的器材都是實驗室提供的相同規格的鉤碼、槓桿,以至各小組的實驗資料十分類似。若實驗中槓桿由學生自己製作,用身邊的一些小物品作為阻力,實驗的資料不會類同就更有說服力,實驗的效果可能會更好,所以這一個探究實驗還有待完善。

  另外,一下幾點在教學中應該注意:

  1.槓桿這節教學重點是要求學生根據槓桿的五要素把生活中的槓桿模型和理想的理論模型結合起來,比如剪刀、夾菜的筷子、指甲剪等。

  2.這節還有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畫支點和力臂,這裡既牽扯到數學點到直線距離,有涉及到物理的力的作用點和力的示意圖,學生感到非常困難。

  3.畫力臂並比較力臂大小是下面槓桿分類的基礎,一定要多練並讓學生過關。

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2

  今天下午的自習課,決定在六(2)班上新課《槓桿的科學》。由於昨天在六(1)班上課比較成功,所以對今天的課信心滿滿,讓學生拿走實驗器材就去上了。

  第一步,認識槓桿和槓桿上的三個點,抽了不愛發言的學生到大螢幕前,就上面的蹺蹺板、天平、鉗子、剪刀找三點,完成不錯。對於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是槓桿的擀麵杖和錐子也進行了分析——找不到支點,所以不是槓桿,大家學得也不錯。

  第二步,研究槓桿的秘密。為了讓同學們收集資料的時候能有規律,我先進行了示範,選定左邊第二格,作為固定的阻力點,分別在上面掛一個、兩個鉤碼,看右邊第幾格掛幾個時槓桿平衡,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們進行了嘗試,成功後列出資料,讓大家看我記錄的方法。接下來就是學生動手的時候了。我在教室裡巡視,這個組看看,那個組看看,發現沒有章法的就指導一下。可是這一看不得了,二十分鐘過去了,有的組只列出三四組資料,稍一仔細看,發現有的資料根本就不對。一共十五行呢,這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測完?放學鈴響了,我等不及了,就讓大家看著我在黑板上寫的資料進行指導,得出左邊鉤碼數乘以格數等於右邊鉤碼數乘以格數,然後讓大家加快速度繼續測。我繼續巡視,發現有的組把原來的資料全擦了,有的組組長和組員爭執,有的組裡一部分人在測,一部分人在打鬧或者趴在那不動。這哪是科學實驗課?於是,我叫停了測試,讓大家就我在黑板上寫的資料分析,生拉硬拽著總結了槓桿省力或不省力的規律,讓大家放了學。

  放學後,我的心情沮喪到了極點,費了這麼大的勁,用了這麼多的時間,連想要的基本效果也沒達到,原因到底在哪呢?我在懊惱中反思著。

  首先,天時不對,上這節課時已經是自習了,而且學生二節課後沒下課休息,直接上的自習課,還學的是新課。

  其次,地利不利,窗外面有一個辦喪事的,鞭炮聲、音樂聲,念詞的聲音那麼響,直接傳到了教室裡,學生難免分心。科學探究課,分了心怎麼行?

  第三,人和不和。作為教師,我沒有考慮到以上具體情況,只認為自己準備好了,就能去上課了;在1班上好了,就能在2班上好。作為學生……算了,他們畢竟是學生,還處在可塑階段,如果說學習習慣有待養成,或者合作狀態有待磨合,那也首先是我這個教師該考慮的問題。也許,這個班就是鍛鍊我的一個班呢!抱怨沒用!

  接下來,想想補救措施。下節課上,

  1、複習槓桿有三個點。

  2、說說槓桿處在平衡狀態時的意義(可以清楚地看到哪邊力大)。

  3、掛鉤碼,讓學生嘗試利用乘法口訣使槓桿平衡。

  4、觀察槓桿省力時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和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進行作比較,看能發現什麼共同點;依次找出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時的共同點。完成這四步,學生難道還不會?那就得讓會的去教不會的了。

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3

  這一課的前半部分“認識槓桿”,我主要以講授為主。學生也很容易理解槓桿的三個作用點:阻力點、支點、用力點。對略變形的雙槓杆、支點在旁邊的槓桿,學生也能自主分析和判斷。其中,在判斷螺絲刀是否是槓桿時,我認為學生的觀點要比教參中的更完善。他們認為:在擰螺絲釘時不是槓桿,而用它來撬東西時就是槓桿。對於書中介紹的幾種工具,我認為都需要學生找出它們的三個作用點,這樣有利於學生對這三個部位的熟悉,也有利於後面槓桿尺的研究中,學生關注這三個作用點之間的聯絡。

  我把這一課的重點放在了“研究槓桿的秘密”。這一課的實驗設計我覺得並不難,但是怎樣判斷這種槓桿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或是不省力也不費力卻有點難度。

  學生在討論後,大部分同學提出的方法是:在槓桿平衡的情況下,可以看掛的鉤碼數,如果用力點的鉤碼數少於阻力點的鉤碼數,就是省力槓桿,反之就是費力槓桿,如果兩邊鉤碼數相同,就是不省力也不費力。但這種方法在實驗中是比較費時的。還有小部分同學提出來方法是:兩邊的鉤碼數相同,變化與支點的距離,如果用力點處下沉則是省力的,反之則是費力的,如果槓桿平衡則是不省力也不費力的。他們認為:同樣多的鉤碼數,說明兩邊用的力是一樣的,而同樣的力我可以把你撬起來,說明我用的力還可以比你小一些,所以可以判斷是省力,反之道理相同。另外,還有個別同學提出在離支點距離不變的情況下變化兩邊的鉤碼數。這種方法大家不贊同,理由是兩邊離支點的距離相同,那麼只有鉤碼數相同時才會平衡,也即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而當兩邊鉤碼數不相等時就無法判斷是哪種槓桿了。

  在學生實驗時,我沒有強調哪種方法好,只是讓學生按照自己認同的方法研究。實驗後學生各有收穫,兩種方法各有所長。使用第二種方法學生實驗速度比較快,而且也很容易就得出來科學結論,但更深一層的規律發現不了;而使用第一種方法的學生雖然實驗速度慢些,但他們卻發現了新的內容:左邊的鉤碼數乘這個點到支點的格數等於右邊的鉤碼數乘右邊這個點到支點的格數。

  這一課的教學中,彙報也是一個難點,由於每組學生的實驗資料都比較多,按以往的將所有的資料都彙報出來,則是很費時,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我在彙報時,要求每一個組分類進行,即先各組彙報槓桿省力的情況兩組資料,並說明什麼情況下,槓桿省力?根據大家的觀點去判斷自己組槓桿省力的幾組實驗資料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提出來與大家討論,重新判斷槓桿的用力情況。其它兩種情況也按照這個方法彙報。

  關於實驗中鉤碼的掛法,我主張左右各掛一個孔比較好。學生對槓桿的研究才剛開始,如果出現一邊掛兩個孔,實驗結論就比較難概括了。如果想在實驗結論得出後拓展,那可以嘗試一邊掛兩孔的方法。建議書本封面的圖修改成一邊的鉤碼只掛一個孔的.,以免誤導學生

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4

  《槓桿的科學》是六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時,在這一課時中,主要指導學生利用槓桿尺。鉤碼、記錄表來研究槓桿省力費力的規律。透過實驗,使學生養成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科學學習習慣,並且意識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在上這一課時,卻出現了這幾種不同的現象:

  在上實驗課時,我也注意到了在一組資料中有六個和七個鉤碼,小組之間肯定不夠用。於是我就特意強調:老師今天只分給每個小組10個鉤碼,但是不夠用,小組之間想想辦法,看看那個小組最先做完實驗?說完之後,學生開始做實驗。學生們到底會怎樣的?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在觀察著。不一會兒,我發現第2小組的同學開始下位到別的小組借鉤碼。當走到9組拿起鉤碼的時候,這個小組的同學立馬把鉤碼搶回來了,這個同學沒有辦法,只好又到別的小組去借鉤碼了。不一會兒,2組的同學把實驗做完了。緊接著,我看到很多小組的同學都到8組那兒去借鉤碼用。這時九組的同學也做到這一組實驗資料了,抬頭看看其他小組都到8組那兒去借鉤碼用,也只好去借鉤碼了。看到全班同學都做完實驗,於是我問八組的同學:“為什麼你們小組的同學做的這麼快呢?你們不是也只有10個鉤碼嗎?”八組的李海星說:“我們是先做的這一組資料,先跟五組借了三個鉤碼,然後他們組用的時候再跟我們借的。”聽到這個,我說了一句:“俗話說的好,眾人捧火火焰高,既然我們做實驗,要求小組之間合作,其實也是要求組與組之間進行合作。還有一句是: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在你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就幫助了自己,為什麼不去幫助別人呢?看看五組和八組他們不是合作得很好嗎?”。聽到這兒,剛才幾個不借鉤碼的小組的同學的臉刷的紅了起來,低下頭不再說話。

  透過學生實驗,我發現學生用的時間很多,應該怎樣改進呢?帶著這個問題走進了下一節課。在給六年級一班上實驗課時,我特意也強調了一組資料中有六個和七個鉤碼,同時為了節約實驗時間,我特意提醒學生可以小組之間進行合作,例如一組和二組、三組和六組、四組和七組、五組和八組、九組和十組、十一組的同學可以自己想辦法。這樣一個小組從前往後做,另一個小組從後往前做,最後兩個小組可以把實驗結果合起來,我們看看哪個組做得快?

  透過觀察學生做實驗,我發現有的小組做得很快,而有的小組卻遲遲沒有做完。透過詢問,我得知:四組和七組、五組和八組的同學透過協商進行了合作,而其他小組的同學還是小組之間自己做自己的,根本沒有進行合作,所以耽誤的時間還是很長。針對這樣的結果,我對全體同學說了這樣一句話:“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做實驗之前,老師已經做了提醒,小組之間可以互相商量一下,是可以提高學習效率的,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呢?”聽到這個,沒有合作的小組低下頭。我想他們一定是在為他們的做法做反思吧!但願他們能從這節課中能悟出點道理來。

  給兩個班上完這節課,我也想了很多:

  第一:在上科學課尤其是在做實驗時特別要求學生進行合作,這樣才能做好每一個實驗,學到更多的知識。有的小組內能做到分工明確,各負其責,把實驗做好,而有的小組內卻只有個別同學唱“獨角戲”,其他同學在看熱鬧,坐享其成實驗結果。小組之間都合作不成,何談組與組之間的合作呢?這恐怕是在今後教學中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

  第二:不同的班級學生情況不同,應如何做到根據學生的實際進行引導、教育,這給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又提出了一個難題。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這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爭取讓自己的課堂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

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5

  本課從認識簡單機械中的撬棍引出槓桿的概念,讓學生了解槓桿的三個點:支點、用力點、阻力點。接著,引導學生區分槓桿類工具和非槓桿類工具。最後,用槓桿尺做實驗,從而進一步探究槓桿什麼時候省力,什麼時候費力,什麼時候不省力也不費力。

  教學時,我就是按照這樣的步驟來的。結果,每個環節進行都很順利,特別是一班的學生做槓桿尺的實驗時非常有序,對操作步驟也是一點就明。課堂提問中,也是一班的學生對槓桿和非槓桿的認識最準確。而二班的學生,四個組中有兩個組的學生操作中出現違規行為,有三個組在往槓桿尺上掛鉤碼時,竟然在支點兩邊掛了幾處,相當於找出了很多個阻力點和用力點,沒能準確理解槓桿的定義。而且,在距支點的距離把握上,不能發散思維,導致每次槓桿平衡時支點兩邊的距離和鉤碼的個數都是一樣的,都成了不省力也不費力槓桿,給接下來的探究規律帶來難度。

  分析一下原因,與學生的素質有關,也與班級的教學環境有關。科學就應該讓每一個學生大膽推測大膽動手,可是有些學生卻習慣於啃書本,讀死書,這樣就不利於科學的學習了。另外,二班上課的時候竟然還有一個學生在人家做實驗的時候玩悠悠球被我逮到了,可見學習習慣的養成很重要,當然,我以後也應該注意科學實驗時的引導,應該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進來,讓每一個學生都樂於做實驗,會做實驗。

  最後一點不滿意的地方時,課堂結尾總結槓桿省力、費力、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規律時,下課了,沒能把這個讓學生研究透,只能留到下節課。以後應該注意課堂時間的把握!

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6

  這節課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瞭解槓桿的三個點;一是槓桿的分類:省力,費力,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在生活中,學生其實對槓桿這種工具並不陌生,只是不清楚或沒思考過它的工作原理。因此,我在教學時,認識槓桿採用了講述的方法,學生也很快明白了它的三個點:支點,動力點,阻力點。研究槓桿的秘密時,採用槓桿尺作為研究工具,讓學生大膽猜測,實驗,不拘泥某個特定的結論。

  在實驗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有效地利用和發展了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實驗得到了滿意的結果和正確的結論。但在資料的整理分析中,由於時間的限制,結論顯得有些倉促。這應當是我們新手普遍存在的問題,精確把握課堂時間,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在課堂教學中組織活動收放自如。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我多加註意。

槓桿的科學教學反思7

  《槓桿的科學》一課主要有兩個內容,分別是“認識槓桿”和“研究槓桿的秘密”。這節課上下來,給我的感覺是不順暢,很糾結!問題出在哪呢?作為教師,我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製作課件,安排探究活動,已經做得夠到位了。反覆斟酌,我覺得應該是這一課的教材存在問題,那就讓我來給教材挑挑刺吧。

  第一根刺:從撬棍引到槓桿,太急!

  本課開頭如下: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們把這樣的棍子叫撬棍。(右邊是一幅卡通插圖,畫的就是一個人在用撬棍撬木箱的情景)然後馬上就引出來: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作槓桿,並馬上介紹槓桿的三個重要位置。

  對學生來說,“撬棍”是個新概念,它有什麼特點,它的工具原理是什麼,在學生對這些知識還沒有明晰的前提下,就輕率引出槓桿,還說“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作槓桿”,學生能知道哪些是像撬棍這樣的機械呢?

  我覺得,這個內容完全可以作為一個教學點,標題為“撬棍的秘密”。讓學生看圖或者實踐,充分討論撬棍的工作原理,知道它能省力以及省力的原因,再類推出螺絲刀撬東西、開瓶器開啤酒蓋,都是和撬棍相似,它們共同點就是有個支點,另外還有用力點和阻力點。這個時候,再提出“槓桿”的標準,就比較恰當了。

  撬棍和類似撬棍的機械是由一根杆組成,那剪刀、鉗子、筷子這些工具和撬棍形狀明顯不同,那它們是槓桿嗎?學生肯定有爭議,那就讓他們繼續深入討論吧!當他們在這些工具上也找到了支點、用力點和阻力點,我們就可以總結:這些工具也是槓桿。

  第二根刺:概念名詞不合理,煩瑣!

  中學科學老師抱怨,小學科學常常把錯誤的概念教給學生。這個問題出在哪?除了是因為許多科學老師的專業知識素養不高之後,還有就是教材編寫中的問題,在教材中有些編者生造的概念名詞,和通用的科學術語不一致。

  比如本課中的“用力點”,在初中科學上描述為“動力點”,雖然意思差不多,但是名稱不統一肯定會製造麻煩。還有在分析槓桿的時候,有一種情況是不省力也不費力,因為字多,學生常略寫成不省力,導致表達不準確,我就納悶了,為什麼這裡不用初中的“等臂槓桿”來描述呢?

  第三根刺:問題描述不嚴謹,有歧義!

  書本第4面有這樣的一個問題:“下面的工具是不是槓桿呢?說說我們的理由”。下面出示了6幅圖,分別是:羊角錘拔釘、老虎鉗、剪刀、天平、螺絲刀、擀麵棍擀麵。

  粗粗看,好象沒問題。仔細分析,有4幅圖僅僅出示工具的名稱,容易產生歧義。比如螺絲刀,如果用來擰螺絲,那它就是輪軸而不是槓桿,可如果是用來撬蓋子呢,那就要歸類到槓桿了。再比如老虎鉗,用來剪鐵絲是槓桿,用來釘鐵釘也是槓桿,用來夾擰螺帽就是輪軸。

  延伸到我們的作業本和考卷,有些出題人小氣的連圖都不給,就提供一個工具名稱讓判斷是不是槓桿,真的是很過分。

  第四根刺:探究活動難掌控,耗時!

  書第5面提出“用撬棍撬起重物一定能省力嗎”,這個問題我覺得有些好笑,難道用撬棍還會故意採用費力的方式嗎?然後提出用“槓桿尺”來研究槓桿作用,又說把“槓桿尺”當“撬棍”,我是真的被搞糊塗了,到底是研究槓桿呢,還是研究撬棍?

  算了,還是按小標題“研究槓桿的秘密”來理解吧。問題是我們的實驗材料不夠精確,比如兩邊都掛一個鉤碼,左邊掛在第三格右邊掛在第四格,居然也差不多平衡。還有的學生在槓桿尺的一側選了兩個地方掛鉤碼。看來這個探究實驗設計還需改進或更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