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生物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1

  一、高三複習切忌脫離課本。

  學生總覺得課本沒什麼好讀的,課本上的他都懂,認為整天泡在參考書和練習冊裡做題、解題,就行了。如果沒有真正的領悟到自然科學的概念,做了成百上千道題,再做類似的題仍然是錯的。教科書是最精練和全面的,對它要讀熟、吃透。把教材上的知識全吃透了,做題就會融會貫通、得心應手。我們的學生往往不會讀書,教師應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讀,這樣才會有收穫和心得。當學生找到問題的答案,嚐到讀書的甜頭後,他們會自覺地讀。

  二、認真理解生物學的各個概念、定律。

  學生們對概念記憶還算清楚,但對其內涵的理解往往比較模糊,也不願下功夫去研究。因此,學生做題裡面的錯誤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錯誤,或者理解錯了,或者概念模糊,這樣造成的錯誤是大量的,而且這些錯誤如果不去發現,不去真正的搞懂它,會錯很多次,而自己還不知道怎麼錯的,所以要弄清楚概念、錯了一道題,要知道到底錯在什麼地方?只有這樣才能把概念搞清楚。

  三、精選精練,不搞題海戰術。

  有的學生手裡有大量的參考書,好的教學輔導書一本足夠,練習冊一本足夠。做題之前一定精選具有代表性的、經典的題型或內容,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對主幹知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並靈活運用。”每次考試後有的學生就急於知道答案,把正確答案記在卷子相應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實重要的是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讓學生分析自己做的題的對錯在什麼地方,把知識點深挖、吃透。學生做過的試卷就是複習重點,尤其是以前做錯的題,不應該羞於拿出來,實際是學生積累的一筆財富。

  四、重點突出,全面複習,不能“押寶”。

  複習要把握複習主幹知識,但不能忽略小節。給學生猜測考哪部分內容是不可取的,這樣可能會限制學生的複習內容,出現知識死角。

  五、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高考年年考實驗題,但是考的知識點,考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複習必須全面,從實驗的目的、原理、實驗材料、處理、觀察記錄結果、現象分析、得出結論都要認真分析。指導複習時,首先要對所有教材實驗進行分類複習,找出其中的異同點,並總結規律、指導方法。同時還要對手頭的有關實驗資料進行研究,從中找出實驗考查的規律、方法,並注意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

  六、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

  把題拿給學生之前,自己應先認真做一下,多聽聽學生的“答案”,有無道理,是否恰當,有沒有新意,不能認為跟“答案”一樣的才算對,。學生的思維活躍、創造力強,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應該多鼓勵學生、欣賞學生。這樣才能教學相長,是教師自己得到提高。

  一年來,有精彩,有收穫,也有不足方面,主要表現有:

  (1)教學內容沒有完全落實。平常講的內容,學生掌握不夠,也反映我校學生的素質。

  (2)分層教學抓學生做的不夠到位,差生嚴重拖後腿。

  (3)部分學生仍喜歡用口語表述,不習慣用書面語言準確表達。

  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教師不斷學習、總結、反思,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不斷努力,不斷地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在反思中進步!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2

  短暫而精彩的高中生物新課程研修結束了,讓我回味無窮。在這次學習過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影片,參與了一些探討,精心製作了十篇作業,改變了自己的教學理念,取得了一些感悟。

  首先、是引起我思想觀念的轉變。透過這次的新課程遠端研修班的學習,讓我懂得應該首先轉變觀念,把自己的教學經驗、教學事件、教學過程等等放到網上與專家和同行們交流、商討、共同出謀劃策。

  第二、讓我明確了今後學習的重點。上好每一堂課,再就是讓自己為學生們所喜歡。一個教師,他首要是專著於自己的學科,帶一年有一年的進步;然後讓自己具備讓學生信服的氣質和親和力。

  第三、加強了自身專業成長的認識。新形勢下的教育給我們中學教師提出了許多挑戰,積極終身學習是實實在在的學習,不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不同的人、不同的學習內容、不同的組織形式所對應的學習方法是千差萬別的。

  第四、擺正自己對研修的認識。應對新課程的最好方法是學習,學習的方式很多,諸如集體組織學習、討論,自學、自我反思、自我實踐等等。集體組織學習的優點是:資訊量大、理論性高、系統性強等;自學的優點是:針對性強、選擇性大、時間安排靈活等。集體學習不排除個體自學,個體自學也離不開集體學習,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依託的。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3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透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我結合教學實踐,就高中生物教學反思的教學體會與各位同仁探討。

  一、教學過程的反思

  新課標提倡"探究式學習"。體現在加強對學生探究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應用知識能力的訓練;加強了對學生收集資訊能力的要求;知識總量減少並且少而精;增加了生物技術的內容。這種探究式學習模式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有較高研究能力,有豐富的教學設計方案和知識儲備,能隨時調控學生的學習障礙,對學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確的評價。例如,在分析"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內容時,教材中並沒有指明細菌是如何轉化的,轉化的機制是什麼。因此,教師備課時,在指明"該實驗設計的原理,成功的關鍵之處"的基礎上,應設計下列探究問題:R型菌轉化為S型菌,是R型菌使被"殺死"的S型菌復活了,還是被"殺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種活性物質使得R型菌轉變成S型菌呢?如果是後者,該活性物質又是什麼呢?該活性物質又是如何使R型菌轉化為S型菌的呢?教師在備課分析教材時,只有把這些探究問題設計出來,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運籌帷幄。

  二、反思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課堂內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教學手段,特別是應用多媒體教學時,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巧設情境,讓學生聽聲情並茂的錄音,看栩栩如生的畫面,欣賞品味形象化的詞句,透過聲情並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和感官刺激,使學生如身臨其境,產生鼓舞人心的效果,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的願望和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例如神經興奮的傳導,神經衝動以電流的形式傳導,雖然電流是真實存在的(生物電),但它卻看不見、摸不著,學生是觀察不到的。如果靠學生自己去想象,難度是較大的,而藉助多媒體課件用電影的形式展現,變抽象為直觀、形象,從而有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神經衝動的傳導"這一知識點,突破本節的難點和重點。

  三、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師對學生的相信是一種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這樣忠告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飢笑中有愛迪生。"作為老師,應該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個學生都具備成功的潛能,而教師的作用,就要喚醒學生的自信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反思,古語云:"學起于思,思起於疑"。"小疑則小進,大疑而大進"。可見"質疑"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學中,它更是培養學生洞察能力,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起點,比如剛剛高一學生學習的呼吸作用知識,本部分知識與每個人的實際都很接近,也有很多問題值得思考,但目前我們學生的問題意識卻非常薄弱,學生課堂發現和提出問題的積極性隨著年級的升高,變得越來越低,這種現象確實值得我們深思。學生問題意識薄弱的具體表現:

  (1)不敢或不願提出問題。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雖有一定的問題意識,但怕所提問題太簡單或與課堂教學聯絡不大,被老師和同學認為知識淺薄,怕打斷老師的教學思路和計劃,被老師拒絕,所以學生的問題意識沒有表現出來,是潛在的狀態。對於教師來說,就是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其發揮作用。

  (2)不能提出問題或不善於提出問題由於受傳統教與學思想的影響,學生長期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造成學生不善於思考,思維惰性大,問題意識淡漠或沒有,不能或不善於提出問題。針對以上情況制定其策略:

  (1)溝通師生感情,營造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

  (2)滲透事例教育,認識"問題"意識。

  (3)創設問題情況,激發提問興趣。

  (4)開展評比活動,激發提問興趣。

  (5)強化活動課程,促進自主學習。

  四、實行探究式教學

  新標準倡導探究性學習,這樣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逐步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科學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等。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教師應該加強探究式教學,選擇學生感興趣的、願意探究的問題材料作為新課題,精心組織課堂教學內容,以圖片、文字檔案為載體,以教師引導、學生講解、自主討論和辯論等為主要學習方式,暢通課堂內師生、生生、生本的資訊交流渠道。教師充當指導者、協調者的導師角色,適當控制學習探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引導學生創新思維。透過學生對外界繁雜資訊的獲取、處理、交流過程,加深學生對所學習的生物科學技術可能應用價值的理解,透過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們互相幫助,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活躍課堂氣氛。

  五、合理安排,有的放矢

  課堂時間有限,不可能安排太多的自學時間,所以應該合理安排,選擇有利於點撥的內容自學。每節教材的前言和對某些現象或過程的描述由教師講解較好,並適當增刪內容,力求做到生動,富有吸引力,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並起到對自學內容的引導作用。而對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等,一般由學生獨立閱讀,自己得出準確答案。對於重點的知識,難點或理論聯絡實際的問題,儘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解決,以達到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目的。例如"人和動物體內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一課,重點知識是糖類,脂類和蛋白質的代謝,及三大代謝和人體健康的關係。教學中,"糖類,脂類和蛋白質的代謝"涉及很多生物化學知識,比較抽象,主要由教師講解,而"三大代謝和人體健康的關係"由學生自學,要求學生先閱讀課本,列出各種疾病,然後小組討論,用剛學過的知識去解釋,並提出預防措施。如為什麼空腹喝牛奶不好,長期素食好不好,糖尿病人如何減肥等等。這樣經過學生的閱讀討論,既解決了重點問題,又突破了"糖類,脂類和蛋白質的代謝的過程"這一難點,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

  1、重感悟,輕分析。

  “生物”姓“語”,“語”就是語言,學好語言,最重要的途徑就是品味和感悟。對課文中的精妙的語言,如果教師分析過多,勢必限制了學生的思考空間,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在閱讀中去品味、去感悟。比如教學《中國的牛》時,我將重點放在學生的感悟上,讓學生透過知識遷移,聯想到所學的有關別牛的精神和我們人進行對比,儘量把時間留給學生。

  2、重精神,輕應用。

  生物是鑑賞的,也是人文的:生物課堂教學也應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為宗旨,以奠定學生的正確價值取向為根本。適量地進行專題訓練與輔導是不可少的,但不能僅僅以考試為中心,以分數為準繩來進行生物教學,更要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比如在教學《提醒幸福》時,我在完成了字、詞、句的重點教學後,然後又進行了拓展,給學生補充了《我的五樣》,讓學生從不同的文章中去領會作者。學會欣賞和感悟。

  另外,課堂教學不能僅限於課本文字內容的講解,應重視知識的相關拓展和遷移訓練,尤其是生物學科的學習。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為新教師,我覺得聽課非常重要,有助於教師取長補短,聽其他老師的課給了我受用不盡的知識和財富,其中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聽課讓我透過認識他人,審視自己,得到了改變和提高。

  學生是教學的物件,學生就像工廠加工的產品,學生的學習質量決定了一個教師教學行為的成敗,體現了一個學校的優劣。學生才是教學工作的生命線。針對生物學科,有不少學生的學習觀念仍未改變,認為聽與不聽一個樣,考試即使考不了高分但也不會比別人差多少,帶著興趣學的學生並不多,學習觀念的落後與偏頗導致學生閱讀量太少,知識面太窄,基礎知識相當匱乏,出現許多錯別字、錯用詞語現象,一遇到仿寫句子等題就束手無策,作文寫作立意不新穎,主題不突出,內容太膚淺,有的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作為老師應負一定的責任,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要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和態度,另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修養和專業水準以及教學藝術,先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起來。

  總之,教學問題多多,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素養,提高自身的教學藝術水平,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都需要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認識,及時總結反思,再到實踐中去完善提高。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4

  過去的生物教學忽視了學生的需求和興趣,一為地完成大綱任務,這樣的做法扼殺了學生創造力和學習積極性。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基礎。那麼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操作呢?

  1、觀察是前提,活動是載體,體驗是歸宿。

  學生的情感一般來自於直接的體驗,觀察是最根本的。沒有觀察就沒有感受,就不能表現出那麼高的激情,就沒有想參與的衝動,就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大膽創設觀察的素材。學生不是封閉的個體,他們的認知、情感、價值觀念需要相互的交流、相互促進、相互彌補,所以參與是教學的核心。身體活動始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廣泛提供活動的空間。有活動就有體驗,體驗是自然生成的,教師是無法代替的,所以必須以尊重學生為前提,鼓勵學生有獨特的見解,有規範的肢體表達。只有讓學生去大膽的嘗試,才會有親身的體驗,有了體驗才會有新的追求,有了追求才會有創新。多方位的營造體驗的氛圍。

  2、聯絡生活,關注學生的需求

  不要限制學生的想象和追求,充分了解學生,增加師生交流的頻度,增進師生接觸的密度,關注學生的需求,力爭去滿足她們,激勵她們,幫助她們達到目標。

  3、師生互動合作,不拘一格,盡情表達。

  過去的教學是單一的資訊交流,學生只有聽教師的,現在主張資訊的立體交叉,學生要全員的參與教學過程,老師是學生的朋友,學生也可以是老師的老師,平等互動的關係,促成了民主氛圍,瞭解學生,關愛學生,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創新意識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和諧、寬鬆、愉快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真正接受到生物教學的全過程。

  4、教師調控,創設情境,滲透學法。

  學生的學並不等於弱化教師的教,教師的主導,自由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教師的指導、調控是讓學生掌握技術、技能的前提,如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環節的展開,教學活動的組織,教學評價的激勵,這都應是教師主導的。

  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利用現有的教學手段、場景、資源創設情境,使學生在愉快中得到真實的體驗。

  不講學習形式不等於不滲透學習方法,只不過不是強加給學生的,給學生選擇的權利,教師要引導學生怎樣學習,學會學習的方法,使學生自我生成生物學習的策略,這是學生自我建構的,符合生物教學規律的。

  高中生物教學反思5

  經過七年級生物一個學期的教學,我對生物教學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一、初中生物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

  目的並不是要培養生物學家,培養生物人才,而是為提高所有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環境的情操,提高他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併為一部分今後要從事生物事業的人打下基礎。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從我接觸學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就是一直以培養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為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個課堂設計、每一個活動安排都是以學生為中心,並且以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為中心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我會多注意選擇與書本知識相關而又貼近生活的例來幫助學生一步步走近生物學。例如:講授生物細胞分裂時,將物細胞的分裂比作揪面髻,將植物細胞的分裂比作壘牆,以體現二者的區別。總之,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是教學理念的中心。

  二、作為老師,教材是必須要了解掌握的

  由於是首次使用北師大版的教材,對教材瞭解研究不夠,使我這一學期的教學走了一些彎路。比如在講光合作用這一節時,課時的安排就很讓我頭疼。核心內容當然是光合作用的反應式,但是對光合作用的探究過程的確需要一番統籌和安排。課後我對教學思路做了一番整理,覺得還是以光合作用的反應視為主線來安排要好一些。但是,教材對於老師來說又只是一個承載知識的工具,而不能作為教學的依賴。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的不僅是研究所教年級的教材、整個中學階段的教材、還要緊扣課程標準。首先要知道在整個初中階段,生物課程都需要學生掌握些什麼知識,知識體系是怎樣安排的,學生在每一個學習階段需要學習哪些知識,哪些能力需要得到培養和提高等等。

  三、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貫穿探究式活動

  生物科學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科學,我在課堂中會一直給學生強調一個觀念,老師在課堂中講述的甚至與書本中所寫的知識都不一定是絕對的,相反,對於生物學科來說,有可能目前我們所學習到的一些理論會在今後的科學探究中發現其他的解釋。在教學中,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都是前人透過科學探究發現的,因此,我認為教學並不是把知識死板的教給學生。相反,我的課堂設計大多都是將學生置身於當時科學家們所處的環境,讓他們透過體會科學家們的探究過程,引導他們找到隱藏在各種生物現象下的本質規律。同時也鼓勵學生對老師、對書本提出質疑,鼓勵他們透過自己的實踐去證實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對於學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為老師要給予肯定,保持孩子的一顆創造心是最可貴的。在今後的教學中作為老師,我要盡力給學生提供一個適合創造的平臺,例如,我可以透過演講比賽、防寫動物的倡議書、辦手抄報、知識競賽等方式,鼓勵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我相信,在這樣一個輕鬆、愉快又充滿鼓勵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學生,無論在知識、能力、創新各方面都將會是最優秀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