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小衚衕》教學反思範文

《老北京的小衚衕》教學反思範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老北京的小衚衕》教學反思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拿到這篇文章,第一感覺就是,不知該怎麼上,不知道“抓手”在哪裡。

  看過第一遍,沒什麼感覺,而且文章中沒有一個感點,能當起我心中的波瀾。只是知道,肯定不能當成單元主題“風俗世情”來上。

  讀第二遍,有很多疑惑。

  首先來看情感。蕭乾在1--4段中花了大量的筆墨描寫他在衚衕的生活,。語言多為敘述性的。有這幾層含義:我是在北京的小衚衕裡出生並長大,認識世界就是從那裡開始的。(在羊倌出生、開始懂事在褡褳坑、母親死在菊兒衚衕、菊兒衚衕旁的大院是我的仲夏夜之夢),對於那樣一個地方,在之後的日子裡,“不論我走到哪裡,在夢境裡,我的靈魂總在那幾條小衚衕裡轉悠”。小衚衕對“我”來說確實很重要,那是我生長的“根”。但是就從語言表達上來看,會覺得作者僅以幾句話就將在衚衕中那些重要的經歷匆匆帶過了,即使在作者看來是魂牽夢繞的,但是對讀者來說,卻是難以體會的。於是我去閱讀了文章中提到的《落日》。故事講述少時的“我”在工廠裡打工,那天決定將所領的工資買來所有好的水果給臥病在床,幾乎奄奄一息的母親吃。大家排隊領工資時,他排在最後一個竟被工頭誤為已經領過而拒之門外,那傷心絕望的哭泣,深深揪著我的心。後來他得到工廠頭頭的夫人的幫助終於領到工資,到水果店買水果,而後狂奔回家讓母親吃蘋果。母親竟然沒能嚥下一口,就在他面前斷了氣。那種絕望孤獨瞬間吞噬了他,從此他成了孤兒。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孩童來說,那是如何刻骨銘心的傷痛,但是在這篇文章中,只簡單的敘說了這麼一個事實。如此淡定。我又看了他其他的經歷介紹,很是感慨。文中說“我這輩子只有頭17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衚衕裡。”而這17年的生活在外人看來是多麼的不堪回首:成為孤兒、即使學習也是半工半讀、後又遭遇開除,除了文中提到的“仲夏夜之夢”還寄託了少年時的純真的美好的情感,其他的生活在我們看來是多麼不幸。可以這樣說,前四段,每一句話,都包含著一個動人的故事。要理解這些語言,必須關注背後的生活。如此不幸的衚衕生活,作者在本文中單選了動人的叫賣聲和充滿快樂的兒時遊戲來寫呢,是為引起讀者共鳴,進而認同他將要闡述的觀點嗎?他想說的是,即使是這樣一個充滿心酸的地方,是他認識世界的重要之地,如果沒了,他將去何處尋找自己的生命之所繫呢?可以理解一個曾經在歐洲戰場經歷槍林彈雨的83歲老人,此時最大的願望是否落葉歸根呢?當然僅停留在滿足自己的願望,是太膚淺地理解蕭乾了。所以還有了結尾,那是一種民族的使命感。

  再來看語言,這篇文章的語言淡得不能再淡了。可以理解一個83歲的老人,在回憶過去的生活時,那種飽經風霜後歸於的淡定。但是語言背後是對曾經生活過的衚衕的深情。沒有前四段的鋪墊,我們如何能理解在質樸的語言中的情感呢?作為我們的學生,小讀者來說,如何能在短短的一節課中體會這種語言的魅力呢。如果講修辭,只有“最動人心絃的是街頭理髮師手裡那把鐵玩藝兒,嗞啦一聲就把空氣盪出漾漾花紋。(通感)”“反正也能飛起,襯著藍色的天空,大搖大擺。(擬人)”“衚衕裡從早到晚是一闋動人的交響樂。(比喻)”這三句,而且第一句他們是不懂通感的。顯然只講修辭就太淺薄了。而需要關注的是,作者是如何將情感傳遞出來的,不管是樸素也好生動也好,只要能傳遞這種情感就好。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句外,還有這些句子:“北京的叫賣聲最富季節性。”“我最喜歡聽夜晚的叫賣聲。”

  “小心坎兒可樂了,好像自己也上了天。”“夏天,我還常鑽到東直門的蘆葦塘裡去捉蛤蟆,要麼就在墳堆旁邊逮蛐蛐--還有油葫蘆。蛐蛐會咬架,油葫蘆個頭大,但不咬。它叫起來可優雅啦。”三個“最”字,強調了那種情感的極致。幾個動詞生動地再現了兒時的快樂。那種滿足感幾乎是要溢位文字外的。

  我找到了蕭乾在《北京城雜憶》中描寫叫賣聲的片段:

  四季叫賣的貨色自然都不同。春天一到,賣大小金魚兒的就該出來了,我對賣蛤蟆骨朵兒(未成形的幼蛙)最有好感,一是我買得起,花上一個制錢,就往碗裡撈上十來只;二是玩夠了還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們怎麼沒在我肚子裡變成青蛙!一到夏天,西瓜和碎冰製成的雪花酪就上市了。秋天該賣“樹熟的秋海棠”了。賣柿子的吆喝有簡繁兩種。簡的只一聲“喝了蜜的大柿子”。其實滿夠了。可那時小販都想賣弄一下嗓門兒,所以有的賣柿子的不但詞兒編得熱鬧,還賣弄一通唱腔。最起碼也得像歌劇裡那種半說半唱的.道白。一到冬天,“葫蘆兒--剛蘸得”就出場了。那時,北京比現下冷多了。我上學時鼻涕眼淚總凍成冰。只要兜裡還有個制錢,一聽“烤白薯哇真熱乎”,就非買上一塊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燙手的白薯揣在袖筒裡取暖,到學校還可以拿出來大嚼一通。

  《老北京的小衚衕》中的片段:北京的叫賣聲最富季節性。春天是"蛤蟆骨朵兒大田螺絲",夏天是蓮蓬和涼粉兒,秋天的炒栗子炒得香噴噴粘乎乎的,冬天"烤白薯真熱火"。

  同樣是描寫四季的叫賣聲的,側重點就不同。本文更注重情感的表達,春夏秋冬賦予變化的食品,可以想見那個窮人家的孩子在攤位前垂涎欲滴的樣子。用一點錢就能享受到和富人家的孩子一樣的快樂,即使這樣看來也有些心酸,那文字背後的含義是這樣的吧。但是對一個老人來說,經歷了諸多磨難,此時已歸於平靜,回想過去,一切都可以莞爾了。

  我還比較了汪曾祺在《衚衕文化》中的片段,衚衕是貫通大街的網路。它距離鬧市很近,打個醬油,約二斤雞蛋什麼的,很方便,但又似很遠。這裡沒有車水馬龍,總是安安靜靜的。偶爾有剃頭挑子的“喚頭”(像一個大鑷子,用鐵棒從當中擦過,便發出噌的一聲)、磨剪子磨刀的“驚閨”(十幾個鐵片穿成一串,搖動作聲)、算命的盲人(現在早沒有了)吹的短笛的聲音。這些聲音不但不顯得喧鬧,倒顯得衚衕裡更加安靜了。

  很明顯這是說明性的片段,沒有情感,只有這樣的事實。

  散文的語言就是用來傳遞情感的,但是沒有前文的情感鋪墊,如何能理解後文那寥寥幾字表達出的情感呢?

  根據對文章的分析,我進行了備課。

  將教學目標定為:

  1.理解文章透過一兩個生活場景,反映老北京小衚衕裡的生活特點的寫法。

  2.體會作者對老北京小衚衕的難以割捨的深情。

  教學過程中主要解決三個問題:

  一、作者為什麼要寫老北京的小衚衕?

  二、哪些句子讓你特別地感覺到了作者對小衚衕的情感;

  三、寫上海的弄堂,倫敦、慕尼黑、新加坡等地的衚衕,有何作用?

  一三是解決情感問題,二是解決語言問題。同時讓學生明白,我們寫文章首先應該考慮我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想透過這篇文章表達什麼情感,然後選取一兩個最能表現情感的生活片段,用生動豐富的語言去進行描繪。

  第一次試講,大半節課用來分析前半部分的情感內容,語言的體會少了。所以進行調整。

  第二次試講,情感部分,以學生的幾個回答就帶過,更多的時間在體會語言。學生很活躍,很投入,很開心,沉浸在作者的純快樂中。但是真能理解作者的情感嗎?很膚淺吧。

  第三節課,學生很悶。情感匆匆帶過。學生也不活躍,所以也不能投入到快樂中,以作者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可以說只是蜻蜓點水式的感受。

  所以用一節課來完成這樣一位大家的作品,實在是不能遊刃有餘。可以說,我只是上了一節不是蕭乾的《老北京的小衚衕》。隱去了蕭乾,隱去了背後豐富的情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