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8篇)

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8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範文(通用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1

  1、出示圖片,提問:這是哪裡?(天空)

  2、你看到的天空是怎麼樣的?(學習片語:藍藍的天空)那藍藍的天空上有什麼?(引導幼兒看圖講述)

  3、現在我們去草地上去看一看,你看到的草地是怎麼樣的?(學習片語:綠綠的草地)請幼兒想一想綠綠的草地上有什麼?

  4、草地上我們玩累了,那我們一起去海洋裡看一看,咦,海洋是怎麼樣的?(學習片語:深深的海洋)那深深的海洋裡有些什麼?(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再請個別幼兒講述)

  語言活動《誰的家》語言形式簡單,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幼兒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由於語言經驗缺乏,對語言認識程度不深,語言的表達力還不夠,根據這個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在設計活動時,利用比較形象直觀的圖畫,經過觀察、理解、學習,再透過幼兒自己嘗試,使幼兒能把內部語言轉化為外部語言,再轉化成語言表達能力,這十分符合幼兒的視覺和認知發展特點。

  反思整個教學活動過程,由於環節設計的合理、緊湊,且學習內容本身很吸引孩子,學習的兒歌念起來又朗朗上口,很容易表達,這也為後來幼兒在自由創編時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使孩子們在嘗試創編這一個環節時,能大膽地運用“藍藍的天空是ⅹⅹ的家,綠綠的草地是ⅹⅹ的家,深深的海洋是ⅹⅹ的家。”的句式來進行簡單的創編。可以看出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非常的高,平時不太愛舉手的孩子也舉起了小手,想到前面來編一首屬於自己的兒歌,這是多好的一個教育契機啊。其實我在想,為什麼今天孩子們會表現得這麼積極,這麼踴躍,關鍵還是在於教師一開始的選材、和設計活動環節這兩個部分。如果選材貼近幼兒的興趣以及平時的生活,活動環節設計的合理精彩,教師引導的適宜,那麼課堂的教學效果一定不錯。

  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2

  《風在哪裡》是幼兒園家園共育資源包大班快樂閱讀1中的一首詩歌。它短小精悍,以優美生動的童話語言描繪了風的存在。為了進一步嘗試探索幼兒園詩歌教學的新方法,結合我園“354”遊戲教學模式的研究課題研究成果,我組織了本節活動。

  本節活動基本完成了各專案標任務,成功之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將說的權利充分還給孩子:在本節活動中,透過讓幼兒觀看課件,將自己觀察到的風吹過時物體的變化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經過老師的引導提煉,形成一句完整的富有詩意的話。在此過程中,幼兒不僅充分感受到詩歌的意境美,還給了幼兒表達的機會,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有效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2、環境創設較為成功:在本節活動中,我主要透過活動室環境的創設、課件、教師有感情地範讀、音樂薰陶來引導幼兒入情入境,在美的環境中感知詩歌的意境美:活動室中懸垂的柳枝,綠葉藤蔓紅花以及地面上貼上的開滿各色花的草地無不在昭示著一個美麗的春天情境;在美的音樂薰陶中學習美的語言:活動伊始,在教師範讀詩歌時,優美的音樂伴將詩歌語言的美完美地體現出來,激發了幼兒學習美的語言的興趣。

  3、創編遊戲運用恰當,將整節活動帶入了高潮:當幼兒感知了詩歌的意境美,會完整地朗誦詩歌時我並沒有就此結束。《指南》中指出:幼兒園語言教育要重在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在本節活動中,我準備了豐富的圖片來支撐幼兒的創編活動,幼兒的思維得到發散,語言能力得到提升,一個個優美的詩句從孩子們的口中奔湧而出:風鈴說:當我發出美妙的聲音時,那是風兒吹過。風車說:當我的身體轉個不停,那是風兒吹過……

  當然本節活動中也有不少瑕疵:

  1、對詩歌語言的學習和幼兒個性化語言的發展的關係把控得不夠理想。本節活動中重在了讓幼兒學習詩歌語言“__說:當我的____,那是風兒吹過”,而忽略了幼兒個性化語言的發展。

  2、創編遊戲環節評價略顯粗略:創編遊戲乃是本節活動中最精彩部分,在創編遊戲過程中,只是急於讓幼兒根據胸前圖片內容運用詩歌語言說一句話,缺少評價,引導不到位,創編遊戲對於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作用沒有充分得到展現。

  3、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忽略了對幼兒良好聽說習慣的培養。在活動中,有個別幼兒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沒能遵守說的良好文明禮貌習慣,傾聽缺乏耐心,表達忽視禮貌,教師對幼兒積極引導教育不夠。

  總之,透過本節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我有了如下新的思考:

  1、幼兒園語言詩歌教學應入情入境,活起來。在活動中,應透過多種手段還原或再現詩歌所描寫的意境,讓幼兒充分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另外,在詩歌教學中可以有效介入遊戲,充分發揮遊戲這一制勝法寶,讓遊戲使語言活動更精彩,透過遊戲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輕鬆地學習詩歌語言,進一步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2、幼兒園詩歌教學中,對詩歌的創編環節應該如何處理才能既讓幼兒學習詩歌語言,又避免單一的訓練,更大程度地促進幼兒個性化語言的發展,真正意義上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全面發展與提高。在以後的活動中,我會大膽探索實踐,認真反思總結,爭取有所突破與創新,讓孩子在詩歌王國中自由自在地學習語言,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3

  在活動的設計時,我考慮到本班幼兒的特點以及實際情況制定了三個目標:

  1、瞭解漢字的起源,知道漢字是中國人發明的文字。

  2、嘗試根據圖畫、象形字認讀相對應的漢字。

  3、關注周圍環境中的漢字,產生對漢字的興趣。

  整個活動的設計能夠考慮孩子的特點,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和水平,合理的安排、組織每個環節。活動從始至終都能夠較連貫、較順暢的組織,環節與環節的銜接也能做到承上啟下且逐步加深。活動中,孩子的積極性非常的高,每個幼兒都能參與到活動裡,並在活動中體驗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整個活動的設定我都以幼兒為主體地位,基本能達到活動所需要達到的目的。

  但我在組織的過程當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在上課之前,可以讓幼兒在家裡收集更多的有關象形文字的圖片資料。這樣也可以物件形文字有一個更深刻的瞭解。

  2、在整個活動的最後我沒有讓幼兒進行發散的思維,只是侷限在了我現有的、準備好的一些材料上,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的地方都可以看見漢字,包括廣告牌、宣傳單、報紙、電視等等。

  3、在提問時孩子給孩子們多一點考慮的時間,由於太受時間的限制,提問時太過於倉促了。

  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4

  寓意優美、情感向上的文學作品能陶冶幼兒情操,使幼兒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身心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故事《小桃仁》就是這樣一篇好作品。它以擬人化的手法,講述了小桃仁變成小桃樹的經過。表面上,它讓幼兒明確植物生長的條件,作品深處卻蘊含著強烈的情感——人與人之間的愛心與親情。本設計以此情感為線索,透過教師語言和表情的處理,引導幼兒去體驗、感受,從而產生受益終生的愛的情感體驗。

  1、本活動設計從促進幼兒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發展來確定教育目標,克服了以前故事教學中單純以理解故事、講述故事為目的的做法,目標比較全面、明確、具體。

  2、本活動設計以情感體驗為主線。將小桃仁擬人化,變成一個又白又胖的小弟弟形象,幼兒感到特別親切。在理解春風、春雨、太陽光與小桃仁的對話中,透過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詞調說出彼此的對話。使幼兒充分體驗春風的溫柔、春雨的清脆、太陽光的慈祥。當小桃仁見到媽媽高喊媽媽時,情感體驗達到了高潮,幼兒和小桃仁一樣體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愛心與親情。這種愛的體驗將使幼兒受益終生。

  3、本設計寓教於樂,體現以幼兒為學習主體的思想,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中,接受了知識、發展了能力。

  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5

  在進行活動前,為了讓孩子學會欣賞雨景,我特意在不經意時用優美的語言描述雨景引導孩子欣賞,做好課前的經驗準備。在活動中,為了引出小雨滴到了哪些地方,我期望孩子回答是在一些物體上。當我把問題丟擲去,孩子的回答讓我有些茫然,孩子說到南昌、廣州等地方。我馬上感覺到我的問題問得不好,問之前應有所鋪墊,如小雨滴跳到船槳上、小手上,再接著問就比較合適了。

  為了將孩子引入散文詩的意境,我聲情並茂地朗誦詩歌,當我朗誦完我觀察到孩子們的臉上溢滿陶醉的神情,還想聽下去,看來老師有感染力的語言很容易牽孩子進入意境。趁孩子對這詩歌還很有興趣,我提出創編,這時孩子很樂意接受,有幾個孩子創編得很好,如:雨滴跳到果園裡,與蘋果說悄悄話。

  透過這次活動,我認為老師提問時應事先多考慮,然後再選擇合適的問題來提問,既讓孩子開啟思維,又可發展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開展活動時要時時融入情境中,這樣才有感染力,活動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6

  愛的教育始終是我們教育工作中的重點,在語言活動中運用的也很多,如何將愛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們從小就懂愛、有愛、會愛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當我看到故事《鳥窩裡的樹》,就被它巧妙的構思,溫暖、關愛的基調上微微透出的一絲幽默而吸引。於是我藉助了多媒體課件設計了此次活動。遵從簡單、真實、自然、有效的教學原則,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分析幼兒學什麼,怎麼學。

  在活動中我主要體現以下幾點:

  一、抓住閱讀元素,突出故事的文學性和藝術性。

  二、讓幼兒循序漸進地體會關愛的情感。透過感知、理解、品味、感悟、積累、表達、運用等一系列活動,給孩子們帶來強烈的情感衝擊,產生強烈的心靈共鳴。

  三、活動中關注孩子。觀察孩子的反應,聆聽他們的聲音,帶領孩子進入關愛的世界,體驗愛的情感。創設和諧自然的活動氣氛,層次分明的情感提升,在平等開放的提問中展現孩子們的想象力和發散性思維,與孩子的和諧交融、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就是我所追求的教學藝術效果的最佳境界。

  活動中的一個環節讓我至今難忘:開始傳遞小樹苗了,我慢慢地離開位子將小樹苗傳給第一位幼兒,示意孩子們一個個傳下去。我看到有的孩子用好奇的目光在觀察、有的在和身邊的朋友說著什麼、甚至有的捂著嘴在偷偷的笑,他一定是覺得老師很滑稽好象在演戲。我沒有制止,繼續在背景音樂的襯托下,用我柔柔地聲音輕聲地營造著關愛、呵護的氛圍,用我的眼神對孩子們的傳遞行動投以讚許的目光,用我的肢體語言提醒孩子們小心地傳遞。漸漸地,活動室裡安靜極了,只有優美的音樂聲,孩子們傳遞時輕聲地提醒“你要小心啊。”“當心點。”“千萬可別碰壞了小樹苗啊。”我看到孩子們的臉上滿是“嚴肅”、眼裡滿是神聖。愛心在我們的手中傳遞著、在我們的心中燃燒著。孩子們表現得投入、真情,才會使我的教學活動顯得精彩紛呈。

  最後,我想說:還給孩子們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吧。讓我們的教育像一隻隱形的手帶領著孩子們茁壯成長。總之,教師要從教學思想、思維方式、課堂教學氛圍等,為幼兒提供充分的創新時間和空間,這樣有利於幼兒的創新,更有利於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7

  秋天是一個萬物生長成熟的季節,也是一個多彩的季節。到處瓜果飄香,樹葉飄飛,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強烈,好想去發現和探索。我們班的主題是隨著季節、氣候等實際情況而定的。在進行語言活動《落葉》前,我利使用者外散步的時候,引導孩子們倆觀察樹葉和落葉的區別,也可以請幼兒在看看、摸摸、聞聞等利用多種感官來感知落葉的特徵。並請幼兒來說一說,落葉像什麼?擴散嘗試一下幼兒的思維,為完成目標3,嘗試仿編做準備。

  基於對大班散文詩《落葉》的瞭解和本班孩子的時期情況,我把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定位為:

  1、知道落葉是秋天典型的季節特徵。

  2、欣賞散文詩,感受散文詩描寫了秋天落葉飄飄的優美意境,想像落葉與小動物之間和諧共處的溫馨畫面。

  3、嘗試根據散文詩的結構進行仿編。這首散文詩描繪的意境很美,雖然三問四比較短小,但充滿著趣味性。而且每一句之間的句式很差不多,孩子們在邊看PPT中的圖片,邊聽老師講述和提問。孩子們在老師的圖片和句式中有所瞭解,也為孩子提供了一個想說、要說、敢說這樣一個良好的語言氛圍。為今後發展幼兒的與語言表達能力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在活動的流程中,設計的環節都是層層遞進的方式,一步步引導幼兒欣賞和理解散文詩。我邊出示圖片邊請幼兒猜測樹葉落在哪裡?接著在請幼兒猜想碰到了誰?把它當成什麼?讓孩子在圖片中找出答案,並能用好聽的語句大膽描述。瞭解了散文詩的句式後再請幼兒嘗試仿編,大班的孩子他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孩子們透過自己的想想仿編出了樹葉落在草地上,小青蟲爬過來,躺在下面,把它當做被子。樹葉落在山坡上,小鳥飛過來,帶回鳥窩,把它當成帽子。在仿編前,我請幼兒回憶了一下,大自然中有哪些常見的小動物?落葉還可以當成什麼?這樣的提問可以幫助梳理生活經驗。孩子們一邊仿編,教師用簡筆畫的形式記錄下來,可以讓幼兒學念。在活動中也存在了一些問題,比如說可以按照能力的強弱來進行仿編。如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出示簡單的畫面,幫助幼兒仿編。能力強的孩子自己仿編,這樣對每個孩子都有收穫。

  大班語言活動教學反思8

  本次語言活動是幼兒比較感興趣的故事欣賞,從一開始,幼兒的興趣就較大。活動開始的幾個開放性問題,幼兒雖然舉手的很多,但是後來的答案幼兒有許多都是重複的,缺乏了一些想象力。幼兒對於故事內容理解,基本能體會出其中的意思與所蘊含的情感,特別是最後小蜥蜴將楓葉送回來後,起初幼兒在“青蛙會不會將蜥蜴身上的樹葉帶走”這個問題上糾結一會,但到最後幼兒都能夠明白青蛙先生對朋友的關心以及小蜥蜴對好朋友的回報了。

  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是教學活動的關鍵。在活動的前半段,我主要採用問答的方式來讓幼兒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在活動後半段中,我保留了故事結尾,讓幼兒有大膽想象的空間,並且透過討論來猜測故事結局,這樣幼兒不僅可以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來想象故事,還能在討論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也正是因為如此,同一組的孩子們的想法都有些相似,而我在活動中請的幼兒太多了,只要每組請一個即可。最後,讓幼兒完整地欣賞故事是必不可少的,並且透過提問幼兒“你最喜歡故事中的誰”來讓幼兒感知青蛙先生與小蜥蜴身上相似又不同的美好品格。故事看似簡單,但要讓幼兒想象、討論、理解、表達都不容易。活動前半部分是單純的教師提問幼兒回答,有些簡單了,可以再以多樣的形式來呈現。

最近訪問